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前聯邦德國1959年伯哈特·維奇執導電影)

鎖定
《橋》是伯恩哈德·維基執導的戰爭片,Folker Bohnet和弗裏茨·維伯出演。
該片講述了1945年4月,戰爭已近尾聲,七個十幾歲的少年卻被組織起來頂替德軍來到前線作戰的故事。
中文名
外文名
Die Brücke
其他譯名
最後的橋
類    型
劇情、戰爭
製片地區
西德
導    演
伯哈特·維奇
上映時間
1959年
對白語言
德語
色    彩
黑白
主要獎項
1960年32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佳外語片)
1960年17屆美國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1960年10屆、1989年39屆德國電影獎
出品時間
1959年

劇情簡介

《橋》海報
《橋》海報(6張)
1945年4月,戰爭已近尾聲,德國人疲於應戰,炸彈轟塌了小鎮附近的橋樑,前線步步逼近,德國士兵忙不迭撤離,以逃脱美軍的進攻,而七個十幾歲的少年卻被組織起來頂替他們來到前線作戰,在納粹流血即榮耀的思維鼓動下,他們竟然面對炮火連天的危險境地卻毫無畏懼。而其實,在上前線之前,戰爭對於這些幼小卻很堅強的男孩不過是充滿冒險的幻境,他們將如何抵抗這殘酷的現實呢?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Hans Scholten Folker Bohnet
Albert Mutz 弗裏茨·維伯
Walter Forst Michael Hinz
Jurgen Borchert Frank Glaubrecht
Karl Horber Karl Michael Balzer
Klaus Hager Volker Lechtenbrink
Sigi Bernhard Günther Hoffmann
Franziska Cordula Trantow
Stern Wolfgang Stumpf
Heilmann Günter Pfitzmann
Fröhlich Heinz Spitzner
Lt. Colonel 西格弗雷德·斯楚瑞..
Mrs. Mutz Ruth Hausmeister
Mrs. Borchert Eva Vaitl
Mother Bernhard Edith Schultze-Wes..
Mr. Forst Trude Breitschopf
Mr. Horber Klaus Hellmold
Sigrun Inge Benz
Barbara Edeltraut Elsner
Stabsfeldwebel Vicco von Bülow
Wounded Soldier Johannes Buzalski
Unteroffizier Kurt Habernoll
Zivilist Emil Huneck
[1] 

職員表

原著 Manfred Gregor
導演 伯恩哈德·維基
編劇 伯哈特·維奇、Michael Mansfeld、Karl-Wilhelm Vivier
攝影 Gerd von Bonin
配樂 Hans-Martin Majewski
剪輯 Carl Otto Bartning
藝術指導 Heinrich Graf Brühl、Peter Scharff
服裝設計 Josef Wanke
展開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1960;第32屆) 提名:1
提名
·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伯哈特·維奇 Bernhard Wicki
美國金球獎(1960;第17屆) 獲獎:1
獲獎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
德國電影獎 獲獎:6
1989;第39屆
獲獎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四十週年特別獎伯哈特·維奇 Bernhard Wicki
1960;第10屆
獲獎
·金質電影獎-最佳電影配樂 Hans-Martin Majewski
·金質電影獎-最佳年輕女演員 Cordula Trantow
·金質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Edith Schultze-Westrum
·金質電影獎-最佳導演伯哈特·維奇 Bernhard Wicki
·Challenge Award 'Golden Bowl'-傑出故事片 [3] 

影片評價

這是身為演員的維基執導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德國戰後第一部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的故事片。維基把戰爭中將結束前最後幾天的氣氛描寫得淋漓盡致,人們在恐懼和希望中徘徊。他特別成功的剖析了這些剛剛成長的年輕人的心理世界,他們把戰爭看作是自己民族應盡的責任,同時又把它看成是一場戲劇性的冒險行動。評論家認為精彩的是那些非常真實而又血淋淋的決鬥場面,這是由於年輕人衝動表現出來的幼稚而造成的,同時告訴人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