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居文化

鎖定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不盡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樣式和風格也不相同。在中國民居中,最有特點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和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
中文名
民居文化
針    對
民居
性    質
文化
所屬國家
中國
代表建築
北京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和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

民居文化北京四合院

民居文化 民居文化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衚衕中,座落着許多由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住宅,這就是四合院。四合院的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磚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規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兩邊建有東西廂房,是晚輩們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廂房之間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圍牆和臨街的房屋一般不對外開窗,院中的環境封閉而幽靜。北京四合院不論大小,都是由一個個四面房屋圍合的庭院組成的。最簡單的四合院只有一個院子,比較複雜的有兩三個院子,富貴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幾座四合院並列組成的。

民居文化黃土窯洞

中國黃河中上游一帶,是世界聞名的黃土高原。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利用那裏又深又厚、立體性能極好的黃土層,建造了一種獨特的住宅——窯洞。窯洞又分為土窯、石窯、磚窯等幾種。土窯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黃土窯洞,這種窯洞冬暖夏涼,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窯和磚窯是先用石塊或磚砌成拱形洞,然後在上面蓋上厚厚的黃土,又堅固又美觀。由於建造窯洞不需要鋼材、水泥,所以造價比較低。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窯洞的建造不斷改進,黃土高原上冬暖夏涼的窯洞越來越舒適美觀了。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農民的象徵。在這裏,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 層文化人民創造了陝北的窯洞藝術(民間藝術)。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 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裏操持家務、生兒育女。小小窯洞濃縮了黃土地的別樣風情。
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為冬暖夏涼、十分經濟、不需木材的窯洞,創造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由於自然環境、地貌特徵和地方風土的影響,窯洞形成各式各樣的形式。但從建築的佈局結構形式上劃分可歸納為靠崖式、下沉式和獨立式三種形式。
陝北延安窯洞,其中夾雜着窯洞式平頂房。窯洞是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的有機結合,滲透着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之情。
靠崖式窯洞(崖窯)
靠崖式窯洞有靠山式和沿溝式,窯洞常呈現曲線或折線型排列,有和諧美觀的建築藝術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許的情況下,有時佈置幾層台梯式窯洞,類似樓房。
