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橫山老腰鼓

鎖定
橫山老腰鼓,陝西省橫山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橫山腰鼓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按表現形式可分為小場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幾種類型。
流傳在陝北地區的橫山老腰鼓又稱“文腰鼓”,是現存唯一的老腰鼓,其產生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它主要分佈於橫山縣的蘆河川、小理河川、大理河川、黑木頭川流域,而以南塔鄉張村地村最具代表性。
2008年6月14日,橫山老腰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42。 [1] 
中文名
橫山老腰鼓
批准時間
2008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Ⅲ-42
申報地區
陝西省橫山縣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橫山老腰鼓歷史淵源

陝北橫山縣黑木頭川南塔鄉張存有地,是橫山老腰鼓的發祥地。是當地羣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俗舞蹈形式。它產生的具體年代,當代還未見史籍詳細記載,據橫山文化館調查及部分廟宇石碑的文字存證推測,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中期。 邊民久居塞上,也習而為之,逐漸將老腰鼓的應用由戰事擴展到民間娛樂之中,經長期演變,形成豪放激昂、剛勁有力並帶有軍旅站陣色彩的腰鼓藝術。也有傳説,橫山老腰鼓是古代勞動人民逢年過節謁廟、祈神、拜神,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逐漸由祭祀舞蹈發展而來的一種民俗性的民間舞蹈藝術。橫山腰鼓影響較大並流傳久遠。
清光緒年間和民國十七年就有橫山腰鼓藝人曾在延安、安塞的真武洞、西河口傳藝,是安塞腰鼓的前身和源頭。
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橫山遭到百年大旱,當地鄉民為了求神祈雨,殿市鄉曾組織了一支二百人的腰鼓隊,抬着神樓子,在當地慶豐寺續三天進行了通宵達旦的擊鼓祈雨活動。最後,橫山終於下了雨,老鄉們為了感謝二百人祈雨敬神的功稱其為“神龍腰鼓隊”。
1946年南塔鄉張存有地村腰鼓藝人李應海、李應和,在延安川口六鄉與著名勞動英雄楊步浩組織秧歌隊,在延安演出後轟動時。後來邊區政府組織他們給毛主席、朱總司令拜年,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讚譽。隨着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腰鼓很快普及到各個解放區乃至全國。 [2]  [3]  [4] 

橫山老腰鼓舞蹈特色

橫山老腰鼓表演形式

腰鼓羣舞表演則屬於新腰鼓表演形式,人數不限,規模盛大氣勢尤為壯觀。四人鼓子手錶演,是由一名“傘頭”、四名“鼓子手”、四名“拉花”表演,純屬情緒舞蹈。八人鼓子手錶演是由“傘頭”、“拉花”、“雜色丑角”表演,其排列十分講究,形式較為普遍,屬大場表演。 [2] 
橫山老腰鼓
橫山老腰鼓分為“文鼓”與“武鼓”兩大類。“文鼓”一般由老人表演,又稱《老人腰鼓》。表演時常用的動作有“纏腰打”、“掏腿打”、“轉身打”、“前進步”、“十字步對打”、“對轉”等。此種腰在當地又稱“下三路”動作。“武鼓”又稱“後生腰鼓”,也叫“上三路”,多由年輕《橫山腰鼓》之二小夥或體力充沛、精神煥發的中年人表演。節奏鏗鏘有力,舞姿跳躍歡快,動作奔放有力,氣氛強烈粗獷。動作幅度大、力度強、節奏快、變化多,有連續的跳跨蹦轉、踢蹲翻踏的動作,總是在“快而不斷、狂而不亂”的套路中進行。當地藝人還總結歸納了幾句口決:“轉身擊鼓踢腿髙,跑跳騰空接跪打,憋蹦有力跨步大,翻個筋斗蹲步巧。” [3] 
橫山老腰鼓還分為四種表演形式有:
小場腰鼓:由一名“鼓子手”與一名“拉花”表演的雙人歌舞。表演時有説有唱、邊歌邊舞。常在大場表演結束後,與其他舞蹈相繼交叉輪換入場表演還表演一些帶有簡單故事情節的節目,如《送郎參軍》《還家門兒》等。
四人腰鼓:指表演時必須有四名“鼓子手”和四名“拉花”同場表演。“拉花”可手執彩扇,或持小鑔雙手隨鼓點節奏敲擊,有時也可邊敲邊唱,對歌對舞。此種形式屬於一種小場節目,迄今仍在安塞、米脂等地有所流傳。 [3] 
老腰鼓:一種民間傳統的腰鼓舞隊形式。在鑼鼓嗩吶的伴奏下,由一名手執燈籠傘的傘頭,率領八名“鼓子手”和八名“拉花”,以及其他民間舞蹈節目和隊尾蠻婆、蠻漢等一批丑角組成的綜合性民問舞隊,遊村轉鄉,挨門拜年。表演程式與《安塞腰鼓》和《陝北秧歌》程式基本一樣,分為“路鼓”、“場地鼓”兩種。此種《老腰戟》形式以突出舞者的自娛性為主,全由“鼓子於”在同一節奏中任意表演、即興發揮,對動作、舞姿從未進行過統一和規範。特別是舞者雙腿屈膝下蹲,上身後仰挺腹的動作,形成了一種拙而不笨、粗而不野狂而不蠻、垮而不醜的一種粗獷、剛健、質樸、渾厚的陝北漢子的形象。由於不強調整體動作的統一性、規範性和表演性,使“鼓子手”的舞姿各具千秋、變化多端真可謂是多姿多彩、千奇百態,展現了《橫山腰鼓》豐富多彩的韻律特色。 [3] 
新腰鼓:自1942年新秧歌運動之後,陝北各地出現了一種以腰鼓為主的表演形式。在傘頭的率領下,組織數十名或百餘名“鼓子手”進行廣場性的羣體腰鼓表演,並將腰鼓隊中的其他形式,包括“拉花”小場舞蹈節目以及隊尾跟隨的各類丑角人物等都刪除了,成為一種純腰鼓表演形式,從而更突出了震撼人心的表演氣氛和情緒,以及民間腰鼓的時代特色和精神風貌。《新腰鼓》成為廣大城鄉羣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活動。在陝北各縣更為普及。 [3] 

