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沙黎族自治縣

鎖定
白沙黎族自治縣,海南省下轄自治縣,位於海南島中部偏西,介於北緯18°56'—19°29',東經109°02'—109°42'之間,東鄰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南接樂東黎族自治縣、西連昌江黎族自治縣、北抵儋州市。總面積2117.2平方千米。 [1]  [28]  白沙黎族自治縣屬熱帶季風性氣候,日照長,光熱充足,具有熱帶山區氣候特徵。 [2]  截至2020年11月,白沙黎族自治縣轄11個鄉鎮,縣政府駐牙叉鎮。 [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白沙黎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164699人。 [27] 
“白沙”之名始於清代;1987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白沙縣,成立白沙黎族自治縣。 [1]  2017年3月,入圍“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名單。2020年2月29日,退出貧困縣序列,正式脱貧摘帽。 [5]  2020年7月,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縣城名單。 [6]  有白沙起義遺址、瓊崖縱隊遺址等紅色文化資源,有隕石坑、紅坎瀑布、南開石壁等自然景觀。 [1] 
2019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56.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8年增長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11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5.97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27.56億元,增長5.2%。 [4] 
中文名
白沙黎族自治縣
外文名
Baisha
別    名
薄沙
行政區劃代碼
469025
行政區類別
自治縣
所屬地區
中國海南省
地理位置
海南島中西部
面    積
2117.2 km²
下轄地區
4鎮7鄉
政府駐地
牙叉鎮
電話區號
0898
郵政編碼
572800
氣候條件
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紅坎瀑布邦溪坡鹿自然保護區隕石坑壩王嶺森林自然保護區
車牌代碼
瓊D
地區生產總值
56.64 億元(2019年)
縣委書記
鄧偉強 [31] 
縣    長
黃聰 [26]  [37] 
人    口
16469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白沙黎族自治縣歷史沿革

西漢屬儋耳郡至來縣,東漢屬合浦郡珠崖縣,從元朝民國,白沙境地先後屬瓊山、定安、儋縣、臨高、昌感等縣。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設“薄沙營”作為軍事據點屯兵戍守,之後,“薄沙”演變為“白沙”。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春,陳漢光在“撫黎計劃”中擬在五指山黎區建立五個縣。4月,廣東省政府民政廳正式批准設置三縣:樂東、保亭、白沙白沙縣是將儋州、昌江、感恩、定安、崖縣部分黎區及瓊中縣飛地—水尾營等劃設的。
1958年11月,併入東方縣,1961年恢復。
1987年,成立白沙黎族自治縣。 [7] 
白沙黎族自治縣境全景 白沙黎族自治縣境全景

白沙黎族自治縣行政區劃

白沙黎族自治縣地圖
白沙黎族自治縣地圖(2張)
截至2012年7月,白沙黎族自治縣共有11個鄉鎮,82個村(居),縣域內有3個國營農場、2個地方農場。縣政府駐地牙叉鎮。 [8] 
鄉鎮名稱
下轄區域

橋南社區、城東社區、城西社區、南仲村、對俄村、牙炳村、探扭村、牙港村、志針村、九架村、白沙村、道阜村、方香村、營盤村、方平村、志道村
南松村、高石村、木棉村、英歌村、高地村、打金村、長龍村、阜途村、南洋村、查英村、可好村、照明村、牙旺村、擁阜村、那來村
孟果村、邦新村、邦溪村、南班村、地質村、大米村
打安村、南達村、合水村、可程村、福妥村、子雅村、田表村
合口村、福門村、羅任村、白水港村
南訓村、紅旗村、向民村、翁村、元門村、紅茂村
牙佬村、南開村、高峯村、牙和村、革新村
可任村、那查村、新村、天堂村
益條村、打炳村、牙擴村、打松村、青松村、擁處村
金波村、牙加村、白打村
高峯村、俄朗村、福英村、嶺尾村、光村
參考資料來源 [9] 

白沙黎族自治縣地理環境

白沙黎族自治縣位置境域

白沙黎族自治縣位於海南島中部偏西,黎母山脈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理座標介於北緯18°56'—19°29',東經109°02'—109°42'之間,東鄰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南接樂東黎族自治縣、西連昌江黎族自治縣、北抵儋州市。縣境南北長約63千米,東西最寬度約68千米,總面積2117.72平方千米。 [1] 

