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極限飛盤

鎖定
極限飛盤 既是指一項運動,亦指這項運動使用的器具。當指運動的時候,英文為Ultimate,盤友們之所以會翻譯成極限飛盤,取其極限與終極的原意,台灣稱之為飛盤爭奪賽,香港稱之為終極飛盤。當指運動器具的時候,英文名為Ultimate Disc。
極限飛盤運動(Ultimate)是一項嚴格要求無身體碰撞的團隊競技運動,融合了橄欖球、足球和籃球等運動特點。正式比賽時主要為七人制,沒有裁判,男女混合。 [1]  此運動受到大學生和白領階層的熱捧,近年來在中國開始流行。
極限飛盤最早起源於美國,20世紀七八十年代傳入中國。 [14] 
中文名
極限飛盤
外文名
Ultimate Frisbee/Disc
別    名
飛盤爭奪賽(中國台灣)
別    名
終極飛盤(中國香港)
發源地
美國, 新澤西洲
發明時間
1968年
國際組織
世界飛盤聯合會WFDF

極限飛盤簡介

極限飛盤 極限飛盤
極限飛盤 英文名為Ultimate Frisbee®或簡稱Ultimate,台灣稱之為飛盤爭奪賽,是飛盤眾多競賽項目中的一種,也是目前飛盤運動最受歡迎四項目中的一種 (Ultimate. Disc Golf. Freestyle. Guts)。
Ultimate 是一項嚴格要求無身體碰撞的對抗型競技運動發明於1968年美國新澤西州的哥倫比亞高中(詳見飛盤歷史),2001年列入World Game(世界運動會)項目,為一項融合了橄欖球、足球和籃球等運動特點的團隊型運動 [1]  ,曾被《紐約時報》評為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運動。
2013年,奧林匹克委員會(IOC)承認WFDF(World Flying Disc Federation,世界飛盤聯合會)為單項運動國際組織,標誌着飛盤運動在國際上進一步的獲得認可。 [2] 
此運動正式比賽主要為七人制,在100m * 37m規格的場地上進行,賽場兩側各有一塊18m*37m的得分區域,進攻方通過各種戰術方式的跑動、傳遞飛盤,讓隊友們在攻入得分區接盤得分。
極限飛盤 極限飛盤
這是一項有門檻,但又極具挑戰與觀賞的對抗型競技運動。為了贏得比賽,參與的選手必須要具備優秀的體能、快速的移動、敏鋭的判斷以及穩定的控盤技巧。

極限飛盤運動來源

飛盤運動起源於美國。19世紀,美國麪包師William Russell Frisbie創辦了Frisbie Pie Company餡餅公司。有些學生玩耍時會將Frisbie Pie的碟狀金屬包裝盒拋向空中,並使其旋轉,它就可以在空中平穩飛行。由於這些包裝盒是金屬的,為了避免受傷,拋的人會大叫一聲“Frisbie!”以提醒準備接的人。慢慢地,這種活動變成了一種運動,被命名為“Frisbie”。1948年,美國人弗瑞德·莫瑞森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塑料飛盤。隨後,這種塑料飛盤在歐美開始流行。 [15] 
1968年,在哥倫比亞高中(美國新澤西洲的梅普爾伍德市)就讀的Joel Silver向校學生會建議了他以飛盤進行美式足運動的想法(這也是國際公認的極限飛盤運動的起源),並起名為Frisbee Ultimate 。這項揉合American football 的飛盤新玩法, 廣受各年齡學生們的熱愛,次年該校便組織了兩支學生隊伍進行了第一次的比賽。
1969年,該校成立了校隊並固定在一塊公園的場地開展活動。當時的規則非常隨意,沒有邊界,只選用電線杆或者用衣服堆砌作為的得分區的標識。
1970年,Joel Silver聯合Buzzy Hellring和Jon Hines制定了第一二版的規則。在該年的11月7日,哥倫比亞高中校報也發起了第一場校際間的比賽,他們以43比10的絕對優勢贏了密爾本高中。
1972年11月6日,羅格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舉辦了美國首屆高校極限飛盤賽,羅格斯大學以29-27的優勢贏得了冠軍。有趣的是,103年前這兩所學校也在相同的舉行了美國首屆校際橄欖球比賽,羅格斯大學也是以兩分的微弱優勢贏得了比賽。
1975年4月25日,八所高校在耶魯大學舉辦了首屆美國大學極限飛盤聯賽。最終,羅格斯大學以28-24戰勝倫斯勒理工學院獲得冠軍。1976年,耶魯大學錦標賽的規模進一步擴大,並更名為美國極限飛盤錦標賽,羅格斯大學再次捧杯而歸。 [1] 

