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樟木艾蛛

鎖定
樟木艾蛛,Cyclosa zhangmuensis (Hu et Li,1987),蜘蛛目園蛛科艾蛛屬的一種蜘蛛。
中文名
樟木艾蛛
拉丁學名
Cyclosa zhangmuensis (Hu et Li,1987)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螯肢亞門
蛛形綱
亞    綱
柄腹亞綱
蜘蛛目
亞    目
新蛛亞目
園蛛科
亞    科
園蛛亞科
艾蛛屬
樟木艾蛛
分佈區域
中國(西藏)

樟木艾蛛形態特徵

樟木艾蛛 樟木艾蛛
頭胸部長大於寬,頭區狹窄並隆起,胸區寬圓,中央凸出並略高於頭區,頸溝明顯。背甲黑褐色,螯肢同色,前齒堤3齒,後齒堤2齒。觸肢黃色,具有褐色環紋,跗節末端具1爪,爪下有極小的梳齒8枚。
雌蛛體長6.10者,頭胸部長1.80,寬1.10;腹部長4.30,寬1.70。前眼列後曲,4眼等大;後眼列微後曲,後中眼大於後側眼,前後側眼緊靠。中眼長大於寬,前邊大於後邊。
下唇寬大於長,基部黑色,端部灰色並具成對黑色剛毛。 [1] 
胸甲心形,灰黃色,正中央有一四菱形黑斑,其周圍布有5個白色圓斑。步足淡黃色,各節具黑褐色環紋,跗節末端具3爪,上爪各有梳齒12枚,下爪僅有3枚小齒,此外,2個副爪腹面亦各具6枚小齒。足式為1,4,2,3。腹部較長,前半部粗壯,並向背面翹起,後半部狹窄。
腹部背面前方有一對突起,末端有四個突起,整個腹部背面布有白色鱗斑及黑褐網紋,正中央部位具一縱向灰褐色線紋,並向兩側發出3—4對短斜紋;腹部背面後半部的黑褐色網紋特別密集,形成葉斑狀。腹部腹面向外凸突,其色澤與背部相同。紡器黑色,位於腹部腹面1/2之前的正中部位。外雌器之垂體粗短,其內部結構具一對蠶豆形納精囊,交媾管細弱而扭曲。 [1] 

樟木艾蛛分佈範圍

中國(西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