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都鎮

鎖定
武都鎮,隸屬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地處江油市北,東與永勝鎮雙河鎮接壤,南與三合鎮為鄰,西鄰大康鎮,西北連北川縣陳家壩鄉,北接平武縣響巖鎮,鎮人民政府距江油市區15千米,距綿陽城區50千米,距省會成都150千米 [7]  ,總面積153.44平方千米(不含二萬八社區、臨江社區、西坪社區) [8]  ;截至2019年末,武都鎮有户籍人口50952人(不含二萬八社區、臨江社區、西坪社區) [8] 
2019年12月25日,撤銷長城街道,將原長城街道二萬八社區、臨江社區、西坪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武都鎮管轄 [1]  。截至2020年6月,武都鎮下轄3個社區、8個行政村 [9]  ;鎮人民政府駐城塘路25號 [1] 
2011年,武都鎮財政總收入2070萬元,比上年增長25.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20萬元,比上年增長39.2萬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990萬元,增值税1950萬元,企業所得税460萬元,個人所得税0.2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13元,比上年增長23.3%,農民人均純收入7767元 [7]  。2019年,武都鎮有工業企業53個,規模以上企業18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8] 
中文名
武都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綿陽江油
地理位置
江油市北
面    積
153.44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城塘路25號
電話區號
0816
郵政編碼
62170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川B
人    口
50952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武都鎮建置沿革

南北朝劉宋年間,設武都鄉。
1951年,為江油縣縣治駐地。縣政府遷駐中壩後,設武都區及城塘鄉。
1958年10月,鄉改公社。
1967年1月,更名紅旗公社。
1981年11月,公社改鄉。
1984年11月,城塘、陽亭2鄉合併為區級武都鎮。
2006年1月,北城鄉6村和白石村第三村民小組劃入 [7] 
2019年12月25日,撤銷長城街道,將原長城街道二萬八社區、臨江社區、西坪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武都鎮管轄。 [1] 

武都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武都鎮下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右木社區、圌山社區、公坪村、雙埝村、五通村、接官廳村、豆坪村、汝州村、龍安村、涪陽村、海金村、圌山村、金武村、田壩村、興印村、永放村、北山村、東坪村 [7] 
截至2020年6月,武都鎮下轄3個社區、8個行政村:右木社區、團山社區、長鋼社區、興印村、永放村、興武村、南塔村、城塘村、陽亭壩村、竇團山村、北城村 [9]  ;鎮人民政府駐城塘路25號 [1] 

武都鎮地理環境

武都鎮位置境域

武都鎮地處江油市北,東與永勝鎮雙河鎮接壤,南與三合鎮為鄰,西鄰大康鎮,西北連北川縣陳家壩鄉,北接平武縣響巖鎮,鎮人民政府距江油市區15千米,距綿陽城區50千米,距省會成都150千米 [7]  ,總面積153.44平方千米(不含二萬八社區、臨江社區、西坪社區) [8] 

武都鎮地形地貌

武都鎮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高山區,海拔2000米;最低點位於平壩區,海拔550米 [7] 

武都鎮氣候

武都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暖夏涼,春早秋短,冬幹春旱,初夏少雨,秋雨連綿。多年平均氣温16.2℃,無霜期年平均276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7] 

武都鎮水文

武都鎮境內河道屬於涪江流域,流經境內北山、圖山、海金、公坪、涪陽、西坪、龍安、接官廳、豆坪9個村,河道長7.95千米,上游建設有蓄水5.72億立方米的武都水庫和裝機15萬千瓦的武都水庫電站 [7] 

武都鎮自然災害

武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災、風災、地質滑坡等。風災年平均發生三次,主要發生在7—8月;旱災主要發生在5—8月,出現概率為9.7%;洪災主要發生在79月,出現概率為19.5%;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災害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受此地震波及造成人員傷亡2701人,其中死亡31人,重傷327人,輕傷2353人,直接經濟損失共計21億元 [7] 

