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欒台

鎖定
欒台位於老子故里鹿邑縣城東南的王皮溜鎮西2.5公里處,台高5米,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據考證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出土了大量文物,考古工作者認為欒台是龍山文化嶽石文化,整個代直至周時戰國早期的文化遺存和文化堆積,是一座古文化遺址。
中文名
欒台
行政區類別
中國河南
所屬地區
鹿邑縣
面    積
7000 m²
下轄地區
城東南的王皮留鎮

欒台欒台概述

欒台台基 欒台台基
該遺址現為一台地,四周皆為平坦的農耕地。台高5米,基本上成方形,每面寬80米。遺址東、北兩面為陡峭的斷崖,暴露出許多陶片和蚌殼;西、南兩面為斜坡狀。整個台地全為黑土構成。該遺址1978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升格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考古工作者認為欒台是龍山文化、嶽石文化,整個商代直至周時戰國早期的文化遺存和文化堆積,是一座古文化遺址,先民們從大汶口晚期到戰國初期,一直在這欒台上生活 。
《水經注》説:“渦水……經苦縣故城南,城之四門,列築馳道,東自賴鄉,南自南門,越水直指古台”。説明南北朝時已成“古台”。
清康熙版《鹿邑縣誌圖》標有欒相寺遺址。乾隆版《鹿邑縣誌》説:“欒城在縣十八里,舊址略存”。光緒版《鹿邑縣誌》也説:“欒城在縣南十八里”。

欒台考古發現

欒台考古發掘出的部分文物 欒台考古發掘出的部分文物
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隊與周口地區文化局文物科對欒台遺址進行了調查。欒台遺址古代遺存豐富,地層堆積頗厚,一般在7米以上,個別地方達8米餘。
1987年9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遺址東端開方試掘,基本上弄清了遺址的文化內涵。其堆積情況為:上部1.50米為近代文化層,含有明清及現代陶瓷碎片。第二層厚1.50米,為西周中晚期文化層,出土有陶豆、陶簋、陶罐、陶甕、陶甑、陶盆、骨簪等。陶器多為繩紋灰陶器。第三層為商代文化層,時代若相當於二里崗期至殷墟二期,深1.50米,出土有繩紋灰陶鬲、豆、罐、大口尊等器物。第四層為二里頭時期文化層,深0.8米,出土有繩紋、籃紋、方格紋陶器,其中鼎、罐、豆、盆等為泥質灰陶器,還有素面紅褐色陶質尊形器。本期內涵中還含有嶽石文化因素,代表器物為夾砂紅陶獻。第五層為龍山文化層,厚2.20米,出土有灰繩紋、藍紋、方格紋陶鼎、罐、缽、杯、獻等,另外還有磨光灰陶片、黑陶片、黑皮紅褐色陶片。
另外,在發掘區西北部,出土有繩紋灰陶筒瓦和淺盤細柄豆為代表的遺物,考古人員將這組遺存定為六期。
第一期文化遺存的遺蹟主要為灰坑,以坑口形狀分為圓形和不規則形兩種,坑內堆積主要是大塊紅燒土。此期遺物有陶、石、骨、蚌四類。陶質器皿最多,石器甚少。陶器有泥質、夾砂兩類,可分為泥質紅陶、泥質灰陶、泥質黑皮陶、夾砂褐陶、夾砂灰陶五個陶系。主要器類有:鼎、盉、壺、罐、豆、高柄杯、器蓋等。
欒台考古發掘剖面圖 欒台考古發掘剖面圖
第二期文化遺存早段的遺蹟,有居住址、水井、灰坑等。灰坑以坑口形狀可分為橢圓形、圓形和不規則形等。水井為圓形豎直壁,井底呈鍋底狀。井底出五件小口鼓肩罐和一件長頸鼓腹壺。它們都應是汲水器。居住址,未見保存完整者。但從殘留痕跡觀察,這時期流行連排式地面上建築,其居住面多為較硬的黃色墊土,有下凹的炊爨處。遺物有陶、石、骨、蚌、銅等質地。陶器以泥質陶為主,夾砂陶次之。夾砂陶含砂粒細小,一般不甚明顯,可分為泥質灰陶、泥質黑陶、泥質紅碣陶、夾砂灰陶、夾砂紅揭陶、白陶等六個陶系。灰陶最多,紋飾仍以素面籃紋為主。較常見的是斜籃紋和豎籃紋,同時多與弦紋合飾在同一器物上。繩紋、方格紋已出現,但數量較少。飾有上述兩類紋飾的器胎較厚,器形亦大。常見的器類有鼎、白陶或罐、壺、盆、盤、豆、杯、碗、器蓋等。
第三期文化遺存的遺蹟有房址、灰坑兩類。這期遺存的陶器以夾砂紅褐陶和泥質黑皮灰胎陶為主要陶系。夾砂紅褐陶器表磨光,並留有刮磨的條痕。因火候不均,常見灰黑色斑塊,或內紅外黑、外紅內灰的現象。泥質黑皮灰陶的胎壁較厚,因火候低,陶質較軟,皆輪制。器壁普遍飾有突稜,籃紋、回形紋、方格紋也可見到,但數量很少。主要器形有罐、盆、豆、碗等。
第四期文化遺存的遺蹟主要是灰坑。其中圓形豎井式坑,坑壁光潔,坑底平整,有踏踩的硬麪。近底部的坑壁上常見燒痕,一般直徑在2米左右。另外,還有圓形鍋底狀和不規則形坑。不規則形坑一般較大,坑內堆積雜亂,多見大量蚌殼、螺殼等雜物。陶器主要有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和夾砂紅褐陶三個陶系。灰陶佔絕大多數。繩紋是裝飾器表的主要紋飾,並有粗、中、細之分。常見的器類有:鬲、甗、罐、盆、簋、豆等。
第五期文化遺存主要是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有木質棺,皆為單人仰身直肢葬。流行腰坑和口含的葬俗。隨葬器物放置在頭部。 陶器的基本組合為鬲、罐、簋、豆。
第六期文化遺存分佈較少,僅在發掘區的北部有發現。陶器主要是灰陶系。陶質堅硬,器表流行繩紋。主要器類有罐、盆、豆、碗等,同時還有一些建築材料。
經過認真挖掘,潛心研究,考古人員認為欒台遺址歷史悠久,年代達5000年以上,且文化內涵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和學術價值。

