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遠是春天

(2007年曾劍鋒執導的電影)

鎖定
《永遠是春天》是北京龍兒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曾劍鋒執導,姚居德魯園温玉娟主演。該片於2008年11月1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2] 
該片講述了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村支部書記王永樂從一個癌症病人成為蔬菜種植領域領軍人物的傳奇故事 [5] 
中文名
永遠是春天
外文名
Yong Yuan Shi Chun Tian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北京龍兒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發行公司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導    演
曾劍鋒
編    劇
劉瑋 [1] 
製片人
龍兒
主    演
姚居德
魯園
温玉娟
張兆北
片    長
104 分鐘
上映時間
2008年11月14日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永遠是春天劇情簡介

1970年代末山東壽光的三元村,窮得親兄弟之間為一缸水都能動起手。生產隊長王永樂姚居德飾)患直腸癌剛剛在省城濟南做完手術,就被迫切希望脱貧致富的三元村人一致選為新一任村支部書記。在公社梁書記翟萬臣飾)的支持和八百三元村人的信賴和厚望下,好心腸的王永樂極力説服白髮孃親魯園飾)和結髮妻子文娟温玉娟飾),拖着“半條命”迎難而上。
為早日帶領三元村脱貧致富,摘掉全公社集體經濟倒數第一的“帽子”,王永樂和生產隊長徐大福張兆北飾)一起帶領全村黨員羣眾,擴大耕種面積,改良土壤結構,試圖走種植果樹的路子,改變三元村長期貧困的面貌。身為村支部書記,王永樂時刻想着羣眾,將公社梁書記特意解決的進城招工指標暗中讓出,害得大女兒小月宋茶茶飾)出現意外不治身亡。
劇照
劇照(7張)
春去秋來,冬逝春歸,一晃三年時間過去了,王永樂發展果木種植的路子在悄悄改變着三元村的面貌,但離真正脱貧致富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此時,妹夫大明從東北帶回來一箱鮮嫩的黃瓜,擦亮了王永樂思想的火花。他當即帶領徐大福和全村最有文化的年輕人李家林(周樂飾),踏上去往東北的火車。在冰天雪地的東北,王永樂憑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信念和搭上命為羣眾幹事的精神,最終感動了採用大棚技術種植反季節黃瓜的山東老鄉孫師傅(李學軍飾)。王永樂帶着學成歸來的欣喜回到山東三元村,羣眾卻因高投入的風險退卻了,但全村十六個黨員冒着風險,毅然砍掉眼看就要收穫的玉米籌建大棚。
從東北學來的技術,加上王永樂的科學方法,經歷降雨降温的考驗,連續奮戰三個月後的三元村黨員們嚐到了豐收的喜悦。黨員帶頭富起來了,看到實實在在利益的三元村羣眾也迅速圍攏到村黨支部周圍,在王永樂的帶領下,全部走上種植大棚脱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三元村富了,榮譽接踵而來,但王永樂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共產黨員風範,向天山南北延安老區無私傳授技術,瞄準國際無公害蔬菜種植尖端領域,帶領三元村勇闖市場經濟大潮,以不斷創新矢志為民的樸素精神,豐富着北方冬季的餐桌。時光荏苒,三十年彈指一揮間 ,走在一手創辦的園藝式大棚下,年過花甲的王永樂精神矍鑠風采依然 [6] 

永遠是春天演職員表

永遠是春天演員表

    • 許玲 飾 家慶媳婦
    • 李學軍 飾 老孫頭
    • 李慶友 飾 李四叔
    • 莊春紅 飾 家和媳婦
    • 範玉星 飾 王教授
    • 孫鑫玉 飾 小永樂
    • 傅饒 飾 小南(小)
    • 楊凱希 飾 小南(大)
    • 馬鋭昌 飾 小波(小)
    • 夏春華 飾 小羅
    • 藝君 飾 醫生

永遠是春天職員表

出品人 龍兒、覃永昭
製作人 趙毅軍、施大軍、孫浩文(外聯)、張偉(現場)
監製 趙慶雲、袁傳生
導演 曾劍鋒
副導演(助理) 何曉林
編劇 劉瑋
攝影 羅為、方曉
配樂 張純
剪輯 李永一、邊榮韜
道具 王維、劉德斌、閆嘯、胡志軍
美術設計 廖建恆、鄧躍
造型設計 孫雲、石春燕
服裝設計 陳樂平、吳麗佳
燈光 王鵬、孫濤、温曉、楊超、楊利鋒、張恆河
錄音 許忱、甄紅民、張建軍
劇務 劉祥輝
場記 乙力
佈景師 張傳明、謝立新、張曉雲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7-8] 

永遠是春天角色介紹

  • 王永樂
    演員 姚居德

    三元村村支部書記,厚道謙和,立足現實,但又高瞻遠矚。他剛在濟南做完直腸癌手術後,就被村民一致選為村支部書記。為早日帶領村民脱貧致富,他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裏,帶領一批樂於奉獻、敢於帶頭的優秀農村幹部和羣眾,在推廣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歷經千辛萬苦、力排阻撓和障礙,改變了中國北方冬季蔬菜無法種植的歷史。

