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戈

(中國北京籍藝術家)

鎖定
毛戈 [1]  ,男,1975年出生於甘肅天水,現工作生活在北京。先後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華僑大學美術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主要就當代材料藝術領域及當代剪紙領域進行學習、研究和創作。
中文名
毛戈
外文名
Mao Ge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甘肅
出生日期
1975年
職    業
畫家
藝術風格
當代藝術、綜合材料繪畫

毛戈藝術風格

創作主要從材料入手,以前風格多為超現實主義題材,近兩年關注的更多的是“物”與“物”之間在平面上的相互關係及平面氣氛的製造。
自述:
過去追求的迷幻故事充滿着迷霧與琢磨不清。在“希望的空間”裏直面寂靜的恐慌。
‘開放性’、‘非平衡’、‘演化’,尋找容納了空間維度的元敍事。有意思。真如,強調作為空間形式的烏托邦。
“一”是寶貴的。
繪畫的過程更像是一次次的歷險。
時間帶來進程,讓空間在物理變化與意識形態上明顯印記。空間異質、流、反身的多尺度、延伸的多義性……人類社會從空間中的生產演化為空間的生產,社會心理結構同態映射。一副時空的眼睛,澄清、穿透和捕捉……着重關注特定的嵌入形式。作為社會進程的烏托邦對比,壓縮調整維度的同時不忘記加入落寞和無奈感,源於主體性的復甦。
“多”是奇妙的。
規律無形,關係即狀態。關係和氣氛是作品裏必須的主題。變易、簡易、不易。
“一”與“多”是同樣的一回事。時間,相序相待。沒有永恆也沒有當下。

毛戈藝術履歷

毛戈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09年
彼界 個人畫展
北京,中國

毛戈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年
第三屆【大藝家夏季展21】年度大展
成都,中國
“五月十象”當代藝術作品展
北京,中國
觀:中國當代繪畫藝術展
莫斯科,俄羅斯
“驚蟄”當代藝術展
北京,中國
藝術薦 首屆當代藝術交流展
/
第二屆中國當代青年美術作品展 [1] 
/
2020年
新概念藝術 國際邀請展
/
重拾力量當代藝術展
北京,中國
作品收錄到《中國新當代藝術圖相2020》

第二屆【大藝家夏季展20】年度大展
廣西,中國
2019年
【抽相-悸動的形式】當代抽象藝術大展
北京,中國
2016年
錯誤時代第二回
北京,中國
象自塵生 當代重彩畫沙龍展
北京,中國

毛戈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覓-白露
覓-白露 覓-白露
綜合材料/1000x900/2020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謐
綜合材料/60X40cm/2020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白色系列---鳥 4
白色系列---鳥 4 白色系列---鳥 4
綜合材料/60X40cm/2020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樹在場3 樹在場3
綜合材料/62X43cm/2019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樹在場4
樹在場4 樹在場4
綜合材料/60X40cm/2019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毛戈人物評價