下沉式窯洞(地窯)
下沉式窯洞就是地下窯洞,主要分佈在黃土塬區-沒有山坡、溝壁可利用的地區。這種窯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個方形地坑,然後再向四壁窯洞,形成一個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見地院樹梢,不見房屋。
獨立式窯洞(箍窯)
獨立式窯洞是一種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窯洞,也有磚拱石拱窯洞。這種窯洞無需靠山依崖, 能自身獨立,又不失窯洞的優點。可為單層,也可建成為樓。若上層也是箍窯即稱“窯上窯”;若上層是木結構房屋則稱“窯上房”。
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既節省土地,又經濟省工,確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
再看看這個:
一、追根溯源
(一)窯洞與農耕文化的關係
1、窯洞的產生與農耕文化
慶陽,地處黃土高原甘肅省東部,氣候温和。古稱北豳,習稱隴東。歷史悠久,“周道之興自此始”。是中華農耕文化的發祥地,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更是絢麗多彩。有着悠久歷史的慶陽,他的文化是經過長期積累豐富的,要了解窯洞發展就要追溯到遠古農耕時期。經過幾千年的風雨洗禮,窯洞像一位母親,親歷着朝代變遷,看着她的土地成長,看着農耕文化的開創發展,有着深厚的農耕文化的痕跡,農耕文化的發展也帶動了她的發展。
早在二十萬年前,已經有人類在慶陽這塊土地上生存繁衍。周族重視農業,《漢書·地理志下》有:“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在夏朝在太康失位之時,不窋承襲其父后稷的官位。太康政亂破壞農業生產,不窋遂率領族人來到慶陽,在此定居,不窋用自己種莊稼的技能,教民稼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詩經.豳風.七月》中描繪的正是一幅當時的農耕圖。
周族歷經從不窋到鞠陶、公劉三代,發展了農業生產,創造了周的燦爛文化。《甘肅省通志》裏慶陽人有“好稼穡務本業,有先王遺風”是他們的功績,“陶復陶穴以為居”是他們的功績也為自己提供了保障。原始人所住地穴皆是自然而成,沒有陽光,陰暗潮濕、又時常有野獸的危害,對人類生存十分不利,生活沒有保障,也因此不利於發展,在不窋執政時,鞠陶負責挖窯洞,所謂“陶復陶穴”就是周人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而挖的兩種形式的窯洞,古代窯與陶相同,有了窯洞,人們就不再苦於野獸襲擊,安全有了保障,開始定居生活,農業才因此而大力發展,窯洞便是農耕家園。
2、窯洞人民在生產生活上的習慣至今不變
慶陽人勤勞、樸實、憨厚至今不變,去過慶陽的人都會有這種體會,他們依然在慶陽這塊土地上默默耕耘,千百年的習慣仍持續在他們身上。
在農事活動中,季節和生產技術方面得到了傳承,今天慶陽的農事活動雖然比古代有不可比擬的進步,但在某些方面都仍然繼承和發展了先周的活動內容。《七月》篇中有八月打紅棗、九月收稻穀、十月糧進倉,以及七月採瓜食瓜瓤、八月葫蘆摘個光等描述,都和今天的農事季節相同。農忙時送飯到田間,九月築場圃(即在一塊地裏春夏種莊稼,秋冬修成場),用柴禾編織門,用茅草搓繩捆莊稼的習俗,都一直延續至今。
在家養牲畜的發展方面也得到傳承,農業生產的發展離不開家畜的飼養和繁殖。周人到北豳後,開始養豬,將野豬逐漸訓化為家畜。《公劉》篇中有“執豕於牢”之説,就是把豬圈在豬圈裏。《七月》有“言私其獄;獻豕於公”之説,就是把小豬留給自己,把大豬交公。由於公劉提倡家家產户養豬,後來養豬就成了家的象徵。農業的發展,促使養牛、養驢、養羊事業的發展。至今,慶陽驢、早勝牛名揚省內外。養羊幾乎是北部人民的家庭主業。每年冬初殺羔羊,祭山神、慶豐收的活動,自古延續至今。
今天的經濟林的種植傳自周祖時期,慶陽地區經濟林種植歷史悠久,不但品種繁多,而且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相當多的經濟林品種都來自於周先民的栽植和培育。如桑、李子、桃、梨、棗等。遠在軒轅黃帝時代,黃帝就命元妃西陵氏嫘祖栽桑養蠶。嫘祖教人民大量栽桑,教人養蠶紡絲、織帛。先周時期,植桑養蠶就在慶陽得到大力發展。《七月》篇有“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蠶月條桑”詩句,每年一到三月,就動手修桑樹,將高枝砍掉,讓人攀着短枝摘嫩桑。所以桑樹是慶陽市的鄉土樹種。自先周至今,幾千年來,慶陽人民一直有栽桑養蠶的習慣。《七月》篇中“六月食鬱及奠”的詩句,鬱就是郁李,果實酸甜可食。將郁李枝條嫁接在杏、桃樹枝上,就可以結出比杏、桃更香甜的李子。公劉在西王母國訪問時,帶回了許多桃、梨、棗優良樹種。這些樹種後來成為古豳地的當家經濟林樹種,也是今天慶陽市的地方名優產品。
