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陽松應

鎖定
歐陽松應,男,漢族,1978年9月出生,江西九江人,民盟盟員,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師範大學南方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民盟福建省委會副主委。 [1]  [3] 
歐陽松應於2001年9月獲得南昌大學學士學位;2004年7月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碩士學位;2007年6月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學位;2007年7月—2010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10年9月—2013年11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2013年12月—2017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15年12月—2017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2017年6月任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3] 
歐陽松應主要從事病原體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統間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的研究。 [10] 
中文名
歐陽松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8年9月
畢業院校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籍    貫
江西省九江市
政治面貌
民盟盟員

歐陽松應人物經歷

1978年9月,歐陽松應出生。 [1] 
1997年7月—2001年9月,就讀於南昌大學生物科學工程系,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2001年8月—2004年7月,就讀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2004年8月—2007年6月,就讀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2007年7月—2010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10年9月—2013年11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3年12月—2017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2015年12月—2017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微生物免疫分子遺傳系作高級訪問學者。
2017年6月,任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3] 
202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7] 
歐陽松應

歐陽松應主要成就

歐陽松應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18年11月13日,歐陽松應課題組在《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論文,該研究解析了Bergeyellazoohelcum(動物潰瘍伯格菌)中Cas13b(BzCas13b)與CRISPR RNA(crRNA)二元複合物的晶體結構,揭示了precursor crRNA(pre-crRNA)成熟加工的酶活位點,闡明瞭crRNA成熟的分子機制;該研究成果對認識與理解細菌抵抗RNA病毒入侵的分子基礎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改造CRISPR-Cas13b系統,為其在RNA識別與編輯、核酸檢測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結構生物學基礎。 [2] 
歐陽松應 歐陽松應
2019年6月11日,歐陽松應課題組在CRISPR-Cas系統結構與功能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該研究解析了瘤胃球菌uncultured Ruminococcus sp.Cas13d(簡稱UrCas13d)蛋白與CRISPR RNA(簡稱crRNA)二元複合物高分辨率晶體結構,揭示了UrCas13d加工precursor crRNA(簡稱pre-crRNA)的酶活性關鍵位點,UrCas13d對crRNA repeat region的核酸序列與結構的特異性識別,兩個水合鎂離子對於穩定crRNA repeat region的構象發揮着重要作用,鑑定了crRNA spacer region和靶RNA之間的錯配耐受性等尚未研究清楚的科學問題。 [2] 
2019年7月22日,歐陽松應與普渡大學羅招慶教授共同通訊在《自然》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致病性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效應蛋白SidJ可以被宿主體內的一個鈣調蛋白Calmodulin(簡稱CaM)結合並激活,進而通過穀氨酸化修飾(Glutamylation)抑制SidE家族泛素連接酶活性的分子機理。該工作詳細解析了致病性嗜肺軍團菌效應蛋白SidJ調控SidE酶活性的分子機制,為探討穀氨酸修飾酶(Glutamylase)的催化機制提供了新的體系,也為臨牀治療嗜肺軍團菌感染的藥物開發提供了新靶點。 [2] 
  • 學術論著
據2024年4月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數據,歐陽松應在《自然》《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通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Cell Research》 等國際雜誌發表SCI學術論文70篇,其中通訊或第一作者(含共同)共40餘篇,所發表論文總引用次數超過2950次,單篇最高引用超過370次,引用次數超過100的有7篇,H指數為25;共同主編學術專著1部、參編學術著作4部。 [3] 
出版著作一覽(部分)
專著名稱
出版社
出版時間
備註
科學出版社
2005年2月
參編
《噬菌體學:從理論到實踐》
科學出版社
2021年9月
參編第29章“噬菌體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
2021年11月
主編
  • 知識產權
據2024年4月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數據,歐陽松應已獲得軟件著作權2部,申請專利9項。 [3] 
  • 學術交流
據2024年4月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數據,歐陽松應先後受邀做中國國內外學術會議報告60餘場次。 [3] 
  • 科研項目
據2024年4月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數據,歐陽松應主持或承擔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福建省教育廳等科研和人才項目40項。 [3] 
部分科研項目一覽
項目名稱
資助經費
項目類型
致病菌效應蛋白功能機制
400萬元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7] 
  • 科研成果獎勵
項目名稱
獲得獎項
排名
病原微生物安全風險防禦與管控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2021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第一 [5] 

歐陽松應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據2024年4月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數據,歐陽松應指導的學生有2名獲得福建省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5名獲得研究生學位論文培育項目資助。 [3] 
  • 課程建設
2020年,歐陽松應作為課程負責人的“生物化學”課程被評為福建省一流本科課程(線下一流課程類)。 [12]  2023年4月,歐陽松應負責的“重大疾病關鍵蛋白質結晶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10] 
  • 講授課程
歐陽松應給本科生講授“生物化學”課程,給碩士生講授“生物前沿講座”課程,給博士生講授“生命科學專題講座”等課程。 [12] 

歐陽松應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2013年
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 [11] 
2021年
福建師範大學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3] 
2023年9月
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4] 
2024年2月

歐陽松應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7年6月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3] 
2017年—2021年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理事 [14] 
2019年3月
民盟福建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科技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15] 
2021年10月30日
中國微生物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理事 [13] 
2022年6月
民盟福建省第十四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 
2023年1月9日
2023年1月15日
福建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9] 
-
福建省藥理學會常務理事
-
中國免疫學會臨牀免疫分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
-
中國微生物學會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學組委員
-
中國微生物學會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專業委員會噬菌體學組委員
-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診斷技術分會分子診斷技術專業學組委員
-
《Small Structures》國際諮詢
-
-
-
捷克科學基金會(Czech Science Foundation)項目評審人
-
北京市自然基金會評專家 [3] 

歐陽松應人物評價

歐陽松應 歐陽松應
作為民盟盟員,歐陽松應堅守信念,不畏艱辛,作為高校優秀人才,長期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病原體與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機制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學術成果,提出的分子機制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作為思維活躍、敢於創新的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以其豐富的科研積累展現出了較大的發展潛力;作為學風嚴謹、思路清晰的科研人員,以其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論文顯現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作為不畏艱辛、勇攀高峯的追夢人,以其明確的研究方向和創新性的研究內容,呈現出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社會意義。作為高校教師,他是學生成長的擺渡者;作為科研工作者,他是勇攀高峯的追夢人。中國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員會評) [2] 
在科研的道路上,無論是作為項目負責人還是參與者,歐陽松應教授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工作中,他以校為家,求真務實,刻苦鑽研,精益求精,治學嚴謹。(福建師範大學師德師風教育專題網評) [12] 
歐陽松應作為“70後”青年科學家,一心撲在科研上,取得了大量世界級的科研成果,是廣大年輕盟員學習的楷模。(時任民盟福建省委會主委阮詩瑋評)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