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漢鎮

鎖定
永漢鎮,隸屬於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 地處龍門縣西南部,西南與增城區接壤,西北緊靠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 [1]  轄區總面積392.69平方千米。 [9]  截至2019年末,永漢鎮户籍人口59957人。 [9] 
清順治元年(1661年)改名為永清。1958年,成立永漢人民公社。1986年冬,建立永漢鎮。 [10]  截至2021年10月,永漢鎮轄7個社區、22個行政村、1個林場區。 [3]  鎮人民政府駐在永漢鎮永南路。
2019年,永漢鎮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36億元,同比增長3%;規上工業總產值6.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6億元;本級税收收入完成1.7144億元,同比增收635萬元,同比增長3.8%。 [1] 
中文名
永漢鎮
行政區劃代碼
44132410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
地理位置
龍門縣西南部
面    積
392.69 km²
下轄地區
7個社區、22個行政村、1個林場區
政府駐地
永漢鎮永南路
電話區號
0752
郵政編碼
516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永漢鎮古村落
南崑山温泉旅遊大觀園
車牌代碼
粵L
人    口
59957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9] 

永漢鎮建置沿革

清順元年(1661年)改名為永清。
民國時,為第十一區(後期稱永漢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龍門縣第四區管轄
1958年,成立永漢人民公社。
1961年,又分為永漢、振東、油田、寮田四個公社。
1963年,重新合併為永漢公社。
1986年冬,建立永漢鎮。 [10] 

永漢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永漢鎮轄7個社區、22個行政村、1個林場區。 [3]  鎮人民政府駐在永漢鎮永南路。
永漢鎮區劃詳情
城東社區
城西社區
烏坭社區
花竹社區
爐下社區
上坪社區
下坪社區
大埔村
鶴湖村
低冚村
釜坑村
洋陂村
寮田村
紅星村
蓮塘村
新陂村
前鋒村
黃牛冚村
合口村
振東村
上埔村
黃河村
馬星村
梅州村
油田村
錦城村
見田村
官田村
蕉坑村
惠州市國營油田林場生活區

永漢鎮地理環境

永漢鎮位置境域

永漢鎮地處龍門縣西南部,西南與增城區接壤,西北緊靠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 [1]  轄域總面積392.69平方千米。 [9] 

永漢鎮地形地貌

永漢鎮四面環山,東起天嶺山,西至牛牯嶂,北靠南崑山,南面旗嶺山,中間盆地,四水歸池,像一個“聚寶盆”。 [1] 

永漢鎮氣候

永漢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温23℃,平均降雨量2278毫米。 [1] 

永漢鎮水文

永漢鎮境內有永漢河、油田河、梅州河和三坑河等主要河流。 [1] 

永漢鎮礦產資源

2014年,永漢鎮已探明的有鉭鈮礦鎢礦鐵礦石灰石花崗岩石、稀土礦等20多種礦石。 [1] 

永漢鎮人口

截至2017年末,永漢鎮常住人口48558人。 [4] 
截至2018年末,永漢鎮户籍人口58688人。 [2] 
截至2019年末,永漢鎮户籍人口59957人。 [9] 

永漢鎮經濟

永漢鎮綜述

2001年,永漢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5億元,比2000年增長6.2%,其中工業總產值0.98億元,農業總產值1.5億萬元;全年鄉鎮經濟總收入1.46億元,財政收入0.028億元,年末國民各項存款餘額1.4億元,集市貿易銷售總額0.47億元。
2002年末,永漢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71億元,比2000年增長8.1%,其中工業總產值1.1億元,農業總產值1.61億元;全年鄉鎮經濟總收入1.46億元,財政收入0.029億元,年末國民各項存款餘額1.71億元,集市貿易銷售總額0.68億元。
2014年,永漢鎮GDP完成20.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5億,國、地兩税完成0.86億元。
2017年,永漢鎮總税收收入完成3.9億元,同比增收1.7億元,增長80.88%;本級税收收入完成1.24億元,同比增收0.46億元,增長58.75%。地區生產總值27.6億元,同比增長3.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1萬元,同比上升2.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7.66億元,同比增長1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6億元,同比上升13.3%。限額以上商業服務業營業額完成5.45億元,同比增長10.3%。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完成2.58億元,同比增長2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16億元,工業投資0.44億元,基礎設施投資完成6.25億元。 [5] 
2019年,永漢鎮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36億元,同比增長3%;規上工業總產值6.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6億元;本級税收收入完成1.7144億元,同比增收635萬元,同比增長3.8%。 [1] 

永漢鎮第一產業

2015年,永漢鎮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主要是養殖三黃鬍鬚雞。果林分佈在鎮區周圍至山地地區之間,主要種植年桔、香(粉)蕉、荔枝等果樹;山地地區內的林地種植大面積的速生竹林。 [6] 
截至2021年7月19,永漢鎮完成1.9萬畝水稻、1.4萬畝橙柑桔、1萬畝蔬菜、1.1萬畝花生和番薯種植。 [1] 

