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

鎖定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英文名稱為Jiangnan Univers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縮寫為JUEDF),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蘇省民政廳登記、江蘇省教育廳主管的具有慈善組織屬性的基金會。 [1] 
2014年1月,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被江蘇省民政廳授予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5A等級;2015年11月,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會授予2015年高校基金會先進工作單位稱號;2016年3月,被江蘇省民政廳授予江蘇省示範性社會組織稱號;2018年6月獲“江蘇省慈善組織”認定,基金會透明指數FTI獲得滿分;2019年4月,通過了2018年度社會組織評估,複評為最高等級5A級。 [1] 
中文名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
外文名
Jiangnan Univers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登記部門
江蘇省民政廳
主管部門
江蘇省教育廳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建設宗旨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致力於加強江南大學與國內外各界的聯繫與合作,籌措基金,推動江南大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2]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業務範圍

(一)接受政府資助與社會捐贈;
(二)資助江南大學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三)獎勵為江南大學建設與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或個人;
(四)資助江南大學的建設與發展項目; [2]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圖示
組織機構圖示 組織機構圖示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成員

理事長
王 武 原江南大學副校長
副理事長
陳 堅 江南大學校長
高衞東 江南大學副校長
紀志成 江南大學副校長
秘書長
林雲鑑 江南大學社會資源處處長
理事
宋碧豔 江南大學財務處處長
吳錫生 江南大學黨委辦公室主任兼統戰部部長
張光生 江南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
崔寶同 學生工作部(處)部(處)長兼人民武裝部部長
鍾 芳 江南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
王國平 房產管理處處長兼基建處處長
高 敏 無錫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趙 靜 無錫市委統戰部副部長
陳俊德 無錫德新鋼管有限公司董事長
程正平 南京寧意雲石公司董事長
監事
周小浦 江南大學黨委副書記
夏飛宇 審計處副處長兼監察處副處長
朱未萍 江南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律師、江南大學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 [3]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組織會刊

