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殷煥先

鎖定
殷煥先(1913~1994) 江蘇省六合縣人。我國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原山東大學著名教授,在古今漢語諸多領域都有較深造詣。
中文名
殷煥先
出生地
江蘇省六合縣
孟非
別    號
居養室客

殷煥先基本概況

殷煥先(1913~1994)字孟非,別號居養室客,筆名齊中、徐茲。
1936年入中央大學中文系,師從馬宗霍趙少鹹等先生。1940年入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師從羅常培、唐蘭、王力、袁家驊等先生。後曾任教於西南聯大、北京大學、雲南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等。歷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音韻學會理事、學術委員、顧問,山東省語言學會理事長,山東省方言研究會理事長,古文字研究會理事長,《中國語文》編委,《文史哲》創辦者之一及編委,《語言研究》(中國科學院語言所)編委,《學術月刊》特邀編委,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兼職研究員,華中理工大學語言研究所客座教授,山東省方言普查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方言志主編,《經籍纂音》執行主編,山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山東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教授等。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以音韻、文字方面為最突出,在文字改革、方言調查、推廣普通話和語言教學方面也做出了很大成績。

殷煥先生平簡歷

殷煥先先生生於清亡以後,但其家學淵源深厚,其叔父德仁公為前清舉子業出身,舊學根底甚好,先生幼年即在叔父的嚴厲督責下開始了經史子集的舊學啓蒙,為他的人生道路奠定了第一塊基石。他的中小學都是在南京就讀,青少年時期又接受了五四新文化思想的薰陶。
1936年,殷煥先以國文、數學都是滿分的優異成績考入原中央大學中文系,受教於馬宗霍、汪東、汪闢疆、胡小石、吳梅、繆風林、趙少鹹等國學大師。中央大學的學術空氣趨於傳統,殷煥先戲稱為“四庫派”,但也正由於此而造就了他深厚的舊學功力。
大學畢業後,殷煥先考取了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又稱文科研究所)研究生,專攻語言學。研究所的正副所長分別是傅斯年、鄭天挺兩位史學大師,而西南聯大語言學有羅常培、王力、唐蘭、袁家驊這四大導師。當時實行正副導師制度,羅常培先生是殷先生的正導師,唐、袁先生是副導師,王力先生算是校外導師(清華大學)。兩位所長鼎鼎有名不必説,這四大導師可以説都是中國現代語言學史上頂尖級的、具有開創意義的大師級人物。今天看來,如果能受到其中任何一位的點撥亦可謂“三生有幸”了,而殷先生卻均得了他們的面授親傳。他深厚的語言學術素養和日後的成就是與此分不開的。
殷煥先在研究生期間及畢業後,曾先後在西南聯大和四川大學任教。但其學術生命從總體上還應説是貢獻給了山東大學,因為他在山大度過了近半個世紀的人生,直至去世,也就是説山大百年曆史,殷先生伴隨了近50年。
1946年因抗戰而流亡的山東大學在青島覆校,33歲的殷先生從四川應聘至山大任副教授(1952年升任教授),成為抗戰勝利後重建山大的首批元老人物,直至81歲去世。50年代號稱山大文史見長的黃金時代,山大文史兩系各有七八位三級以上蜚聲海內外的名教授,殷先生便是這眾多亮星之一,他們一起共同創造了華崗校長領導下50年代的學術輝煌。先生是著名的《文史哲》雜誌的創始人之一,任編委常委兼秘書,同時兼任《中國語文》、《語言研究》、《學術月刊》等多家著名學術刊物的特約編委。鑑於他在語言學界的學術成就和名望,全國最高語言學術研究結構——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特聘他為兼職研究員。先生和當時語言所的研究員羅常培、呂叔湘、丁聲樹、陸志韋、李榮等學術大師一道,為新中國的語言學術建設,做出了篳路藍縷的開創性貢獻,比如後來成為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漢語文應用標準的《漢語拼音方案》和《漢字簡化方案》等,都滲透着老一代語言學家們的心血和汗水。1957年那場政治風暴不幸把他從學術峯巔卷落下來,接下來便是20多年的不公正待遇。1978年沐浴着全國撥亂反正的春風,這位已年向古稀的老人,才又煥發出夕陽燦爛的學術青春。
1994年11月19日,因癌症病逝。

