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比爾·漢森

鎖定
比爾·漢森(Bill S.Hansson),1959年1月12日出生於瑞典延斯托普(Jonstorp),進化神經行為學家,瑞典皇家農林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芬蘭科學與人文院院士,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非洲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德國萊比錫撒克遜自然與人文科學研究院院士,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副會長 [1]  [6-7] 
比爾·漢森於1982年5月獲得瑞典隆德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1988年10月獲得隆德大學生態學博士學位;1990年8月—1995年3月任教於隆德大學;2000年4月任隆德大學教授;2001年3月—2006年1月任瑞典農業科學大學教授;2007年當選為瑞典皇家農林科學院院士;2010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2013年當選為芬蘭科學與人文院院士;2014年6月任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副會長;2016年當選為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非洲科學院院士;202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  [6-7] 
比爾·漢森長期致力於化學生態學、神經行為學和嗅覺領域研究。 [1] 
中文名
比爾·漢森
外文名
Bill S.Hansson
國    籍
瑞典
出生地
瑞典延斯托普(Jonstorp)
出生日期
1959年1月12日
畢業院校
隆德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7年當選為瑞典皇家農林科學院院士
2010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2012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2013年當選為芬蘭科學與人文院院士
2016年當選為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展開
主要成就
2007年當選為瑞典皇家農林科學院院士
2010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2012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2013年當選為芬蘭科學與人文院院士
2016年當選為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6年當選為非洲科學院院士
202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收起

比爾·漢森人物經歷

Bill S.Hansson Bill S.Hansson
1959年1月12日,比爾·漢森(Bill S.Hansson)出生於瑞典延斯托普(Jonstorp)。
1978年—1979年,加入瑞典國防軍。
1982年5月,獲得瑞典隆德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
1988年10月,獲得隆德大學生態學博士學位。
1989年4月—1990年8月,在亞利桑那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0年8月—1995年3月,任教於隆德大學。
1992年8月,任隆德大學副教授。
2000年4月,任隆德大學教授。
Bill S.Hansson Bill S.Hansson
2001年3月—2006年1月,任瑞典農業科學大學教授。
2003年1月—2006年1月,任瑞典農業科學大學景觀規劃園藝學院副院長。
2006年4月,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化學生態學研究所進化神經行為學系主任。
2007年,當選為瑞典皇家農林科學院院士。
2010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2012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2013年,當選為芬蘭科學與人文院院士。
2014年6月,任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副會長。
2016年,當選為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非洲科學院院士。
202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  [6-7] 

比爾·漢森主要成就

比爾·漢森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Bill S.Hansson Bill S.Hansson
比爾·漢森開創了許多神經科學研究的問題和技術方法,特別是在昆蟲—昆蟲及昆蟲—植物間的神經生物學和化學聯繫等方面的研究;1992年,比爾·漢森首次揭示嗅覺小球是初級神經系統神經反應的功能單位,從而奠定了昆蟲嗅覺—神經系統相互作用研究的理論基礎;研究了嗅小球在信息輸入和輸出過程中的關鍵作用;首次嘗試將化學分析和嗅覺電生理實驗相結合的實驗方法,揭示了針對昆蟲性別和孵化地點差異的欺騙性授粉系統的分子機制;發現了果蠅可以檢測到天敵—寄生蜂的特殊嗅覺信號;2008年,揭示果蠅嗅覺共同受體(Orco)的功能及其作用;2020年,開發Drosophila sechellia作為神經遺傳學研究的模型,並且確定了D.sechellia對諾麗果氣味極端敏感的分子決定因素,描述了物種之間行為差異的分子、生理及解剖學特徵。 [1] 
  • 學術論著
據2022年1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比爾·漢森已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總被引用超過15000次。 [1] 

比爾·漢森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Bill S.Hansson Bill S.Hansson
比爾·漢森在瑞典隆德大學講授博士生課程《感官生態學( course in Sensory Ecology)》, 在瑞典農業科學大學安納普(Alnarp)分校講授博士生課程《化學生態學(Chemical Ecology)》。 [7] 
  • 培養成果
比爾·漢森培養的學生有薩塞克斯大學研究員Cornelia Bühlmann [7-8] 維也納醫科大學教授Johannes Stöckl [7]  [9] 亞利桑那大學副教授Hong Lei [7]  [10]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Majid Ghaninia Tabarestani等。 [7]  [11] 
  • 講學講座
時間
講座名稱
合作院校
2013年12月
“Drosophila Neuroecology - Smelling Your Way to the Best Resource”學術報 [5] 
2014年
Silverstein-Simeone Lecture [7] 
2019年11月
“Making sense of smell in the fly”、“ Olfactory deception in plants and microbes”、“ Olfactory neuroethology in moths and ants”學術報告 [4] 
2022年9月
“昆蟲嗅覺神經生態學的新舊模式——以蠅與蝗蟲為例”網絡講座 [2] 
海南大學

“Non Model Models in Insect Olfaction”學術報告 [5] 

比爾·漢森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0年
化學通訊JM Delwart獎 [7] 
比利時皇家科學院
2007年
瑞典皇家農林科學院院士 [2]  [6] 
瑞典皇家農林科學院
2009年
Letterstedt獎 [6] 
瑞典皇家科學院
2010年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1] 
2011年
英國皇家昆蟲學會會士 [2]  [6] 
英國皇家昆蟲學會
2012年
歐洲科學院院士 [1] 
2013年
芬蘭科學與人文院院士 [6] 
2014年
ISCE西弗斯坦·西蒙尼講座獎(Silverstein Simeone) [6] 
國際化學生態學會(ISCE)
2016年
愛麗絲島榮譽勳章 [6] 
全美少數族裔組織聯盟(NECO)
2016年
瑞典農業科學大學榮譽博士 [6] 
2016年
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 
2016年
非洲科學院院士 [1] 
2017年
捷克生命科學大學榮譽博士 [6] 
2020年
ICIPE成就獎 [6] 
國際昆蟲生理生態中心(ICIPE)
2021年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 
2021年
瑞典皇家農林科學院金質獎章 [6] 
瑞典皇家農林科學院

德國萊比錫撒克遜自然與人文科學研究院院士 [2] 
德國萊比錫撒克遜自然與人文科學研究院

比爾·漢森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9年—2014年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Perpektiven委員會委員 [7] 
2010年
2012年—2014年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中央服務改進委員會委員(PAAR) [7] 
2014年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國際諮詢委員會主席 [7] 
2019年11月
海南大學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4] 

比爾·漢森個人生活

  • 婚姻家庭
比爾·漢森的妻子的名字是蘇珊娜·埃爾蘭(Susanne Erland),兩人育有兩個子女,奧托(Otto)和艾格尼絲(Agnes)。 [7] 

比爾·漢森人物評價

Bill S.Hansson獲聘海南大學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Bill S.Hansson獲聘海南大學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比爾·漢森是偉大的科學家,更是高水平學者,他為海南大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時任海南大學國際顧問委員會馮達旋評) [3] 
“比爾·漢森在科研管理方面成績卓著,在科研上蜚聲國際。”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評)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