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運高

鎖定
楊運高,祖籍廣東信宜,1979年生於廣西象州,先後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獲碩士學位,導師為著名畫家陳平先生,現為南京書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楊運高,中國美協百家金陵畫展金獎得主,祖籍廣東信宜,1979年生於廣西象州,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獲碩士學位,導師為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院長陳平先生,現為南京書畫院專職畫家,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  ,民盟中央美術院南京分院副院長,中國民盟盟員。
中文名
楊運高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9年
出生地
廣西象州

楊運高主要展覽及獲獎

獲獎
2007年·《紅河魂》獲中國美協主辦的2007中國百家金陵畫展 金獎 (江蘇省美術館) [2] 
2011年·《紅河魂之隧道》獲中國美協主辦的第六屆中國美協會員精品展 優秀獎(廣州美林美術館)
2003年·《紅河行》獲“黎昌杯”首屆全國青年國畫年展 金獎 (中國美術館) [3] 
2019年11月獲江蘇省文旅廳主辦的“首屆紫金文化藝術優青”稱號(江蘇省文旅廳) [4] 
2019年5月獲“第七屆南京文學藝術獎”青年人才獎(南京市委、市政府) [5] 
2018年12月作品《南京明城牆組畫系列》2018南京藝術基金美術創作資助項目 [6] 
2004年·《百弄印象》獲“黎昌杯”第二屆全國青年國畫年展 銀獎 (中國美術館)
2004· 《河谷蒼蒼》獲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 優秀獎( 北京民族文化宮)
2004年作品《弄底情韻》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 週年廣西美術作品展銅獎(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廣西美協) [3] 
個展
2018年6月“天境”——楊運高宮扇精品展(五台山殊像寺)
2018年1月“山川煥顏”一楊運高山水畫精品展(臨朐九州美術館)
2018年1月“無垠之門”一楊運高宮扇精品新作展(南京聚賢堂畫館)
2017年11月“蒼山問道”楊運高宮扇精品展(河南金帝美術館)
2017年5月2017青州宋城5月藝術節一一楊運高作品展(青州汲正畫譜)
2016年3月“紅河魂”——2016楊運高山水畫展(安徽馬鞍山市美術館)
2016年1月“天境”——楊運高新作展(大連尚藝堂美術館)
2014年12月·“紅河魂”——楊運高山水畫巡迴展南京站(南京金陵美術館)
2013年11月·“紅河魂”——楊運高山水畫巡迴展太原站(山西省美術館)
2012年1月·“蒼山問道”——楊運高新作展(河南金帝美術館)
2012年12月·“紅河魂”2012楊運高山水畫作品展(北京798泛空間)
2012年3月·“山川煥顏”楊運高小幅精品展(北京大千畫個廊美術館)
2011年4月·“紅河魂”2011楊運高山水畫作品展(北京798傳承藝術中心)
2011年5月·“藝術北京”傳承藝術中心楊運高作品專場(北京農展館)
聯展
2019年
12月“毓秀古郡、壯美象州”象州籍書畫藝術家優秀作品巡展(桂林美術館)
12月中國畫都畫廊周精品邀請展(濰坊郭味蕖美術館)
11月“毓秀古郡、壯美象州”象州籍書畫藝術家優秀作品巡展(廣西書畫院美術館)
11月筆墨傳薪——新金陵畫派精神的傳承作品展(金陵美術館)
11月相約古都,十城市盟員書畫作品聯展(江蘇省現代美術館)
10月2170中國畫大展(南京養墨堂美術館)
10月藝術深圳(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8月金陵文脈一一南京書畫院建院四十週年書畫作品展(江蘇省美術館)
7月第十二屆學院新方陣年展今天下午三點在今日美術館(今日美術館)
7月金陵文脈——南京書畫院建院四十年書畫作品晉京展(中國美術館)
5月獲第七屆南京文學藝術獎青年人才獎
5月紅水河情韻一一來賓籍藝術名家作品展
5月第五屆揚子晚報藝術節(江蘇省現代美術館)
5月第十五屆深圳文博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1月2019南京書畫院迎新春美術書法主題作品展(南京金陵美術館)
