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洲白鸛

鎖定
歐洲白鸛(學名:Ciconia ciconia):是一種大型涉禽,體形比東方白鸛略小。體重3800-4200克,體長970-1020毫米。鮮紅色的嘴長直而粗,頸部很長,長腿也是紅色。體羽主要為白色,翅膀為黑色,站在地上時身體前部呈白色,後部呈黑色。飛翔時身體為白色,翅尖和翅的後緣為黑色,紅色的腳則遠遠伸出於尾羽的後面。
棲息於開闊平原和草地,常在草原上的淺水湖泊、水塘、沼澤、水渠和流速緩慢的溪流及其鄰近濕草地活動,特別喜歡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濕地。喜歡集羣。在地上起飛時,要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離,並用力地煽動翅膀,待獲得一定的上升力後才能飛起。食物主要有蛙、蝌蚪、蟾蜍、蛇、蜥蜴、蚯蚓、蚱蜢、軟體動物、甲殼類、昆蟲和昆蟲幼蟲,有時也吃鼠類等小型哺乳動物以及鳥卵等。是遷徙性鳥類,主要遷往熱帶非洲和印度次大陸一帶越冬。分佈於整個歐洲,以及亞洲中部、西部和非洲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1] 
外文名
White Stork
中文學名
歐洲白鸛
拉丁學名
Ciconia ciconi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鸛形目
鸛科
鸛屬
歐洲白鸛
亞    種
2亞種 [2] 
命名者與年代
Linnaeus, 1758

歐洲白鸛形態特徵

歐洲白鸛
歐洲白鸛(10張)
歐洲白鸛為大型鳥類,翅膀長且寬,可滑翔。飛行時,脖子向前伸,腿向後伸,超出其尾尖。與其他鸛鳥類似,其腿、頸和喙都非常細長。羽毛主要為白色,翅膀處具黑羽。主翼羽、副翼羽、初級覆羽、上翼大覆羽、肩羽、小翼羽為黑色,具綠色或紫色光澤。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內側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外側羽緣和羽尖外,均為銀灰色,向內逐漸轉為黑色。前頸下部有呈披針形的長羽,在求偶期間能豎直起來。鳥喙為紅色,喙形較直,不向上翹,嘴基較厚,往尖端逐漸變細。眼周、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膚均為黑色,虹膜為褐色或灰色,眼眶周圍的皮膚為黑色。成鳥腿為鮮紅色。雌雄兩性在外觀上完全相同,只是一般雄性體型大於雌性。 [3-4] 
雛鳥絨羽全為白色。幼鳥似成鳥,但黑色部分為褐色或綴有褐色,一些短的肩羽有褐色中央紋,嘴和喉部裸露皮膚黑色。 [3-4] 
大小量度:體重3800-4200克,體長970-1020毫米,體高850毫米,嘴峯140-220毫米,翅150-180毫米,尾215-240毫米,跗蹠195-240毫米。 [3-4] 

歐洲白鸛近種區別

歐洲白鸛和東方白鸛在分類學上都隸屬於鳥綱、鸛形目、鸛科、鸛屬的鳥類。東方白鸛是1873年發現的物種,但後來大多人都沒有把它當作一個獨立的種,而是列為歐洲白鸛的一個亞種。1988年以來 [5]  ,東方白鸛作為一個獨立物種的觀點逐漸被人們接受,因為它的確有許多明顯有別於歐洲白鸛的特徵: [6] 
其一,在形態上東方白鸛無論體型的大小,還是嘴峯、跗蹠和尾羽的長度都比歐洲白鸛大,另外東方白鸛的嘴為黑色,略微向上翹,眼周、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膚均為紅色,而歐洲白鸛的嘴為紅色,嘴形較直,不向上翹,眼周、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膚均為黑色,東方白鸛翅膀的顏色較淡,幼鳥的嘴、眼周、眼先和喉部為橙黃色或黃色,而歐洲白鸛翅膀的顏色較深,幼鳥的嘴、眼周、眼先和喉為黑色。 [6] 
其二,在生態上東方白鸛的性情較為暴躁,攻擊性較強,喜歡棲息在遠離人類居住的地方,營巢於樹上,單獨成對營巢。歐洲白鸛的性情較為温順,攻擊性較弱,喜歡棲息在接近人類居住的地方,大多營巢於屋頂、煙囱、稻草堆和電線杆等建築物的上面,常集羣營巢。 [6] 
其三,在行為上東方白鸛對各種入侵者均表現出威嚇性的行為反應,而歐洲白鸛只有在同類入侵時才有這樣的行為,而且它們此時的動作也不相同,東方白鸛通常是將頸部伸直,左右擺動,兩翅半張,但不上下煽動,腳也隨着頸部的擺動而動,“嘴響”出現在頸部伸向上方之前,歐洲白鸛則頸部彎曲,不左右擺動,兩翅半張,進行有節奏的上下煽動,腳不隨着頸部的擺動而動,“嘴響”出現在頸部向後仰以後,另外東方白鸛在求偶時,雄鳥和雌鳥均有“嘴響”,歐洲白鸛只有雌鳥有求偶“嘴響”。 [6] 
其四,東方白鸛和歐洲白鸛的繁殖地和越冬地相距都在4000公里以上,長期處於生殖隔離狀態。 [6] 
歐洲白鸛 歐洲白鸛
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