白沙黎族自治縣地形地貌

白沙黎族自治縣坐落在黎母山脈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處五指山腹地,地勢陡峻,東南高,西北低。境內地形由山地、盆地、丘陵和台地構成。東南部山地面積132.99萬畝,佔總面積的41.9%;東部盆地面積61.44萬畝,佔19.3%;北部丘陵地面積91萬畝,佔28.6%;西北部台地面積32.23萬畝,佔10%。境內地形起伏較大,500~1000米的山峯有440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22座,主要有:鸚哥嶺、馬域嶺、斧頭嶺白石嶺等。其中以鸚哥嶺為最高,海拔1812米,為白沙黎族自治縣最高峯,是海南島第二高峯。
白沙黎族自治縣地層從老到新有震旦系、奧陶—志留系、石炭系二疊系、白堊系及第四系,主要分佈在東南部,其次在西北部,總面積1188.13平方千米,佔白沙黎族自治縣面積的56.1%。
白沙黎族自治縣處於海南隆起之中偏西部,東西向昌江——瓊海深大斷裂和區域性北北東向臨高——望樓斷裂橫貫和斜穿縣境,折皺、斷裂發育。折皺有北東向、北西向、北北東向、東西向四組。斷裂有東西向、北北東向、北話向、北東向四組。 [7] 

白沙黎族自治縣水文

白沙縣雨量充沛,地表水資源豐富,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為1800~2400毫米,枯水期(保證率90%)年降雨量1198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1667毫米。 [40] 
地表水
多年平均降雨量1815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徑流深915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9.4億立方米。保證率P=10%,徑流量32.8億立方米;P=50%,徑流量17.7億立方米;P=90%,徑流量8.4億立方米。 [40] 
地下水
白沙黎族自治縣域地下水類型主要有碳酸鹽巖類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兩個類型,其中,碳酸鹽巖類裂隙溶洞水分佈面積4平方千米,地下水天然資源為0.266萬噸/日;基岩裂隙水分佈面積1915.2平方千米,天然資源127.7172噸/日,開採資源為55.521萬噸/日,合計全縣天然資源127.987萬噸/日,開採資源55.521萬噸/日。 [39]  白沙黎族自治縣地下水資源總量4.67億立方米,淺層地下徑流補給量多年平均1.9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開採量為2.03億立方米。 [40] 
白沙黎族自治縣境風景 白沙黎族自治縣境風景
白沙黎族自治縣主要河流有南開河、石碌河、珠碧江,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南開河發源於境內青松鄉南部的南峯山,是南渡江上游河段,自西南向北貫穿東部,經牙叉鎮注入松濤水庫,再東流至海口入海,流長194千米。石碌河發源於青松鄉的斧頭嶺,自南向北流經青松鄉,折向西經金波鄉注入石碌水庫,繼續西流匯合昌化江入海;珠碧江發源於縣境中部的南高嶺,流經西北部進入儋州市境海頭鎮注入北部灣,境內流長78千米。由於境內多是山區性河流,一遇暴雨,山洪暴發,流量驟增,枯水期水量鋭減。

白沙黎族自治縣氣候

白沙黎族自治縣山高雲霧多,日照時數雖比島內大部分縣少些,但年平均還達2000小時以上,日照率45~47%,日照變化小,最長13.17小時,最短10.59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區氣候特點突出。由於境內地形複雜,東南部多雨,西北部少雨。雨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至10月份,佔全年降雨量的85%。每年1月份至翌年4月為旱季,雨量僅佔全年雨量的15%。幹、濕季節明顯。 [7] 

白沙黎族自治縣自然資源

白沙黎族自治縣植物資源

白沙黎族自治縣主要珍貴木材有:花梨、母生、子京、坡壘石梓、青梅、油丹綠楠、陸均松、烏墨、山荔枝等。藥用植物有:海南榧粗、見血封喉、青天葵、益智、杜仲、沉香、降香、丁香、檳榔等。 [7]  2016年,全縣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8種,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40種。 [10]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造林綠化面積7027畝,比2015年增長49.5%。森林覆蓋率83.47%,與2015年持平。年末白沙黎族自治縣境內有自然保護區5個,其中國家級2個,縣級3個;自然保護區面積7萬公頃,其中國家級5.45萬公頃,縣級1.55公頃。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動物資源