信仰禁忌在現代仍有體現,在原始人時期,人們的認識尚不足以解釋很多事情,於是對自然產生了崇敬,對祖先的崇拜。我們在寧縣採訪的原博物館館長於館長時,他曾告訴我們有關窯洞的禁忌問題,慶陽人挖窯洞時一定要祭土地神(當地稱為社神),鬧鬼請陰陽先生,用五穀安宅,就現代民間也有此習俗,他們挖窯洞時是要請陰陽先生的。我們在鎮原縣城關鎮採訪張爺爺時他曾指着他們家對面的一座山告訴我們窯洞的朝向要背風向陽,山要實在(就是窯洞門口要對實山,不能對山溝),以使家宅平安,家庭殷實。張爺爺家中就擺放有土地神,在逢年過節和遇事時就會祭拜。這些都是祖輩傳下來的,誰也不記得他有多久了,只知道從父輩的父輩就有的,到現在成為一種習慣流傳下來。
(二)剪紙、皮影戲等與窯洞的關係
“刺繡、皮影、剪紙、隴東秧歌、隴東道情”為慶陽民間藝術五絕,我們此次調查活動主要針對的是剪紙、香包和皮影戲與慶陽窯洞的關係,窯洞文化的表現離不開這些藝術。民間文藝家曹煥榮先生從事多年的慶陽藝術研究,告訴我們剪紙、香包、和窯洞有着必然的聯繫,慶陽人用自己的智慧從窯洞影子中學會剪紙,香包由剪紙而來,這一切都跟窯洞有着必然聯繫,也是因為周祖在此開鑿了窯洞,為人們提供了安定的環境,人們才能充分地發展農業,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由於經濟的不斷髮展,財富的不斷積累,在物質上滿足之後,勞動人民得到了休閒的時間,以自己的聰明才幹和在生活中的發現創造了剪紙等藝術。
二、窯洞的挖掘方式
古老的窯洞在建築學上屬於生土建築,其特點就是人與自然和睦相處、共生,簡單易修、省材省料,堅固耐用,冬暖夏涼。但是他的開鑿真的如我們想象中挖個洞那麼簡單嗎?
雖然隨着近年來經濟的不斷髮展,棄窯者多,造窯者少,但是我們從實地考察窯洞現狀中可以發現單孔窯洞的寬一般是3.3米到3.7米之間,高3.7米到4米之間,交口0.3米到0.4米。進深有1.7米到1.9米,平樁高有1.8米到2米,拱部矢高1.7米到1.8米。
雖無幸看到窯洞的建造過程,但是碰到了正在修建的窯洞,從中瞭解到現代所修窯洞基本上是在祖輩傳下來的基礎上翻修的。我們從他們修在工人口中和資料中得知他們的挖掘方法。
首先是挖地基:窯洞的方位確定之後,就開始挖地基,窯洞所指的地基乃是你挖的窯洞類型先確定。如果門前有溝窪,可用架子車把土邊挖邊推進溝裏,這樣扔土方便,就比較省力。如果要挖地坑院,經濟不好的家庭或者地形不利於機械施工的,則完全要靠人力用籠筐一擔一擔的擔上來,非常辛苦。過去人們修莊子,只有利用農閒、雨天挖土運土,起早貪黑移的幹活;飯前飯後的擠時間,能擔一擔是一擔,肩上的皮脱了一回又一回,雙手上的繭子磨起一層又一層;常常是老幼不得閒;這一輩人完不成,下輩人接着幹。地基的大致形狀挖成以後,就要把表面修理平整,當地人叫做“刮崖面子”。刮者的眼力、技藝、手勁和力氣好的話就能在黃土上刮出美妙的圖案。
其次是打窯洞。地基挖成,崖面子刮好後,就開始打窯。打窯就是把窯洞的形狀挖出,把土運走。打窯洞不能操之過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窯洞打好後,接着就是鏃窯,或叫“剔窯”、“銑窯”。從窯頂開始剔出拱形,把窯幫刮光,刮平整,這樣打窯就算完成了。等窯洞晾乾之後,接着用黃土和鍘碎的麥草和泥,用來泥窯。泥窯的泥用乾土和才有筋,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順。濕土和的泥性粘不好用。泥窯至少泥兩層,粗泥一層,細泥一層,也有泥三層的。日後住久了,窯壁燻黑,可以再泥。
第三步是扎山牆、安門窗。窯泥完之後,再用土墜子扎山牆、安門窗,一般是門上高處安高窗,和門並列安低窗,一門二窗。門內靠窗盤炕,門外靠牆立煙囱,炕靠窗是為了出煙快,有利於窯洞環境,對身體好,婦女在熱炕上做針線活光線也好。
經過這幾步的挖掘修整,窯洞基本挖成。
由人們勞動挖掘出的窯洞,有着獨特的居住價值和文化內涵。它比較堅固、耐用。在當地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窯洞。民間也流傳着:有百年不漏的窯洞,沒有百年不漏的房廈。”
窯洞拱頂式的構築,符合力學原理,頂部壓力一分為二,分至兩側,重心穩定,分力平衡,具有極強的穩固性。為了住着放心,也往往在窯洞裏使上木擔子撐架窯頂。經過幾輩人,風雨過來,幾易其主,修修補補,仍不失其居住價值。
但是隨着經濟的發展,窯洞的廢棄越來越多,挖掘的很少,這種挖掘方式會越來越不被人知道,這成為一種趨勢。但還是希望在這些窯洞存在的時候,還有一些挖掘窯洞的人時,保存一些資料,希望的是這種精神能被人繼承,讓我們這些中華子孫瞭解我們的文化,熱愛它。
三、窯洞的種類