歐洲白鸛棲息環境

棲息於開闊平原和草地,常在草原上的淺水湖泊、水塘、沼澤、水渠和流速緩慢的溪流及其鄰近濕草地活動,特別喜歡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濕地。春秋遷徙季節也常出現在農田和耕地上。冬季多棲於比較乾旱的無樹平原和開闊的草地,有時棲息在湖泊、水塘與河邊。 [4] 

歐洲白鸛生活習性

歐洲白鸛是遷徙性鳥類,主要遷往熱帶非洲和印度次大陸一帶越冬。遷徙主要依靠上升的熱氣流進行高空滑翔運動,從而可利用很少的能量,進行長距離遷徙,因此常常避開廣闊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經過時,也要尋找最為狹窄的地方通過。遷徙的時間大多在上午至下午天氣最熱的時候,每天遷徙的距離可達100-200公里。從歐洲繁殖地遷往南非越冬地,最遠的遷徙距離往返可達20000多公里以上。在德國曾經記錄到一隻25歲的歐洲白鸛,在一生中總計遷徙了大約500,000多公里的距離。秋季大多在8月中下旬至9月初遷離繁殖地,春季於3-4月離開越冬地。遷徙時集成大羣,每羣常在500只以上,最高記錄為21000多隻。 [3-5] 
喜歡集羣。在地上起飛時,要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離,並用力地煽動翅膀,待獲得一定的上升力後才能飛起。飛行時頭頸向前伸直,腳伸向後,遠遠突出於尾羽的外面。既能煽動兩翅進行鼓翼飛翔,也能利用上升的熱氣流在高空滑翔,特別是遷徙期間,在進行鼓翼飛翔時兩翅煽動較慢,顯得從容不迫,並常常和滑翔交替進行。兩翅鼓動速度為每分鐘170次,飛行速度達每小時40-47公里,飛行高度可達1600米以上至3600米的高空,在遷徙期間甚至出現在4300米的喜馬拉雅山上空。 [3-4] 
歐洲白鸛也時常單獨或成對漫步在水塘岸邊或開闊的沼澤草地上,邊走邊啄食。有時還長時間地站立在地上不動。性情温順,活動時沉默無聲,是一種較為安靜的鳥類。但在繁殖期間或者受到入侵者干擾時,也能通過上下嘴的急切拍打而發出一種“嗒嗒”聲。它的食物主要有蛙、蝌蚪、蟾蜍、蛇、蜥蜴、蚯蚓、蚱蜢、軟體動物、甲殼類、昆蟲和昆蟲幼蟲,有時也吃鼠類等小型哺乳動物以及鳥卵等。常單獨或成小羣覓食,在食物豐富的地區也常集成大羣覓食。覓食主要在白天,也有時在有月亮的夜晚覓食。覓食方式主要是還過視覺。覓食的時候身體前傾,頭頸向前伸,輕盈而緩慢地大步行走,找到食物後迅速用嘴捕獲,有時也在水中通過觸覺探測覓食。飽食後常站在地面上休息,有時也將嘴插入前頸下面的羽毛中。 [3-4] 

