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羽

(漢語詞語)

鎖定
毛羽,漢語詞語,拼音為máo yǔ,意思是獸毛和鳥羽。
中文名
毛羽
拼    音
máo yǔ
釋    義
獸毛和鳥羽
出    處
《左傳·隱公五年》

目錄

毛羽釋義

1.獸毛和鳥羽。
2.鳥的羽毛。
3.借指鳥類。
4.指翅膀。
5.鳥羽的一種。散生在眼緣、喙基部和正羽的下面。有護體、感覺等作用。又稱線羽、纖羽。 [1] 

毛羽出處

《左傳·隱公五年》:“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唐 柳宗元《封建論》:“人不能搏噬,而且無毛羽,莫克自奉自衞。”
《史記·蘇秦列傳》:“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
東觀漢記·光武帝紀》:“鳳凰五,高八尺九寸,毛羽五采。”
唐 元稹《大觜烏》詩:“羣烏飽粱肉,毛羽色澤滋。”
清 曹寅《孔雀》詩:“風煙一照燭,毛羽何新鮮。”
洪亮吉《題士女遊春圖》詩:“乳燕尚嫌毛羽重,祇教胡蝶上枝梢。”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十四:“﹝她﹞揚起她的漂亮的,像老鴰的毛羽似的漆黑的眉毛,不再打結了。”
淮南子·兵略訓》:“下至介鱗,上及毛羽。”
唐 李朝威《柳毅傳》:“恨無毛羽,不能奮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