極限飛盤比賽飛盤

不是所有的飛盤都叫Ultimate 飛盤,極限飛盤(爭奪賽)在世界飛盤聯合會WFDF有明確的分類和規格要求。
成人賽制 比賽盤:重量175g(+/-3g),直徑274mm(+/-3mm),高度32mm(+/-2mm)。 [3] 
青少年極限飛盤(請按各品牌直徑要求)
青少年五人制飛盤規定,按 IY-DSF 規定執行, 飛盤重量如下:
* U11~ U12: 120g
* U16 = 130g 直徑
* O16 =140g
比賽飛盤對盤子的材料 外型 密度有很高的要求,既要符合飛行的空氣動力學,又要具有足夠的空氣穿透力,必須具備了一定距離的飛行。
比賽用盤:世界飛盤聯合會WFDF委託美國極限飛盤協會USAU對極限飛盤比賽用盤進行了嚴格認證 [4] 
以及WDSF對飛盤的認證要求。
成人的正式比賽採用: 大會指定的 各種標準飛盤, 可由選手選用: Discraft(美國). Daredevil(加拿大)。
青少年比賽目前採用:U11~U13 Wham-o 110g 訓練盤
地區比賽則採: U12 Wham-o World class 119g
U16 Wham-o High Rigidity130g
U19 Wham-o All Sport 140g Daredevil 140g

極限飛盤精神

這項運動很獨特,因為他要求運動員自己在場上進行裁決。若有爭議則互相討論解決。要實現這種裁判方式,運動員之間必須相互尊重,並尊重他們做出的裁決。這種尊重被稱為“極限飛盤的精神”。極限飛盤的精神和自判,適用於這項體育運動的所有級別,包括但不限於全國和世界的錦標賽。

極限飛盤特點介紹

極限飛盤比賽分為兩隊共14人蔘加,以飛盤傳遞為競技內容,比賽以15分為一局。
極限飛盤 極限飛盤
極限飛盤是一種在大型的長方形草地上進行的兩隊間7V7的比賽(平時比賽人數彈性較大,可以是5V5,6V6,7V7,而且男女比例也可按兩隊情況決定)。在場地的兩端都劃有長線,長線外側的地方叫得分區(就象橄欖球的達陣區),這個區域就是得分區域。當進攻方隊員在得分區域接到飛盤(或者跑動中)時就算得分。
極限飛盤的場地和足球場差不多,草坪矩形場地最為理想,每邊都有分區。沒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在普通的塑膠場地和水泥場地進行。
在中國最流行的極限飛盤比賽是一種不允許身體接觸,男女混合的比賽。每個隊在場上都有七名隊員,比賽開始的時候,隊員都站在得分線後,一個隊防守,另一個隊進攻。
比賽時,每個人防守一個進攻隊員,跟着他們跑,想辦法阻止進攻隊員接住飛盤。在得分前,攻防轉換可以一直進行。一旦得分,整個過程重新開始,兩隊站在得分區的端線處,剛剛得分的一方把盤擲向另外一方。比賽中沒有裁判,依靠的是誠信,靠實力取勝。
比賽結束後,總成績不僅僅是在場上得分,而且包括了在比賽結束後雙方隊伍互相評定精神分作為最終得分,從隊員對比賽規則的認知、在場上的競技積極性、是否客觀公平等方面進行評定。精神分同樣作為在最終判定名次的分數,是極限飛盤運動的一大特色,鼓勵各隊隊員之間的相互尊重,養成良好競技精神,並對競技精神較差的隊伍進行懲罰。

極限飛盤比賽十則

極限飛盤比賽簡易十則(WFDF):
1.場地 - 得分區 18M,爭奪區 64M,長100M * 寬37M。
2.開賽 - 由防守方將飛盤投向進攻方,進攻方在接盤後展開進攻。
3.得分 - 在己方得分區內,接獲隊友的傳遞 或 截獲對方的飛盤,既獲得1分。
4.進攻 - 可向任何方向傳遞飛盤給隊友;選手不允許執盤跑動。“擲盤者”限10秒投盤出手。
5.失誤 - 飛盤若沒不能成功地傳遞給隊友(如:出界、沒截接、被對方擋下) 雙方攻防轉換。
6.換人 - 僅在得分後允許更換選手,或選手受傷時准許雙方皆更換相同人數的選手。
7.接觸 - 選手間不應有任何身體接觸,也不允許阻擋對方選手的跑動,身體的接觸即為犯規。
8.犯規 - 若因移動而造成與對方選手間的身體接觸即算犯規,犯規所造成的失誤應判為成功。
9.出界 - 接盤後落在界外則以界外論,接盤後才衝出或跌出算是界內。得分時亦然。
10.比賽 - 七人制 使用:175g 比賽採用:17分 90分鐘。