白沙黎族自治縣野生動物有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動物:坡鹿黑冠長臂猿雲豹、小爪水獺、山鷓鴣、隼遊等6種;二類保護動物有:獼猴、穿山甲、巨松鼠、水獺、大靈貓、水鹿、白鷳孔雀雉、山瑞、蟒蛇等12種。藥用動物有:海南熊、坡鹿、金錢龜。 [7]  2016年,全縣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6種,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2種。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底,白沙黎族自治縣已發現的礦產有14種,產地共15處。其中金屬礦產有銅、鉛、鋅、、鎢、金、獨居石、鐵礦;非金屬礦有水泥灰岩、硅灰石水晶、硅石、粘土、剛玉等。 [11] 

白沙黎族自治縣人口民族

白沙黎族自治縣人口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人口出生率15.87‰,死亡率5.98‰,自然增長率9.89‰。白沙黎族自治縣年末常住人口17.1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為35.55%。 [10]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白沙黎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164699人。 [27] 

白沙黎族自治縣民族

截至2016年底,白沙黎族自治縣主要民族有黎族漢族,其中黎族人口占60.1%、漢族佔36.7%、苗族佔1%、壯族佔1.5%、其他佔0.7%,主要語言為黎語、海南語、苗話、普通話、儋州話。 [7] 

白沙黎族自治縣政治

縣長:黃聰 [26] 
副縣長:陳揚洲、邢展、陳奕健、董建武、林金妹、王永珍、梁定雄、郭玉斌、賴道傳 [36]  [46]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蘭菊 [49] 
縣政協黨組書記、縣政協主席:王小榮 [47] 
縣政協副主席:鄧成耀 [48] 

白沙黎族自治縣經濟

白沙黎族自治縣綜述

白沙黎族自治縣境風景 白沙黎族自治縣境風景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44.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5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98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4.7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18.57億元,增長8.1%。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7.4:10.6:42.0。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5843元,按現行平均匯率計算為3892美元,比2015年增長10.3%。白沙黎族自治縣全口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億元,同口徑(下同)比2015年下降31.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億元,下降38.6%。全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居民消費價格(CPI)比2015年上漲2.5%。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6元,比2015年增長10.9%。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55元,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9元,增長10.5%。住户存款341046萬元,比年初增長14.8%。全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915人,比2015年下降48.4%;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95%,保持在較低水平。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7486人,增長18.7%。年末白沙黎族自治縣從業人員87760人,比2015年末增長0.4%。其中,城鎮從業人員17964人,增長0.9%。 [10] 
2019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56.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8年增長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11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5.97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27.56億元,增長5.2%。 [4] 
2020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7%,城鎮、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2.7%、8.3%。 [29] 

白沙黎族自治縣第一產業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農林牧漁業完成增加值21.32億元,比2015年增長5.6%。分行業看,種植業完成增加值8.1億元,比2015年增長4.4%。蔬菜收穫面積72227畝,增長6.7%;蔬菜產量53120噸,增長6.3%。水果收穫面積29215畝,增長1.2%;水果產量37835噸,下降9.5%。林業完成增加值7.67億元,比2015年增長6.2%。幹膠產量45301噸,下降7.5%。畜牧業完成增加值4.2億元,比2015年增長6.9%。肉類總產量18662噸,增長2.0%。漁業完成增加值1億元,比2015年增長4.0%。水產品總產量16892噸,增長5.1%。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增加值3285萬元,增長14.1%。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第二產業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工業完成總產值3.66億元,比2015年下降6.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5億元,下降19.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總產值1.21億元,下降32.3%;重工業總產值1.04億元,增長0.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0.3%,股份制企業下降32.3%。全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工業完成增加值1.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5年下降2.4%。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建築業完成增加值3.37億元,比2015年增長8.5%。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第三產業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房地產業完成增加值2.48億元,比2015年增長5.4%。全年房地產項目房屋施工面積54.58萬平方米,下降21.8%;銷售面積8.37萬平方米,增長32.0%;銷售額3.37億元,增長23.5%。全年白沙黎族自治縣接待旅遊過夜人數33.2萬人次,增長21.2%。旅遊總收入1.55億元,增長10.7%。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完成14.15億元,比2015年下降35.3%。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4.47億元,下降48.6%。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1.67億元,下降19.7%;第二產業投資1.55億元,下降74.0%;第三產業投資10.92億元,下降21.1%。全部在建投資項目125個,比2015年減少20個,下降13.8%。其中,新開工項目46個,下降41.8%。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批發零售業完成增加值5.86億元,比2015年增長10.7%;住宿餐飲業完成增加值2.31億元,比2015年增長6.6%。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2億元,比2015年增長9.8%。按經營地分,城鎮零售額10.08億元,增長9.0%;農村零售額4.15億元,增長11.9%。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11.56億元,增長9.2%;餐飲收入2.66億元,增長12.6%。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6508萬元,同比增長5.0%;零售業10.91億元,同比增長9.5%。住宿業零售額5401萬元,同比增長7.6%;餐飲零售業2.12億元,同比增長13.9%。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金融保險業完成增加值1.34億元,增長11.6%。年末白沙黎族自治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63.44億元,比2015年末增長9.4%;其中,住户存款34.10億元,增長14.8%。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8.38億元,比2015年末增長15.2%;其中,住户貸款11.28億元,增長46.9%。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3033.09萬元,比2015年增長8.5%。其中,財產險業務收入1490.12萬元,增長6.3%;人身險業務收入1542.97萬元,增長10.6%。在人身險業務收入中,壽險收入1238.13萬元,增長11.3%;健康險收入206.03萬元,增長15.0%;人身意外傷害險收入98.81萬元,下降3.9%。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社會事業

