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樓辛壺

鎖定
樓邨(1881—1950),又名卓立、小名保源,字肖嵩、又字新吾,號玄根居士、麻木居士、玄道人、玄樸居士、玄璞居士、縉雲老叟。與吳昌碩交好,介師友之間。吳氏為之改名辛壺(與新吾諧音),此後多用此名。齋稱玄根廎。浙東縉雲人。
本    名
樓辛壺
別    名
卓立
肖嵩、新吾
玄根居士、麻木居士、玄道人、玄樸居士、玄璞居士、縉雲老叟
出生日期
1881年
逝世日期
1950年
性    別

樓辛壺人物生平

據《三代畫禪》(樊有富文):樓獅山字閲江,清貢生,後畢業於浙江法政專科學校,從政而酷愛翰墨,有作品傳世。其次子,即樓辛壺。辛壺子,名浩之,餘友也,今為浙江逸仙書畫社社長。 [1] 
辛壺幼秉庭訓,即嗜詩文及書畫篆刻。18歲時,為不滿封建婚姻從縉雲逃至杭州,先後進浙江武備學堂、蠶桑學堂求學。畢業後,先執教於杭州仁和學堂、安定中學。後從政,任省府秘書。30歲左右脱離仕途,以金石書畫自贍。綜其後半生,除金石書畫外唯以詩為事,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為西泠印社社員、南社社員。民國丙辰(1916年)遷居上海,曾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及中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後者曾任校長),樂育英才,聲名益著。據韓師登安回憶,樓氏曾主持西泠社務數年,蓋由吳昌碩社長授意故。餘曾詢之樓氏之婿吳寅(亦老社員),亦同。社中文獻無有留存,今老輩謝世殆盡,已無可查考矣。
1911年,樓氏曾輯自刻印成《樓邨印稿),其早年之印作,每見其旁註有吳昌碩親筆批語,甚有參考價值。味琴、梅璋曾撰《評吳昌碩手評樓邨印稿),披載於《書法》1983年第4期。缶廬評語如:絕妙”“再加蒼茫”“此宜再得空氣,壺字略收小更佳…‘加厚,神在箇中”等。樓氏按缶廬意見改之,果然不凡。因未見樓氏為缶廬學生之確切記載,兩人交好但雖有師生之事而無師生之實,故本文以師友之間為結也。

樓辛壺樓辛壺之篆刻

自先秦古璽,下至漢印、元朱、明清諸流派,靡不究心。因崇拜吳昌碩故,未免受其影響(見印例53—55)。樓氏逝世後,其哲嗣浩之兄曾匯其遺作成《樓辛壺印存》。書中有劉海粟諸樂三題字,並陶冷月、沙師孟海、陸師維釗、韓師登安、沈本千、嚴羣、徐映璞等序跋,稱一時之盛。茲錄陸文於下:
往歲,餘客松江,獲交於費丈龍丁。丈為言縉雲樓辛壺先生之於藝,若書畫、若金石,皆足稱入古人之室,而得其用心之所在,非時流之所可幾及,餘心儀之。其後,餘又交王丈芝齡,丈為言先生之為人不獨精於藝,抑且篤於親故。與人交,清而和易,介而不亢,恂恂有古君子之風,餘於是益重先生。而又知費、王兩丈平素固不輕於許人者,亦決不以私誼阿其所好者也。當是時,海上之以書畫金石售於時者,類皆鶩徵逐,通聲氣,以廣交遊而弋盛名。若先生者,固可謂遊於藝而進於道者也。歲月不居,前塵若夢。及餘來杭州,晤哲嗣浩之,知先生已歸道山,所遺手跡,存者寥寥,唯印稿略備。浩之復益以西泠印社諸友之所藏,囑餘選定。餘唯於篆刻之學無所鑽研,第覺先生之作,自秦漢古璽以迄近代諸家,莫不擷其精而遺其粗,呼吸古今,不以一隅自囿。方之先生並世諸君,確無有出其右者。餘以知曩者費、王二丈之言信不虛也。選錄既竟,爰為之記其原委如此。
在《樓辛壺》(縉雲縣文史工作委員會編)中,陸師上述文字系由杭州老書家黃叔康以行書寫成,末有小記,今並錄此:“微昭兄作此序後,未及書寫乃抱病人院,醫療無效,竟歸道山。浩之檢得此稿,誼不容辭,吮毫增感,喟然成之。庚申仲春,八一叟叔康黃潔並記。”其時乃1980年也。