1月《中國書畫》一年之寄——當代中國畫名家小品邀請展(中國書畫雜誌美術館)
2018年
12月三亞首屆中國當代美術名家作品雙年展(三亞天之涯美術館)
12月首屆東北亞文化藝術博覽會之“澄廓”——當代水墨展(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
12月“金陵·南洋”——中馬藝術家作品交流展(金陵美術館)
11月第二屆泰山藝術品博覽會(泰山國際會展中心)
11月“學院新方陣”第十一屆年展(北京全國政協禮堂)
10月諸子2018·河山放懷---70山水畫邀請展(南京諸子藝術館)
10月“話説運河”---江蘇美術家採風創作作品展(江蘇省現代美術館)
9月南京書畫院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主題美術作品展(南京金陵美術館)
7月“凝望雲林”—環太湖山水畫學術邀請展(南京金陵美術館)
7月“翰墨初心、灕水象山”當代中國百名書畫名家邀請展(桂林美術館)
7月“從心-揖陽樓展事第二回”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揖陽樓美術館)
6月作品《天境》入選江蘇省文化廳主辦的第四屆傅抱石中國畫作品雙年展(江蘇省美術館)
6月“水墨新浪”——當代青年水墨畫展(北京杏壇美術館)
6月“文箋舒捲”——《十竹齋箋譜》復刻作品展覽(南京金陵美術館)
6月“學院之光”——當代優秀青年畫家邀請展第二回(北京千年古宣藝術中心)
5月“溪山無盡”——當代水墨邀請展(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5月“千里之行”——南京書畫院寫生彙報展(金陵美術館)
4月“山水之間”一當代青年水墨畫家提名展·70後山水篇第二回(北京中國書畫雜誌社美術館)
4月中國畫都畫廊周全國名家藝術展(濰坊)
3月“至扇至美”——全國扇面藝術主題展(南京金陵美術館)
2月“春旺 ”一2018戊戌狗年迎新書畫作品展(廣西美術出版社美術館)
2月“南京畫家畫南京” 名家作品邀請展(南京金陵美術館)
1月“雪痕”中國畫家名家邀請展(南京養墨堂美術館)
2017年
12月第六屆全國九城藝術聯展南京站(江蘇現代美術館)
11月作品《絲路之光》入選第二屆江蘇美術獎作品展(江蘇現代美術館)
9月金陵美術館四週年典慶展(南京金陵美術館)
9月“素月映丹青”當代中國畫名家小品精品展(北京中國書畫雜誌社美術館)
9月2017藝術深圳(深圳國際展覽中心)
8月新傳統一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成都美術館)
7月2017秦皇島之夏一一中國畫名家邀請展(閒庭藝術館)
6月水墨雙城記一一“南京一佛羅倫薩水墨雙城”畫展(佛羅倫薩)
6月南京書畫院藝術精品成都交流展(成都美術館)
5月藝道同行.名家邀請展(合肥亞明藝術館)
5月“多重視覺”文博會當代水墨藝術推介展(深圳會展中心)
4月學院新方陣十年展(今日美術館)
4月“青年匯”全國青年藝術家邀請展(北京泰文樓美術館)
1月“聞雞起舞”南京書畫院迎新春美術作品展(南京金陵美術館)
1月春吉一廣西美術出版社美館丁酉迎新春書畫作品展(廣西美術出版社美術館)
1月2170中國山水畫邀請展(南京養墨堂美術館)
2016年
12月“筆墨新勢力”2016年度中國青年畫家提名展(北京藝術沙龍畫廊)
12月“同時代人”中國水墨藝術邀請展(北京山水美術館)
11月“河山寫意”當代山水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北京全國政協禮堂)
11月“新傳統”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山西省美術館)
11月“學院新方陣”北京2016年度提名展(北京天大雲華美術館)
10月特邀參加江蘇省省委宣傳部、省文聯主辦的“彩墨丹青”——江蘇省優秀青年美術家作品展(江蘇現代美術館)
10月“心像”中央美院中國畫師生展(深圳羅湖美術館)
10月南京書畫院作品全省巡展(徐州美術館、連雲港美術館)
10月“加減乘除”——中國水墨繪畫的延伸與發展(南京古岸美術館)
9 月參加2016藝術深圳(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9月“新傳統”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山東東營藝術博覽會)
9月“地平線上的同行”——當代水墨八人展(鄂爾多斯國際展覽中心)