極限飛盤10個提醒

1、黃金原則:想要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去怎麼對待別人。
比賽精神基於對手間的互相尊重。對於對手要有最積極的設想。你也會希望別人這樣對待你。
2、自我控制:比賽精神需要真正的努力。
比賽精神並不是一個人人都接受的抽象原則。比賽也不是不需要努力就能順利進行。比賽精神要求我們在壓力之下控制好自己:把握情緒,馴服脾氣,降低聲音。
3、起鬨與嘲弄是兩碼事。
極限飛盤有個很久遠的傳統就是友好的起鬨。起鬨是那種友好的冷嘲熱諷,很有趣,但嘲弄卻是錯誤並且沒有體育道德的。
4、比賽精神能與激烈的競技爭奪相容。
有些人荒謬地認為,利益至關重要,所以比賽精神的某些方面可以廢除。明星隊伍和明星選手都已經向我們證明:激烈競爭和運動熱情並不以犧牲比賽公平和尊重對手為代價。
5、不要“以眼還眼,有仇必報”。
如果你受委屈了,你沒有權利去以同樣的方式去實施報復。在收到嚴重欺負的極端情況下,你可以向隊長或比賽主辦方提出問題,甚至也可以向管理機構提起控訴。我們要記住第一點,想要別人怎麼對待你,就怎麼去對待別人,而不是根據人們已經對待你的方式。最後一點,為自己負責。
6、深呼吸,保持心平氣和。
遇到嚴重犯規或者爭議,後退一步,暫停一下,深呼吸。競爭激烈時,情緒會高昂。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你可以很快讓自己鎮定下來,集中精神於當前爭議中的事實。你的剋制會引起對手對自己的剋制。這樣既避免了衝突,也讓你可以保持好的心態繼續比賽。
7、只要你做正確的事情,人們就會注意到。
轉過一邊臉去讓人打(寬容大度),就是正確的事情。你也許不會聽到讚揚,也沒有起立鼓掌,但人們會注意到。最終,他們更加尊重你,更加欣賞你的比賽。
8、不要吝惜你的表揚。
對對手的精彩表現表示稱讚。告訴隊友,你很欣賞他示意自己犯規時的那種誠實。比賽結束後握手時,看着對方的眼睛並祝賀他們。這些細節都可以很大地促進比賽精神的發揚。
9、人的印象會歷久猶存。
你對自我行為的剋制不僅會被人們長久地記住,還會激發更好的表現。老前輩會很高興見到那些記得他們的第一次相聚並且能回憶起比賽細節的優秀玩家。與年輕玩家的愉快相識會有長期積極的影響。
10、享受樂趣,玩得開心。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比賽的樂趣是至關重要的。盡情比賽,公平競爭;享受樂趣,玩得開心。 [5] 

極限飛盤競賽規則

兩支隊伍進行對抗,每隊有7名場上隊員。比賽場地分為兩個得分區,每個隊伍防守其中一個得分區。持盤人不可以持盤移動,但可以將飛盤傳給任何方向上的隊友。如果飛盤落地或被對手截斷,將立即攻防轉換,即對方可以拿起飛盤向對面得分區進攻。當一名己方隊員在對方防守的得分區成功接住飛盤時,該隊將獲得1分。比賽時間為100分鐘,目標分通常是15分。 [15] 

