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域(拼音:yù)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域的古文寫作“(yù)”,左像一區域,右為用於守衞的“戈”。大約到篆文加“土”旁分化出“域”。“域”是“或”的分化字,本義指一定疆界內的地方,引申指封邑、封國。 [2]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FAKG(86、98)
倉    頡
GIRM
鄭    碼
BHJA
筆    順
橫、豎、提、橫、豎、橫折、橫、提、斜鈎、撇、點
字    級
一級(2164) [1] 
平水韻
入聲·十三職 [5] 
注音字母
ㄩˋ
總筆畫
3+8
四角號碼
4315₀
Unicode
CJK統一漢字 U+57DF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異體字
㚜、㽣、䧕、𡌳、𢨊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域的古字是“或”;“或”也是“”的初文。“或”“域”“國”三字同源,本義相同,指疆域,地域。“或”,西周金文作圖1-4,“圖A”象徵疆域領土;“圖B”為“”(兵器之柄)之初文,表示以武器守衞;意思是用兵器守衞城池。後來“或”被借用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遂加表示城池的“囗(wéi)”旁作“國” ,以表示本義。在上古,“國”字既可以代表國家,也可以代表地域,為了分化字義,“國”字所包含的地區之義,古人又在“或”字左邊加了個“”字,另造了“域”字,專門表示地域之義。“域”是個左右結構的形聲字兼會意字。左邊的“土”字是形符,這與疆土範圍有關。右邊的“或”作聲符。兩形合一,指一定疆界之內的地方。後來“域”字的詞義擴大了,凡是一定範圍的地方,都可以叫做“域”。 [2]  [6]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疆界,一定範圍內的較大的地方。
territory
《詩經·商頌·玄鳥》:“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漢書·趙充國傳》:“既臨其域,諭以威德。”
地域;疆域;流域
引申為事物達到的程度,境界。

《漢書·禮樂志》:“驅一世之民,濟之仁壽之域。”

泛指某種範圍。
region;area;
domain
《漢書·陳湯傳》:“出百死,入絕域。”
《韓非子·難一》:“是管仲亦在所去之域矣。”
音域;境域;域名定義域
封邑;邦國。

《漢書·韋玄成傳》:“無嫷爾儀,以保爾域。”

墓地;墳地。

唐·韓愈《唐故左金吾衞將軍李公墓誌銘》:“其葬用古今禮,以元配韋氏夫人祔而葬,次配崔氏夫人於其域異墓。”

數學上稱關於乘法有單位元素,使它與集合裏任何元素的積就是該元素,並且除零元以外的任何元素都有逆元素,使任何元素與其逆元素的乘積是單位元素的


動詞
侷限。
limit
清·王韜《甕牖餘談·煤礦論》:“湖南一省之所產,已可當歐洲列國之所出,其充足饒裕,地球中幾無能與之匹,而奈之何終以自域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下:“政治家之眼,域於一人一事,詩人之眼,則通古今而觀之。”

劃分區域。

《孟子·公孫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趙岐注:“域民,居民也。”

存在。

《公孫龍子·堅白論》:“堅白域於石,惡乎離?”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7]  《現代漢語詞典》 [8]  《漢語大字典》 [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二】【戈部】於逼切(yù)
(或)邦也。從囗從戈,以守一。一,地也。
域,或又從土。 [10] 

説文解字注

“邦也”注:邑部曰:“邦者,國也。”蓋或、國在周時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複製國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謂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而封建日廣,以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盡之,乃又加囗而為“國”。又加心為“惑”。以為疑惑,當別於或,此孶乳寖多之理也。既有國字,則國訓邦,而或但訓有。漢人多以有釋或,毛公之傳《詩·商頌》也,曰:“域,有也。”傳《大雅》也,曰:“囿,所以域養禽獸也。”域即或。《考工記·梓人》注:“或,有也。”《小雅·天保》箋、鄭《論語》注皆雲:“或之言有也。”高誘注《淮南》屢言:“或,有也。”《毛詩》“九有”,《韓詩》作九域,緯書作“九囿”。蓋有,古音如以,或,古音同域,相為平入。
“從口”注:羽非切。
“戈㠯守其一”注:從三字會意。於逼切。《廣韻》分域切雨逼,或切胡國,非也。一部。
“一,地也”注:解從一之意。
“域,或或從土”注:既從口從一矣,又從土,是為後起之俗字。 [11] 