“解析內在自我分形外部存在”
視讀毛戈繪畫作品
關於意識
1.自我是現實中的嚮導,它能適應和改變。2.意識的覺察屬於自我,這是自我轉向外部現實的一面。3.但自我也作為一種約束力量活動着,這是自我轉向內部的另一面,潛意識地發揮着作用。例如,自我對本我的抑制是潛意識的。這是自我的防禦功能之一。這些功能全都是潛意識的。
關於精神分析
1.夢不過是願望的部分表達或經檢查刪節後的表達。2那些包含潛意識的夢,其隱意只有偽裝成顯意才會表現出來。顯意看上去就像一條代碼信息,或一幅經過篩選的雜亂無章的拼圖。顯意的夢被迫使用象徵來表達潛在的思想,這些象徵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物體,通常無絲毫性的含義。這些潛在思想的偽裝就是大家熟知的“弗洛伊德象徵”。
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成兩部分:1.前意識,它所包含的一切想法和記憶都有可能變成意識;2,它由慾望、本能或願望構成,大多數情況與性有關,有時帶着毀滅性質。這些潛意識的願望從原始的生理本能獲得能量,弗洛伊德把這種達成願望的原始驅動力別名潛意識。
達成願望的原始思想控制着潛意識,它是衝動的、雜亂的、不遵循任何邏輯。因此,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所有人類思維都是前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衝突和妥協。
毛戈的早期繪畫作品從現象世界出發,深入過程則任由潛意識生髮繪畫圖像,佛羅伊德夢的解析“所有的夢都代表着願望的實現”,與超現實大師們的表現一樣,變形、變異的物象營造着痛苦與焦慮的情境,毛戈的繪畫把個人潛意識的困惑跟隨思想漫遊企圖抵制推遲壓抑物質的出現,或者根本上解脱出來,不管他怎麼構設途徑,畫面呈現夢境一般的魔幻超現實場景都沒有擺脱過深深的思想壓抑。
幾年後,被其巧妙地被隱藏、扭曲的願望開始減弱,直至避開,擯棄對無法得到承認的潛意識內容的認識,不斷努力“自我要完整保護”的抑制基礎消失了,意識的覺察屬於自我,這是自我轉向外部現實的一面,毛戈的關注點從自身轉移到抑制並修改他內在的外部世界上來了。
毛戈開始了錯綜複雜的分形世界的探究。具體的場景、物象完整的畫面被幾何線分割破解,甚至於破壞,潛意識介入線構成完成最後的形式。
我們使用的幾何要歸功於公元前300年古希臘的數學家歐幾里得。歐幾里得形體是規則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分形集合是一種關於不規則形體的特殊類型的幾何。分形是一種方法,用來測量舍此就無法清晰定義的客體的性質:即其粗糙、破碎或不規則的程度。
毛戈的作品揭示了簡單性與複雜性、規律性和隨機性之間的微妙關係,從而將他的日常經驗與自然規律聯繫起來。作品示現了一個確定的、遵循着基本物理法則的世界,同時又是一個無序的、複雜的、不可預知的世界。
城市文化是引領當下世界時尚美學生活的主流,隨着時代的變化,對城市的看法也在一直在改變。對城市的印象已經從實證主義、人文主義者、馬克斯主義者和結構主義者所謂的現代性城市轉變到了一個不斷變化的、後現代主義的混沌城市。城市是一個微觀的世界,也是一面面社會和文化的鏡子。所有城市大部分地方都存在不規則性,分形幾何的應用也是如此。實際上城市具有十分明顯的分形結構,因為它們的功能在許多秩序和範圍內都是自相似的。城市中鄰里、社區和單位的觀念、交通網絡中不同的秩序概念,都給我們提供了分形結構的實例。毛戈繪畫作品有着混沌學學理的思想基礎,他居住在北京市內,工作在西郊,從事設計工作,這些基本信息有助於他者理解其作品與生活現實的直接關係的部分。毛戈敏鋭地切入分形結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他的分形結構作品表明現象世界的演進是某種自組織系統,它們自身是不可控的變量。不僅於此,毛戈將分形結構置於現實場景之上,分形結構並非線性邏輯的需要,而是根據描繪的景物的視覺形式需要進行的精神意識的虛擬,是靈異能量發散與視覺規律的重合。於是他者看到一個靜默不張揚卻充滿變化力量的複雜世界。
fractal~被打碎而變得不規則了。曼德布羅特~實際上,分形是理解無窮的一種方法。自我精神解析的毛戈以分形結構的破碎、重組來達成自我的完全放逸,通過抑制自己對抗的那個現象世界解構了。毛戈的精神意識連同他的繪畫展開了複雜變化的分形混沌。
山川、河流、樹木都是分形的實例,分形無處不在,能夠揭示混沌抽象的幾何本質,把我們與自然界直接聯繫起來。
毛戈繪畫有着絕然不同的思維作用,一個偏重於感性的繪畫性自然景物造型;一個是複雜的理性幾何線分形,把三維的景物摹寫拉扯回二維平面,由此產生超三維的能量場。多層級的繪畫、製作疊加錯位指稱了最後的形式,整體完整且細節豐富的視覺耐人尋味。
視覺元語言的點線面的構成本身有着無窮盡的可能性,作為繪畫的實驗探索,毛戈有着自身的困惑,也由此有了自命題的設問,方法論不是新的,但毛戈優勢在於能夠兼顧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內化為個人性的優勢。
吳以強
2020年1月18日
通州區宋莊藝術工廠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