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權偉

(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鎖定
權偉,博士(後),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訪問學者(Visiting Scholar of GMU),IEEE CS、ACM Member,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CCF Member),擔任IEEE CS&E期刊客座編輯(Guest Editor),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評評議專家,IEEE、IET、TVCJ、計算機學報等多個國內外期刊審稿人,四川省創新團隊成員。任職於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成都交大運達電氣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1] 
中文名
權偉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
職    務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生導師 [1] 
主要成就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職    稱
副教授
任職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權偉人物經歷

2013—至今 西南交通大學 電氣工程學院教師,從事軌道交通信息化與智能化、智能視覺與智能系統方面的科研、教學工作
2017—2018 雲計算與智能技術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博士後
2016—至今 交大運達電氣 技術顧問
2015—2016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 計算機科學系 訪問學者
2009—2013 西南交通大學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信號與信息處理 博士
2007—2009 交大許繼電氣 研發部 設計師
2004—2007 西南交通大學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碩士
2000—2004 西南交通大學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自動化 學士 [1] 

權偉研究方向

(1) 軌道交通信息化與智能化
(3) 計算機視覺及其應用
(4) 智能信息處理
(5) 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及其應用 [1] 

權偉科研綜述

主要從事軌道交通信息化與智能化、智能視覺與智能系統及其應用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獲國家中美人才培養項目資助赴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計算機科學系開展學術交流訪問,2017年於雲計算與智能技術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目前已發表SCI/EI檢索等論文30餘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0餘項,受理6項,軟件著作權1項,其中多項成果已轉化,參與教改項目與合著著作多項。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西南交通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主持/參與包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在內的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包含大型城市應急指揮系統、原鐵道部大型鐵路運管系統在內的橫向研發項目10餘項 [1] 

權偉科研項目

科學研究(部分)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703350),主持
[2] 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2015JY0141),主持
[3]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7ZA0392),主持
[4] 中央高校科技創新項目(2682014cx024),主持
[5] 西南交通大學博士創新基金項目,主持
[6] 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8YFB1201603),主研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高鐵聯合基金項目(U1834203),參與
[8] 四川省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17ZDYF1517),主研
[9] 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2019TPL-T19),主研
[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071184),參與
[1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基金項目(60776826),參與
[12] 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國家級項目,參與
[13] 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參與
橫向項目(部分)
[1] 高鐵及其弓網智能檢測與監測系統,課題負責人
[2] 牽引變電所無人值守監控系統,項目負責人
[3] 牽引變電所智能輔助系統,分項負責人
[4] 成都市應急聯動指揮系統,主研
[5] 鐵道部客運專線固定設備綜合維管系統,參與
[6] 武漢鐵路供電調度管理系統,參與
[7] 四川省土地管理系統,主研
[8] 交大許繼EMIS管理系統,項目負責人
[9] 成都鐵路水電事故搶修管理系統,項目負責人
[10] PSMIS牽引供電運營管理系統,參與 [2] 

