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新困敵

鎖定
永新困敵,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一場戰役。1928年7月中旬,贛敵王均、金漢鼎部的五個團,胡文鬥部的六個團,集結於永新,準備向井岡山根據地進攻。此時,紅四軍主力二十八、二十九團已開往湘南,留守井岡山的只有三十一團。在敵我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毛澤東採取四面遊擊的辦法,指揮軍民不分晝夜地騷擾敵人。白天到處插滿紅旗、梭鏢,晚上滿山遍野點起火把,有時還主動向敵人進攻。由於敵人不明紅軍虛實,所以始終不敢越雷池一步,被圍困在永新縣城附近30裏內達25天之久,成為紅軍初戰史上的奇蹟。 [1] 
名    稱
永新困敵
發生時間
1928年7月
地    點
江西省永新縣
主要指揮官
毛澤東

永新困敵戰役背景

1928年7月初,湘敵吳尚第八軍和贛敵王鈞金漢鼎第三軍,胡文鬥第六軍向井岡山根據地開始了第一次“會剿”。上旬,第八軍第二師由酃縣進入寧岡,袁文才率部與敵周旋,憑藉山險,靈活機動地襲擊敵人,使敵人惶惶不安。寧岡縣委一方面派人去永新將敵情告之毛澤東,另一方面廣泛組織羣眾堅壁清野,使湘敵處於“一無飯吃;二敵情不明;三路途生疏;四羣眾處處與湘敵為難”的境地。毛澤東、朱德得信後,立即率領紅四軍主力救援寧岡,途中與湘敵錯道而過。7月11日,紅四軍在寧岡召開軍委擴大會議,決定兵分兩路:朱德、陳毅等率領紅軍二十八團、二十九團進攻湖南酃縣,直逼湖南敵軍的巢穴茶陵,迫使湘敵急轉回救,然後再攻永新;毛澤東率紅軍主力三十一團往永新追擊湘軍,切斷湘贛兩敵的交通,以打破湘贛敵軍會合的企圖。 [2] 

永新困敵戰役部署

7月中旬,在敵我力量懸殊十倍於己的情況下,毛澤東在永新西鄉召開三十一團、營、團幹部會議,研究應敵方法。會議決定,把三十一團分成東、北、中三路,分別成立了行動委員會指揮這次行動:以第一營的第二、三連組成東路行委,毛澤覃為書記,陳毅安為指揮,在永新東鄉行動;以第三營的第六、七連和第一營的第一連組成北路行委,宛希先為書記,伍中豪為指揮,在永新北鄉行動;以團部特務連和第三營第九連組成中路行委,以何挺穎為書記、朱雲卿為指揮,在永新城郊行動。中共永新縣委也動員了萬餘名革命羣眾配合各路紅軍,參加襲擾敵人的軍事行動。為了及時瞭解掌握永新城內的敵軍動態,還派譚震林在城內建立了秘密軍事交通站,收集傳遞軍事情報。 [2] 

永新困敵戰役經過

7月12日,紅軍二十八團和二十九團攻克酃縣。果然不出所料,湘敵聞訊,怕腹背受敵,經蓮花倉皇退回茶陵。當贛敵第三軍王鈞、金漢鼎部五個團和第六軍胡文鬥部六個團急急忙忙趕到永新與湘敵會合時,吳尚部已離開永新。三路軍民不分白天晝夜騷擾敵軍。白天,到處插滿紅旗,時而軍號瞭響;晚上,漫山遍野點燃火把。穿着軍裝的戰士分散在羣眾中,在敵人前後左右出沒無常,有時還主動向敵人攻擊。敵人派出試探的小部隊,常被紅軍殲滅。由於根據地羣眾的堅壁清野,敵人的柴、糧、菜供應都發生嚴重危機,又飢又又疲,士氣低落,進退兩難。因此,永新之敵,雖有11團之眾,但因不明紅軍虛實,地形又不熟悉,所以始終不敢越雷池半步。 [2] 
就這樣,在毛澤東的組織領導下,第三十一團和永新數萬革命羣眾以四面遊擊的方式,日夜襲擾敵人,將江西國民黨軍11個團的兵力圍困在永新縣城及附近15公里內達25天之久,堅決地遏制了敵人對根據地中心的推進,創造了紅軍以少勝多的游擊戰爭的光輝典範,粉碎了湘贛兩省之敵對井岡山根據地的第一次“會剿”。 [2] 

永新困敵主要意義

“永新困敵”是毛澤東遊擊思想及其理論的成功運用,也充分表明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思想的正確性。 [2] 
參考資料
  • 1.    危仁晸,劉勉玉,劉受初主編.江西現代革命史辭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231
  • 2.    井岡歲月 | “永新困敵”  .團中央井岡山教育基地.2017-08-10[引用日期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