極限飛盤公益

1968年,極限飛盤運動由哥倫比亞高中的一羣學生所創立。在近50年的發展中,極限飛盤運動因其獨特的“飛盤精神”和良好運動競技體驗吸引越來越多新玩家的加入,也成為當今發展最快的運動之一。 [6]  為了讓更多條件不佳的地區的朋友能享受極限飛盤帶來的激情和友情,世界上出現了很多非盈利的公益組織如Ultimate Peace,Peace Corps等,他們積極地為這些地區默默奉獻熱情與温暖,讓“飛盤精神”深入各地的新玩家。 [7] 
和平飛盤的概念在2008年開始孕育,2009年4月,這一開創性之舉把極限飛盤帶到了中東地區。極限飛盤的之火開始在中東的一些村子燃起,然後延伸到特拉維夫,來自以色列、約旦河西岸的120個孩子們開始參與了這項活動。來自世界各國的教練們教孩子們如果飛正手、如何與隊友配合、如何在場上解決爭議。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在同一隊伍互相配合,賽後紛紛起舞,共享着各自的語言、音樂、文化等等。
在中國,極限飛盤自出現以來,受到越來越多年輕玩家的喜愛,並出現了一批批熱愛這項運動專業玩家。在各地民間飛盤組織的熱心推動下,更多學生與白領工作者參與到這項獨具魅力的新興運動中來。雖然,在一線城市我們經常能見到極限飛盤玩家在綠茵場上的颯爽英姿,但是,極限飛盤運動的魅力很少能讓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所感受到。在國內公益組織“立人圖書館”,“新教育基金”,“美麗中國”與X-COM和“專業極限飛盤品牌UltiPro”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批熱心的志願者湧現。志願者們利用閒暇與休假時間,努力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傳播着極限飛盤運動的魅力,為孩子們帶去更多的歡樂,更多的知識以及“大山”外的生活。

極限飛盤國內普及

飛盤大概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出現在中國大地,但極限飛盤運動具體進入中國的時間至今已無法考證。已知最早的極限飛盤賽事是上海工作的一羣外國人舉辦從2000年開始舉辦的上海公開賽,這是一個以環太平洋為主的世界俱樂部之間交流的賽事,至今已成功舉辦過12屆,今年也增加了許多國內的隊伍。 [8] 
隨後在北京也出現了一羣外國人組織的大哥隊極限飛盤俱樂部 [9]  ,推動着北京區域的極限飛盤運動發展,北京先後也出現了許多中國隊伍。
幾乎同時,天津也出現了一支由天津體育學院學生成立的天津Speed隊伍,也正是該隊伍與北京大哥隊撮合出了中國第一屆全國極限飛盤公開賽(2007年,天津),至今已達到二十多支隊伍的賽事。
同樣,在南方的深圳和廣州也出現了極限飛盤隊伍。特別是在深圳,留學歸來的Balance和Xielin通過互聯網和朋友介紹認識了Fay和Ken,在2006年組建了深圳第一個極限飛盤俱樂部。也正是Balance主辦了國內第一個中文飛盤網站——中國極限飛盤世界(已更名為中國飛盤網 [10]  ),也正是它組織了第一個QQ羣,通過在互聯網論壇上大量的發佈極限飛盤的介紹信息,將國內玩飛盤的人聚集成為一個圈子。
通過眾人的努力下,深圳飛盤愛好者們於2013年在深圳市民政局正式成立全國首個飛盤運動協會——深圳市飛盤運動協會,該協會通過舉辦賽事、培訓和推廣,推動着深圳飛盤運動的發展。
由於早期國內無法購買到專業的極限飛盤用品,運動的傳播受到限制。深圳市的幾個飛盤愛好者在2006年底便決定私人出資研製更適合中國人的專業極限飛盤,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極限飛盤品牌X-COM,成立了深圳市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推動着國內極限飛盤運動的普及。該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飛盤製造商之一,支持飛盤運動在全球的發展,贊助國際隊伍和賽事。其175g專業極限飛盤和145g青少年極限飛盤通過了國際最高級別WFDF比賽用盤認證,遠銷海內外。
2008年,寧波諾丁漢大學社團UFO飛盤社的6名社員,創辦了以推廣極飛盤運動為目標的體育文化公司。 [11]  UltiPro 優撲極限飛盤自2008年起,支持贊助了中國國內90%以上的賽事,推動、協助2008年-2012年中國極限飛盤公開賽,促進國內各地區極限飛盤的發展。致力於支持中國極限飛盤,UltiPro於2010年、2012年支持中國飛盤聯合隊,出征捷克布拉格“2010世界極限飛盤俱樂部冠軍盃”及日本大阪“2012世界極限飛盤與勇氣世界盃”,讓中國極限飛盤走向世界。 [12] 
2012年,又出現了一個以普及和教學為主的飛盤教室網,該網的出現填補了國內的空白,讓更多愛好者可以通過網絡自學極限飛盤。
2013年,國內22所高校聯合發起中國大學生極限飛盤聯盟CUUA,其目的是為了聯合高校的飛盤愛好者,更好的開展和推廣極限飛盤運動。
2014年,艾克體育與北京體育大學社會體育系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辦全國學校教師飛盤運動培訓班,共同推廣極限飛盤。
2015年,首屆中國大學生極限飛盤聯賽成功舉辦,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帶動了更多高校的飛盤社團發展。
國內極限飛盤運動的路還很長,希望在各位愛好者的推動下,更好的傳播極限飛盤運動的精神,成為國內的主流運動之一。 [13] 
2022年,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極限飛盤”作為“新興體育類運動”列入其中。2022年8月,由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等單位主辦的首屆中國飛盤聯賽啓動,為飛盤運動推廣普及起到了很好推動作用。 [14] 

