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權時

(漢語詞彙)

鎖定
權時,漢語詞彙。拼音:quán shí,釋義:指暫時,臨時。猶權宜。審度時勢。
中文名
權時
拼    音
quán shí
注    音
ㄑㄨㄢˊ ㄕㄧˊ
出    處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

目錄

權時釋義

1、暫時,臨時。2. 猶權宜。3. 審度時勢。

權時出處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 [3] 

權時例句

1、暫時,臨時。
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而 浮 秉征伐之任,欲權時救急。”
寒山《詩》之二○四:“ 張 王 李 趙 權時姓,六道三途事似麻。”
明 施耐庵 《水滸傳》第五五回:“ 宋江 道:‘某等眾人,無處容身,暫佔水泊,權時避難。’” [4]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今將本犯權時寄監收禁,候上憲批示。”
清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花媛媛的娘只得權時隱忍而去,連他跳槽的事亦未揭穿
《文明小史》第四八:勞航芥無奈,只得權時坐下。 [5] 
田漢 《獲虎之夜》:“爹逼得我沒有法子,我只好權時答應了。”
2. 猶權宜。
後漢書·梁商傳》:“雖雲禮制,亦有權時。” 李賢注:“權時謂不依禮也。”
王安石《非禮之禮》:“今之人諰諰然求合於其跡,而不知權時之變。”
3. 審度時勢。
漢·王充《論衡·答佞》:“人操行無恆,權時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撓。” [1] 
《續資治通鑑·宋高宗建炎元年》:“ 金人專以鐵馬取勝,而吾以步軍敵之,宜其潰散。今行在之馬不滿五千,可披帶者無幾,權時之宜,非括買不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