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歷史教育:追尋什麼及如何可能

鎖定
《歷史教育:追尋什麼及如何可能》是2016年1月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漢林。
書    名
歷史教育:追尋什麼及如何可能
作    者
張漢林
出版社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
2016年1月
頁    數
212 頁
定    價
30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6210741

歷史教育:追尋什麼及如何可能內容簡介

《歷史教育:追尋什麼及如何可能》是首都師範大學歷史教育發展中心研究成果,《歷史教育:追尋什麼及如何可能》旨在搭建溝通曆史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之橋,重點介紹了歷史教育中的九個重要問題,分別為“歷史學與歷史教育”“歷史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學習方式的價值及方略”“史料與史料教學”“有效實施情境教學”“有效的歷史教育評價”“多元智能理論與歷史教學”“歷史教師專業發展的特點及途徑”。 [1] 

歷史教育:追尋什麼及如何可能圖書目錄

第一章 歷史學與歷史教育
第一節 歷史是什麼
第二節 像歷史學家一樣去思考
第三節 歷史教育的價值探討
第四節 歷史教學的三層次對話
第五節 在歷史教學中發現人
第六節 史觀舉隅:傳統文化是個爛蘋果嗎
第二章 歷史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
第一節 三維目標是什麼關係
第二節 三維一體:鴉片戰爭失敗原因的問法
第三節 如何構建“方法”目標體系
第四節 方法目標:為了學生的獨立思考
第五節 “過程”能否成為目標
第六節 歷史教學目標的陳述
第三章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第一節 什麼是教學設計
第二節 基於不同理論的教學設計
第三節 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
第四節 秉持目標、教學和評價的一致性
第五節 教學設計的具體任務
第四章 學習方式的價值及方略
第一節 為何要變革學習方式
第二節 自主學習及其方略
第三節 合作學習及其方略
第四節 體驗學習及其方略
第五節 探究學習及其方略
第五章 史料與史料教學
第一節 史料及其分類
第二節 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
第三節 史料教學與有史料的教學
第四節 培養批判性思維的史料教學
第五節 豐富史料教學的模式
第六節 中美史料教學的比較及啓示
第六章 有效實施情境教學
第一節 什麼是隋境教學
第二節 情境教學的功能
第三節 教學情境的分類
第四節 關於虛擬隋境的紛爭
第五節 從“李旺財”談虛擬情境的虛與實
第六節 情境教學需注意的問題
第七章 有效的歷史教育評價
第一節 教學評價正在發生什麼變化
第二節 有效的教學評價可以保障什麼
第三節 如何評價我們教得怎樣
第四節 給學生怎樣的標尺
第五節 發展性評價及其意義
第六節 測量與評價的不同含義
第七節 換個角度看考試
第八節 歷史高考要關注什麼
第八章 多元智能理論與中學歷史教學
第一節 關於潛能與差異的理論
第二節 學科教育定位的重新思考
第三節 基於個體差異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 促進每個學生髮展的評價改革
第九章 教師專業發展的特點及途徑
第一節 教師是否會教取決於什麼
第二節 教師擁有怎樣的知識結構
第三節 教師發展的階段及其特徵
第四節 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第五節 如何作課例研究
第六節 “有效的歷史情境教學”課例研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