權偉學術成果

學術論文(部分)
[1] Wei Quan, T. Li, S. Gao, and J. Chen. Visual Tracking with Multiple Hough Detectors.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Elsevier, 2017, 66. DOI: 10.1016/j.imavis.2017.08.001. (SCI)
[2] Wei Quan, Z. Liu, J. Chen, and D. Liang. Adaptive Relay Detection Using Primary and Auxiliary Detectors for Tracking.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2016, 1-15. (SCI)
[3] Wei Quan, Y. Jiang, J. Zhang, and J. Chen. Robust Object Tracking with Active Context Learning. The Visual Computer, Springer, 2015, 31(10): 1307-1318. (SCI)
[4] Wei Quan, J. Chen, and N. Yu. Robust Object Tracking using Enhanced Random Ferns. The Visual Computer, Springer, 2014, 30(4): 351-358. (SCI)
[5] Wei Quan, J. Chen, and N. Yu. Adaptive Collaborative Tracking for Multiple Targets.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OP, 2012, 23(12): 125407. (SCI)
[6] Wei Quan, Y. Liu, X. Lu,T. Li, Y. Wang, C. Jia, J. Chen. Robust Visual Tracking Using Multiple Detectors by Trajectory Entropy Minimizatio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Algorithm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WAACE 2018), 2018. (EI)
[7] Wei Quan, J. Chen, and N. Yu. Mesh-Shrink: Real-Time Fast Moving Object Tracking with Sporadic Occlus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ICIMT 2012), 2012.12. (EI)
[8] D. Liang, A.P. Darko, Z. Xu and Wei Quan. The Linear assignment method for multi-criteria group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interval-valued pythagorean fuzzy bonferroni m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2018. (SCI)
[9] D. Liang, D. Liu, and Wei Quan.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of Hesitant Fuzzy Interval Sets for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IEEE Computing in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8, 20(2):38-51. (SCI)
[10] W. He, Z. Li, S. Yang, and Wei Quan. SV-FVDM: A Synthetic Vision based 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Model for Interactive Traffic Simulation. IEEE Computing in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8. (SCI)
[11] D. Liang, A. Kobina, and Wei Qua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for Probabilistic Linguistic Multi-criteria Group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Geometric Bonferroni M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 2017, (1): 1-11. (SCI)
[12] Z. Hua, X. Chen, and Wei Quan. Track Section Occupancy Detection Model Based on Infrared Ray Sensor and Time-Series Change Rate Matching. IEEE Sensors Journal, 2016, 16(4): 1079-1087. (SCI)
[13] L. Yang, T. Zhang, J. Chen, P. Dai, Wei Quan, K. Wang, and Z. Wang. Motion Simulation of the Inner Hair Cell Stereocilia. IEEE Comput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 15(2): 27-33. (SCI)
[14] Z. Wu, X. Chen, S. Zhu, Z. Zhou, Y. Yao, Wei Quan, and B. Liu. Enhanced sensitivity of ammonia sensor using graphene/polyaniline nanocomposite.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13, 178: 485-493. (SCI)
[15] Z. Wu, X. Chen, S. Zhu, Z. Zhou, Y. Yao, Wei Quan, and B. Liu. A room temperature methane sensor based on graphene nanosheets/polyaniline nanocomposite thin film. IEEE Sensors Journal, 2013, 13(2): 777-782. (SCI)
[16] 權偉, 陳錦雄, 餘南陽. 在線學習多重檢測的可視對象跟蹤方法. 電子學報, 2014, 42(5): 875-882. (EI)
[17] 權偉, 陳錦雄, 江永全, 餘南陽. 基於霍夫蕨的實時對象跟蹤方法.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4, 49(3): 477-484. (EI)
[18] 權偉, 陳錦雄, 江永全, 餘南陽, 邢琪. 基於分層檢測的人體膝關節前交叉韌帶定位方法.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 2013, 25(12): 1862-1867. (EI)
發明專利(部分)
[1] 基於網格收縮的對象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110000750.5.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2] 基於單純形法的對象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110000733.1.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3] 自適應運動相關協作多目標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110209402.9.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4] 一種基於隨機蕨的自舉弱學習方法及其分類器. 專利號 201210180065.X.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5] 一種基於主動場景學習的對象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210180170.3.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6] 一種基於檢測中支持在線聚類學習的對象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210229981.8.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7] 基於網格對象跟蹤的實時泥石流表面速度測量方法. 專利號 201110124843.9.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8] 基於單純形法的泥石流次聲定位方法. 專利號 201110043300.4.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9] 基於對象檢測的交通流量檢測方法. 專利號 201310106728.8.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10] 基於場景識別的入侵檢測方法. 專利號 201310106572.3.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11] 基於多細胞塊狀態融合的對象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410633195.3.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12] 一種自適應對象特徵的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510176536.3.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13] 基於目標引導顯著性檢測的對象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510031269.0.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14] 一種基於像素多編碼表匹配的對象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610141645.6.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15] 一種軌跡熵最小化對象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610141089.2.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16] 一種基於蒙特卡洛樹搜索的對象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610537417.0. 第一發明人. 已授權.
[17] 一種基於在線狀態學習與估計的目標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710269951.2. 第一發明人. 已受理.
[18] 一種基於遷移學習迴歸網絡的目標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810250785.6. 第一發明人. 已受理.
[19] 一種基於多層時序濾波的目標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910396789.X. 第一發明人. 已受理.
[20] 一種自適應時空學習與狀態識別的目標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910280578.X. 第一發明人. 已受理.
[21] 一種基於時空特徵融合學習的目標跟蹤方法. 專利號 201910007818.9. 第一發明人. 已受理.
[22] 一種基於編碼圖形的車輛定位方法. 專利號 201410836629.X. 共同發明人. 已受理.
[23] 基於主動光源的車輛控制系統、自動行駛車輛及系統. 專利號 201510127455.4,共同發明人. 已受理.
軟件著作權
[1] 權偉. EnRF目標跟蹤系統軟件 V2.1.1. 登記號 2016SR321302, 已登記. [3] 

權偉榮譽獎勵

[1]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 四川省創新團隊成員
[3]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教學工作獎勵
[4] 省級教學成果獎+精品課程本科工作獎勵
[5] 西南交通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6] 西南交通大學優秀工會積極分子
[7] 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研究生特等獎學金
[8] 西南交通大學優秀畢業生
[9] 西南交通大學優秀學生幹部
[10] 西南交通大學精神文明先進個人
[11] 西南交通大學中乙助學獎學金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