8月“大美大同”首屆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大同和陽美術館)
8月“畫筆傳情”——南京伊寧美術作品交流展”(新疆伊寧)
8月入選首屆“中國美術館收藏青年美術家作品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8月“壯麗史詩波瀾畫卷”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書畫展(北京民族文化宮)
8 月“痕蹤大化”當代山水畫四人展(北京恭王府)
7月南京書畫院美術作品展(金陵美術館)
7月作品《豐碑》入選江蘇藝術基金
7月“敞開的視野——水墨的生態”2016當代水墨學術邀請展(威海美術館)
7月“素心朗懷”當代書畫藝術家邀請展(廈門傳世藝宮美術館)
7月“河山溢彩”《中國書畫》雜誌社書畫院院聘畫家邀請展(北京中國書畫雜誌社美術館)
6 月“七零七零”當代中國畫70後藝術家提名展(北京全國政協禮堂)
6 月“揖陽樓記”中青年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揖陽樓文化空間)
5月“遊春”第貳回學術邀請展(南京微園美術館)
5月“固本流遠”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北京中國畫美術館)
5月“大美桂林”全國百名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桂林美術館)
4月“新傳統”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青州)
3月“新傳統”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泉州)
2015年
12月“物象心語”當代中國畫名家扇面作品展(桂林市美術館)
12月入選第二屆“文華獎”江蘇省美術作品展(江蘇省美術館)
11月“境在紙尺”2015當代中國寫意畫小品展(北京畫友會館)
11月“傳承創新”當代書畫名家邀請展(曲阜孔子美術館)
9月2015南京國際青年藝術雙年展(南京金陵美術館)
7月”山外有山”——當代山水畫家邀請展(南京十竹齋)
6月“學院派”——2015青年水墨展(北京李可染畫院)
6月特邀參加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丹青記憶守望家園”——中國文化遺產美術展(重慶三峽博物館)
6月“新傳統”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洛陽美術館)
5月特邀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鐵的新四軍·紅色記憶”——經典美術作品展(國家博物館)
4月”水墨記——自然的雙重性”山水畫邀請展(杭州美和院藝術中心)
2014年
11月“新傳統”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
11月“畫為心生”當代水墨邀請展(南京金陵美術館)
11月“中國未來”——南京十竹齋畫院2014年度青年藝術家提名展(南京市江寧織造博物館)
10月“金陵墨色秋意濃”南京書畫院藝術家蒙特利爾聯展(蒙特利爾)
9月“金陵風景”——南京書畫院山水畫十人展(南京金陵美術館)
8月“大美江蘇”2014中國名家書畫英國倫敦邀請展(英國倫敦)
8月特邀參加2014南京青奧美術大展(南京國際博覽中心)
6月特邀參加國家文物局與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丹青記憶·守望家園”中國文化遺產美術展(景德鎮)
6月“墨能量”GoodArt當代青年名家水墨邀請展(南京古岸藝術中心)
5月“關注的力量”青年水墨聯展(北京今日美術館)
5月南京中青年畫家邀請展(江蘇省美術館)
3月首屆70後水墨大展(金陵美術館)
2013年
12月一脈相承——南京書畫院五人彙報展(金陵美術館)
9月金陵風韻——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開館大展(金陵美術館)
7月水墨再現——全國中青年藝術家作品邀請展(南京鳳凰美術館)
6月南北水墨第三回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桂林美術館)
5月春天來了——2170中國畫精英作品展(南京養墨堂美術館)
4月春風紈扇——70雅集(南京養墨堂美術館)
2012年
“四大古都”中國畫名家作品交流展(杭州畫院美術館)
澄懷雅集——南京書畫院新鋭展(南京澄懷美術館)
