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汩羅江幻想曲

鎖定
《汩羅江幻想曲》是李煥之於1980年創作的一首協奏曲。樂曲採用古代詩人屈原這一悲劇題材,表現詩人內心的痛苦和人民對屈原的深切悼念,“把中西不同的結構原則作了一些調和,把主題呈示、發展、再現、的原則與多主題的連綴結構糅合在一起”,在古琴曲《離騷》的基礎上更深刻挖掘其內涵,把音樂加以擴充發展,使屈原的藝術形象更加豐滿。
中文名
汩羅江幻想曲
創作時間
1980年
作    者
李煥之
演奏樂器

汩羅江幻想曲創作背景

1980年10月,時任中國管絃樂學會會長的李煥之受香港林樂培之邀,為在香港舉行的“亞洲作曲家大會”創作專用樂曲。在創作工程中僅用一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這首以屈原為題材的古箏與民族管絃樂隊的合作大型作品。 [1]  樂曲取材的傳統古琴曲《離騷》是晚唐琴家陳康士以屈原同名詩篇為題而創作的一部琴樂作品,抒發了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慘遭奸讒後的憂鬱和苦悶,以及思鄉愛國的崇高感情。李煥之正是受到屈原的高尚情操和古琴曲《離騷》中的“較深刻的音樂構思”、“富於感情內涵的旋律”、“動人心絃的樂曲”的強烈感染才創作出這結構比較自由的單樂章古箏協奏曲。 [2] 

汩羅江幻想曲樂曲賞析

樂曲曲譜
樂曲曲譜(13張)
這是一部單樂章協奏曲,結構比較自由,全曲由五部分組成:引子和序——廣板轉行板;主部主題陳述——中板;副部主題陳述及過渡——小行板;箏的華彩樂段及展開部;結束部——柔板。各個主題的音調均取自古琴名曲《離騷》,但作者並沒有刻意追求對古琴音響的模擬,而是在琴曲的基礎上,取其精華,重新組織並加以再創造。對主要的音樂形象予以擴充和發展,使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的崇高品格揭示得更為深刻,其藝術形象也更高、更典型。在創作中,作者不僅大膽而又審慎地運用了現代器樂創作的多聲思維,而且在樂曲的織體寫法上也運用了現代器樂創作的交響性思維,使樂曲的音樂展開既保持了中國傳統音樂那種古樸深邃的情趣,又增添了現代交響音樂創作那種廣闊、豐富、富於色彩變化的特點。在古箏的演奏上,作曲家根據音樂的表現的需要,除個別地方適當保持古琴的“吟揉”之法外,更多地發揮了箏所擅長的刮奏、按滑、搖指、掃搖、劈託等技法以及現代箏曲所常用的“雙手抓奏”、“多聲音”等,使古箏的表演深具個性並顯示出寬廣豐富的表現力。 [3] 

汩羅江幻想曲演奏技巧

該曲由四個部分組成,首先是一個自由的散板作為引子,,技法上採用了兩個八度的大撮配上左手掃弦以及強烈地刮奏,表現了屈原絕望,悲憤的心情和即將吞沒屈原的滾滾奔騰江水。刮奏過後為了避免手指落弦時的指甲雜音,最好給予適度的止音,同時一串慢起漸快波浪式的雙手琶音也將我們引回到了今天的汨羅江。單二部曲式用的是從湖南音調中提練出音樂主題作為基本材料的呈示,運用了大量的左手滑音揉弦,箏的演奏手法大致可概括為”聲”,”韻”兩大部分。第二段出現了此作品的特色手法,雙手拍擊琴碼和琴枕部位,惟妙惟肖地模仿喧天鑼鼓,擊鼓的符號也是特殊的標記,“Q”表示右手擊琴枕,“℃”表示左手擊琴碼,表示右手擊琴碼,拍擊要注意手臂放鬆, 慢起時手臂抬起動作可以稍大,使肢體更形象化,漸快後,雙手交替拍擊要均勻,該段的第度創作在第一段的創作的基礎上作了充分表現:首先是一個手拍擊琴碼,配合右手搖指,然後是雙手拍擊琴枕、琴碼,隨着強弱起伏,拍擊位置的變化(可以擴展到琴絃處),情緒進一步高漲。這段仍然是方整的單樂段結構,通過簡化和壓縮以加快一倍的速度呈示出現,然後是出現帶附點的節奏型,出現淡化旋律,以節奏為主要因素新的音樂競賽主題。 [2]  [4] 

汩羅江幻想曲社會評價

該曲創作完成之後在“亞洲作曲家大會”首演取得一致好評,次年由著名古箏演奏家範上娥女士與香港中樂團合作,在香港首演獲成功,作品的總譜於1984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以後作者又完成了《汨羅江幻想曲》的古箏與管絃樂隊版本的寫作。這部作品是中國80年代初期的民樂大型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內容深刻、藝術性強的優秀作品。 [1] 
該曲在古琴曲《離騷》的基礎上,更深刻挖掘其內涵,把音樂加以擴充發展,使屈原的藝術形象更加豐滿,在古箏的演奏技巧上,特別是箏的華彩段,着重發揮原古曲的古樸、抒情而又包含激越悲憤的情緒。在箏的演奏技巧和表現手法上,不僅保留了傳統箏藝的優秀演奏技巧,還加上了新的技法,藝術表現力更豐富,深刻地刻畫了屈原的崇高品質,展示了古箏寬廣豐富的表現力。 [2] 

汩羅江幻想曲作者簡介

李煥之 李煥之 [5]
李煥之(1919~2000)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音樂理論家。福建晉江人,生於香港。1938年8月到延安,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魯迅藝術學院從冼星海學習作曲指揮。畢業後留校任教員。抗戰勝利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音樂系主任。新中國後,歷任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團團長、中央歌舞團藝術指導、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創作的《春節組曲》已成為我國春晚必演曲目;《社會主義好》高度頌揚了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的人民新中國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繁榮景象,唱出全國人民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教育和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思想和成長。 [6-8] 
參考資料
  • 1.    曹光平.從李煥之先生的《汩羅江幻想曲》談起,中國音樂,2001,(1).
  • 2.    馬立婧.古箏協奏曲《汨羅江幻想曲》的高師教學研究,大家,2010,(4).
  • 3.    丁明順.對屈原的追思與懷想——李煥之古箏協奏曲《汩羅江幻想曲》賞析,音響技術,2011,(3).
  • 4.    馬立婧.《汨羅江幻想曲》古箏技巧的教學研究,樂器,2012,(3).
  • 5.    李煥之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9-07]
  • 6.    胡小東.從主流藝術創作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製度——以李煥之音樂創作為例,四川戲劇,2012,(5).
  • 7.    章興寶.論李煥之的愛國主義思想,大舞台,2012,(3).
  • 8.    劉建峯,劉常喜.富於當代民族音樂哲理的人——論李煥之音樂作品風格,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