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南絲綢

鎖定
江南絲綢是地方傳統絲織業中的珍品,絲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體現。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生產為極早之事,相傳黃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蠶;甲骨文中有絲字及絲旁之字甚多。
中文名
江南絲綢
類    別
絲綢
地    點
江南

江南絲綢基本解釋

絲綢,是由蠶的蠶繭抽絲後編制取得的天然蛋白質纖維,人們通過養蠶,當蠶結繭準備羽化成蟲時,將蠶繭放入沸水中煮,並及時抽絲。絲綢著名的光澤外表來自於像三稜鏡般的纖維結構,這令布料能夠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並將光線散射出去,美不勝收。在中國,絲綢一詞也指代人造的,具有與天然絲綢一樣光澤的紡織品
江南絲綢 江南絲綢
國外消費者將絲綢譽為“美的源泉”。
其中,江南絲綢最為有名。

江南絲綢發展簡史

長江絲綢的生產歷史悠久,絲綢品種繁多,名品迭出,在中國乃至世界絲綢文化史上佔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早在先秦時期,長江上游的川渝、中游的兩湖和下游的江南就已是中國蠶桑絲綢生產比較集中的地區,從漢代開始,在這些絲綢生產一向發達的地區遞次出現了三大名錦和三大名繡,它們是中國絲綢文化的突出代表。大約從宋代開始,中國絲綢生產的重心南移,江南、四川黃河流域共同成為我國絲綢生產的三大中心,特別是江南地區,至明代成為我國最為重要的絲綢生產基地,這裏蠶桑絲綢的商品化生產起步早,程度高,絲綢以貿易為主要傳播形式,成為對外影響較大的商品,在世界經濟大流通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公元前138年到119年,張騫漢武帝之命,兩通西域,開闢了我國和西方的國際陸路交通道路,從此,一條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內,到達中亞西亞、甚至歐洲的“絲綢之路”也正式開通。通過這條橫貫亞洲大陸古代東西貿易通道,從公元前2世紀到9世紀以絲綢為主的中外貿易往來非常頻繁,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經濟繁榮,特別是對中國蠶桑絲綢技術的西傳起了巨大作用。
繼漢以後,絲綢之路再次得到重視是在唐代。唐代統治者直接以漢為楷模,其開放意識使他們努力參與到"國際經濟大循環"中去。在長安經常有數十萬外國鉅商,在"商賈來則邊人為之利"的思想的指導下。長安、揚州廣州等都市都成為了國際貿易中心,其中以長安規模最大。對外貿易的空前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唐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唐代似乎不滿足於漢代開闢的絲綢之路,經過與大食(阿拉伯)人的共同努力,他們又開闢了一條海上絲綢之路。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的建立從而加強了唐王朝同中亞、地中海東岸諸國的海上聯繫。陸路和海路商渠的同時開通使唐代對外開放的意識更加強烈。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場與陸上絲綢之路的並存,有力地促進唐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乃至於唐王朝格外注意絲織業在紡織中的地位,從而出現了河南河北這樣的絲織業中心,並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絲織品,如宋州(今河南商丘)和毫州(今安徽毫縣)的絹、益州(今四川成都)的錦、揚州的錦袍等都在全國負有盛名。
無庸諱言,古代中國的對外交往雖然是以絲綢為開路先鋒,但傳播的遠不止絲綢,它是在藉助於絲綢向世界中華民族的文化和智慧。伴隨着絲綢貿易,中華民族的文明不斷走向世界,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等科學文化都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是蠶桑的原產地,是世界絲綢大國,素有"東方絲國"的美稱。蠶桑價值的發現使中華民族格外重視絲織業的生產。
絲織技術在殷商之際已達到了很高水平。今人對藁城台西村商代遺址出土的絲織物進行了分析時指出:"商代從事絲織生產的奴隸們,從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已發現了蠶絲的這種獨特的性能,並利用當時已經相當發展的練絲技術,巧妙地設計織造出這種富有彈性而輕盈透明的絲織物。這種絲織物經過三千多年的演變,至今仍是高級絲織物品種之一。"很顯然,商代高超的絲織技術是不容懷疑的。"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絲織工藝在強烈的審美意識作用下創造出了更精美的絲織品。
周代絲織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周王朝除設置“典絲”官外,還有“掌染絲帛”的“染人”,湅絲以“涚水漚其絲”的“巾荒氏”,從煮練生絲、染絲到絲織都形成了一套嚴密的管理制度,並有嚴格的社會分工。《周禮·冬官·考工記》雲:“畫績之事,雜五色。……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采備謂之繡。……雜四時五色之位以章謂之巧,凡畫縛之事後素功。”從廣義講,文以外的章、黼、黻、繡等都是文,不同色彩的有規律的交織標誌着周代絲織業達到了一個嶄新的水平。
織錦技術究竟發生在何時?我們現無法知道,但是,從《詩經》裏我們知道,織錦在西周時期至少是春秋已十分發達。"萋兮斐兮,成是貝錦","角枕粲兮,錦衾爛兮","衣錦虎衣,裳錦虎裳",錦的用途十分廣泛,《詩經》對錦的濃厚興趣表明這一複雜的織花工藝已被社會普遍掌握,成為女織的普遍社會行為。錦-這種多彩的織花絲織品的出現,不但提示着我國絲綢織花技術的重大突破,而且其豐富的種類和廣泛的用途標誌着絲織業在春秋戰國時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全新世大暖期(大西洋期)為中國帶來了温暖的氣候,令桑樹和蠶的養殖可以在黃河流域廣泛的進行。傳説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但現實中絲綢究竟是何時被髮明尚具爭議。中國考古學家在1998年河南滎陽青台遺址的一次考古中,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絲綢碎片。另一種説法是在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藉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於良渚文化(衞斯,《中國絲織技術起始時代初探》)。不過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説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考古發現的,距今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絲綢織品。

江南絲綢絲綢特性

第一,舒適感。真絲綢是由蛋白纖維組成的,與人體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對人體的摩擦刺激係數在各類纖維中是最低的,僅為7.4%。
第二,吸、放濕性好。
第三,吸音、吸塵、耐熱性。
第四,抗紫外線。

江南絲綢製作過程

桑蠶的幼蟲在變成蠶蛾之前,將自己保護在蠶繭裏,每隻蠶繭是一根連續2000-4000米長的蠶絲。 從蠶繭到蠶絲 蠶繭聚集在濕熱的空氣中,潮濕及冷空氣將會殺死幼蟲,而且也無法吐出蠶絲,將蠶繭放於熱水中蠶繭會變軟或並慢慢成漿狀,髒的表層將脱落,最終露出蠶絲的終端,然後將蠶繭放入第二個大桶,依據絲的粗細程度,可將4-12個蠶繭纏在一起。一隻蠶繭可產出1-3公里長的蠶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