歐洲白鸛分佈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寧、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博茨瓦納、保加利亞、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中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的、丹麥、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亞、愛沙尼亞、埃塞俄比亞、法國、加蓬、格魯吉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尼亞、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脱維亞、黎巴嫩、萊索托、利比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拉維、馬裏、馬耳他、毛里塔尼亞、摩爾多瓦、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尼日爾、尼日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中亞區和歐洲區)、盧旺達、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門、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7] 
遊蕩:安提瓜和巴布達、剛果、芬蘭、岡比亞、冰島、愛爾蘭、利比里亞、挪威、聖赫勒拿、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爾、塞拉利昂和英國。 [7] 
歐洲白鸛分佈圖 歐洲白鸛分佈圖

歐洲白鸛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3-5月份,通常營巢於樹上,也在房屋、教堂或其他建築物的屋頂,以及電線杆和電話線杆上營巢,此外,還有營巢於懸崖峭壁上、灌叢中和地面上的。雖然也有一對親鳥單獨營巢的,但一般都結成鬆散的營巢羣體,幾個或10餘個巢集中在一起,最多時在同一個房屋頂上有30多個巢。它喜歡利用舊巢,通常一個巢能連續使用多年,每年繁殖的時候僅對其稍加修整和增加一些巢材即可,在歐洲曾發現有的巢竟連續使用達100年以上。多年使用後,巢的結構顯得極為龐大而笨重,有的重量達800多千克。由枯樹枝等構成,裏面鋪墊有草莖、草葉、紙和碎片等。巢的形狀為盤狀,大小為直徑75-170釐米,最大的為225釐米,高為50-200釐米,最高的為280釐米。營巢活動由雄鳥和雌鳥共同進行,通常雄鳥覓找和運送巢材,雌鳥築巢,營巢時間需要大約8天左右。 [3-4] 
求偶時通過上下嘴的急速拍打,發出一種“嗒嗒嗒”的聲響。每窩產卵3-5枚,偶爾有多至7枚和少至1枚的,通常每間隔2天產一枚卵,但也有間隔1天、3天或4天的。卵的顏色為白色,光滑無斑,有時具有細小的斑點。孵卵由親鳥共同承擔。孵化期為31-34天。雛鳥為晚成性,剛孵出時嘴為黑色,全身被有白色的絨羽,大約60-70天后長好羽毛,但要能飛翔和獨立生活,通常需要90天左右的時間。3-5歲時達到性成熟。 [3-4] 

歐洲白鸛亞種分化

歐洲白鸛(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歐洲白鸛中亞亞種
Ciconia ciconia asiatica
Severtzov, 1873
2
歐洲白鸛指名亞種
Ciconia ciconia ciconia
Linnaeus, 1758
[2] 

歐洲白鸛種羣現狀

歐洲白鸛的種羣數量曾經十分豐富,而且分佈的範圍也比較廣,分佈範圍已大大縮小,在歐洲不少國家,如瑞典、丹麥、荷蘭、法國、瑞士、比利時等已經絕跡。歐洲白鸛種羣數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包括氣候變化,致使它們的生存環境喪失和惡化,食物減少,死亡率增加。該物種主要受到棲息地改變的威脅,包括沼澤濕地排水改為農田,大量施放農藥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覓食區的轉換,人類為了預防洪泛平原上的洪水,通過修建水壩、堤壩、泵站和河道疏浚計劃,農業的發展,工業化和集約化(例如粗糙牧場的機械化耕作以播種受精作物或更高產草種的草地)佔用了大量的原生態草原濕地。它們還受到某些地區築巢地點短缺的威脅,例如,新式農村建築的屋頂不支撐巢穴,塔架上的築巢結構在維護工作期間經常被毀壞。在非洲冬季,由於乾旱,荒漠化和殺蟲劑對蝗蟲種羣的控制導致覓食條件的變化,可能導致高死亡率。由於過量使用農藥以及通過食用中毒的食肉動物。另一個嚴重的威脅是高壓輸電線路的碰撞和觸電,特別是在歐洲的遷徙種羣。該物種也被獵殺捕食,主要在遷移途中和冬季。 [7] 

歐洲白鸛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