墨繪新絲路——南京書畫院赴土耳其美術作品展(土耳其)
“國之丹青領袖青年”——當代中國畫青年領袖作品展(賴少其藝術館)
“相約威海”——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威海美術館)
GOODART——秋季沙龍展(南京古岸藝術中心)
2011年
“藝術北京”2011—當代藝術博覽會(北京國貿展覽中心)
《紅河魂》參加中國百家金陵畫展金獎作品展 (法國盧浮宮)
百家金陵金獎作者邀請展(南京諸子藝術館)
2010年
2010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北京農展館)
《紅河魂之隧道》參加“山與海”灕江畫派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館)
2009年
2170中國山水畫展(南京養墨堂美術館)
藝術北京2009--經典藝術博覽會(北京農展館)
傳承經典藝術展(北京傳承藝術中心)
第一屆林州國際水墨雙年展(林州)
2008年
學院在線–中國“70年代”水墨畫家2008提名展 (江蘇省國畫院展覽館)
《山中歲月》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山水畫藝術雙年展(桂林美術館)
《紅河魂》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2005--2008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美術館)
2007年
《紅河魂之九》參加灕江畫派晉京大展 (中國美術館)
2006年
《弄底秋意》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三屆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貴陽美術館)
2005年
《紅河魂》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第十六屆國際造型藝術家代表大會美術特展(合肥安美藝術中心)
2003年
《河谷無聲》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二屆西部大地情全國山水畫作品展 (廣西區博物館)

楊運高作品發表

發表於《美術》、《美術觀察》、《東方藝術·國畫》、《畫廊》、《美術界》、《藝術財經》、《美術報》、《中國書畫報》、《藝術報》等多家專業報刊。

楊運高作品出版

出版個人畫集《學院派精英——楊運高》(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中國畫名家精品集系列·楊運高》(四川美術出版社),《畫苑掇英——楊運高》(江蘇人民出版社)。

楊運高作品收藏

作品曾被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台灣傳承藝術中心、李寧基金會、南京青奧會美術大展組委會、貴州海龍囤土司遺址博物館等海內外美術館、博物館、藝術機構及資深收藏家收藏。

楊運高眾家評説

可貴的創新鋭氣
——楊運高的山水創作
邵大箴(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運高是一位勤奮、善於思考和很有才氣的青年畫家。勤奮對從事任何職業的人都很重要,可以説是成功的基礎。可是,只有勤奮而不善於思考和缺乏天賦的人,也很難有真正的作為,反之亦然。自幼愛好丹青的楊運高,在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學習時,就表現出刻苦的鑽研精神,他不僅虛心學習技巧,而且注意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大家都要完成課堂學業,要完成學年創作,他卻開動腦筋尋找他最熟悉的題材和運用與人們不同的語言符號,來加以表現。他出生在廣西象州,他的故鄉有一條流經廣西西北大部分地區的紅水河。這條被他稱之為母親河的紅河奔騰在羣山峯巒之中,伴以樹木草叢,其雄奇,其險峻,其温和,其秀美……隨着氣候變化而呈現出的各種迷人的景象,給予他視覺、感情和心靈以深刻的感染。他以此為題材創作了《河谷無聲》(2003),圓滿完成了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學業。這件作品入選在南寧為第二屆西部大地情-全國山水畫作品展舉行的廣西地區作品評選展上,立即受到業界的關注。當時我也參與了作品評選,大家對一位20多歲的青年人顯示出來的創新鋒芒多有讚賞。不久,同一題材而構圖與筆墨有所變化的作品《紅河行》參加了由中國文聯主辦的“黎昌杯”首屆全國青年國畫年展,榮獲金獎,恰好我也在評委之列,評選過程中同行們對此畫給予一致好評的印象,至今歷歷在目。那時,我曾為此畫作短文評論,説他描繪的是“家鄉富有特色的山水”,“手法以線為主,線有力度,有變化,剛柔相濟,疏密互補,整體佈局中突出崇山峻嶺中蜿蜒曲折的河流,寫山繁筆,寫水用簡筆,以繁襯簡,以多襯少,可謂用心良苦,匠心獨運,加上用書法作背景,更使畫境開闊而有詩意。”
