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族英雄關天培

鎖定
《民族英雄關天培》由淮安市政協文史委編。《民族英雄關天培》主要內容包括清廷對外貿易政策與鴉片走私;清代漕糧海運的創行與關天培的特殊貢獻;“阿美斯德”號偵察活動與清政府的反應;律勞卑事件與大清海防;道光點將守國門;廣東歷任水師提督題名碑記等。
中文名
民族英雄關天培
作    者
淮安市政協文史委
出版社
中國文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5月1日
頁    數
280 頁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503436147
語    種
簡體中文

民族英雄關天培內容簡介

《民族英雄關天培》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民族英雄關天培圖書目錄

序一:偉節丹心
序二:以史為鑑
第一編國門守將
清廷對外貿易政策與鴉片走私
清代漕糧海運的創行與關天培的特殊貢獻
“阿美斯德”號偵察活動與清政府的反應
律勞卑事件與大清海防
道光點將守國門
廣東歷任水師提督題名碑記
金鎖銅關
《金函玉鏡》序
創立虎門義學記
附:創立虎門義學記碑
延齡瑞菊圖記
弛禁鴉片與嚴禁鴉片的爭辯
虎門銷煙
九龍、穿鼻、官湧之戰及其影響
穿鼻之戰與關天培英雄名號
清廷為何自撤海防
關天培為何隱忍失子之痛
木匣先送回家的含義
碧血虎門
附:麥廷章傳
虎門關公天培祠記
陳連升與節馬碑
節兵義墳和義勇之冢——虎門之戰清兵犧牲紀念地記述
三元里抗英
虎門炮台今昔
第二編魂歸故里
淮安自古出英雄——淮安人文與關天培
諭祭文賜原任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
御製碑文賜原任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
義僕孫立傳
關忠節公墓
先祖關忠節公祠堂的滄桑
林則徐挽關天培聯被改之謎
事國以忠莫忘鄉賢忠節公——陶二姐囑夫左寶貴的故事
崔氏戒大煙的故事
童年周恩來瞻仰關忠節公祠
先祖關忠節公的浩然正氣與英雄豪氣
廓清先祖關天培史料中一些迷霧
我的英雄夢
捧上一杯土 獻上一束花
我與媽媽拜關祠
站立
聽爺爺講關老爺忠孝的故事
做一個有本事的愛國者
第三編名垂青史
《清史稿》關天培傳
《光緒淮安府志》關天培傳
《同治山陽縣誌》關天培傳
誥授振威將軍廣東全省水師提督關忠節公傳
關忠節公家傳
生當揚威死當血食——簡述民族英雄關天培的六大精神
長歌當哭挽將軍
淺論關天培的軍事思想
將軍裹屍無馬革
關天培的精神與歷史影響
第四編歷史沉思
清朝人宇宙觀一瞥
英國大炮轟開中國封閉的大門——馬克思、恩格斯論鴉片戰爭對華影響
問何人忽壞長城?
孤注並非空盡瘁
附:關天培頌
走進炮台思開放
附 錄
關天培大事年表
關天培《籌海初集》選錄
恭跋重刊聖蹟圖志
關天培家事和後裔廕襲考略
後記

民族英雄關天培後記

開始編輯此書時,手裏佔有的資料很少,如何編,編成什麼樣的書,心中沒底。但有一個目標是明確的,那就是要編出一本高質量的愛國主義文史資料,更高的要求是成為資政育人的愛國主義教材。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淮安市政協分管文史工作的原副主席荀德麟和現任副主席朱友冬的悉心指導下,這兩年多來,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多次召開編輯工作會議,廣泛徵求文史委員意見,進行多個輪迴的整合編輯。還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蒐集了大量有關近代史方面的書籍與相關資料,力求準確把握這些資料的精神實質,以反映關天培的精神內核及廣闊的時代背景。在整個編輯過程中,經常熬至夜深人倦。有時因為天氣燥熱等原因產生畏難情緒時,我們就會責備自己:關老爺精忠報國,連生命都不要了,我們為他編輯專門文史資料,宣傳他的事蹟,就是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麼呢。關天培事國以忠、清正廉潔、機智勇敢、孝敬父母的事蹟及其美德常常使我們感動落淚,一方面激勵我們一定要出精品,一方面叉使我們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洗禮與昇華,並使我們明白了應當向關忠節公學什麼,怎麼學。
回顧兩年多的編輯歷程,除了幾近煎熬的感覺外,我們亦有難得而頗感欣慰的發現和感悟。首先,發現了關天培題序的《金函玉鏡》一書,發現了吳棠、顧雲臣為《延齡瑞菊圖》的題詩。能夠發現這些珍貴的關天培研究史料,既讓我們激奮不已,叉讓我們實實在在地感到了工作的意義。其次,在參閲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糾正和剔除了有關關天培研究中的一些錯訛和附會,澄清了一些歷史史實,可謂有正本清源之功。第三,突破了在歷史人物介紹上平面化、簡單化的窠臼,充分利用中英雙方的歷史資料及最新研究成果,站在鴉片戰爭及中國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客觀地、立體地展現了關天培的生平事蹟和精神特質。第四,力求拔開歷史表面的迷霧,努力尋找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背後的動因及其結構性力量,從而更為深刻的認識到:不開放死路一條,不改革死路一條,改革與開放不相適應死路一條的社會法則。
在本書的編輯過程中,承蒙廣東鴉片戰爭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淮陰師範學院圖書館、淮安市博物館、淮安軍分區軍志辦、淮安區檔案館、淮安區圖書館等單位以及省內外中國近代史專家學者為本書提供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圖片,並對書稿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與建議,對此,謹表示衷心地感謝!
因為水平有限,史料或缺,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2年12月

