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楹聯習俗

鎖定
楹聯習俗,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楹聯,俗稱“對子 [2]  ,通稱“偶語”“儷辭”“聯語”“對聯 [3]  。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楹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輓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 [2] 
2006年5月20日,中國楹聯學會申報的楹聯習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Ⅹ—62 [11] 
中文名
楹聯習俗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遺產編號
Ⅹ—62
非遺類型
民俗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單位
中國楹聯學會

楹聯習俗歷史淵源

周代,有了用桃木來鎮鬼驅邪的風俗。
先秦文學著作中,對偶手法運用還不算普遍。
兩漢時期,一種叫做“賦”的半詩半文的文學形式發股起來。這種文體講究文采和韻律,兼具詩歌與散文的特點,在漢代頗為盛行,以致形成了一種特定的文體。在賦體作品中,對偶的修辭手法得到了廣泛、自覺的運用 [10] 
秦漢以前,中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傳説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 [2]  。這兩塊桃木板名詞對名詞;右邊“壘”字是仄聲,左邊“荼”字是平聲,正好和對聯的讀法、寫法一樣,即桃符就是最早的“春聯 [5]  ”。
西晉時期(290年左右),出現合律講究的對句,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誌。
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2] 
乾德二年(964年),後蜀之主孟昶在除夕題於卧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兩句對偶工整、含義明確,而且首尾二字連起來便是“新春”,很適應春節的氣氛。又由於次年正月(964年)後蜀被滅亡,宋朝派呂餘慶任成都知府,宋太祖趙匡胤的誕生日又稱為長春,這與孟昶聯中的“納餘慶”“號長春”的奇異巧合,被世人視為“卜語”、“預言”。因為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一幅春聯 [10] 
宋代,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2]  ”。
元代,由於種種原因,對聯較之宋代有些冷落,流傳下來的也不多。但在元雜劇中卻出現了對聯的形式,在每劇的收場時,常常用對對子的形式點出題目和正名。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提倡對聯。他在金陵(今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幅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户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2] 
清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2] 
辛亥革命前後,一方面中國數千年帝制被推翻,另外一方面反封建鬥爭繼續進行,而在此過程中,對聯也起到了良好的輿論宣傳與批判封建統治的積極作用。如革命人士劉師亮等就寫過不少諷刺批判封建統治和社會弊端的對聯,如:“自古未聞屎有税,而今只剩屁無捐”。其語言幽默辛辣令人噴飯,又一針見血,對社會統治腐敗、民不聊生的醜惡現實做了無情批判 [2] 
革命勝利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對聯這一古老的傳統藝術,更直接地掌握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手中,煥發出青春的異彩。人們用它歌頌黨的領導,表現美好生活,反映時代風貌,寄託革命情懷。從抗美援朝到土地改革,從農業互助組到人民公社,從大躍進到十年“文革”,對聯這一藝術形式無不打上了時代的印記 [10] 
隨着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並保留着貼對聯的風俗 [2]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楹聯習俗主要內容

楹聯習俗楹聯類型

楹聯應用廣泛,除名勝宮殿、亭台樓閣、廳堂書屋懸掛外,還廣泛應用於節慶、題贈、祝賀、哀輓、陵墓等場合。依據功用之不同,對聯可以分為春聯、楹聯、婚聯、輓聯、壽聯、交際聯、行業聯、裝飾聯、風景名勝聯、自題聯、技巧聯、雜聯(包括諧趣聯)等 [1-2] 
春聯:以除舊迎新、言明志向、充滿豪情,展望未來為主要內容,專門在元旦,春節時粘貼的對聯,因時效性較強,人們就稱為春聯。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楹聯:為了表達某種願望或滿足裝飾需要,過去常在宮廷、府宅、廟宇、園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聯語,統稱為楹聯。如杭州岳廟上的楹聯:“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柏,千尋抬頭望收拾山河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
婚聯:專門在舉行結婚儀式那天選用或編寫的能夠表達熱烈氣氛的對聯。如“巧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
輓聯:為了評價先人的生平業績,抒發後人誠摯的懷念之情,在追悼會或紀念會上所用的對聯。如悼念周恩來的輓聯“心血勞幹,革命事業似巍巍泰山震環宇,骨灰撒遍,總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潤人心”。
壽聯:當老人喜過生日,子女為了表達對長輩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壽、福滿家門為主要內容,精心書寫一些吉祥的詞語,或貼在門上,或掛在廳堂,這樣的對聯就叫壽聯。如“福如東海闊,壽比南山高”。
行業聯:明清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客觀上增加了對聯的需求,對聯也開始與行業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成為充當行業門面,出現了行業聯。酒業的:“千載龍潭蒸琥珀,深宵牛渚下絲綸。”再如豆腐店佳聯:“瓦缶澄來銀有影,金刀割處玉無痕 [2]  。”
春聯 春聯
楹聯 楹聯
婚聯 婚聯
輓聯 輓聯
壽聯 壽聯
行業聯 行業聯