楊運高對家鄉紅河這一題材的發掘,以及他採用的這些手法,足以説明他是很有思考的畫家。他不淺嘗輒止,而是對同一題材苦心經營,充分利用他積累的素材,加以藝術提煉,以一煉十。因為紅河這一客觀物象有豐富的外貌和內質可供發掘,面對它藝術家也會隨景生情,有種種不同的感受。聰明的楊運高近幾年來不斷以紅河為對象,用不同的藝術手法進行探索,創造出格局不同而各有情趣的作品,反映出他對母親河觀察之細、體會之深和感情之真摯,當然也表現出這位青年藝術家的繪畫技巧的日漸完善和他的進取精神。
假如説《河谷無聲》的章法和筆墨語言是他個性風格探索的開始,之後的《紅河行》的構圖比較完整,用筆也比較肯定了,而爾後在2007年在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上獲得金獎的《紅河魂》,則更以新的藝術面貌展示了他的才華。在這件作品中,除了繼續發揮線的表現力,強化線條的情緒、節奏和韻味外,開始更加關注墨的運用,盡情地勾、皴、擦、點、染,層層積墨加黑,在黑中求層次的渾厚華滋。與此相應的是,他注意塊面造型和色彩的運用,以加強畫面的氣勢,筆墨也多用皴法,顯得蒼勁有力,語言更為豐富、含蓄,而創新鋭氣不減。這一變化並非來自偶然,一是由於他對傳統山水的認識和理解更為全面和深入,修養提高了;二是這時他已從廣西遷居北京,與北派山水廣為接觸,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影響。……巍巍太行,雄渾壯闊,吾心震撼,創作激情油然而生。於此,紅河之壯美、太行之雄強,融為吾心中之山水。”。可以説,這是他藝術歷程中的一個重要轉變,受南派山水的秀美與北派山水的雄渾的滋養,楊運高的藝術視野和表現手法很自然地發生了變化,並且自覺地意識到這種變化對他未來創作的重要性,決心“將沿此路堅持前行,並樂此不疲。”
自從楊運高考取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師從陳平教授以來,他的創作路子越來越寬,方向和目標也越來越明確,那就是堅持不懈地在師古人和師造化的基礎上創建自己的個人藝術面貌。他深知,要達到這一目標,唯一的途徑是提高自己全面的藝術修養,體悟自然造化規律和藝術創造原理,紮實地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既不拘泥古人古法,也不受客觀自然所限,保持創新鋭氣,發揮創新精神。
我相信,憑他的勤奮、善於思考和悟性,他的藝術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2011年10月
大氣煌煌屬運高
——楊運高作品小議
朱道平(著名畫家、中國美協理事、全國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
運高是一位很有才情和創造慾望的山水畫家。他的畫作中既有北方山水渾厚華滋之感,又有南方山水靈動清秀之趣。我最早拜讀到的大作是2007年獲中國百家金陵畫展金獎的作品《紅河魂》:蒼茫古樸的山脈綿連回旋,大山頂部有一脈紅山或紅霞,光華四射。如急弦、如狂濤,令人震撼。整幅作品氣象森然而光彩輝煌,確實很有獨特的構想和表現,讓人過目不忘。
運高擅畫大幅山水,能以氣勢奪人,更能以筆墨動情。他的畫中有傳統也有創造,更有着強烈的對故鄉山水的無盡綣戀之情。正如其自己所述,是一種:“蒼蒼茫茫、綿延起伏,如天道之生生不息的情思”,在畫幅中反覆出現,如一種旋律,在交替地變奏着,讓人一次次地感動,一遍遍地入夢。另一方面,他又在着力開掘自己新的筆墨語彙,於是我們在他的眾多新作中看到許多鮮活之處:蒼蒼者有之,淡淡者不乏,重山覆水令人喜悦,簡樸空靈讓人驚歎,意趣豐富,窮極變化。他還在自己的圖式中十分妥帖地溶入了許多現代意趣的色彩和符號,讓人從中讀到年輕一代畫家正以廣闊的視野,追尋着藝術創造和變革的信心和勇氣。
近些年運高師從中央美院著名畫家教授陳平先生,獲得碩士學位,另一方面又被南京書畫院以優異人才吸納並加以培養。真可謂盡得天時地利,願其能以此為契機,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大氣輝煌之路!