武都鎮自然資源

武都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銀、鐵、鉛鋅礦、石灰石、白雲石、河沙等。尤其以石灰石、白雲石儲量最大,品位高,易開採,分別達20多億噸和10億多噸,擁有林地11.2萬畝,其中商品林地2.3萬畝、生態公益林8.9萬畝 [7] 
2011年,武都鎮有耕地面積20834畝,其中水田14865.6畝,旱地5968.4畝 [7] 

武都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武都鎮轄區總人口6.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996人,城鎮化率7.6%,另有流動人口6350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 [7] 
截至2017年,武都鎮常住人口43031人 [3] 
截至2019年末,武都鎮有户籍人口50952人(不含二萬八社區、臨江社區、西坪社區) [8] 
武都鎮 武都鎮

武都鎮經濟

武都鎮綜述

2019年,武都鎮有工業企業53個,規模以上企業18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8] 

武都鎮農業

2011年,武都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3.9億元,生產糧食14011噸,其中水稻9245噸,小麥2855噸,玉米1133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8576畝,產量1359噸;蔬菜種植面積6122畝,產量11480噸;水果產量819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生豬出欄46000頭,年末存欄38982頭;牛出欄2000頭,年末存欄2260頭;羊出欄4500只,年末存欄3572只;家禽年產量95萬羽;兔年產量78614只,淡水魚產量98噸 [7] 

武都鎮工業

2011年,武都鎮有工業總產值17.5億元 [7] 

武都鎮商貿

2011年,武都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0萬元,比上年增長34.8% [7] 

武都鎮金融

2011年末,武都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85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各項貸款餘額1.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 [7] 

武都鎮社會事業

武都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武都鎮有幼兒園(所)5所,在園幼兒586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4所,在校生1824人,專任教師29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19人,專任教師8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810人,專任教師187人,教育經費達28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10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00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600萬元 [7] 

武都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武都鎮有電影院及電影隊1個,年放映場次30次;鎮文化站和社區文化站各1個;農家書屋13個,均藏書2萬冊以上;文化藝術團隊7個,協會2個,專業培訓學校1個,藝術專業人才13個,隊員500多人,全國、省、市文物保護單位各1個 [7] 

武都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武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1個;病牀42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72張,固定資產總值1326.3萬元。專業衞生人員316人,其中執業醫師96人執業助理醫師14人,註冊護士111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6.2萬人次,住院手術2790台次,出院病人11734人次 [7] 

武都鎮社會保障

2011年,武都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58户人數221人;城市醫療救助1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09户,人數937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4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0人,共支出18.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8人次,支出2.9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89.5萬元。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4642人,其中參保職工3233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409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368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352人。參加失業保險395人。參加工傷保險1676人。參加生育保險1024人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73%。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20件,結案20件 [7] 

武都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武都鎮有郵政支局1個,代辦所3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3.12萬份(冊),郵政業務總量230萬元,其中純收入100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8萬門,固定電話用户1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30%;移動電話用户3.62萬户,移動電話普及率88%;寬帶接入端口總數5000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170萬元 [7] 
  • 給排水
2011年末,武都鎮鎮區自來水廠2座;排水管道30千米,新鋪設雨污幹管1千米 [7] 
  • 供電
2011年末,武都鎮鎮區擁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1座,主變壓器1台,總容量3.15兆伏安,高壓輸電量線路5條 [7]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武都鎮有鎮區公園3個,公園面積4.4公頃,公共綠地10.5公頃,綠化覆蓋率7% [7] 

武都鎮交通

2011年,武都鎮有鐵路寶成分支線過境,境內長14千米,境內公路總長110千米 [7] 

武都鎮歷史文化

武都鎮地名由來

武都鎮,西晉永嘉年年間(307—313年),今甘肅武都流民僑置郡縣於此,返回原籍後留名 [7] 

