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汞元素

鎖定
(Hg)為液態銀白色金屬。常温下即能蒸發。常用的無機汞化合物有氯化高汞(昇汞)、氯化汞(甘汞)、雷汞、硝酸汞、砷酸汞和氰化汞等。
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汞主要以蒸氣形態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如汞礦冶煉、鎦金、珠砂焙乾、氣焊切割帶汞設備等。胃腸道吸收金屬汞甚微,一般不引起中毒。生活性急性中毒多為口服昇汞、甘汞和雷汞等汞化合物所致。
無機汞中毒是以消化道和腎臟損害為主要表現,常見毒物為氯化汞,其致死量約為1g。
中文名
汞元素
意    義
液態銀白色金屬
特    點
常温下即能蒸發
主要表現
以消化道和腎臟損害

汞元素基本介紹

拼音:gǒng yúan sù

汞元素臨牀表現

金屬汞中毒
全身症狀 有頭痛、頭昏、乏力、發熱。
b) 口腔及消化道症狀 口腔炎突出,表現齒齦紅腫痠痛、糜爛出血、牙齒鬆動、齦槽溢膿,口腔有臭味,並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痛、腹瀉。
c) 皮膚改變 部分患者皮膚可出現紅色斑丘疹,以四肢及頭面部分佈較多。
其它 少數患者可有腎損害。個別嚴重者可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難
紫紺等急性間質性肺炎的表現。
生活性中毒
腐蝕性腸炎 口服無機汞鹽後,即有口腔炎及噁心、嘔吐、上腹痛疼、水樣便或血便,嚴重者虛脱、休克。
腎臟損害 口服汞鹽後數小時至數日內出現腰痛、少尿、蛋白尿,嚴重者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
3. 實驗室檢查 血汞及尿汞升高。

汞元素診斷要點

根據高濃度汞蒸氣接觸史或服汞鹽史,典型的臨牀表現及血汞、尿汞升高,結合現場調查,排除其他類似疾病,即可確診。

汞元素急救處理

生產性中毒患者應立即脱離中毒現場。
口服汞鹽宜儘早洗胃,後灌入活性炭或牛奶或蛋清。
驅汞治療 常用絡合劑為二巰丙磺鈉(2.5~5.0mg/kg,肌肉注射)、二巰丁二鈉(15~20mg/kg,緩慢靜注),每6~8小時一次,兩天後改為每日一次,6天為一個療程。根據尿汞排出水平決定是否需要下一療程。
對症支持治療 根據病情可考慮激素,如遇腎功能衰竭,可用血液淨化療法。
汞又稱水銀,原子序數80,原子量200.59,為常温下唯一呈液態的普通金屬。化學符號來源於拉丁文,願意是“液態銀”。在中國和埃及,汞自古就為人們所知。汞在地殼中的含量約為十萬分之五,主要礦物是辰砂(硫化汞),在火山或温泉附近,有成滴汞,有時呈較大的流體。汞有7種穩定同位素:汞196、198、299、200、201、202、204。
汞為銀白色易流動的金屬,熔點-38.87°C,沸點356.58°C,密度13.5939克/釐米³;汞的熱膨脹率很大;汞有良好的導電性。
汞加熱至沸騰才與氧緩慢反應;汞與稀鹽酸、稀硫酸不反應,與熱的濃硫酸或硝酸反應;二價汞的含氧酸鹽都是離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但其硫化物和鹵化物都是共價化合物,與水、空氣、稀的酸鹼都不起作用。
汞廣泛用於製作温度計、壓力計、電學儀器和各種控制器;汞和汞的化合物還用於製作紅色顏料、整流器、鏡子等;汞204是優良的載熱劑;汞198發射的波長為5.461埃的綠線,被定為波長的標準;汞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化學研究中用作示蹤原子。汞和汞鹽都有毒。
汞(mercury,Hg),又稱水銀,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態並易流動的金屬。比重13.595,蒸氣比重6.9。汞很易蒸發到空氣中引起危害,因為:1、在0℃時已蒸發,氣温愈高,蒸發愈快愈多;每增加10℃蒸發速度約增加1.2~1.5倍,空氣流動時蒸發更多。2、汞不溶於水,可通過表面的水封層蒸發到空氣中。3、粘度小而流動性大,很易碎成小汞珠,無孔不入地留存於工作台、地面等處的縫隙中,既難清除,又使表面面積增加而大量蒸發,形成二次污染源。4、地面、工作台、牆壁十天花板等的表面都吸附汞蒸氣,有時,汞作業車間移作它用,仍殘留有汞危害的問題。工人衣着及皮膚上的污染可帶到家庭中引起危害。
有關金屬汞的生產很多,例如汞礦的開採與汞的冶煉,尤其是土法火式鍊汞,空氣、土壤、水質都有污染;製造.校驗和維修汞温度計、血壓計.流量儀、液麪計、控制儀、氣壓表、汞整流器等,尤其用熱汞法生產危害更大;製造熒光燈、紫外光燈、電影放映燈、X線球管等;化學工業中作為生產汞化合物的原料,或作為催化劑如食鹽電解用汞陰極製造氯氣、燒鹼等;以汞齊方式提取金銀等貴金屬以及鍍金、餾金等;口腔科以銀汞齊填補齲齒;鈈反應堆的冷卻劑,等等。
汞的無機化合物如硝酸汞(Hg(NO3)2)、昇汞(HgCl2)、甘汞(HgCl)、溴化汞(HgBr2)、砷酸汞(HgAsO4)、硫化汞(HgS)、硫酸汞(HgSO4)、氧化汞(HgO)、氰化汞(Hg(CN)2)等,用於汞化合物的合成,或作為催化劑、顏料、塗料等;有的還作為藥物,口服、過量吸入其粉塵及皮膚塗布時均可引起中毒。此外,雷汞(Hg(CNO)2·1/2H2O)用於製造雷管等。

汞元素研究

8月7日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人類活動,有些地區的海洋中的汞水平已經變成原先的3倍,甚至更高。對人為擾動導致進入海洋的汞含量進行預測是一件不確定且主要基於模型的研究。這項新研究提出了一個以觀測為基礎的對於全球海洋中人類活動帶來的汞含量的預測,大約有2/3的汞都位於1000米或者更淺的海域。
汞是一種有害的痕量金屬,會在水生生物中累積,並且由於採礦和燃燒礦物燃料等活動向環境的排放量增加而越來越多。美國馬薩諸賽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Carl Lamborg與研究團隊在最近數次考察大西洋、太平洋、南大洋時測量了汞含量。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類活動對於全球汞循環的干擾讓躍層水中汞含量增加了150%,也讓表層水中的汞含量超過了原先的3倍。
這些信息可以加深人們對於無機汞轉換為有毒的甲基汞,從而滲入海洋食物鏈的過程和程度的瞭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