民族英雄關天培序言

今年是民族英雄關天培壯烈殉國170週年祭。
關天培,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二月十四日出生於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淮安區)一個平民家庭。弱冠後經武學考試,初授漕標右營把總,三十餘年軍旅勞績,輾轉晉升,深得器重。道光十四年(1834)任廣東水師提督,肩負鎮守祖國南大門重任。此時,英國人正大肆向中國輸入鴉片,“因鴉片輸入而引起的白銀外流,開始破壞天朝的國庫收支和貨幣流通”。他深知英帝國海外擴張野心勃勃,而我廣東海防則形同虛設。英國兵船曾“越過虎門各炮台,直抵黃埔,守台官不能御,乃燃空炮以懼之”。整頓海防,抵抗外寇,已成燃眉之急。他本着“禦敵之道,守備為本,以逸待勞,以靜制動”的原則,認真整頓海防,仔細“檢閲洋圖,摘查文卷”,“親歷重洋,遍觀厄塞”。經過縝密的調查研究,籌劃了一套細緻周到的海防方案,並著有《籌海初集》4卷,具體闡述用兵固防韜略。他為了鞏固海防,開始在虎門構築三重門户:“以沙角、大角兩炮台為第一重門户,南山、鎮遠、橫檔三處炮台為第二重門户,大虎炮台為第三重門户。”建立了總指揮台和嘹望台,加大火力相互策應,並且輔之以鐵鏈和樁木,在當時技術條件下,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南海防線。他整頓水師,裁撤疲弱,“操練兵技,演習炮準,配造火藥,整理軍械”,“務使一兵一技悉成勁旅”。同時還招募漁民、散户壯丁,訓練他們襲擊敵船和刺探軍情的技能,必要時協助水師作戰。經過整頓,虎門的防禦系統“佈置森嚴”。正如民謠所説:“虎門六台,金鎖銅關,入來不易,出去更難。”林則徐更喻之為“南海長城”。
1839年,清政府派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關天培鼎力配合,勒令煙商繳煙,並協同林則徐組織兵勇民夫,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鴉片。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道光皇帝派琦善替代受謗被革職的林則徐。琦善在軍事上撤防媚敵,炸燬大炮,裁減兵船,遣散水手舵工,拆除海口的木排和鐵鏈,起出水底的暗樁和載石沉船,把關天培苦心經營六年的軍隊和海防設施破壞殆盡。關天培在孤軍無援、必敗必死的情況下,為了國家的尊嚴和軍人的榮譽,凜然坐鎮虎門炮台,親率贏兵四百禦敵死守。1841年2月26日,英軍乘漲潮,前後夾攻。關天培和左營遊擊麥廷章“奮勇登台,大呼督厲士卒。士卒呼聲撼山,海水沸揚。杳冥晝晦,自卯至未,所殺傷過當,而身亦受數十創,血淋漓,衣甲盡濕”,終因寡不敵眾以身殉國。
170年來,關天培奮勇抗擊英國侵略者,身負重傷,鮮血淋漓,巍然屹立於虎門炮台的不朽形象,一直留在國人的心中,歷久彌新。在他的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永不枯竭的強大動力。歷史已經證明,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曾經歷過許多大風大浪,遇到過無數艱難險阻,然五千年來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奮發進取,一直保持堅強的團結和旺盛的生機,正是憑着人民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靠的是在愛國主義旗幟下熔鑄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關天培是家鄉人民的驕傲,關天培精神在淮安人民心目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是淮安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大力學習弘揚這種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積極搶抓江蘇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安加快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的重大機遇,全力落實“經濟發展水平與人民幸福指數同步提升”總體要求和“總量翻一番,財政超千億,建成生態市,全面達小康”奮鬥目標,努力打造受人尊敬、令人嚮往的富庶美麗幸福新淮安。
《民族英雄關天培》一書分國門守將、魂歸故里、名垂青史、歷史沉思、附錄五個部分,較為全面地介紹了關天培坎坷的人生經歷、壯烈殉國的英勇事蹟以及他的精神對後人的影響。該書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資料豐富、內容翔實、語言簡潔、圖文並茂,是一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希望廣大讀者特別是家鄉的讀者能夠認真閲讀本書,更好地瞭解關天培,更加強烈地感受到關天培的忠勇節烈,更加自覺地學習弘揚關天培精神,讓關天培精神在家鄉發揚光大,匯聚成推動淮安科學發展的強大洪流。
是為序。
2011年9月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