武都鎮文物古蹟

王右木紀念館,位於武都鎮東、涪江西岸,與竇圌山隔江相望,王右木紀念館建於1987年11月,1991年6月開館,佔地5500多平方米。系仿古建築,館內有紀念堂、陳列室、重檐六角亭、水竹居、桂花園等。紀念堂主要陳列有:用大理石鑄成的3米高的王右木烈士塑像;王右木親筆致惲代英的信;共青團成都地方執行委員會給團中央的報告;關於四川黨組織的活動情況;1923年5月5日、5月18日兩次致函黨中央提出“武裝工農”和武裝鬥爭方案的信函;王右木創辦的《人聲》報和創《人聲》報的有關文函,跟王右木烈士工作過的老同志回憶錄;張愛萍、楊汝岱等領導給王右木烈士紀念館的題詞及楹聯和著名作家沙汀的題詞等。
陳列室存有:王右木生平大事年表;王右木青少年時代探索革命真理、開展革命活動的介紹;接觸馬克思主義學説,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時讀過的講義;組織“馬克思讀書會”和創辦《人聲》報活動經過;創建四川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活動的情況;創建四川中共黨組織和忠實執行黨的決議,促成四川首次國共合作的情況介紹;在四川開拓革命運動(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婦女運動)活動的情況介紹;為革命英勇獻身的大約時間、地點等。
館內景點雅緻,有“景行”、“仰止”重檐六角亭,還有原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書寫對聯並題名的水竹居:“竹亭陰合偏宜夏,水稻風多不待秋”。紀念堂、陳列室周圍有月季園、桂花園,是一個集革命傳統教育和供人們遊覽觀光於一體的園中館。
王右木紀念館 王右木紀念館

武都鎮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衞會決定命名武都鎮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2] 

武都鎮風景名勝

武都鎮境內有竇圌山、觀霧山地質公園等景區 [6] 
觀霧山地質公園
觀霧山地質公園,位於四川省江油市西北部,距市區約20公里,主要由觀霧山吳家後山組成,面積約50平方公里。園區內有地質遺蹟,主要有峯叢溶洞岩溶窪池龍門山標準地質剖面及古生物化石足跡前龍門山推覆構造遺蹟等景觀。觀霧山竇團山吳家後山蓋天山等此起彼伏,相對高差均在300米—400米左右,最高峯蓋天山海拔2175米。在景區的邊源地帶,發育有大量溶洞,知名者有佛爺洞白龍宮白鶴洞金光洞 [5] 
竇圌山
竇圌山,又名圌山,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東岸。相傳唐代彰明(今屬江油縣)主簿竇圌(即竇子明)隱居於此,故名。自麓至頂約5公里許,行道迂迴盤旋。李白少年時曾遊此山,題下千古絕句“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後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手書鐫刻於山中石碑之上。竇圌山遠看呈圌,在綿陽地區的江油市北25公里,距成都180公里,國家一級公路,乘車三小時即可到達。距“九寨溝”、“黃龍”200餘公里,在寶成鐵路複線和108國道公路之上形,南北走向,長2.8公里,寬1.68公里,面積約4.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140米,相對高度540米。地理座標:東經104度49分, 北緯31度55分。山顛三峯,拔地而起,高逾100米。峯頂各有古廟一座,名東嶽、竇真、魯班。三峯之中惟西峯有險路可通,其餘兩峯由上下兩根鐵索組成懸橋相連 [4] 
峯下不遠處為雲巖寺,始建於唐,明末焚於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寺前山門外有唐李白題贊圌山石碑一通,謂:“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寺內珍藏有道教文物“飛天藏”;“飛天藏”又名“星辰車”,宋淳熙八年(1181)建,元代至正時重修,車高9.82米,直徑7米,上下共四層,上雕塑有天宮樓閣,腰檐上裝飾有斗拱,每層雕有執笏人物,形神自如,體態瀟灑,衣紋流暢,木柱及額枋上均施瀝粉彩繪,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屬道教文物。1956年被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竇圌山山中十大旅遊區域,二十八個景點,雲巖寺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飛天藏具有八百多年曆史,舉世無雙;圌嶺鐵索飛渡堪稱神州一絕;載人索道安全舒適;有中國曆代皇帝長廊223尊圓雕石刻居 [4] 

武都鎮城市榮譽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衞會決定命名武都鎮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