樓辛壺樓氏之書法

在乎顏柳之間。據云當年受獅山公嚴督,黎明即起,大、小字各寫若干紙,始得進早膳。故在幼年之時,即揮毫為里人寫春聯。其後,樓氏養成習慣,將曙即盤膝坐牀上,藉以清心人定(實習氣功也)。起牀後,打太極拳一套,藉以健體。再灑掃環境,然後潛心於臨池,數十年如一日。其小楷清雅佳妙。仙都景區有其擘窠摩崖《問漁亭》,見者莫不嘆其端凝渾穆也。
樓辛壺在世人眼中是個畫家,但究竟畫與印、詩、書法相比孰為低昂,世間也無定論。鄭逸梅在《南社金石書畫家樓辛壺》中風趣地説:“我在這兒為之調解一下,認為並皆佳妙,不分軒輊。”

樓辛壺樓氏畫

以山水為最佳。馬國權在《近代印人傳》中説:“擅山水畫,非但寫意,兼可寫實。煙霞滿紙,韻致高妙。”記得一次與浩之兄寒夜談藝,忽上樓取出一山水長卷,當時我即驚其與一般國畫家不同,頗得寫實之妙。説得白一點,像是一幅巨大的彩色照片。
樓氏的畫友特多,屬南社者即有黃賓虹俞語霜、姜丹書、孫雪泥等;屬西泠印社者如吳昌碩、丁輔之、高野侯唐雲童大年經亨頤等;其他如武曾保、趙叔孺、鄭午昌、劉海粟賀天健等。那時,謝之光與之緊鄰,作畫畢每求樓氏題詩。攝影界前輩郎靜山曾經為他和張善孖、大千兄弟合影,三人皆蓄長鬚,郎氏遂名該相片為“三胡圖”。

樓辛壺樓辛壺之詩

樓氏辛壺自幼即喜吟詩,至老不倦,為南社社員。浩之兄藏有樓辛壺的手稿數本,極珍貴。昔年,徐珂曾為其詩集題序,今錄於下:
樓辛壺畫作
樓辛壺畫作(40張)
樓辛壺《清風館集序》:樓君辛壺以畫名於時。嘗來海上,予得讀其畫。見題句,乃知其又能詩,謂有異夫今之畫師也。君尋還杭州,入省署為賓僚,不相見久矣。歲乙丑,朱子劍芝至自杭,語予曰:辛壺今且攻倚聲,每退食輒攬筆作畫,題詞於其端。方明月在池,花影盪漾,其心亦滉焉而若與為沈浮者。微吟低徊,恆不能自已。予心識其言,意將涉獵書記,入六藝之囿而畢遊之。越翌歲,君以《清風館集》示餘,則所為詩詞具在焉。夷愉真率,遠乎鄙俗,有蕭閒自得之趣。方今斯文將喪,詖辭詭辨,風靡一世。黠者且飾之以弋富貴,而君獨不然。顧君又嘗治兵家言、習蠶桑,皆有用之學問也。乃唯以鬻藝自給,不求顯於世,其微尚清遠,不尤難能可貴耶。
別看照片上的樓辛壺像個老學究,其實當年也是個鐵血男兒。在抗戰前夕,他有一首題為“二月既望,倭寇逼滬,猶在調停中。為香圃畫●即題小詩排悶”的詩,茲錄於下:
半世溪山畫裏妍,筆耕凶歲硯生煙。
高風流水無知己,餓斃於今愧昔賢。
喜有男兒寒敵膽,倭奴十萬幾生還。
漢家死義風猶在,誰敢橫行遼海邊。
再錄《題大千藏無款元人山水卷》一首於下:
松橫泉湧石嶙峋,席地幕天此避秦。
蘿徑草枯人跡遠,林巒秋寂鳥相親。
流離烽火家千里,蕭瑟山河日一輪。
萬事從來東逝水,浮雲夢鶴幻中真。
當然,詩人往往互相唱和。茲錄丁仁集《論印絕句》詠樓辛壺一首:“畫苑書林過眼煙,煙雲潑墨落銀箋。愛奇競道翻新樣,留取金針學古編。”以上四句,依次為查岐昌、馮念祖、周春、沈心原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