殷煥先主要著作

作為一位語言學家,一生髮表學術論文上百篇,自著及主編專著十餘部。綜觀其論著內容,我們發現其最突出的特點是:融古貫今,既博且精,幾乎涵蓋了漢語言文字學的方方面面!我曾根據其發表論著內容實際所涉及的範圍,將先生的學術成就大致概括為7個方面:1.音韻學,2.文字學,3.訓詁學,4.現代漢語方言學,5.現代漢語語法學,6.現代漢語語音學,7.語文規範化和現代化研究。研究視野如此廣闊,這是後來的語言學家鮮能企及的。
音韻學方面
在音韻學方面著有《釋“通塞”》(山東大學,1978年)、《上古去聲質疑》(山東大學,1980年)、《破讀的語言性質及其審音》(《山東大學學報》語文版1963年第1期)、《音韻學講義》(山東大學,1956年)、《古韻學講義》(山東大學,1948年)、《〈切韻序〉〈音辭篇〉註釋》(山東大學,1978年)、《方言與音韻》(《東嶽論叢》1980年第1期)、《字調和語調》(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等。認為探求“支、脂、之”三韻有別的原因,可從“語言避忌”的角度來考慮;重視《切韻》本身組織考證的內證。
聲調系統
對學術界所構擬的上古音(周秦音)“聲調系統”大膽地提出質疑。認為“(上)古無去聲説”與古文獻所反映的事實是格格不入的。因為,上古的“去聲”作為一個音類是存在的,這一點連主張古無去聲的人也不得不承認。
反切方法
殷煥先 著 《反切釋要》 殷煥先 著 《反切釋要》 [1]
他的《反切釋要》(山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一書,是他為了將作為“絕學”的音韻學變成“通學”,使之通俗化所做的一大貢獻。 該書是在《反切釋例》(《中國語文》1962年第8、9期)、《反切續釋》(《山東大學學報》語文版1963年第4期)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他為了讓人們能夠掌握反切方法,在書中首先舉一些能直接切出正確讀音的例子説明反切的根本原則,然後再把不能直接反切出正確讀音的情況分類進行解釋,共分為20類。該書運用語音演變的規律,以北京語音為基礎,對反切進行解釋,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學術界的重視。《聯綿字簡論》(1980年)及《聯綿字的性質、分類及上下兩字的分合(聯綿字簡論之一)》(《山東大學文科論文集刊》1979年第2期)、《聯綿字簡論之二》(《山東大學學報》語文版1980年第1期)是他多年研究古文獻中的聯綿字的成果。認為聯綿字對研究古音、古義的演變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很可寶貴的材料。
方言調查和文字改革等方面
在方言調查、文字改革等方面,除常年開設方言學、文字改革等課程外,他還著有《推廣普通話運動中的方言調查工作》(《文史哲》1956年第1期)一文,對方言調查在普通話推廣與教學中的意義做了説明,並提出了一些簡易可行的調查方法。他的《漢字的組形和漢字的簡化》(《山東大學學報》語文版1963年第2期)、《談詞語書面形式的規範》(《中國語文》1962年第6期)、《漢字改革和漢字規範化》(《文史哲》1956年第7期)、《漢字簡化中的“系統”和“類推”問題》(《文史哲》1955年第11期)、《漢字平議》(山東大學,1980年)等論著,是他在文字改革、漢字的整理與教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不少建設性意見,提出了漢字的“構形觀”、漢字的“發展觀”和識字教學的“千字觀”。另外,他還為推行“暫擬系統”而撰寫了《談連動式》(《文史哲》1954年第1期)、《句子形式做謂語》(《語文學習》1954年第1期)、《複雜的謂語》(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法和語法教學》論文集,1956年)等文章。
聯綿字研究
聯綿字研究,今屬詞彙學,古屬訓詁學。殷先生在40年代讀研究生時就將聯綿字列為自己的研究課題,花大氣力,窮搜博覽,寫下了《駢詞通釋》長篇論文。從那時起,他就力圖建立一個科學嚴謹的聯綿字研究體系,只是由於研究領域的廣闊,早年尚未來得及以之為專攻,後來便因政治的原因而中斷了。
1979年,先生恢復工作後不久便發表了《聯綿字的性質、分類及上下兩字的分合》(載《山東大學文科論文集刊》1979年第2期)一文。直至此時先生才逐步將自己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公諸學界,這是他自己研究體系的組成部分。 1987年《語文導報》第4期發表李國正《聯綿字研究述評》一文,説:“殷先生用大量材料證明了聯綿字並非不容分割……承認這些事實,就意味着現行有關聯綿字的一整套理論和研究框架的解體和重建。因此,相當一部分學者寧肯視而不見,置若罔聞。”這足以見文章的理論價值和學術建樹。
他關於聯綿字的文章還有《逍遙釋義》《聯綿字的書寫》《聯綿字和古音》等,進一步探討聯綿詞相關方面的問題,尤其著名的是《聯綿字簡論》。1994 年,在癌細胞正將他的生命吞噬殆盡的最後關頭,他仍然牽掛着自己一字一字書寫修改和謄清定稿的《聯綿字簡論》。1999年山東省語言學會《語海新探》出版第四輯,為了紀念先生,便把《聯綿字簡論》收入該輯,即書前第1—67頁——這也總算變成鉛字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