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文鼎

鎖定
楊文鼎(1852~1911),江蘇武進人。淮陽道,早年以治淮事為時任兩江總督端方所賞識,又以同鄉關係攀附度支部大臣盛喧懷。
俊卿
所處時代
清末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蘇武進
出生日期
1852年
逝世日期
1911年
本    名
楊文鼎

楊文鼎人物簡介

恰因湖南巡撫岑春煊以湘省搶米風潮被劾,繼任湘督。1911年5月,鐵路風潮起,與川督王人文上本保奏築路利弊,為上所忌,調任陝西巡撫,未到任,清廷崩。民國後,與家鄉隱居,以遺老自命。

楊文鼎人物生平

楊文鼎(1852~1911),字俊卿,伍淡如次子。二十歲前,受業于山陽黃天河,光緒二年(1876)舉副貢。光緒五年(1879)應順天鄉試,中舉人。次年南歸,以世誼謁見直隸總督李鴻章,李頗重其才,留他在督府為幕僚。在總督府數年間,舉凡李鴻章有關吏治、軍政、河工、外交方面的奏議,半數出自文鼎之手。光緒二十一年(1895),李鴻章入閣視事,王文勤繼任總督,留文鼎繼續充任幕僚。後以勞績出任靜海、正定、灤洲等州縣官。光緒二十四年(1898),榮祿任直隸總督,向李鴻章求才,李力薦文鼎,文鼎推辭,也不往謁榮祿。榮祿下車伊始即首先延見文鼎,委以總文案。七月,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十月,裕祿繼任,仍留文鼎總文案。十二月,“以候選道奉廷寄,破格召見”①,先是浙江巡撫劉樹棠請訓於慈禧,慈禧命其舉賢能,劉曾舉薦文鼎,故有此舉。慈禧召見文鼎時,“詳詢北洋政治逾三刻,末問四川蠻子猖獗,應剿應撫,對稱:‘剿則玉石俱焚,撫之為宜。’”②頗合慈禧心意,慈禧悦,欲命補陝西糧道缺。(軍機大臣)剛毅忽奏:“陝糧事關旗餉,漢人不宜”。遂改內記名簡放③。過了一年,不見簡放,有人勸文鼎稟告軍機處,以通其意於慈禧。文鼎“笑謝,竟聽之”後授福建鹽法道。閩浙總督許應騤重其才,委以兼管武備學堂、洋務局和營務處等要務;遇要事必徵詢其意見,旋升任福建按察使,兼各局總辦九職,後因許應騤被革職受牽連而降為後補道員。不久,閩浙總督李勉林調赴江南,委文鼎“署總文案,兼領籌防局”⑤。李死,調任學務處總辦。
光緒三十年(1904年)初冬,準揚大水,數萬災民擁至清江浦求賑。當地官吏昏庸瀆職,束手無策,兩江總督端方命江蘇藩司繼連溪説文鼎出任淮揚道員兼領總賑務,文鼎允諾,主張寬籌賑費,確保賑濟。端方採納其建議。奏請清廷委文鼎領淮揚道兼領總賑務。文鼎到任時,“災民已集數十萬,加年飢,淮屬十餘縣流亡者愈眾,結棚棲地,綿延數里”⑥,文鼎聞江北提督廕昌“慷爽敢任事,欲商以庫銀數萬兩應急需”⑦,就請廕昌共登淮陰縣城遠望。時冬月將盡,廕昌見“萬頭擾攘,哀聲喧動”⑧。為之色變。文鼎見昌狀,進言道:在今災區水退之際,宜迅速遣散災民,使之恢復舊業。不這樣做,將可能產生五種嚴重後果:“冬雪瞬降,薄棚難支,將虞凍壓以斃,一也;海州民‘悍’多‘盜’,一旦揭竿,未遑備禦,矧玉石同焚,慮釀鉅變,二也;及今不遣,來歲春耕無望,是冬賑未已,加以春賑,安得如許物力,寧忍視民坐斃,三也;災黎過多,迨春疫癘之作,不可不防,四也;蓆棚數里,伐木為炊,不幸失慎,連營何堪。五也。請即動庫帑,以多分資遣,餘則留賑,庶易為力。”①廕昌然其言,當即允諾,並與端方奏報清廷,獲准動支庫銀賑災。於是,每一災民發給五日糧,並開具證明,囑各縣“聞賑歸來,俾就縣領糧”②然後,按極貧次貧分別救濟。次年春,災民盡數返鄉,聚集清江浦災民,老弱者先後病亡千餘人,“產嬰兒三千餘口”③賑畢,剩銀八萬餘兩。其幕僚擬併案報銷,中飽私囊,文鼎堅持不可,統統交回藩庫。 [1] 
文鼎賑災有功,覆按察使職。尋簡授貴州按察使,未到任調湖北按察使。不久,署布政使,護督印,旋任湖北布政使。
宣統元年(1909),長沙春旱,米貴如珠,民不聊生。又英領事修繕館舍,向屬湘工承攬,此時改僱鄂工,湘工不滿,米荒人怨,激起民變。憤怒的羣眾焚燬教堂及衙署。巡撫岑春蓂、藩司莊衡不能制止,謠言四起,“一日數擾,清廷震動。”④遂命文鼎任湖南巡撫,率副將黎元洪乘楚材艦赴任。“過嶽州,英領事登見,要求比照庚子事例賠款懲官,詞色激烈。”⑤文鼎嚴詞拒絕。抵長沙,拂曉接印上任,佈告安民,宣告湘民素來善良,某奉命任湖南巡撫,朝廷撥銀三十萬兩平抑糧價,對於“肇事”者,懲“首要”,免“脅從”,保護教堂,望各安生業。於是謠言漸息,事態徐平。事平,自撫、藩以下多免職,懲邑紳數人;“肇事”者,殺“首犯”一人,餘“斥釋”,教產查明議賠。湖廣總督瑞澄主張嚴劾岑春蓂等,文鼎力持寬減,數次爭議不休。最終以不能允許外人干涉中國內政,滿足英領事的無理要求,日後留下棘手的外交問題為由,瑞澄才答應結奏。
在湖南巡撫任內,文鼎曾與東三省總督錫良、雲貴總督李經羲、伊犁將軍廣福、察哈爾都統溥良、新疆巡撫聯魁等十八省封疆大吏聯名致電軍機處,奏請實行“立憲政治”。主張同時成立內閣和國會50。
宣統二年(1910)六月,調任陝西巡撫,就任前告假省墓,因時局動盪,未蒞任。三年(1911)冬,於上海病逝,終年五十九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