《天下江南人》 [4]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慈善項目

項目名稱
執行年度
關注領域
各類專項獎助學金等
2013
教育
田家炳中學骨幹教師高
2013
教育
師生用飲料配套設施建設
2013
教育
太倉-江南數媒共建平台
2013
公共服務
學報建設
2013
教育
(以上資料來自 [5]  )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組織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基金會的名稱是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英文名稱為Jiangnan University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縮寫為JUEDF。
第二條 本基金會屬於非公募基金會
第三條 本基金會的宗旨(略)
第四條 本基金會的原始數額人民幣2000萬元,來源於捐贈。
第五條 本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江蘇省民政廳,業務主管單位是江蘇省教育廳
第六條 本基金會的住所:江南大學內,江蘇省無錫市蠡湖大道1800號,郵編:214122。
第二章 業務範圍
第七條 本基金會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略)
第三章 組織機構、負責人
第八條 本基金會由15名理事組成理事會。
本基金會理事每屆任期為5年,任期屆滿,可以連任。
第九條 理事的資格:
(一)熱心教育事業;
(二)在教育領域有突出貢獻或有較大影響;
(三)願為基金會捐贈財產或能為學校創造財源;
(四)擁護本基金會宗旨的人士。
第十條 理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第一屆理事由業務主管單位、江蘇省教育廳、主要捐贈人、發起人分別提名並共同協商確定;
(二)理事會換屆改選時,由無錫市人民政府、江蘇省教育廳、理事會、主要捐贈人共同提名候選人並組織換屆領導小組,組織全部候選人共同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
(三)罷免、增補理事應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江蘇省教育廳審查同意;
(四)理事的選舉和罷免結果報江蘇省民政廳備案。
第十一條 理事的權利和義務;
權利:
(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表決權;
(三)建議權和批評權;
(四)參與本會內部事務的管理權;
(五)符合本基金會章程的其他權利。
義務:
(一)履行章程的義務;
(二)執行決議的義務;
(三)承辦委託事務的義務;
(四)維護本會聲譽的義務;
(五)符合本基金會章程的其他義務。
第十二條 本基金會的決策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選舉、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決定重大業務活動計劃,包括資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計劃;
(四)年度收支預算及決算審定;
(五)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七)決定由秘書長提名的副秘書長和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聽取、審議秘書長的工作報告,檢查秘書長的工作;
(九)決定基金會的分立、合併或終止;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三條 理事會每年召開二次會議。理事會會議由理事長負責召集和主持。
有1/3以上理事提議,必須召開理事會會議。如理事會不能召集,由理事長委託有關理事召集。
第十四條 理事會會議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理事會決議須經出席理事過半數通過方為有效。
下列重要事項的決議,須經到會理事的2/3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選舉或者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章程規定的重大籌集、投資活動;
(四)基金會的分立、合併。
第十五條 理事會會議應當製作會議記錄。形成決議的,應當當場製作會議紀要,並由出席理事審閲、簽名。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規定,造成基金會損失的,參與決議的理事應當承擔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反對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該理事可免除責任。
第十六條 本基金會設監事3名。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期滿可以連任。
第十七條 理事、理事的近親和基金會財會人員不得任監事。
第十八條 監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由主要捐贈人、江蘇省教育廳分別選派;
(二)或登記管理機關根據工作需要選派;
(三)監事的變更按原選派程序進行。
第十九條 監事的權利和義務:
監事依照章程規定的程序檢查基金會財務和會計資料,監督理事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
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有權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並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税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監事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基金會章程,忠實履行職責。
第二十條 在本基金會領取報酬的理事不得超過理事總人數的1/3。監事和未在基金會擔任專職工作的理事不得從基金會獲取報酬。
第二十一條 本基金會理事遇有個人利益與基金會利益關聯時,不得參與相關事宜的決策;基金會理事、監事及其近親屬不得與其所在基金會有任何交易行為。
第二十二條 理事會設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從理事中選舉產生。
第二十三條 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在本基金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二)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一般不超過70週歲;
(三)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擔任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
(一)屬於現職國家公務員的;
(二)因犯罪被判處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行期執行完畢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正在執行期間或者曾經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
(四)曾在因違法被撤銷登記的基金會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且對該基金會的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基金會被撤銷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條 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每屆任期5年,連任不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超屆連任的,須經理事會特殊程序表決通過,報江蘇省教育廳審查並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六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為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應當由中國內地居民擔任。
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間,基金會發生違反《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本章程的行為,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相當責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職,導致基金會發生違法行為或基金會財產損失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個人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基金會簽署重要文件。
本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在理事長領導下開展工作,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理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基金會年度公益活動計劃;
(三)擬訂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計劃;
(四)擬訂基金會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報理事會審批;
(五)協調各機構開展工作;
(六)提議聘任或解聘副秘書長以及財務負責人,由理事會決定;
(七)提議聘任或解聘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由理事會決定;
(八)決定各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九)章程和理事會賦予的其他職權。
第四章 財產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八條 本基金會的收入來源於:
(一)境內外社團、企業、商社及個人的自願捐贈;
(二)將本基金會的基金存入金融機構收取的利息;
(三)將本基金會的基金購買債券和企業股票等有價證券收取的收益;
(四)在核準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九條 本基金會接受捐贈,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
第三十條 本基金會的財產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挪用。
第三十一條 本基金會根據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使用財產;捐贈協議明確了具體使用方式的捐贈,根據捐贈協議的約定使用。
接受捐贈的物資無法用於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用途時,基金會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收入用於捐贈目的。
第三十二條 本基金會財產主要用於:
(一)為江南大學教育事業發展的合法投資;
(二)資助有益於國家建設的研究和開發項目;
(三)獎勵在教學、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等工作中做出貢獻的江南大學教師、職工;
(四)資助江南大學優秀學生、貧困學生;
(五)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其他基金項目;
(六)按照捐贈者的意願所資助的項目。
第三十三條 本基金會的重大活動指:
(一)一次性捐贈在50萬元以上的捐贈活動;
(二)一次性投資在50萬元以上的投資活動;
(三)其他理事會認為對本基金會影響重大的活動。
第三十四條 本基金會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五條 本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上一年基金餘額的8%。
本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第三十六條 本基金會開展公益資助項目,應當向社會公開所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序。
第三十七條 捐贈人有權向本基金會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基金會應當及時如實答覆。
本基金會違反捐贈協議使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基金會遵守捐贈協議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捐贈行為、解除捐贈協議。
第三十八條 本基金會可以與受助人簽訂協議,約定資助方式、資助數額以及基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會有權對資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受助人未按協議約定使用資助或者有其他違反協議情形的,本基金會有權解除資助協議。
第三十九條 本基金會執行國家統一的民間非贏利組織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和法、真實、準確、完整。
本基金會接受税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税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第四十條 本基金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出納。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四十一條 本基金會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業務及會計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會對下列事項進行審定:
(一)上年度業務報告及經費收支決算;
(二)本年度業務計劃及經費收支預算;
(三)財產清冊。
第四十二條 本基金會在進行年檢、換屆、更換法定代表人時,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第四十三條 本基金會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組織的年度檢查。
第四十四條 本基金會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後,將年度工作報告在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媒體上公佈,接受社會公眾的查詢、監督。
第五章 終止和剩餘財產處理
第四十五條 本基金會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終止:
(一)無法完成章程規定的宗旨;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
(三)基金會發生分立、合併。
第四十六條 本基金會終止,應在理事會表決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註銷登記。
第四十七條 本基金會辦理註銷登記前,應當在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會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註銷登記;在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八條 本基金會註銷後的剩餘財產,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通過以下方式用於公益目的:
(一)捐贈給教育科技創新工程;
(二)資助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項目;
(三)捐贈給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其他項目。
無法按照上述方式處理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組織捐贈給與本基金會性質、宗旨相同的社會公益組織,並向社會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四十九條本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報登記管理機關核准。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條 本章程經2008年1月15日理事會表決通過。
第五十一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理事會。
第五十二條 本章程自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