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正華

(長安大學副教授)

鎖定
楊正華,男,1957年6月28日出生,回族。現任長安大學地測學院地球探測與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和綜合物探實驗室主任、副教授。先後主講過10餘門課程,承擔和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85攻關項目等十幾項科研項目,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發表科研學術論文(著)三十餘篇。 [1] 
中文名
楊正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957年6月28日
畢業院校
蘭州大學地質學系
畢業院校
長安大學(西安地質學院)
主要成就
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85攻關項目,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出生地
寧夏銀川
職    稱
副教授
性    別

楊正華人物經歷

1982年1月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學系。隨後在西北輕工業學院任教,曾任陝西省青聯委員;
1987年進入西安地質學院(現長安大學)攻讀礦物物理與礦物材料學碩士學位;
1990年畢業 (獲優秀碩士論文);
1990年至1997年在西安工程學院礦物教研室任教,並任系實驗室中心主任和材料教研室主任,期間多次獲得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獎勵;
1994年破格晉升副教授;
2004年地球物理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優秀博士論文)。

楊正華研究方向

(1) 物理模型實驗研究方向;
(2) 海上多波地震勘探物模研究;
(3) 全波震相分析研究;
(4) 海上地震勘探二次定位和實時定位研究;
(5) 地震勘探全波震相正演研究;
(6) VSP和地面地震勘探研究;
(7) 井地聯合地震勘探資料的綜合解釋研究;
(8) 大塊體混凝土超聲無損檢測研究。

楊正華主要貢獻

1.未來資源的發現屬於掌握地學哲學的人們 《地學的哲理》,西北大學出版社,第二作者;
2.國非金屬礦產開發利用趨勢淺析,《西安地質學院學報》,第二作者;
3.機小型並行計算系統的搭建與討論,《西安工程學院學報》,第一作者;
4.聯合反演法對古潛山內幕的研究,《地球物理發展》,第一作者;
5.在海底電纜地震中近正四面體二次定位法探討,《石油物探》,第一作者;
7.OBC地震中二次定位算法及優化選點探討,《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新進展》,中國科學出版社;
8.紅外光譜法對礦物振動偶極距取向測定研究,《礦物學報》,第一作者;
9.多波多分量海底地震數據極性變化的探討,《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新進展》,中國科學出版社;
10.井地聯合地震勘探在陝北油田開發中的應用,《長安大學學報》,第一作者;
11.淺析地震波法用於隧道病害的診斷與預測,《長安大學學報》,第一作者;
12.冷家油田南部地區太古代古潛山中油氣分佈規律及綜合地質研究,第二負責人;
13.國家863重大項目,海上多波地震勘探物理模型實驗研究子課題,負責人;
14.國土部85攻關項目,地震屬性的標定研究,主要參研人;
15.場致非金屬複合發光材料研究 (國家科委攻關項目)主要參加人和技術負責;
16.陝北油田井地聯合勘探的應用研究,技術負責;
17.秦嶺3號隧道掘進前方不良地質體的地震波超前預測研究,技術負責;
18.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地球物理子工程-終孔VSP和多波地震調查項目,技術負責;
19.海域三維地震水下檢波點精確二次定位研究,項目負責人;
20.稀土換能器及其集成設備對大塊體混凝土無損檢測研究,技術負責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