欒台欒台來歷

欒台現狀面貌 欒台現狀面貌
欒台,亦名欒王寺、欒相寺。那麼欒台因何而得名呢?當地文化部門有關負責人説,欒台是代欒相王封地,欒相王在位期間,災害頻至,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欒相王開倉放糧,救濟羣眾,卻被權奸誣其收買民心,圖謀不軌,欒相王於當年四月八日被殺。事後,當地羣眾為感謝欒相王救濟之恩,在城內西北角修建欒相寺。每年農曆的四月八日,前來祭拜的羣眾如雲,逐漸形成大型春會。
為了減少會期踏壞麥子,20世紀20年代,經當地兩名權威人士倡議,將每年四月八日的會期改為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八,直至延續至今。
如今,每年農曆二月初八這天,方圓幾里乃至幾十裏的羣眾和生意人都會早早來到普大莊趕大型春會。春會會期5天,會上商賈雲集,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與此同時,由羣眾自發組織的大型古裝戲在村莊黃金地段好戲連台,觀者如雲。趕春會者更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當然,附近一些羣眾和信眾也趁此機會到欒台燒香、祭拜,他們一邊虔誠地點上香火,祭拜欒相王,一邊祈福納祥,祝願全家老少幸福安康。

欒台千古遺恨

據欒台附近80多歲的普長建老人説,從他記事時起,欒台就經歷過多次劫難。據他回憶,解放前欒台佔地有10多畝,約1萬多平方米,四周是水波連連的河流。欒台周圍矗立着一道高高的古城牆,四角建有4個炮樓,古色古香,戒備森嚴。台上還建有100多間房屋,其中最顯眼的是前大殿、後大殿和閣樓。大殿內供奉有多尊神像,神像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台上還設立有許多石碑,栽植有好多松柏,顯得鬱鬱葱葱,走上台子,讓人感覺一派莊嚴肅穆景象。
後來,國民黨在台上設立區政府,並在上面辦公。之後,又在上面開設私塾,供當地一些地主、富户的子女上學。直到解放後,欒台一時才得以安寧。
1958年“破四舊、立四新”時,當地政府將欒台上面的前大殿、後大殿、閣樓及石碑、樹木等附屬設施全部拆除,欒台之上一片突兀,失去了歷經數千年的往日風采,成為千古遺恨。 [1] 

欒台欒台現狀

欒台
欒台(7張)
為加強對古文化遺存的保護,2007年2月以來,鹿邑縣王皮溜鎮黨委、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對欒台遺址的保護力度,成立了欒台管理委員會,指定專人進行具體負責。同時,鎮、村兩級組織發動當地羣眾募捐,所收捐款全部用於欒台的建設。
2007年4月,在欒台管理委員會的牽頭組織下,羣眾在欒台上面特意恢復建設了3間大殿,並在大殿內設置了神像,配套建設了一些附屬設施,同時在台上栽植了一些松柏。欒台管理委員會負責人、2012年已經72歲的普永信老人説,雖然2010年的欒台跟過去的盛況不能相比,但政府和羣眾對欒台的自發保護,讓欒台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容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欒台遺址會建設得越來越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