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里求斯藍仙

鎖定
毛里求斯藍仙屬輻鰭魚綱鱸形目蓋刺魚科,原產於西印度洋塞舌爾毛里求斯等地,是較罕見的熱帶魚品種。全身紫藍色,魚鱗末端較深色,側鰭、魚尾則是黃色。
外文名
Blue Mauritius Angelfish、Debelius
別    名
毛里求斯刺尻魚
紫鱗仙(香港)
藍莫里西斯仙(香港)
中文學名
毛里求斯藍仙
拉丁學名
Centropyge debeli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輻鰭魚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蓋刺魚科
刺尻魚屬
分佈區域
分佈在西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佈範圍包括毛里求斯、留尼旺島(Reunion)和阿爾達布拉環礁(Aldabra Atoll,屬塞舌爾共和國的領土)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散卵型
食    性
雜食性
兼容性
小心
飼養要求
水温: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生物特徵
與所有刺尻魚屬魚種一樣,毛里求斯藍仙的幼魚和成魚在體色和花紋上並沒有太大差異。成魚體橢圓形,背部輪廓略突出,頭背於眼上方平直。吻鈍而小,眶前骨遊離,下緣凸出,後方具棘。前鰓蓋骨具鋸齒,具一長強棘,間鰓蓋骨短圓。上下頜相等,齒細長而稍內彎。體被稍大櫛鱗,軀幹前背部具副鱗。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鈍圓形,腹鰭鈍尖形,尾鰭截形。體一致藍紫色,鱗片末端較深色。體前半部,即吻部與背鰭和臀鰭始端之間,體色較淺並具紫藍色到黑色的不規則斑點,胸部和吻部黃色至橙色,胸鰭和尾鰭均為黃色。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9cm
習 性 棲息於外礁斜坡水深46-90米之間的水域,生性機警,躲躲藏藏,很難捕捉。多半單獨或成對生活。主要以藻類、珊瑚蟲及附着生物為食。行雌性先成熟的性轉變行為。
毛里求斯藍仙其他資料
補充説明 毛里求斯藍仙分佈範圍較窄且捕捉不易,所以市場價格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