隴東黃土高原是天下黃土最深厚的地方,而慶陽地處典型的隴東黃土高原區,是居民窯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窯洞密密層層,鱗次櫛比,有人曾喻為:如掛在雲霧中的洞天神府,似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顆顆明珠。
上至周先祖時期,土窯洞就遍佈山原谷地。《詩經》稱為“陶復陶穴”,唐宋時期,窯洞種類增多,每個窯洞有了明確分工,有暗莊、明莊和四合院莊,明清時期出現了小城堡,高大土牆將一組窯洞或土炕圍起來,以防禦兵荒和盜賊,俗稱為堡子。
窯洞的修建,莊面子一般高至九米,長十七至二十三米,用钁頭修刮成水波等花紋,正面挖窯三至五孔,側面根據地形也可挖一至三孔窯,前面取土為平空地,一般為三面築牆,修建大門門樓。窯洞一般高四米,寬八尺至一丈,深三丈,正面的主窯比其他窯洞略高,作正堂為長輩居住。窯口砌牆安門窗,一般為一門三窯洞或一門二窗,靠窯頂的窗子稱天窗。窯內靠山牆均盤有土炕,土炕一邊緊接山牆,一邊緊連窯壁,留有炕洞門,“燒柴點炕,滿窯生暖,主窯坐炕,其樂融融”,修窯洞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濕就幹,避低就高,避陰就陽。
慶陽窯洞的種類很多,細算可分十多種,但按大類分,有三種,即明莊窯、土坑窯、箍窯。
明莊窯,也叫崖莊窯,它一般是在山畔,溝邊,利用崖勢,先將崖面削平,然後修莊挖窯。“陶復陶穴”中的“陶復”,指的就是明莊窯,有一莊三窯和五窯,也有五隻以上的,寧縣瓦斜鄉有一個千年大窯洞,佔地200平方米,一門五窗,窯內可容納數百人集會。在董志原、草勝原等大原上,也有利用衚衕修莊的,由於崖勢不高,有得下挖幾米再挖窯,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這種莊子被稱為半明半暗莊。
土坑窯:這種窯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將平地挖一個長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將坑內四面削成崖面,然後在四面崖上挖窯洞,並在一邊修一個長坡徑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為人行道。“陶復陶穴”中的“陶穴”即為這種下沉式地坑莊。這種窯洞實際上是地下室,“冬暖夏涼”的特點更為顯著。
箍窯:箍窯一般是用土胚和麥草黃泥漿砌成基牆,拱圈窯頂而成。窯頂上填土呈雙坡面,用麥草泥漿抹光,前後壓短椽挑檐,有錢的人還在卜面蓋上青瓦,遠看像房,近看是窯,用長方形或正方形石塊箍的窯洞稱石箍窯。
慶陽窯洞按用途分還有很多種,在正窯面或在莊子崖面正面兩窯口之間的上部,挖小窯一孔,修階梯而上,可以高瞻遠矚,多為防盜而用,稱為高窯。在窯內一側挖一小窯洞,多為儲藏貴重物品或糧食而用,叫拐窯。住家窯洞因用途不同,名稱也有所不同,有什麼客屋窯、廚窯、羊窯、中窯、柴草窯,糧窯、井窯、磨窯、車窯等等

民居文化徽派民居

徽派民居 徽派民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許多古代的民居。這些古民宅大都用磚木作建築材料,周圍建有高大的圍牆。圍牆內的房屋,一般是三開間或五開間的兩層小樓。比較大的住宅有兩個、三個或更多個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後種植着花草盆景,各處的樑柱和欄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座座小樓,深深庭院,就像一個個藝術的世界。建築學家們都稱讚那裏是“古民居建築藝術的寶庫”。

民居文化客家民居

客家圍屋是廣東、福建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從黃河中下游地區遷移到南方的漢族人。為了防範騷擾,保護家族的安全,客家人創造了這種龐大的民居——圍屋。一座圍屋裏可以住下整個家族的幾十户人家,幾百口人。圍屋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圓形土樓。圓樓由兩三圈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個房間,一層是廚房和餐廳,二層是倉庫,三層、四層是卧室;第二圈兩層,有30到50個房間,一般是客房;中間是祖堂,能容下幾百人進行公共活動。土樓裏還有水井、浴室、廁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客家圍屋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國建築大師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