橫山老腰鼓表演道具

橫山老腰鼓的主要道具有:虎錚、傘、腰鼓、鼓槌、旋子鉸子。服裝方面鼓子手頭包黑布,戴無頂草帽圈,帽口裝五彩小紙折花,上身穿鈎雲布衫,下穿燈籠褲,腳穿黑布鞋。拉花頭戴花毛巾,腦後東長腰大辮子,前額五彩珠配小圓鏡,身穿五彩老花布大襟衣,下穿兩片羅裙。傘頭頭包黃綢布,裹戰巾,腰扎紅綢布,腳穿黑布鞋。 [2] 

橫山老腰鼓舞蹈動作

橫山老腰鼓表演的基本動作有“二腳不落地”、“蹬腿打”、“踹腿打”、“反身連轉步打”、“過堂對打”、“纏腰對打”、“過堂連身轉打”等。主要場子有“棗核子倒開花”、“黑驢滾晝”、“黑虎掏心”等在打法上陝北橫山老腰鼓始終保持着原生態的技法,保持着豪放、粗獷、激越、詼諧的特點和傳統品格。
鼓子手動作矯健有力、威武豪放、步法多變、舞姿優美、鼓點清脆、打法交替穿插。腰鼓隊裏的女角俗稱“拉花”,多由男性反串,手握鉸子、旋子,含嗔帶羞,舉步輕盈,與鼓子手成雙配對。 [2] 

橫山老腰鼓傳承保護

橫山老腰鼓傳承價值

橫山老腰鼓長期保持着原生態的打鼓技法,在服裝、道具、扮相、舞蹈動作等方面都極具特點,顯示出豪放、粗獷、激越、詼諧的傳統風格,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研究價值。 [5] 

橫山老腰鼓傳承現狀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下,橫山老腰鼓的傳承與發展遇到了極大挑戰,亟待制訂具體措施加以搶救保護。 [2] 

橫山老腰鼓傳承人物

李成元,男,1954年12月出生,陝西省橫山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橫山老腰鼓代表性傳承人,由陝西省橫山縣申報。 [6] 

橫山老腰鼓保護措施

2007年,橫山老腰鼓現已被列入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 [4] 
2018年,榆林市橫山區成立老腰鼓協會。 [7] 
2018年4月,橫山區獲授“中國曲藝之鄉”之稱。 [8]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榆林市橫山區文化館獲得“橫山老腰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9] 

橫山老腰鼓社會影響

橫山老腰鼓重要展覽

1985年,由陝西省歌舞團強凱所編的《橫山腰鼓》參加了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民間藝術節的表演。
2017年2月,在陝北榆林過大年,在榆林鎮北台表演中,橫山老腰鼓得到展示。 [10] 
2018年1月,橫山老腰鼓協會舉辦的“鼓舞迎春”橫山老腰鼓風采展示會在區體育中心進行展演。 [11] 

橫山老腰鼓榮譽表彰

2010年5月。在第二屆中國秧歌節上,“吉祥腰鼓”演出隊應邀參加了開幕式表演,“橫山老腰鼓”參加了比賽,在14個隊的角逐中,橫山老腰鼓獲得一等獎。 [12] 

橫山老腰鼓文化軼事

橫山老腰鼓是流傳於榆林市橫山縣一種傳統民間腰鼓形式,相傳《陝北腰鼓》最早起源於橫山縣。由於橫山土地貧瘠,連年遭災,很多橫山人逃荒他鄉,也將腰鼓傳向外地。其中去安塞的人最多,迄今安塞很多打鼓的人祖籍多為橫山。據當地藝人介紹,《橫山腰鼓》明代前俗稱“打鼓”,後因表演中的“鼓子手”均將鼓斜掛於左側腰故稱其為《腰鼓》。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