2013年10月於石城清涼書屋
兼收幷蓄、自成一家
——國畫家楊運高的藝術世界
文 / 徐泳霞(著名美術批評家)
北宋山水畫名家范寬曾在經年作畫後感悟曰:“前人之法,未嘗不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從“師諸人”到“師諸物”再到“師諸心”,范寬用自己的藝術實踐將唐代張?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見解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時間的流淌讓真知灼見愈發閃亮,在21世紀的國畫家中,“黎昌杯首屆全國青年國畫年展”、“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的金獎得主楊運高先生又以自己的創作探索之路印證、弘揚了范寬的這一理論。綜觀楊運高的藝術歷程,我們不難發現,他在創作中將傳統、造化兼收幷蓄,融會貫通,並能熔於一爐,逐漸形成富有個性的藝術語言,獨具一格,自成一家。
楊運高先生是從廣西走出來的畫家,初學山水畫,他是從元人入手的。在大學時代,他喜歡元季文人畫家倪瓚王蒙黃公望畫中的文人氣息,尤其對黃公望用功頗深。他仔細體會黃氏山水畫中的層巖疊嶂,披麻長皴,認真臨摹《富春山居圖》,這一臨便是半年,一臨便是三遍。在臨摹過程中,他領悟到中國畫“以理觀景”的傳統,即將眼中之景以線條的方式表達出來,體現出線條的藝術意藴和獨特的審美價值,這對他後來的創作中經常使用“線”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他在2003年創作的《紅河行》中,純粹以線條造型,疏密結合,大開大合,在“黎昌杯首屆全國青年國畫年展”一經亮相便獲關注,最終一舉奪魁,獲得金獎。
元季文人畫家為楊運高打開了一扇通往幽遠、深邃的畫面意境之門,但他並不滿足於此,對他而言,“師諸人”意味着氾濫諸家、博採眾長。他上追北宋、五代,精心臨摹郭熙的《早春圖》,細細體會“觀宋人山水如行夜山”的奧妙;他鑽研黃賓虹的墨氣淋漓、渾厚華滋,學習李可染的濃黑厚重、經營位置;瞭解清代的革新派石濤的畫風,領略其創新、開拓的精神。同時,作為一名經歷過現代學院模式訓練的畫家,他借鑑現代西方藝術,力圖從現當代藝術中中探索、歸納出超乎形象之外的線條與構成,這不僅能豐富表達方式,也使自己的作品中多了更多的現代性。
“師諸人”是學習前人的技法,總結前人的創作心得,體味前人的美學觀念,然光靠“師諸人”,自己胸中無一丘一壑,筆下又豈能有真山真水?“師諸物”即是強調以造化、以真山真水為師。可以説,現代美術學院教學體系中的“寫生”教學是對“師諸物”的最好詮釋,親臨其境的寫生,最原始、最生動、最具體地讓生命主體滿懷激情地和大自然碰撞,楊運高也從中獲益匪淺。他常常徜徉於自然山水之中,飽遊沃覽,每遇好景,即行摹寫,將其羅列於胸中。在他的筆下,多有對故鄉風貌的描寫。他描繪家鄉的母親河——紅水河,因為這條河孕育着無限的生命與希望,蜿蜒浩蕩,一瀉千里,生機勃勃;他抒寫家鄉的喀斯特熔岩地貌,晝夜晨昏,登臨探索,觀察星羅棋佈的山石,鬱鬱葱葱的樹木,瞬息變幻的雲氣。在畫作《紅河魂》中,他描繪了夕陽西下時的家鄉,畫中大疏大密,以紅黑兩色進行對比,壯闊宏美。他要通過畫作向人們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感恩與眷戀之情。確實,這些畫作也激起了觀眾對南方那片神奇土地的無限神往。
大學畢業後,楊運高旅居北京,一方面他仍忘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以此作為畫中的內容;另一方面,他的足跡又印在了太行山系。太行山綿延數百公里,山體拔地而起,雄健壯美,羣峯神奇秀異,而且山體與峽谷錯綜分佈,地勢高低大節奏變動,空間大起大落。這迥然不同於南方的地貌也給了楊運高新的靈感與啓迪,他創作了不少反映太行景色的作品。在《崖上人家》系列作品中,他將原來描繪紅河的俯視構圖變成了仰視構圖,畫面的視覺中心集中在中上部,對田地、雲氣等作了生動、細緻的描繪,增強了畫面的視覺張力,令人產生仰之彌高的感覺,再現了太行山高谷深的雄偉景觀。
