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夫

(中國俄語翻譯家)

鎖定
水夫(1920年4月18日—2002年3月24日 [1-2]  ),原名葉源朝,水夫是他從事俄蘇譯作時用的筆名,用久後,葉水夫便成為他的正式姓名。 [1]  浙江寧海人。中共黨員。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
青年時代即接受進步思想,開始學習俄語。1943年參加革命。曾在上海時代出版社和《時代日報》社工作多年,譯介了大量蘇聯文學作品。 [3]  1942年肄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物理系。1942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上海時代出版社及上海《時代日報》編輯、副刊主編、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蘇聯文學研究組組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研究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翻譯協會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
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2] 
中文名
水夫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浙江省寧海縣
出生日期
1920年4月18日 [2] 
逝世日期
2002年3月24日 [1] 
畢業院校
滬江大學 [1] 
職    業
文學翻譯家
代表作品
《談〈青年近衞軍〉新版本》 、《蘇聯文學四十年》 、《暴風雨所誕生 的——論十月革命後最初十年間的小説》 、《紀念高爾基》
性    別

水夫人物生平

水夫1920年4月18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海縣。葉水夫出身書香之族,其祖上可從東蒼葉氏一世祖唐吏部尚書葉温裕算起。葉温裕因不屑朱温篡唐,於公元907年棄官攜眷自長安南歸,最後到達東蒼山澗之處,覺得此處背靠蒼山,地方開闊,坐北朝南,澗水南流,遂於澗水之東側卜居。定居後,温裕公喻子孫以耕讀傳家,要求“見事必忠信,持身先廉恥”,此一箴言遂成東蒼、力洋葉氏家訓。南宋丞相葉夢鼎是温裕公十二世裔孫,秉承祖訓,立德立身,耿耿孤忠,名垂青史。明初直臣葉伯巨是温裕公十六世裔孫,因向皇帝上萬言書規勸國事得罪皇帝,瘐死於獄中,明史有其列傳,亦青史留名。温裕公的一分支十九世裔孫葉友烏於明嘉靖年間由東蒼遷居西蒼嶺峧定居,其後代葉乾仁(温裕公二十七世裔孫)於清康熙年間遷居力洋,在力洋發展為大族。
力洋葉氏秉承祖訓,耕讀傳家,自清乾隆至光緒的一百七十年間,克紹書香,科舉方面中過庠生(秀才)45人,廩生15人,貢生12人,水夫的曾祖父葉定邊就是清同治初年的一名例貢生。葉頌清是温裕公三十三世裔孫,出生在力洋葉氏中央份古宅,後成為辛亥革命志士,是葉水夫的叔祖。葉頌清留下的遺囑中有對後代的要求語:“努力上進,自食其力,讀書報國”,“報國必讀書,惟讀書始能報國”,其箴言亦成為力洋葉氏的家訓。葉水夫父葉顯芳,上世紀二十年代以優異成績考取北京大學,是寧海縣第一位考進北大的學生。葉水夫是温裕公派下第三十五世裔孫,是遷居力洋葉乾仁的第八世裔孫。綜上所述,葉水夫出身於書香之族,歷歷可稽。 [1] 
水夫有個胞弟葉源朗,少其兄五歲,也是一名俄蘇翻譯家,後改名葉濂,筆名應澄,英年早逝。水夫與源朗童年喪母,那時其父顯芳正在北大唸書,毅然放棄了學業,不再續絃,只帶着兩個兒子居住上海求學。 [1] 
他自幼到上海求學。1939年於麥倫中學畢業,進滬江大學學習。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 發後輟學。由於當時嚮往社會主義蘇聯,他在1938年便課餘 自修俄語;1942年起為上海時代出版社的綜合性刊物《時 代週刊》和文藝性刊物《蘇聯文藝》譯稿; 1943年正式進 入該社,擔任翻譯和編輯工作。
1945年抗戰勝利後,擔任 《時代日報》的編輯和副刊編輯。
1949年全國解放後,加入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為會員。其時他仍在時代出版社擔任上海編輯部主任及《時代》半月刊負責編輯。1951年任時代出版社副總編輯。
1953從事專業文學翻譯工作。1956年到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任蘇聯和東歐文學研究組副組 長。1964年調中國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任蘇聯文學研究 組組長。
1978年被選為全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1979年被選為全國蘇聯文學研究會會長。
1980年加入中國筆會中心。還擔任過上海翻譯工作者協會秘書長、《文學評論》、 《世界文學》編委等職務。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 研究所副所長。幾十年來,他在蘇聯文學的翻譯、研究及 外國文學研究的組織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2] 
2002年3月24日,葉水夫逝世於北京,享年八十二歲。 [1] 

水夫人物生活

妻子磊然也是一名俄語翻譯家。

水夫人物作品

他的譯著有:《高爾基早期作品集》 (1945年,時代出版社)、柯涅楚克著的《赴蘇使命》 (1945年,時代出版社)、戈爾巴朵夫著的 《不屈的人們》(1945年,時代出版社; 1958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鄔斯賓斯基著的 《遺失街風習》(1949 年,海燕書店)、葉戈林著的 《斯大林與文學問題》 (1953 年,人民出版社) 、法捷耶夫著的 《青年近衞軍》 (1947 年,時代出版社; 195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傑緬季耶夫著的 《法捷耶夫的創作》 (1955年,作家出版社) 、季莫菲耶夫著的《蘇聯文學史》 (1948年,海燕書店;1956 年,作家出版社) 等;
評論和研究論文有: 《談〈青年近 衞軍〉新版本》 、《蘇聯文學四十年》 、《暴風雨所誕生 的——論十月革命後最初十年間的小説》 、《紀念高爾基》等。 [2] 

水夫人物紀念

葉水夫紀念館 葉水夫紀念館
葉水夫惦記家鄉,家鄉人也不忘先賢,2015年水夫誕辰九十五週年,家鄉人將水夫出生地中央份葉家更名為“水夫故居”,以表紀念。2018年,力洋計劃在水夫故居籌建“水夫紀念館”,經與在北京的許佶聯繫後,許佶將其父工作室的整套用具、圖片以及一整套譯作書籍贈與紀念館,連同水夫寫給我的親筆信件一起陳列,成為對水夫永恆的紀念。2018年10月24日,水夫紀念館成立。建館迄今,整整兩年,接待參觀者近萬人次,博得普遍好評。2020年是水夫誕辰一百週年,為表達追念之忱,我重抄了舊作“青玉案”條幅,掛於紀念館水夫塑像右壁。
少年認定譯家路,豐碩果,盈書庫。歲月幾曾等閒度,一生執着,蘇俄名著,手稿何其數。誰知相識在遲暮,遲到友誼如甘露。忽報斯人黃鶴去,天南地北,斜陽草樹,徒有寸箋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