白沙黎族自治縣教育事業

白沙黎族自治縣境風景 白沙黎族自治縣境風景
截至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有普通高中1所,共招生654人,同比增長2.7%;在校學生1904人,同比下降3.1%。普通初中招生2075人,同比增長2.1%;在校學生5976人,同比下降0.4%,適齡少年初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6.99%。普通小學招生2621人,同比下降5.8%;在校學生17318人,同比增長0.5%,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7%。中職招生314人,同比增長34.8%,在校學生427人,同比增長57.0%。完成龍江國營農場和邦溪國營農場所屬公辦學前教育機構移交屬地市縣工作,在6所農村小學增設幼兒園,幼兒園在園幼兒6551人,同比增長1.9%,學前三年毛入學率86.7%。投入3122萬元建設的8所學校教學樓、食堂、學生宿舍已竣工並投入使用。全年引進中小學校長2名和高中學科骨幹教師4名 ,在白沙中學組建男女橄欖球隊。 [10] 
2020年5月19日,白沙黎族自治縣入選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 [12] 

白沙黎族自治縣文化事業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承辦了“三月三”主會場開幕式、閉幕式文藝晚會、少數民族特色商品及美食展、系列民俗遊等12項文化旅遊活動。文化下鄉惠民演出50場。組織參加海南文化志願者邊疆行黎族歌舞赴黑河展演活動、參加“領舞杯”2016全國廣場舞大賽總決賽榮獲“領舞杯”全國第三名及最具特色獎文化。開展了暑期“我的書屋,我的夢”為主題的閲讀活動和歐拉門山蘭米文化旅遊節。拍攝了《黎族芭蕉布製作技藝》、《黎族潤方言婚禮習俗》、《白沙黎族潤方言民歌》紀錄片;開辦了雙面繡技藝培訓班、骨雕培訓班、廣場舞培訓班、黎族民歌培訓班、黎族泥片貼築法制陶技藝培訓班等18場次,共計培訓1438人次。徵集苗族宗教文化祭祀用品、苗族婦女服裝、頭巾、竹腰簍、黎族樂器哩咧、藤蘿、哈方言黎族婦女服裝等87件(套),編寫《白沙黎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館藏文物圖錄》。 86個數字衞星農家書屋,已全部投入使用;基本完成中央實施好地面數字電視(CDMA)工程覆蓋前期工作。完成16期縣級政風行風熱線直播節目,配合縣紀委圓滿完成海南《黨風政風行風熱線》節目走基層走進白沙廣播電視全程同步現場直播活動。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體育事業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參加海南省全民健身運動會各項比賽獲得第二名2次,第三名1次,第七名1次;組織參加2016年海南省少年各類錦標賽獲得金牌22枚、銀牌34枚、銅牌16枚;組織參加全國少年各類比賽金牌2枚、銀牌6枚、銅牌2枚;成功舉辦了迎新春慶元旦“創衞杯”11人制足球賽和白沙縣迎新春“元旦杯”農民籃球賽;組織參加“激揚青春·快樂健康”2016年海南省青少年足球賽;開展全民健身日系列惠民活動10項,參與人數達5000人次。舉辦了白沙黎族自治縣健身操舞培訓班,成功承辦了2016年海南省全民健身運動會農民男子九人排球賽。