真正令楊運高的畫作獨樹一幟的是他的“師諸心”。所謂“師諸心”,即是在“師諸人”、“師諸物”的基礎上,將一切外界感受轉化為創造性思維,這正是古人所説的“有畫機在手,元氣狼藉”,達到解衣磅礴之狀。在這一過程中,畫家完全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將主觀與客觀統一起來,心佔天地,發山川之精微,抒發自己對自然的獨特感悟。當今畫壇,浮躁之風甚劇,有些人抱着祖宗那裏拾來的點滴一畫再畫,不去求創新與發揮,直至與祖宗之法越來越偏離;有些人的某一種語言或技法一經亮相,得到市場的認同後,便形成所謂“圖式”,自己坐享其成不求突破,模仿者卻趨之若鶩;更有一些習畫者整日圍着當紅的畫家轉,類似“超級粉絲”,畫風完全照搬自偶像,並以分一杯羹為樂事,成為名副其實的傳聲筒……畫壇的這些動向,楊運高不可能感觸不到。所幸的是,他屢屢追問自己的內心,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一如既往地寫生與創作,過着單純而充實的生活。正是由於聽從了內心的引領,筆隨心動,一幅幅情景交融、令人心馳神往的佳作應運而生。
厚積薄發,楊運高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與韌勁在繪畫中不斷跋涉、孜孜以求。天道酬勤,這些年來,在“黎昌杯全國青年國畫年展”、“十六屆國際造型藝術家代表大會美術特展”、“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等一系列國家級的大展中,他帶來的畫作均以格調高雅、圖式新穎、面貌獨特、氣勢博大、構圖飽滿令人耳目一新;即使在一些國畫家的探索性聯展中,他的畫作也依然因為獨具個人面貌而令人駐足。化俑成蝶,而今,楊運高的畫作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藝術理論家、收藏家的肯定與關注,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必將在藝術的天空中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2008年12月於金陵
山川煥然 師古開新
——記楊運高畫藝
唐楓(北大藝術學碩士)
夫畫者,淵源深厚,歷代高賢輩出,佳作傳至今日者多矣。然今人多學西式繪法,棄吾精妙之國粹,追西人之繪法。繪事精華流傳微矣,令人不可不嘆。世風若此,青年中得續古詣者鮮矣。吾友楊氏運高者,乃為得古意而樂古意之人,其畫作集成諸代古賢之精妙,尤慕雲林、子久高蹈,融之於己之畫作,其作品古今融合,新意迭出,令人可喜。
運高兄之作,氣勢宏大,滿紙磅礴浩然之氣,究其根源,乃表其堅毅沉着之內性與百折不撓、生機勃發之精神。觀其《紅水河》系列,氣韻生動,筆法得當,佈局精心,生機勃勃。畫作既現紅水河之自然風貌,亦復傳承古畫重意之傳統。其筆觸之皴法尤為矚目,此皴法得之於紅水河流域之地貌,而化出為獨到筆法,現可見古人作品尚無人用之,其創新之舉可類古人牛毛皴、折帶皴之創也。皴者,非為創一新皴法而皴之,乃為表山川之形貌而得之,如米元章父子之米點皴,乃為表徵江南水鄉特色而創之。運高兄之皴法亦如是,實則與紅水河朝夕相伴,會其山川之脈絡而得之,遂成其為繪法之利器,獨運之風貌。
吾民族世代酷愛山水,于山水中賦幾多情懷,山水之情實乃熱愛故土之情,運高兄之作亦然。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運高兄注故土之情于山川景物,描繪之間現温潤秀逸之南方情懷。
運高兄青年才俊,近些年屢獲大獎,其卓然出眾因者何也?吾曰:
其一,“所思垂令名”之心。繪事乃千古之業績,古之雲林子曰:“白眼視俗物,清言屈時英。富貴烏足道,所思垂令名。”運高兄對此心有慼慼哉,畢一生之追求於繪事,每幅作品皆思以精品示人,無半點應付敷衍之氣。
其二,勤奮求索之行。思及獨創佳作,運高兄數赴紅水河、黃山、太行,於艱難險阻不顧,至常人之所未至,見常人之所未見,得常人之所未得,達樂而忘我之境界。於2004年獲黎昌杯青年美展金獎之後,求變於自身,宗前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路途,奮然前行,遂獲2007百家金陵畫展金獎。噫!天道酬勤,古不餘欺也!
其三,中西共通之妙。所謂“中”意指作品步古人丹青之妙法,所寫景緻融宋元之古意,得今人之山景,其景雲氣微茫,山勢巍峨,畫意萬千,筆者曾為其一幅作品賦詩云:“秋意闌珊等閒度,巍峨肆意囚不住。”此足以著其才氣,而其作乃通西人繪法“抽象”之妙,實可為中西貫通之趣事也,或曰當代水墨之可貴探索。其筆法率意既類梵高之筆觸,揮灑又類波洛克之點劃,終其指歸乃是人類複雜豐富之情緒。其筆觸盡表情感之力量,感性之驅使,因此觀運高兄之作,去其水墨山水之外表,僅着眼其動勢鮮明之筆觸,乃一件現代性極強之抽象繪作。於此可知,中西繪事乃有其共通之點所在也,究其同為藝也,豈能無同乎?