楹聯習俗字數結構

楹聯以“副”為量詞,一般以兩行文句為一副 [1]  ,有時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 [2]  。並列豎排展示,自上而下讀,先右後左,右為上聯,左為下聯 [3] 
楹聯屬格律文學,有種種講究。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複 [2] 
其中尤以聲律的平仄與詞性的對仗最為關鍵 [3] 
楹聯也有禁忌。
忌合掌。所謂合掌,即指上下聯的意思完全相同。
忌同聲收尾。對聯的規則是不管短聯還是長聯,不管多少個分句,都要求上聯末尾字為仄、下聯末尾字為平聲,即上仄下平。
忌同聲落腳。同聲落腳,是指上下聯每條有兩個以上分句時,每個分句最後一個字不能同聲。
忌不規則的重複字。有規則的重字是楹聯創作中很好的修辭技法。但上下聯無規則的重字卻是詩、聯創作的大忌。詞曲可以不避重字,但楹聯就一定要避免不規則的重字。
忌上強下弱。對仗中詞語的分量,上下聯應在氣勢中相互匹配、旗鼓相當。否則容易出現上強下弱的現象,就是“虎頭蛇尾”,這也是楹聯創作中一忌 [5] 

楹聯習俗平仄聲律

平仄是漢語聲調的特點,通常把高低長短的聲調,分為平聲和仄聲兩類。古漢語中平聲為平調,上聲、去聲、入聲均為仄調。現代漢語中陰平(即第一聲)和陽平(即第二聲)屬於平聲,上聲(即第三聲)和去聲(即第四聲)屬於仄聲。平仄聲在一句或一聯中構成相互交替的節奏,這就是聲律。在詩、詞、曲、聯中,這種聲調的組合關係就被稱為平仄。
協調文字的平仄,即按規定將平聲字和仄聲字放在適當的位置上,這是對聯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衡量對聯工與不工的音韻標準。
楹聯主要有以下幾種平仄寫作。
類型
示例
平起
平平平仄仄(五言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七言聯)
仄起
仄仄平平仄(五言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七言聯)
平收
平平仄仄平(五言聯)
仄仄仄平平(五言聯)
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聯)
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聯)
仄收
仄仄平平仄(五言聯)
平平平仄仄(五言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七言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七言聯)
平仄聯型
四言聯型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五言聯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言聯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聯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他類型
拗句
平仄失調的句子。為了調整拗句的平仄,使之相諧而進行的補救,稱之為拗救。一般方法是:上句在什麼位置拗,下句在什麼位置救;本句拗,本句救;前字拗,隔字救 [5] 

楹聯習俗懸掛張貼

首先分辨清楚上聯和下聯,通過上、下聯最後一個字來判斷。最後一字如果是仄聲的,就是上聯,如果是平聲的,就是下聯。按照對聯的貼法,上聯應該貼在右邊,下聯應該貼在左邊。如果你不懂平仄,那就必須問懂平仄的人了(如果是購買的印刷品,可問賣家;如果是請人撰寫的,則可問書寫對聯的書法家)。
其次,分清了上下聯後,需要分清左右。一般而言,面對貼對聯的地方,如大、小門或廳牆、柱子,右邊貼上聯,左邊貼下聯。這是因為中國古代圖書為豎排版,都是按照由右至左的順序來閲讀的。
第三,如何書寫、張貼橫批也很重要。橫批有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的,按傳統習慣,其書寫和閲讀順序也是由右至左。現在書籍都是橫排,從左至右書寫和閲讀的,因此也有很多橫批由左往右書寫,這種橫批如果不與對聯配套使用而單獨張貼時是可以的(如貼在窗户頂上);如果橫批是與對聯相配套貼在門口或廳堂,那就必須由右至左書寫。要是對聯自右往左讀,橫批由左至右寫,那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5] 

