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勇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鎖定
江勇,男,漢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副會長;
全國高等教育自考委宏觀經濟管理學科組組長;
全國高校國民經濟管理專業主幹課教材編委。
獲國家財政部頒全國財政系統優秀教材二等獎;獲國家統計局頒第五屆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南財經大學學報》復刊100期優秀作者;中南財經大學《國民經濟管理》課程首席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511”人才工程首批中青年優秀主講教師。 [1] 
中文名
江勇
外文名
Jiangyo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中南財經大學
代表作品
《 光明日報理論版》《宏觀經濟研究》
職    稱
教授

江勇教育背景

1976年畢業於中南財經大學計財系;
1979年─1981年在中南財經大學青年教師脱產班學習;
1982年上海交通大學培訓班;
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系進修碩士生主要課程,獲畢業證書;
1983年北京大學進修經濟管理課程。

江勇工作經歷

1987年9月——1992年2月 中南財經大學計統系講師;
1992年3月——1998年7月 中南財經大學計統系副教授;
1998年9月——2000年7月 中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2000年9月——2001年10月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2001年11月——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曾先後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黨支部書記、系主任、院黨委委員、碩士生導師組組長。

江勇研究方向

國民經濟管理

江勇主講課程

本科生:宏觀經濟管理;國民經濟管理學;國家發展計劃;可持續發展戰略學
碩士研究生:國民經濟管理研究;經濟結構研究;國際投資研究;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經濟改革與發展專題。

江勇社會兼職

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副會長;
全國高等教育自考委宏觀經濟管理學科組組長;
全國高校國民經濟管理專業主幹課教材編委;
全國高協組織教材研究與編寫委員會委員;
中國改革發展系列叢書《當代中國人才庫》名譽主編;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文獻編委會編委;
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教育委員會特邀研究員;
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
香港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江勇榮譽獎勵

1、教學優秀獎,中南財經大學,1986年。
2、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中南財經大學,1989年。
3、優秀論文獎,全國高校計劃學研究會,1990年。
4、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武漢市社會科學聯合會,1990年。
5、優秀論文一等獎,光明日報理論部等,1991年。
6、全國財政系統優秀教材二等獎,國家財政部,1992年。
7、教學優秀獎,中南財經大學,1994年。
8、湖北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1995年。
9、優秀論文一等獎,光明日報理論部等,1995年。
10、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1996年。
11、復刊100期優秀作者,《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6年。
12、教學優秀獎,中南財經大學,1996年。
13、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1997年。
14、教學優秀獎,中南財經大學,1997年。
15、全國優秀統計論文一等獎,全國中心城市社會統計聯合會,1998年。
16.“改革開放20年”優秀徵文獎,新華叢書編委會、評審會,1999年。
17、《國民經濟管理》課程首席教授,中南財經大學,1999年。
18、第五屆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國家統計局,2000年。
19、第五屆湖北省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湖北省統計局,2000年。
20、第五屆湖北省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湖北省統計局,2000年。
21、優秀論文獎,香港世界華人交流協會和世界文化藝術中心,2001年。
22、經濟研究優秀論文獎,香港世界經濟研究中心,2002年。
23、“全國創新思想學術成果”一等獎;亞洲人文社會科學院等,2002年。
24、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文獻一等獎,中國管理科學院等,2003年。
25.優秀論文二等獎,第五屆中華管理英才論壇,2004年。
26、“511”人才工程首批中青年優秀主講教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4年。
27、優秀科研成果(著作)二等獎,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2005年。
28、優秀共產黨員,中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委員會,2006年。

江勇科研作品

主編或副主編著作6本,參著書10多本,主持或參與完成課題數項,發表論文80餘篇,主要有:
1、主編《宏觀經濟管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4年。
2、主編《宏觀經濟管理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3、主編《可持續發展戰略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4、我國物價持續下跌的成因與對策。《管理世界》1999年第5期。
5、關於我國就業壓力的分析。《宏觀經濟研究》1998年第8期。
6、韓國的金融政策與金融危機及對我國的警示。《統計研究》1999年第2期。
7、經濟安全及其評估。《統計研究》1999年第9期,《人大複印資料》F10 2000年第1期轉載。
8、區域經濟發展宜各有側重。《光明日報理論版》 1995年3月7日,《人大複印資料》F107 1995年第2期轉載。
9、如何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光明日報理論版》 2000年11月10日。
10、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對外投資。《 光明日報理論版》 2001年2月27日。
11、現代市場經濟下計劃的作用。《中南財大學報》1997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F13 97年第3期轉載。
12、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型計劃。《 中南財大學報》96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F10 96年第3期轉載。
13、試論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人大複印資料》F13 1993年第8期, 原載《貴州財院學報》93年第2期。
14、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思考。《中南財大學報》 1995年第3期。
15、引進外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中南財大學報》1998年第4期。
16、我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的障礙分析。中南財大學報 2000年第6期。
17、21世紀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戰略選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18、中國GDP:增長的潛力與前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19、中國印度經濟發展比較。《人大複印資料》F10 2005年第7期, 原載《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20、美國上市財險公司的承保風險及其啓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