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蘇大學法學院

鎖定
江蘇大學法學教育有着30多年的發展歷史。1985年起面向機械行業培養專科生,1987年起面向全國招收經濟法本科生。2006年,我校整合校內資源成立法學院。 [1] 
法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與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2]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0餘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 23人,博士22人(含在讀博士4人),碩士生導師22人,入選省級以上人才工程6人,是一支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均較合理的師資團隊。
中文名
江蘇大學法學院
外文名
Jiangsu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前    身
江蘇大學文法學院法學系
所屬單位
江蘇大學
位    置
江蘇鎮江
地    址
江蘇省鎮江市學府路301號三江樓16樓
成立時間
2006年3月
現任領導
李炳爍(院長) [3] 

江蘇大學法學院發展歷程

2024年3月,江蘇大學法學院數字法治應用研究院正式成立。 [3] 

江蘇大學法學院專業設置

目前,學院年均招生規模本科生110人左右,法律碩士研究生100人左右。共有法學一個本科專業,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本科招生以文科為主,兼顧江蘇省內部分理科名額。學院設有理論法學系、民商法學系、刑法學與訴訟法學系、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學系,並擁有江蘇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校外研究基地(培育點)、江蘇省高校研究生工作站(江蘇漫修律師事務所)、江蘇大學廉政法治研究與評估中心(校級研究機構)、江蘇鎮江法治政府研究院(江蘇大學與鎮江市人民政府共建)、鎮江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江蘇大學與鎮江市人大常委會共建)、鎮江市反腐倡廉建設研究中心(江蘇大學與鎮江市紀委共建)等研究機構與平台。目前,學院已凝鍊與梳理出理論法學、法律史、刑法學、知識產權法學、民商法學(社會保障)等五個學術研究方向。其中,理論法學與法律史學的科研成果已在國內學術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江蘇大學法學院人才培養

學院在注重學生基礎理論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將法學理論和法律實務緊密結合的豐富經驗,有固定的實習基地,培養的學生既懂法律,又懂經濟、管理和工程技術等基本知識,具有廣泛的適應能力,同時還具有較好的外語與計算機水平。近三年來,學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平均通過率超過55%,多人升入倫敦大學、利茲大學、謝菲爾德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國內外名校深造,多名學生加入德恆、盈科、大成、中倫等國內知名律師事務所,考入各級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機關的人數超過30% [1]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競賽。近年來,多名學生榮獲江蘇省知識產權競賽一等獎、創青春創新創業大賽銅獎、挑戰杯江蘇省賽三等獎、無償獻血杯江蘇大學辯論賽冠軍等獎勵,二十餘名學生獲江蘇省優秀青年志願者等省級以上榮譽。
開學典禮 開學典禮

江蘇大學法學院學科建設

《法哲學專題》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研究生課程;《法理學專題》被列為江蘇大學研究生在線建設課程。法學專業為江蘇大學品牌特色專業,連續兩次被列為校級重點建設學科。每年大學生實踐創新課題立項(國家、省、校)名列前茅。《法理學》被評為江蘇大學842T精品課程,《民法學》課程被評為省級二類優秀課程。
近5年來,學院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等省部級研究課題26項,市廳級研究項目18項,科研到帳經費近350萬元,出版著作、教材20部;CSSCI源期刊論文發表數連年攀升;研究成果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市級獎勵26項;15名同學獲江蘇省優秀青年志願者等省級以上獎勵。

江蘇大學法學院現任領導

院長:李炳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