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浮蓮

(天南星科大薸屬植物)

鎖定
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是天南星科、大薸屬水生飄浮草本植物。有長而懸垂的根多數,鬚根羽狀,密集。葉簇生成蓮座狀,葉片常因發育階段不同而形異:倒三角形、倒卵形、扇形,以至倒卵狀長楔形,二面被毛,基部尤為濃密;葉脈扇狀伸展,背面明顯隆起成折皺狀。佛焰苞白色,5-11月開花。
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廣佈。在中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各省熱帶地區野生,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四川等省都有栽培。大薸喜高温高濕氣候,耐寒性差。
大薸全株作豬飼料。入藥外敷無名腫毒;煮水可洗汗瘢、血熱作癢、消跌打腫痛;煎水內服可通經,治水腫、小便不利、汗皮疹、臁瘡、水蠱(荊州)。
中文名
大薸 [1] 
拉丁學名
Pistia stratiotes L. [5] 
別    名
水白菜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5] 
澤瀉目 [5] 
天南星科
大薸屬
大薸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6] 

水浮蓮形態特徵

水生飄浮草本。有長而懸垂的根多數,鬚根羽狀,密集。葉簇生成蓮座狀,葉片常因發育階段不同而形異:倒三角形、倒卵形、扇形,以至倒卵狀長楔形,長1.3-10釐米,寬1.5-6釐米,先端截頭狀或渾圓,基部厚,二面被毛,基部尤為濃密;葉脈扇狀伸展,背面明顯隆起成折皺狀。佛焰苞白色,長約0.5-1.2釐米,外被茸毛。花期5-11月。 [3]  [7] 

水浮蓮近種區別

大薸
水生飄浮草本。
多年生水生草本。
有長而懸垂的根多數,鬚根羽狀,密集。 [7] 
根莖匍匐,圓柱形,長達50釐米,徑1-2釐米,節具纖維質細根。 [8] 
大薸 大薸
水芋 水芋

水浮蓮產地生境

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廣佈。在中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各省熱帶地區野生,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四川等省都有栽培。 [3]  大薸喜高温高濕氣候,耐寒性差。大薸能在中性或微鹼性水中生長,適宜pH值6.5-7.5。喜歡清水,流動水速快對其生長不利,緩流水域生長快。 [2] 

水浮蓮生長習性

在中國江南、西南地區的夏季1個月內每株可繁殖60株左右。單株無性分支鏈體長度可達60釐米,株高20釐米。緩流水域的河流、溪溝在氮、磷元素含量偏高條件下其生長繁衍速度比較快,這説明此水域的水質已被氮、磷富營養化而污染了(富營養化——水中總磷達到0.02毫克/升,無機氮達到0.3毫克/升的水體)。在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全年生長,西南地區的四川省、重慶市等省市的適宜區域能自然越冬,但冬季停止生長。四川、重慶等適宜區域4-10月份可以露天放養,6-9月生長最快,產量高,水面覆蓋嚴重。 [2] 

水浮蓮繁殖方法

大薸在自然條件下,主要靠無性繁殖。大薸開花結實不一致,在夏季高温多雨季節,陸續開花結實。江蘇、浙江7月開花,北京8月開花,從開花到種子成熟需60-80天,種子成熟後果皮裂開脱落於水中。成熟的種子也可以進行繁殖。種子千粒重1.55克。在西南地區以無性繁殖為主。 [2] 

水浮蓮栽培技術

在温度不低於10℃的地方,可以全年放養,而在冬季有霜的地方就需要保護越冬,並在春季氣温升到15℃以上時拿到露天放養。大面積放養時注意施肥,防除雜草、病蟲害和適時採收。大薸是喜肥植物,肥足產量高。在水中含氨態氮0.3毫克/100毫升時,水面產量1625千克/667平方米,單株重19克,在含氨態氮0.9毫克/100毫升水中,則產量為5469千克/667平方米,單株重89克。為了保證大薸迅速生長繁殖要施足底肥,經常追肥,施腐熟的有機肥。
大薸長滿水面後就可以隨用隨撈,每次撈取以不超過50%為宜,這樣利於種苗繼續繁殖,同時將留下的植株均勻分散開,促進生長均勻,其產量在2.5-5萬千克/667平方米,高產的可達7.5萬千克/666.7平方米。 [2] 

水浮蓮病蟲防治

大薸病蟲害主要有蚜蟲、卷葉蟲、青蟲、粉甲蟲和黃萎病,危害最大的是蚜蟲和黃萎病。防治蚜蟲可用75%吡蟲啉2克對水15千克噴霧。黃萎病出現後,蔓延很快應及時早防治,可用60%代森鋅加水800倍噴撒。
防治卷葉蟲、青蟲、粉甲蟲用90%殺蟲單20克對水15千克噴霧。噴施農藥後一定要過安全間隔期才能餵養牲畜,以防中毒。 [2] 

水浮蓮主要價值

大薸全株作豬飼料。入藥外敷無名腫毒;煮水可洗汗瘢、血熱作癢、消跌打腫痛;煎水內服可通經,治水腫、小便不利、汗皮疹、臁瘡、水蠱(荊州)。
大薸營養豐富,所含粗纖維較少。大薸全株約含蛋白質1.25%,脂肪0.75,碳水化合物和澱粉9%,以及少量的礦物質和維生質,是產量高、培植容易、質地柔軟、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的豬飼料,為適應養豬事業的不斷髮展,擴大青綠飼料來源,放養大薸有很重要的意義。 [3] 

水浮蓮重點管理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