其四,勃發之時代精神。吾所處之時代乃一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之時代,運高兄之作內含生生不息之氣,亦暗合抑或印證吾之時代精神,異於古人悠緩寧靜之畫面情景。今人之作,倘使仍作山水,其山水仍須大異古之山水其可稱善,何也?今人亦變也,時亦變也,人觀山水之所得亦變也,豈可所繪之山水仍不變?不變者豈不怪事哉?運高兄所繪之山水氣象更新,顯出今之時代精神,展今人眼中之山水面貌,故實堪稱為佳作也。
運高兄年方而立,已樹自我之風格,吾信其畫藝必將隨歲月流轉而歷久彌高。
庚寅端午於京城

楊運高作者自述

紅河魂——餘之十年創作心得
楊運高
紅水河者,吾以之為故鄉之母親河,其主要河道流經廣西西北大部。吾自幼喜好丹青,及長乃有幸遊藝於翰墨,後考上中央美院研究生,拜於著名畫家陳平先生門下,學問丹青之道。
紅水河乃餘心目中之母親河。廣西乃紅土之地也,故紅水河至夏季汛期紅浪翻湧,莽莽深川一路狂奔險灘密佈。然至夏季汛期過後,紅水河則恢復為一江碧波,或深邃或湍急,既神秘且秀美。若曰灕江山水為清澈碧透,則紅水河為碧綠幽深。紅水河之佳處不在清,而在碧綠深邃與幽深莫測。兩岸羣峯連綿,山崖險峻,伴以竹木花草倒映水中,河水靜時如明鏡,水中之景與江邊之景相映如畫。值三月木棉花開似火,火紅木棉與碧綠江景處處輝映,河中美景溢滿江川。
紅水河之景於秀美之外,其雄奇之處令吾胸中畫意勃勃,創作激情澎湃。其兩岸景觀朝暉夕映,氣象萬千,氣勢磅礴。若夕陽照於河畔,餘暉照峯蔚為壯觀;若登高而鳥瞰之,則如青羅帶穿梭於羣峯之中。吾心中紅水河兼灕江之秀美與母親河之親切博大,蒼蒼茫茫,綿延起伏,恰如天道之生生不息也。其處山川之雄渾,水流之湍急,民風之淳樸,於吾心中皆為一幀幀極佳之畫作也。
後吾旅居京城,生活於高速運轉之現代社會,遂感傳統山居乃是當代都市人心中嚮往之淨土,寧靜田園乃是都市人精神之棲息地。心中時時浮現故鄉紅水河神秘、秀美之山景。彼故園之泥土氣息,鄉間之羊腸小道, 河岸之幽幽翠竹,無處不安靜祥和,幕幕皆如世外桃源,餘心牽之念之。吾思吾悠悠故土,於其思中吾心坦然寧之,遂遠離塵世之喧囂。在手執寸毫落墨於縑素之過程中,吾心已悠遊於故鄉之一草一木、一丘一壑。
餘旅居京城之外,數次登太行,遊黃山,謁泰山……得各處山川養吾浩然之氣,融各處山川為吾心中之山水。“登高覽元化,浩蕩融心神”,此情此景,心中所思所感萬千。巍巍太行,雄渾壯闊,吾心震撼,創作激情油然而生。於此,紅河之壯美、太行之雄強,融為吾心中之山水。
吾痴迷於元子久、雲林諸家,於其佳構中,吾感線條之豐富強烈表現力。故吾於畫作中,常單獨提煉線條,強化線條之情緒、節奏、構成、張力,營造冷逸、幽靜之意境。溯其根源,五代兩宋之經典畫作致餘興奮若狂。黃賓虹雲:“餘觀北宋人畫跡,如行夜山,昏黑中層層深厚,運實於虛,無虛非實”。餘篤信之,故作畫時勾、皴、擦、點、染如急風驟雨,一氣呵成,非畫到畫面全黑不可,好不痛快﹗在線條韻律與積墨節奏中,我感受到創作過程之快意。我將沿此路堅持前行並樂此不疲。
苦瓜和尚雲:“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古之鬚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腸。我自發我之肺腑,揭我之鬚眉”。創作之時,主觀與客觀多向融合,以造化為主旨,山川走勢為構成,自由書寫胸中丘壑,寫山川之蒼茫雄渾、之清新明朗、之磅礴沉鬱……。山水氣象與心中意念合二為一,物我兩忘。
今將創作之所得,擷其部分以供各位領導、師友、同道批評指正。在此對所有曾經給予支持、培養和幫助過我的領導、老師和朋友們表示深深的感謝!
壬辰初秋於京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