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南鐵角蕨

鎖定
江南鐵角蕨(Asplenium holosorum Christ)是鐵角蕨科鐵角蕨屬下的一個種。生長於海拔550-910米的林下溪邊石上。
本種過去被誤認為與劍葉鐵角蕨 A. ensiforme Wall. 相同,其實除不同的地理分佈外,在形態上也有明顯的區別,特別是葉為軟紙質,主脈上下兩面不為顯著隆起,這兩個種是不能混同的。 [1-2] 
中文名
江南鐵角蕨
拉丁學名
Asplenium holosorum Christ [3]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鐵角蕨科
鐵角蕨屬
江南鐵角蕨
分佈區域
中國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

江南鐵角蕨形態特徵

附生,植株高25-40釐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粗4-6毫米,褐色,先端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5-7毫米,基部寬0.8-1.5毫米,膜質,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澤,近全緣。單葉,簇生;葉柄短,長約2-4釐米,粗約2毫米,灰禾稈色,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葉片披針形,長15-36釐米,寬通常為3-4釐米,中部較寬,長漸尖頭或尖頭,基部長下延,呈狹翅狀,邊緣多少呈波狀,有時為全緣,有厚膜質的狹邊。主脈明顯,但兩面均不顯著隆起,淡棕色,小脈兩面均不明顯或僅上面可見,極斜向上,二叉,通直,不達葉邊。葉軟紙質,幹後棕色,上面偶被小鱗片,下面疏被小鱗片,小鱗片或為披針形,深棕色,全緣,或為褐色的星芒狀。孢子囊羣線形,長1.5-2.2(-2.7)釐米,深棕色,極斜向上,通直,自主脈向外行達離葉邊不遠處,彼此相距2-3(-4)毫米,生於上側小脈;囊羣蓋線形,黃棕色,後變深棕色,厚膜質,全緣,開向主脈,宿存。 [2] 

江南鐵角蕨生長環境

江南鐵角蕨生長在林下溪邊石上,海拔550-910米。 [2] 

江南鐵角蕨分佈範圍

國內:江西(廬山、宜春)、台灣(溪頭)、湖北(合豐)、湖南(莽山、新寧)、廣東(樂昌、曲江、乳源、英德、羅浮山、珠江口沿海島嶼)、海南(白沙)、廣西(桂林、興安、象縣、容縣、龍勝、融水、大苗山、瑤山、九萬大山)、四川(縉雲山、天全)、貴州南部(獨山、興仁、惠水)、雲南東南部和中部(屏邊、文山、麻栗坡、雙柏)。
國外:越南及日本南部(屋久島)也有分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