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欖形風車子

鎖定
欖形風車子(Combretum sundaicum Miq.) ,為使君子科風車子屬攀援灌木;枝淺灰褐色,無毛,密被鱗片。葉對生,葉片紙質,闊橢圓形,先端鈍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或稍尖,葉面被白色鱗片(一般較疏)及密被微小乳突,背面密被淡黃色腺點狀鱗片,花聚集於最末次的花序柄之頂而成半球形的極短的穗狀花序,密被微柔毛,鱗片不顯著;兩端短尖,翅狹窄,被黃色或紅色鱗片。花期7月,果期8月開始。 [1] 
圖片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2] 
中文名
欖形風車子
拉丁學名
Combretum sundaicum Miq.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桃金娘目
使君子科
風車子屬
欖形風車子
分佈區域
廣東(海南島)、雲南(西雙版納)

欖形風車子形態特徵

欖形風車子為攀援灌木;枝淺灰褐色,無毛,密被鱗片。葉對生,葉片紙質,闊橢圓形,長8-13釐米,寬6-8釐米,先端鈍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或稍尖,葉面被白色鱗片(一般較疏)及密被微小乳突,背面密被淡黃色腺點狀鱗片,側7-8對,兩面明顯,在背面凸起,背面網脈極細,明顯;葉柄長1-1.7釐米,上面有槽,無毛,密被鱗片。
欖形風車子 欖形風車子 [2]
欖形風車子線稿圖 欖形風車子線稿圖 [4]
花聚集於最末次的花序柄之頂而成半球形的極短的穗狀花序,密被微柔毛,鱗片不顯著;花4數,白色,無柄,長約1.1-1.2釐米;萼管外部初時被黃色鱗片,內部具短柔毛環;萼片三角形,長約2毫米,初有稀疏鱗片,花後變光滑,向外反折;花瓣長橢圓狀倒卵形或倒卵形,長約為萼片的1/2,先端渾圓或微凹;雄蕊8枚,無毛;花柱棒狀,無毛,疏被鱗片。
果紡錘形,4翅,長2.4-3釐米,寬8-13毫米,兩端短尖,翅狹窄,被黃色或紅色鱗片。花期7月,果期8月開始。 [1] 

欖形風車子生長環境

欖形風車子 欖形風車子 [2]
欖形風車子生長習性描述不詳。 [1] 

欖形風車子分佈範圍

風車子
風車子(5張)
見於雲南西雙版納攸泉山的溝谷中。分佈於我國廣東海南(白沙、崖縣)。
產廣東(海南島)、雲南(西雙版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