  • 文娟
    演員 温玉娟

    王永樂的妻子,善良賢惠。得知剛做完手術的丈夫王永樂被選為新一任村支部書記,她沒有高興,只是擔心丈夫的身體能不能承受得住。她內心不同意他接受任命,但又深知王永樂是為了全村百姓過上好日子,是為黨分憂,因此她沒有抱怨,默默地全心支持他。

  • 徐大福
    演員 張兆北

    三元村生產隊長。1970年代末的三元村,窮得親兄弟之間為一缸水都能動起手。為了早日帶領三元村脱貧致富,摘掉全公社集體經濟倒數第一的“帽子”,他和王永樂一起帶領全村黨員羣眾,擴大耕種面積、改良土壤結構,試圖走種植果樹的路子,改變三元村長期貧困的面貌。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6]  [9]  [12] 

永遠是春天幕後花絮

  • 該片拍攝前,王樂義專門託人帶給演員姚居德一本寫他的書《農民的兒子王樂義》,姚居德認真閲讀,詳細瞭解了王樂義的人生奮鬥歷程 [3] 
  • 山東籍演員温玉娟之所以願意出演,一是因為該片講述的是山東的真實事情,二是被王樂義的精神所感動 [3] 

永遠是春天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在黨中央提倡的建設和諧社會和進一步落實“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方針指導下,北京龍兒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與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劇本規劃策劃中心共同進行創作 [5] 
人物原型
該片以山東壽光市三元朱村党支書王樂義為人物原型,他被譽為“冬暖式大棚蔬菜之父” [4] 
創作過程
為了寫好劇本,編劇劉瑋閲讀了大量文字和音像資料,並親自到王樂義家中採訪,敞開心扉交流,聽他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獲得了大量鮮活的素材 [1] 
該片在策劃及拍攝過程中得到了文化部、廣電總局、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濰坊市委宣傳部、山東省委章丘市委宣傳部領導的關心與重視,龍兒公司為此次拍片傾其所有人力、財力,並貸款300萬以備該片順利完成 [5] 
片名來源
王樂義不僅僅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英雄個人,還是那些生活在基層默默奉獻、無怨無悔、始終壯志未改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他讓北方農村的土地上形成了一塊塊小的春色,更讓人感覺到因為有這樣一大批優秀的基層幹部做支撐,才使得社會主義江山綿延千秋萬代,成為永遠不變的大春天。正是這個主題和立意,成就了影片的片名《永遠是春天》 [12] 
拍攝過程
該片在河北、山東、陝西等地拍攝,行程兩萬五千餘里 [14] 
為了真實再現王樂義當時到東北學藝的場景,劇組人員在零下26℃的情況下進行拍攝。有人被凍昏過去送至醫院搶救,大部分人員凍得失去知覺,拍攝的照明燈具也被凍壞,但沒人叫苦叫累,努力克服困難,堅持從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 [5] 
導演曾劍鋒要求演員的表演更生活化、更細膩、沒有表演痕跡,近似於生活中原生態的表露,演員與羣眾擺在一起時不會被發覺;同時,在台詞上可以有山東地方的尾音,用詞上也可以根據當地習慣的用語,更改劇本中帶有文學性的人物語言 [12] 

永遠是春天製作發行

2008年9月25日,該片在八一電影製片廠試映,並舉行研討會 [4]  ;11月4日,該片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首映式,人物原型王樂義和劇組主創與記者見面 [3]  ;12月6日,由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十部國產影片發行推介儀式”在北京舉行,該片主創與觀眾及媒體見面 [10]  。2009年1月8日,該片在北京舉行首映式 [11] 

永遠是春天影片評價

《永遠是春天》以發展大棚蔬菜為主線,主題深刻,意義深遠,描寫了農村廣大黨員心繫黨的偉大事業,領導羣眾頑強創業的精神風貌,是一部表現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主旋律電影,對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共產黨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具有積極意義 [9] (新浪娛樂評)
該片選取了王樂義由一個癌症病人成為本領域領軍人物的人生經歷中一些精彩瞬間進行藝術創造,塑造了以王樂義為原型的永樂以及母親、梁書記等極具個性化的藝術形象,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展示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30年間令人驚奇的變化,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就 [3] (《齊魯晚報》評)
該片如實記錄了王樂義身上發生的感人事蹟,是一部成功的農村題材電影,在宣揚基層幹部帶領大家奔小康的奮鬥精神的同時,擷取的故事都很具有代表性,不説教,不枯燥,有真情實感。同時,演員的表演細緻、生動,影片的製作、配樂等注重主題和形式,既給觀眾以精神鼓舞,又給予美的享受 [4]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評)
該片比較生動地反映了中國農村改革30年的深刻變化和成果,以及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變化。同時,也形象生動地詮釋了黨支部優秀的帶頭人,和農民改革創新的精神 [13]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原主任繆建平評)
該片通過對王樂義處處想着人民羣眾的生動描述,再現黨的優良傳統,使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農村幹部從中受到教育,同時對黨對解決“三農”問題進行了思考:“無山無水”也要把劣勢變優勢,走聯合、協作之路,事在人為,在困難面前勇於開拓創新,絕不能唉聲嘆氣,無所作為 [13] (全國黨建研究會顧問、中組部原部長張全景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