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歌德思想之形成

鎖定
《歌德思想之形成》是2010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雋。本書介紹了德國文學家歌德的思想的形成過程。
中文名
歌德思想之形成
作    者
葉雋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10月1日
頁    數
362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1705808

目錄

歌德思想之形成內容簡介

在人類文明的整體演進過程中,異文化問的交流始終是文明進程的推動器。文化影響與吸收乃是具體的國族文化不斷提升自我、進行創造性提升和強勢轉化的樞紐環節。
以異文化為張力、以互動史為樞紐、以僑易學為視域,努力呈現人類文明發展史過程中的“動力圖景”,梳理異文化之間的關係發生史,總結文化流轉發生的經驗與規律。
作為崛起中國的知識階層,不但要立定“求知識於世界”的雄心,同時要有“觀大勢於紙上”的能力;不僅“立言者貴在立異”,更要“求知者貴在習異”。
本叢書更關注在一個整體性的“異文化範疇”中來把握中國與東方的概念形成。 [1] 

歌德思想之形成目錄

序:歌德研究也得不斷創新(範大燦)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歌德的意義:文學史/思想史、文化史/社會史諸種視野的交融
第二節 中國的歌德譯介與研究現狀綜述——兼及西方的歌德研究
第三節 歌德思想的“精神三變”與“嬰兒蜕皮”之過程
第二章 衝創之力——狂飆時代的歌德思想
第一節 貴族一市民與騎士一農民的階層博弈與羣體互動
——“宗教改革”背景中的《鐵手騎士葛茲》及其思想史意義
第二節 救世理想與現世艱難——《普羅米修斯》斷片中的“宿命叛逆”現象及其思想史元素
第三節 “青春迷惘”與“制度捆綁”——《少年維特之煩惱》愛情悲劇後的惘失之痛:以《少年維特之歡樂》為參照
第三章 生命之思——復歸啓蒙歌德思想
第四章 情愛之難:悲劇之宿命——歌德的情愛觀
第五章 理想社會——古典和諧的歌德思想
第六章 世界公民——東西大同的歌思想
第七章 結論
歌德年表簡表
主要參考文獻
西文-中文名詞對照表·索引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