極限飛盤推廣

為迎接未來,大學生運動會Universiade 及 青奧會The Youth Olympic Games, 兩大青年人的世界運動盛會, 飛盤項目 Ultimate 的列項,我們應該儘早做好種子選手培養的準備, 為此央校飛盤推廣基地,特於深圳市區教育局飛盤研習活動中,公開提出 組織成立 深圳五人制飛盤爭奪賽聯盟 (SZ - BPF),並於2010.10於南山區 教育局主辦的教師研習會中, 正式組織成立 南山區 爭奪賽聯盟, 並透過市教育局的研習會, 再擴大組織 深圳 爭奪賽聯盟。
五人制爭奪賽5on5 B-mate聯盟 Federation的成立宗旨,在於 更積極推廣中小學及高中的 飛盤爭奪賽項目,同時透過聯盟組織糾合各校老師, 大家一起為 五人制飛盤爭奪賽 制定各種 比賽規制. 如:
1.比賽場地. 有 籃球場規格 28m * 15m 適用於五年級以下學生. 54m * 20m 小學及初中比賽場地.
一般五人制場地為: 60m * 20m(亦有22.5m) 爭奪區為: 45m * 20m, 兩側的得分區為: 7.5m * 20m
2.比賽飛盤: 小學 DDC 110g 初中 Sky-pro 125g or High Rigidity 130g高中 J* Star 145g or 140g
3.比賽規則: 配合中國的推廣與選手現狀, 針對規則進行相對應的調整, 以利用選手的學習與成長.
4.比賽辦法: 比分. 賽制. 裁判法. 預復 決賽的比賽方式等等.
5.器材採購: 聯合各區學校教練, 以聯盟羣體統一向美國採購, 並壓低進口費用中間商利潤, 以造福學校.
6.擴大聯盟 協助各地組織聯盟. 包括: 台灣 北中南部 日本及澳大利亞 聯盟的組成與建設.
7.尋求贊助 尋求廠商的合作, 建立可運作的商業模形, 提供可操作的商業廣告平台.
8.全面推廣 建立一個多校組成的推廣隊伍, 共同為各地有心推廣小學中學飛盤爭奪賽的教育局 予以支援.
有關五人制爭奪賽聯盟 推廣的話題about Promotion of the topic
1.教材Materials由中國.日本統籌支援各會員國..China and Japan to co-ordinate support from the Member States ..
2.飛盤Flying Disc經由各國統籌討論決定…Discuss with the decision by the States ...
3.教練Coach以Master model 為基礎進行需要的修改..;制定統一的教練鑑核標準.Master model as the basis for the changes needed ..
4.經費Funding團結合作共同開發 商業運作的推廣模式..To develop unity and cooperation use commercial operation extension model
5.規則Rules深圳市是由SZ-BPF編修規則, 已於深圳舉辦兩屆比賽, 將是第三屆了
(未來將結合 亞洲聯盟各國討論編訂 ABPF 的規則, 並對亞洲各國發行正式規則手冊)
正在建設: We are construction: CFDF. AFDF. SZ-BPF. CBPF
期待全國各地盤友的支持與參與, 讓我們逐步邁向亞洲飛盤聯盟
China-DSF 中國飛盤運動聯盟 ChinaDisc SprotsFederation
Asia-DSF 亞洲飛盤運動聯盟 AsiaDisc SportsFederation
SZ-DSF 深圳飛盤運動聯盟 ShenzhenDisc Sports Federation
SZ-BPF 深圳5on5 B-mate聯盟 Shenzhen B-mate Player Federation
TW-DSF 台灣飛盤運動聯盟 Taiwan Disc Sports Federation
TW-BPF 台灣5on5 B-mate聯盟 Taiwan B-mate Player Federation
前台灣各市級協會,正積極組織市級飛盤運動聯盟,並預期能在2015~2016起展開與中國市級聯盟交流切磋。
歡迎全國各地的學校飛盤推廣者 與 深圳市教育局體德衞藝科 或 深圳市體育局 羣體處聯繫。