永漢鎮第二產業

2013年,永漢鎮規模以上企業22家,永漢鎮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97億,佔奮鬥目標的90.45%,同比2012年增長36.76。
2014年,永漢鎮規模工業完成9.47億,同比2013年增長43.4%。
2019年末,永漢鎮轄區有工業企業8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 [9] 

永漢鎮第三產業

2013年,永漢鎮完成限額以上商業服務業營業額3.65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209萬元。 [7] 
2014年,永漢鎮限上商業營業額完成4.83億。
2019年末,永漢鎮轄區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65家。 [9] 

永漢鎮交通

永漢鎮境內有廣河高速出口至省道119線。

永漢鎮社會事業

永漢鎮教育事業

2003年,永漢鎮有小學25所,中學和幼兒園各2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市一級學校1所,在校學生8566人,在職教師452人。
2015年,永漢鎮本科上線57人、專科A線161人,其中二A上線25人。
永漢中學創辦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學,惠州市一級學校。校園佔地53328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90%,學校各種功能室基本完善,各種現代化教學設備基本齊全。2012年有教學班48個(初中19個,高中29個),在校學生2500多人,教職工188人,其中專任教師168人。 [11] 

永漢鎮文化事業

2015年3月6日,永漢鎮詩書畫協會成立,在永漢文化站舉行書畫展。2015年11月,組織一支籃球隊參加縣政協舉辦的“文化建設杯”籃球賽,並榮獲龍門縣政協“文化建設杯”籃球賽第二名。
2015年,永漢鎮南崑山温泉大觀園舉辦廣東龍門第二屆南崑山生態旅遊文化節,油田嘉義莊村舉辦惠州第二屆惠州生態休閒旅遊節暨羅浮山旅遊文化節。 [6] 

永漢鎮基礎設施

2014年,永漢鎮投入4369萬元建成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鋪設總長20千米惠及7個村,解決排水排污嚴重滯後問題。“美麗鄉村·清潔先行”活動,投入130萬元,建成150間垃圾屋、1座垃圾壓縮中轉站(日處理能力50噸),配齊258名農村保潔員。

永漢鎮社會保障

2014年,永漢鎮落實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政策,共發放定救定補資金1044萬元,發放殘疾人補助金共52萬元。救濟了一批臨時貧困家庭和重大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共628人次,發放救助資金28.3萬元。完成65户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户住房改造工作。2014年度城鄉兩項基本醫療保險的有41863人,其中五保、低保、傷殘人士參保率達100%,順利完成縣下達的任務。轄區內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居民有15658人,其中60週歲以上符合領取養老金的5280人。

永漢鎮歷史文化

永漢鎮文物古蹟

永漢鎮境內的文物古蹟和古建築羣眾多,主要有合口古村落,官田王屋古建築羣,鶴湖和嘉義莊古建築羣,樹槐堂、文佑王公祠、劉氏菊莊祠等客家民居祖祠,文筆塔、凌雲塔等風水塔和何仙姑廟、鐵扇關古城寨遺址等。有多處革命遺址:低冚伏擊遺址、龍門第一個臨時黨支部遺址、東江縱隊醫院遺址、革命教育基地等。

永漢鎮地方方言

永漢鎮通行粵語龍門話)和客家話。 [12] 

永漢鎮民俗技藝

王賽春堂舞貔貅是永漢鎮當地客家人的傳統習俗,俗稱舞客家貓、舞醒獅。其外形像一張猴臉,遠看像一個貓頭,配角有沙和尚和黃猴仔。
“梅花拳”盛於明未清初,王氏十五世先祖王亞泰師拜五台山一位大師學習梅花拳,學成後傳授給王氏族人,口傳身教,且代代相傳。
這兩項技藝,均已在永漢傳承300多年。2016年4月,該兩項技藝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8年12月,列為惠州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13] 

永漢鎮永漢鎮古村落

永漢鎮古村落所在區域位於北迴歸線。永漢河的東邊以振東村馬圖崗村民小組的古炮樓、劉氏菊莊祠,合口村的合口圍祠堂、凌雲塔(風水塔)為代表;西邊以鶴湖村的鶴湖圍、官田村的王屋文佑王公祠和文筆塔,油田村的嘉義莊何仙姑廟等為代表。
永漢鎮古村落 永漢鎮古村落

永漢鎮著名人物

  • 何水英
何水何水英(1887~1979年),又名何叔婆,永漢鎮察田新屋下人。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冬,積極為東江縱隊第四支隊金龍獨立大隊送情報,曾幾次遇到國民黨自衞隊搜身,何機智將信藏在長髮上,避過檢查,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夏,東江縱隊北撤時,為金龍獨立大隊秘密保存7支槍、文件、書刊三箱,一年後,恢復武裝鬥爭,完好無損交回金龍大隊。1949~1954年,任永漢區婦女主任。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出席惠陽專區婦女代表會、廣州市老區代表會、縣農民代表會。在縣內各中小學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