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竹亭

鎖定
楊竹亭(1921.1.29—2017.12.3),生於上海,祖籍安徽合肥,1949年7月參加工作。
原盧灣區三好中學離休幹部。
2017年12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96歲。 [1] 
中文名
楊竹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21年1月29日
逝世日期
2017年12月3日
畢業院校
浙江大學
籍    貫
安徽合肥

楊竹亭人物經歷

1946年2月畢業於國立浙江大學。
先後任教於上海市大同中學、上海市糖業中學、上海中學、上海市立新力中學、上海市廣中中學、上海市新暉中學、上海市第三職業中學。
1988年12月離休。
1990年以來,用一生積蓄在原盧灣區5所中學,先後設立竺可楨、胡剛復、談家楨、束心北、陳仲普、蘇步青、胡明覆等22項獎學金。幾十年來,為中小學生作近百次“愛科學,講科學”的宣傳報告。離休後,楊竹亭編寫出版24本科學家傳記,有《科學家竺可楨的故事》《中國居里夫人——吳健雄》《蘇步青和陳建功兩位數學大師》《胡門三傑傳》等200多萬字。 [1] 

楊竹亭人物事蹟

20多年前,盧灣區教育系統成立關心下一代協會,楊竹亭同志就是發起者之一,他在盧灣區的許多中、小學校都作過科普報告。
面對孩子,早年求學於浙江大學的楊竹亭最津津樂道的是他熟悉的師長:蘇步青教授如何在日本苦讀德文版《解析幾何》;王淦昌如何為了國防事業,甘於寂寞,數度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老人深情地回憶起一段往事:他大學畢業時,請求當時任浙大校長的竺可楨推薦工作,儘管之前並不相知,竺校長卻欣然應允,親筆書寫介紹給時任中央氣象局長的呂炯。
老師説:這些科學家是他心目中的偶像,因為“和他們的科研成果比,他們身上的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同樣令人景仰,值得學習!”每當説到這裏,孩子們聽後都深有感觸地頻頻點頭。
清華中學開學典禮那天,氣温高達40攝氏度,張哲婷同學領到了楊老師設立的“學習蘇步青教授獎學金”。她説,“獎金雖然不重,可看到80多歲的楊爺爺在40度的高温下,仍然堅持為我們作科普報告,手裏就覺得沉甸甸的。”
1990年至今,楊老捐獻10萬元人民幣在盧灣區各中學設立了22項獎學金,還自費近18萬元編輯出版科普讀物。那些獎學金並沒有“楊竹亭”的名字,全部以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命名,如在盧灣中學設立“學習竺可楨教授獎學金”、在五愛中學設立“學習談家楨教授獎學金”、在第一女子中學設立“學習數學博士胡明覆獎學金”等。
他還向有關部門建議在盧灣區恢復胡明覆(中國留美第一個數學博士)圖書館、胡明覆博士事蹟陳列室,他把自己收藏幾十年的許多資料無償地贈送給該圖書館。這一切,都是為了向中小學生宣傳科學家的事蹟,播灑科學精神。
老楊捐獻了他作為中學教師的畢生積蓄,他覺得把錢用於青少年教育上是最值得的。80歲生日時,子女送來8000元作賀禮,結果楊老師買了2000冊科普圖書,全部贈送給中小學校。楊竹亭老師本人過着簡樸的生活,對自己比較“苛刻”,即使下雨天上醫院看病也捨不得叫出租車。他每次與老伴到老幹部局來活動,老兩口每人用6元錢就解決了午餐。

楊竹亭主要成就

楊竹亭離休以來共嘔心瀝血編輯了24本科學家傳記,有《中國居里夫人——吳健雄》、《蘇步青和陳建功兩位數學大師》、《胡門三傑傳》等共計200多萬字。
他自費印刷這些科普讀物50000多冊,全部免費贈送給中小學生閲讀。楊老師寫的科學家的故事,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孩子們愛看愛讀,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那年夏天,女兒要老楊去深圳度假。沒想到老楊到了深圳就把自己關在女兒的書房中整整兩個月時間,完全沒有消暑度假的休閒,寫就了又一本介紹科學家的傳記。到上海後,楊老又馬上跑有關部門安排印刷,硬是在國慶節前把幾千冊的書本送到盧灣區各學校的青少年手中。
有孩子關切地問楊老師,“您已經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今後還會操心繼續做科普工作嗎?”楊竹亭老人總是興致高昂,“我的老師談家楨96歲時還在鑽研學問。作為他的學生,我做關心下一代工作,還正當年!”

楊竹亭獲獎記錄

曾獲盧灣區教育局德育先進、盧灣區園丁獎、上海市教育系統“老有所為”先進個人、上海市老幹部局“老有所為”先進個人。多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上海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