楹聯習俗傳承保護

楹聯習俗傳承價值

楹聯習俗作為一種兼容民俗性、文學性和藝術性的獨特文學藝術,對社會產生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和深遠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教育文化作用:封建時代的啓蒙教育非常注重對仗和對句的錘鍊,例如啓蒙通用教材《訓蒙駢句》、《笠翁對韻》等都是以對仗句式編寫的,私塾教育中對課更是當時的基礎必修課,以此來鍛鍊思維、增加知識等。對句作為對聯的重要源流和分支,它的流行、發展與積累都必將推動對聯的發展和出現 [2]  。寫春聯、貼春聯作為春節中必不可少的活動,在辭舊迎新、祈願吉祥的意義背後,更通過楹聯普及詞義詞性、平仄節律、形式句法等方面的知識,樹立文化常識,培養語言習慣。寄情表意、習文明理,實乃一舉多得、潤物無聲 [3] 
社會交際作用:社會交際方面,對句經常作為文人仕宦的社交聚會的遊戲方法和娛樂手段,既起了一定的交際作用,又能鍛鍊才智,提高修養,在這方面出現了很多廣為傳誦的對句 [2] 
調節民眾精神生活作用:聯語的流行和繁盛,一方面深深烙印了中國的民俗文化,記載了時代歷史特徵,成為豐富和反映各地、各時民俗風情的生動材料;另一方面它的簡單、通俗性,也成為廣大民眾表達自身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願望,以及社會的評價態度等方面的有力手段 [2] 
宣傳、鬥爭、廣告的作用:封建統治階層往往把對聯作為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社會裝飾。例如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後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要求南京城每家每户春節都必須張貼對聯以示吉慶。而明清兩代中後期社會腐敗,朝政不舉,民生多艱,內憂外患,在這樣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對聯作為統治者在吉慶節日裝點門面,掩飾醜惡的作用更加明顯 [2] 
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作用: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着重大價值 [1] 
鄉村振興價值:把楹聯文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成為一種助推的力量,是一項最直接、最現實、最容易取得成效的開創性事業,在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和經典價值 [7] 

楹聯習俗保護措施

2005年起,中國楹聯學會連同中央電視台、中國書法家協會國家圖書館中華詩詞學會,連續多年主辦中國國內外春聯徵集、書寫活動,併為中央電視台春晚和元宵晚會提供所需春聯和燈謎等 [6] 
2008年10月1日,中國楹聯學會頒佈《聯律通則》(修訂稿) [9] 
2020年,除有大量作品發表外,有關楹聯習俗的學術研究亦有百餘篇論文產出 [4]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楹聯習俗項目保護單位中國楹聯學會評估合格。 [12] 

楹聯習俗社會影響

2001春節期間,由新加坡報業控股、人民協會,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贊助,新加坡書法家協會、《新明日報》、《聯合晚報》聯辦的第十八屆全國揮春大賽,吸引了五歲至八十多歲的七百餘名參賽者,其中包括四十多名來自中國和馬來西亞的華人,甚至還有法國人蔘賽 [8] 

楹聯習俗文化軼事

紀曉嵐諷對石先生
清代文學家紀曉嵐自幼聰穎好學,興趣甚廣。他的私墊老師石先生是個非常古板的老學究,曉嵐對他很反感。一天曉嵐去餵養家雀,將磚牆挖一深洞,餵飽家雀後便將它送回洞內,堵上磚頭,以防飛走。後來,被石先生髮現,便把家雀摔死,仍舊送回洞內堵好,並在牆上戲書一聯:“細羽家禽磚後死”。
當曉嵐再去喂家雀時,發現它已經死了。心裏正在疑惑,忽見牆上有一對聯,他斷定這是石先生所為,於是續寫了下聯:“粗毛野獸石先生”。
石先生見了大為惱火,覺得曉嵐不該辱罵老師,於是手執教鞭責問曉嵐。只見曉嵐從容不迫地解釋説:“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聯套寫的。有‘細’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獸’,有‘磚'必有‘石’,有‘後’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寫了粗毛野獸石先生,如不應這樣寫,請先生改寫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鬍子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滿意的下聯,最後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