白沙黎族自治縣醫療衞生

截至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共有各類衞生機構139個,比2015年持平。白沙黎族自治縣衞生機構共有病牀位741張,增長1.2%;各類衞生技術人員904人,增長7.6%。其中執業醫師204人,增長7.9%;執業助理醫師120人,下降2.4%;註冊護士364人,增長9.6%。報告乙類傳染病發病602例,比2015年下降24.1%;報告丙類傳染病發病980例,比2015年下降6.6%。全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6.9%,與2015年持平,財政補助標準由380元提高到450元。阜龍鄉、元門鄉、七坊鎮衞生院標準化鄉鎮衞生院開工建設;縣醫院重症醫學科(ICU)、血液透析科、急救中心,婦幼保健院等項目加快建設。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社會保障

紅坎瀑布 紅坎瀑布
截至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116人,下降25.4%;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604人,下降3.7%;農村五保户供養人數270人,下降13.7%。全年實施醫療救助4833人次,下降49.8%。其中,城市醫療救助2533人次,下降52.4%;農村醫療救助2300人次,下降46.6%。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333.03萬元。為19名孤兒發放保障金13.8萬元。為2862位80歲以上高齡老人發放高齡補貼269.05萬元,為6位百歲老人發放高齡補貼3.24萬元。為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共6205份,發放意外傷害保險累計105675元。
截至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40270人;其中,職工21521人、離退休人員18749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職工人數37956人,其中,職工19825人、離退休人員18131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8318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2329人。
截至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完成標識脱貧2684户共11365人,完成比例為107.7%;白沙黎族自治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減至5011户20381人,貧困發生率18.05%。發展生產脱貧,整合投入特色產業資金3257.43萬元,使10701人貧困羣眾實現脱貧;重點扶持8個貧困村發展鄉村旅遊,投入旅遊開發資金1750萬元;實現貧困人口勞務輸出2320人;對2個自然村實施易地整村搬遷工程;中央和縣級財政安排生態補償資金176萬元;改造貧困户危房2139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186人納入低保範圍;投入7334萬元用於農村“五網”基礎設施建設。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交通運輸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實現增加值5190萬元,比2015年增長9.5%。全年貨運量1481萬噸,比2015年增長13.8%;貨物週轉量101453萬噸千米,比2015年增長14.0%;客運量2235萬人,比2015年增長14.0%;旅客週轉量95842萬人千米,比2015年增長13.7%。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郵電事業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郵電業務總量17444.2萬元,比2015年增長11.9%。其中,電信業務總量15969萬元,增長12.8%;郵政業務總量1475.2萬元,增長3.4%。年末白沙黎族自治縣固定電話用户15804户,下降1.0%;其中,城市電話用户6263户,農村電話用户9541户。年末移動電話用户102235户,增長0.2%。年末互聯網用户18257 户,增長7.1%。固定電話普及率每百人8.1部,下降0.1%;移動電話普及率每百人52.4部,同比持平。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生態保護

2020年2月12日,白沙縣入選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名單。 [13] 

白沙黎族自治縣其他事業

環境監測與治理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空氣質量總體優良,優良天數比例為100%,比2015年提高1.2%;其中優級天數比例為83.8%、良級天數比例為16.2%。白沙黎族自治縣環境空氣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濃度值為0.031毫克/標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值0.003毫克/標立方米、二氧化氮濃度年平均值為0.005毫克/標立方米,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優良。在開展監測的10個河流斷面中,有9個斷面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標準,地表水水質優良率為90%。開展監測的白沙黎族自治縣城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總體為優,達標率為100%,水質全部優於地表水Ⅲ類標準,符合國家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要求。
安全生產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5起,比2015年增長2.2倍%;其中死亡8人,增長1.0倍;直接經濟損失143萬元,下降54.7%。全年道路交通事故發生6起,比2015年增長5.0倍;其中死亡5人,增長25%;直接經濟損失43萬元,下降86.2%。火災事故發生16起,增長2.2倍;直接經濟損失14.67萬元,增長1.8倍。 [10] 