廣韻

雨逼切,入職匣 ‖或聲職部(yù)
域,居也。邦也。雨逼切。十四。 [12] 

康熙字典

【醜集中】【土部】 域;部外筆畫:8
古文:㽣、䧕、𢨊
(yù)《唐韻》雨逼切。《集韻》《韻會》《正韻》越逼切。竝音棫。邦也。區域也,界局也。《古氣墳》:歸止居域。《詩·商頌》:肇域彼四海。《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又宇內曰域中。《莊子·秋水篇》:泛泛乎若四方之無窮,無所畛域。《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
又外國曰絕域。《前漢·武帝紀》:詔州郡察吏民,有可為將相,使絕域者。
又墓限曰域。《周禮·春官·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
(yù)又《集韻》乙六切。音鬱。謝惠連《雪賦》:雪宮建於東國,雪山峙於西域。葉下竹。別作𡌳,見《佩觿》。𡌳與𢧄不同。𢧄音耊,從戈,從口,從𡈼。此從或從土。 [13]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土”的末筆橫改提。“土”窄“或”寬,頂部“土”低,底部“或”低。“土”首筆橫從橫中線上側起筆。“或”,首筆橫從豎中線左側起筆;“口”,㇕(橫折)的橫段在橫中線下側;㇂(斜鈎)從豎中線上端起筆至右下角;撇筆從橫中線上側撇向提筆下方。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wək
王力系統
ɣ
ǐwək
周法高系統
ɣ
iwək
李方桂系統
gw
jək
西漢



東漢





jək


jə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iwək
北魏後期北齊

jiwək
齊梁陳北周隋

jwə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j
i̯wək
擬音/王力系統

ɣ
ǐwək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juək
擬音/周法高系統

j
iuek
擬音/李方桂系統

j
wək
擬音/陳新雄系統

j
ǐuək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4] 

韻書集成

韻書名稱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二十四職
合口呼
三等
次濁
雨逼切
ɣjuək
集韻
入聲
一屋
合口呼
三等
全清
乙六切
ʔiuk
入聲
二十四職
雲/匣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越逼切
ɣiuek
禮部韻略


入聲





越逼切

增韻


入聲





越逼切

中州音韻


入聲作去聲
齊微





銀計切

洪武正韻

入聲
七陌


次濁
越逼切
oyək
分韻撮要

陽入
第三十二彭棒硬額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4]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y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y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y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y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yo
21
陽平

y
21
陽平
新讀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yəʔ
4
入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yeʔ
4
入聲

晉語
太原
yəʔ
2
陰入

吳語
蘇州
jyɤʔ
23
陽入

吳語
温州
jy
212
陽入

湘語
長沙
y
24
入聲

湘語
雙峯
y
35
陰去

贛語
南昌
yt
5
陰入

客家話
梅縣
vɛt
1
陰入

粵語
廣州
wɪk
2
陽入

粵語
陽江
wak
54
上陽入

閩語(閩南片)
廈門
hɪk
5
陽入

閩語(閩南片)
潮州
hok
4
陽入

閩語(閩東片)
福州
miʔ
4
陽入

閩語(閩北片)
建甌
y
24
陰入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5]  、漢典 [14]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26]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559;1108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29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7]
  • 5.    平水韻 十三職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6-26]
  • 6.    顏煦之編著.一字一世界 XY[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01:176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縮印本 上[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8.01:237.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595
  • 9.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113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804.
  • 11.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5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092-2093
  • 12.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528.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62.
  • 14.    “域”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26]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4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