極限飛盤投接技巧

基本知識
各位朋友必須要了解, Ultimate or B-mate 也就是爭奪賽 或 極限飛盤,並不同於一般飛盤的投接。
首先七人制的爭奪賽一概採用:175g盤. 而各級學校推廣的五人制奪賽,雖然盤子各有不同,但仍都必須符合爭奪賽比賽的特性,飛盤需要具備穿透力,故在兼顧年齡與安全的前題,學校是採用尺寸較小的:(小學: 23.9cm. 中學: 25.0825cm. 高中:24.13cm or 25cm),前述這些盤子由於具備穿透力,所以盤子的重量/直俓比也就要較初學者飛盤或遊戲飛盤.玩具飛盤的韌性稍強一些,重量稍重一些,也正因為如此,並不是適合所有初學者學習單純的下臂投。
在這裏所探討的投接技巧,主要是針對爭奪賽 或 極限飛盤, 在投擲上也較偏重於 下臂 + 上臂 或單純上臂,請初學的玩者務必注意這一點。
目前國內各重點城市,都有極限飛盤隊伍的組織,也都有針對此項目教授專屬的投擲與接盤的技巧,歡迎所有愛好者踴躍到場參與,共同為我國的爭奪賽(極限飛盤)推廣,盡我們一己之力吧。
基本投擲:
學習 Ultimate 或 五人制B-mate時, 確實掌握投擲與傳盤的基本要領,是學習飛盤爭奪賽至關重要的課程。
當我們傳遞飛盤時,要面向自己的投擲目標,並向前邁出一步,或者至少將自己的中心由後腿轉移到前腿上, 同時集中注意力在肩、胯和腿上直至飛盤出手,隨後身體作順勢動作。在運盤的過程中要保持手臂伸直並與身體有一定的距離,然後彎曲手臂並甩動手腕增加飛盤在出手時的旋轉。同時調整好出盤的角度也是給出一個精準的投擲的重要因素。
其中尤以掌握反手正手的多航向投擲法,為所有形態與賽制的Ultimate玩家們的首要課程。
反手投擲:
反手投擲 是最基礎的投擲方法。以扇形法 或 拳式握法 皆宜. 開始練習時, 面向目標向左轉身側身站立,手持飛盤,由從身體側邊揮盤投擲出手, 投擲時手臂發力的控制, 必須充分掌握 飛盤飛行力學的要領; 也就是必須協調的運用臂力與腕力。
正手投擲:
正手投擲 同樣也是基碄投擲法,面向目標側身站立,手持飛盤,大拇指置於盤面,食指和中指抵住盤內緣,無名指小指合併,貼靠盤外緣,向着目標擺動手臂並震動手腕, 透過中指傳遞腕力投出飛盤。這一動作極其類似抽打毛巾。
爭奪賽的多航道投擲法 爭奪賽的多航道投擲法
航道投擲 包括:反手直盤 -直線傳遞
反手小彎 - 小弧線 滾彎傳遞
反手大彎 - 大弧線 滾彎傳遞
反手切盤 -拋物線 滾盤傳遞
反手倒盤
正手直盤
正手小彎
正手大彎
正手切盤
正手倒盤 -頂上傳遞 (一般使用正手顛倒盤, 亦可使用反手顛倒盤. 其它尚有橄欖球式及背後式)
基本接盤方法:
接盤時,我們可以用任何一隻手(或雙手)來接由同伴傳出或者自己投擲出的飛盤。由於飛盤是在不停地旋轉,因此在接盤時,必須用力的抓緊飛盤的盤緣。
接盤方式:
三明治接盤法 一手在上一手在下的接盤方式。
左右式接盤法 分別以雙手接握飛盤兩側的方式。
拇指上拇指下腰部以下的拇指下接盤 腰部以上或空中盤旋飛行的 拇指下接盤。

極限飛盤主要賽事

極限飛盤國外賽事

  • 世界飛盤聯合會(WFDF)
每4年會舉辦一次世界飛盤錦標賽及世界俱樂部飛盤錦標賽,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青年飛盤錦標賽、飛盤全能賽等賽事。 [15] 

極限飛盤國內賽事

2019年起,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將飛盤賽事列入每年的辦賽計劃,包括全國飛盤錦標賽、全國青少年飛盤錦標賽、城市飛盤錦標賽等。各地方俱樂部、協會也會不定期舉辦俱樂部之間的交流賽。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