白沙黎族自治縣歷史文化

白沙黎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9年,白沙黎族自治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4個, [41]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個, [42]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8個。 [43] 
  • 黎族骨器製作技藝
黎族骨器製作技藝是海南黎族人民以動物骨骼為主要原料加工成各種用品的傳統技藝。在海南黎族地區至今仍保留着較為古老的制骨工藝,其中骨簪、骨梳為骨器中最精美的骨。黎族骨雕製作主要流傳於白沙潤方言等地。該技藝於2005年入選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42] 
黎族骨雕,是一種動物骨骼作為載體的雕刻藝術形式。刻劃精緻獨特,花紋圖案文化內涵豐富,體現了黎族藝人的匠心和智慧。其中藝術水平最高的是“人形骨簪”。 [42] 
人形骨簪”是以牛骨或鹿骨為材料,經過洗刷去脂、截料、修整成型、磨製、鑽孔雕刻、裝飾着色等工序。以熔化的蜂蠟做封閉,形成黑、藍、白相間的花紋圖案,彰顯獨特的藝術魅力。 [42] 
王啓敏骨簪技藝 王啓敏骨簪技藝
製成的骨簪一般長15-20釐米,寬1.5-2.5釐米,厚0.7-1釐米。除了骨簪外,黎族生活中常見的骨雕作品還有骨梳、骨叉、牛角號、火藥筒等。 [42] 
  •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
符繼珍在織黎錦 符繼珍在織黎錦
黎族的織染技藝歷史悠久,特點鮮明,有麻織、棉織、織錦、印染(包括扎染)、刺繡、龍被等品種。黎族織錦的圖案豐富多彩,有160種以上,主要有人物、動物、植物、花卉、生活用具、幾何圖案等紋樣,而以人物、動物、植物圖案為主。織造黎錦的機杼主要有腳踏織機和踞腰織機兩種。踞腰織機是極為古老的織機,黎族婦女可用它織出精美華麗的複雜圖案,不同圖案、色彩和風格的黎錦曾是區分具有不同血緣關係的部落羣體的重要標誌,具有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黎族刺繡有平面刺繡和雙面繡兩種,其中以白沙地區潤方言黎族的雙面繡最為著名,黎族雙面繡主要是在一塊底料上,以針引線,按照所欲的圖案,用直針和扭針繡出正反兩面完全相同的花紋圖案, 所剌繡的圖案有人紋圖、大力神紋、蛙紋、龍紋、鹿紋、鴿紋、魚紋等100多種,反映黎族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的意涵。雙面繡體現了黎族婦女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雙面繡"與傳統的雙面繡媲美,工藝精細,針法疏密均勻,色彩莊重高雅,正反兩面的花紋圖案,色彩都相同,針法一致,正反兩面的花紋圖案可供觀賞。特別是雙面繡的紋圖,人物造型豐富剛健,輪廓層次分明,紋飾自然工整,紋理清晰圓潤,給人以清新、俊秀的感覺。 [42]  [45] 
  • 老古舞
老古舞(黎語“闖坎”的意譯,意為“告祖先”)是一種古老的黎族民間祭祀舞蹈。該舞又叫“愧董籠”,意為“拜古面”,即祭拜故去的老人。老古舞在喪事和祭拜活動時進行。一般是白天“袚亡魂”(意為“招魂”),晚上跳老古舞。此外,凡村寨中有人患病、做噩夢或有不吉利的事發生時,也可舉行“告祖先”活動,請祖先神靈消災除禍;如平安無事,全村每3年也要舉行一次“告祖先”跳老古舞活動,以悼念、祭祀祖先的形式祈求祖先保佑子孫後代。 [44] 
老古舞活動 老古舞活動
老古舞以舞蹈形式表現了黎族在原始社會階段的生產、生活方式,如刀耕火種、狩獵、捕魚,以及祖先崇拜等內容。老古舞文化內涵豐富,對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研究有重要價值。目前,在海南黎族聚居地區,老古舞已難得一見,僅在偏僻的細水鄉黎村尚有遺存。 [44] 

白沙黎族自治縣民俗文化

  • 黎族服飾
黎族服飾體現了南太平洋區域服飾文化的特點。黎族共有五個支系,各支系間服飾明顯不同,白沙縣黎服飾較為原始,女子穿青布貫頭衣,衣側和袖口飾有精細的兩面繡紋樣,下着黎錦短筒裙,最短者僅為七寸長,赤腳。婦女挽髻於腦後,骨簪雕有精細花紋。男子傳統裝束為上穿無領對襟衣,下着吊產,赤足,包頭帕,衣物有少量繡飾。 [20] 
  • 黎家習俗
敬酒:黎族農民中,逢年過節家裏來了貴客都要盛情款待,越是久別的客人,場面就越隆重。席間凡人如果有年達十八至二十餘歲且相貌較美,處事伶利的大姑娘,家長總是吩咐女兒向客人敬酒。如果主人之妻是新婚媳婦,則由其妻先給客人敬酒。這被看作是對客人的無上尊敬。
豬頭宴:在元門鄉、牙叉鎮、南開鄉等地方大部分黎族村民中,仍保留着一種古老的宴會習俗——豬頭宴 [21] 

白沙黎族自治縣風景名勝

隕石坑
白沙隕石坑
白沙隕石坑(4張)
隕石坑直徑3.7千米,其坑唇牆的形態皆完好。此坑是中國發現的第一個隕石坑,比著名的美國亞力桑那坑和前蘇聯的愛沙尼亞卡里隕石坑的年代都久,是距今7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墜落此處爆炸形成。 [14] 
邦溪坡鹿自然保護區
邦溪坡鹿自然保護區位於邦溪鎮,距白沙縣政府牙叉鎮53千米,面積357.8公頃,海拔127-170米之間。1976年10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建立了這個為省級的自然保護區。1988年海南省成立後,劃歸為白沙縣林業局領導,主要保護對象是海南坡鹿及其生態環境。主要動物有海南坡鹿海南兔、蟒、穿山甲、原雞、海南山鷓鴣等。維管束植物101科、284屬、374種。 [15] 
壩王嶺森林自然保護區
壩王嶺森林自然保護區山嶽連綿,跨於昌江白沙樂東、東方境界,壩王嶺總面積117萬多畝,是森林旅遊的理想境地。保護區的山嶺南北綿延,主峯虎頭嶺海拔1447米。次為壩王嶺,海拔1390米。 [16] 
紅坎瀑布
白沙紅坎瀑布位於元門鄉東南部,距縣城24千米處。紅坎瀑布總落差145米。瀑布源於海拔1101米的紅坎嶺,兩岸峯巒矗立,溶岩密佈。 [17] 

白沙黎族自治縣地方特產

白沙綠茶
白沙綠茶產於五指山麓白沙農場24隊鸚哥嶺下的牛山盆地。據中國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王道經研究多年的天文資料數據推算及1993年專程赴白沙場24隊考察證明,盛產白沙綠茶12.22平方千米的鸚哥嶺下的牛山盆地,與70萬年以前降落的一顆直徑為100的小行星的隕石坑吻合。 [18] 
藤器
藤器原料採自海南紅藤或白藤,精心編制雕琢而成。用於編織藤製傢俱的藤家族成員主要竹藤、白藤和赤藤。竹藤名為瑪瑙藤。
人形骨簪
黎族婦女盛裝時喜歡佩帶首飾。從頭釵、耳環、項圈到手鐲、腳環樣式很多。多為銀質,各地區略有不同。五指山、瓊中、保亭的婦女喜歡佩帶多重項圈和月牙形項圈;樂東縣和沿海地區的婦女喜歡佩帶多個圓形耳環;最有特色的是白沙縣潤黎婦女的人形骨簪。骨簪用牛腿骨雕刻而成,有單頭和雙頭兩種。骨簪通長約20至25釐米,寬約2釐米,厚度約0.8釐米,雕刻非常精細。 [19] 

白沙黎族自治縣獲得榮譽

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經濟林建設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綜合治理示範縣、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 [34]  、國家衞生縣城 [22]  、中國最美縣域 [23] 
2019年8月23日,2019年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33]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4]  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名單。 [6] 
2021年2月18日,入選“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5]  9月1日,被中國科協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示範期為5年。 [30]  10月12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32]  [35] 
2022年10月8日,入選“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 [3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