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恭懿

鎖定
楊恭懿(1225~1294年),字元甫,安西路(治所在今西安市西北)人。《元史》稱奉元路人。幼年時,正值金朝衰亡,蒙古軍大舉進攻中原之時。關中戰亂,他隨父母逃亡他鄉,但仍堅持讀書不斷。17歲時迴歸故鄉,因家貧,為人作長工謀生。勞動之暇,抓緊讀書,廣涉經史子集,特別通《易》、《禮》、《春秋》,尤其推崇朱熹集註之《四書》。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朝廷召他入京做官,他不願往。名士許衡極力向中書丞相薦楊恭懿的學問和品行,所以,至元十年(1273),忽必烈下詔書派使者召他入朝,他仍以有病推辭。十一年,皇太子又命中書省依照漢惠帝聘請“四皓”之禮再請楊恭懿,丞相致書信派郎中官前來京兆敦請,楊恭懿方隨使進京。他到京城後,元世祖派宗室親王迎接,隨即親自召見,詢問他鄉里和家庭狀況,禮遇很隆重。
忽必烈下詔命楊恭懿與侍讀學士徒單公履商議開科取士的事情,他在奏疏中提出開科取士,應該選錄那些行為檢點又深通經史的人,不要推薦,一律考試經義和論策。他認為,只要提倡實學,官吏的作風就會轉變,民俗亦會變好,國家方能得真才。忽必烈同意他的觀點,逢北邊戰亂,忽必烈率軍北征,楊恭懿西歸故鄉。
至元十六年(1279)。忽必烈滅了南宋,統一了全國。又一次命安西王府丞相催楊恭懿進京,詔命他到太史院修改曆書。十七年,新曆書修好,被授集賢學士,兼管太史院事。十八年,他辭職回鄉。後來,朝廷又三次召他入朝任職,他始終未答應。至元三十一年(1294)卒於家,終年70歲。 [3] 
元甫
潛齋
所處時代
元朝
出生日期
1225年
逝世日期
1294年
主要成就
授集賢學士,兼太史院事
本    名
楊恭懿
籍    貫
奉元高陵(今屬陝西)

楊恭懿人物生平

蒙古至元七年(1270),朝廷徵召,未赴。元至元十年(1273),元世祖派協律郎申敬來召,又以疾辭。十一年(1274),太子下教中書,像漢惠帝聘四皓一樣,再聘用他,勉強至京師。時議設立取士科,恭懿建議“今欲取士,應當詔令有司,薦舉有行檢,通經史之士,試以經義,論時務策。能從事實學,則士風淳樸,民俗趨厚,國家得才。”被採納。不久歸鄉里。十六年(1279)應召授太史令,同大學士許衡、天文士王恂、郭守敬等人修定時歷,遍考自漢以來歷書四十餘家,創立新法,精思測算,修成《授時歷》。歷成辭歸。後三次召用,皆不赴。
自幼讀書,隨父避亂,從不廢弛學業。家貧,鄉鄰接濟皆謝絕不收,親身勞動維持生活。閒暇時則研讀羣書,尤精於《易》《三禮》《春秋》,爾後又研讀《四書集註》《太極圖》《小學》《近思錄》等書。“志於用世”,“恥於章句”,逐漸形成自己“窮理反躬,一乎持敬”的關學主旨,成為元代關學復起的重要人物。從學者甚眾。著有《潛齋遺稿》多卷。諡號文康。《元史》有傳。 [1] 

楊恭懿史籍記載

楊恭懿,字元甫,奉元人。力學強記,日數千言,雖從親逃亂,未嘗廢業。年十七,西還,家貧,服勞為養。暇則就學,書無不讀,尤深於《易》、《禮》、《春秋》,後得朱熹集註《四書》,嘆曰:“人倫日用之常,天道性命之妙,皆萃此書矣。”父沒,水漿不入口者五日,居喪盡禮。宣撫司、行省以掌書記闢,不就。
至元七年,與許衡俱被召,恭懿不至。衡拜中書左丞,日於右相安童前稱譽恭懿之賢,丞相以聞。十年,詔遣使召之,以疾不起。十一年,太子下教中書,俾如漢惠聘四皓者以聘恭懿,丞相遣郎中張元智為書致命,乃至京師。既入見,世祖遣國王和童勞其遠來,繼又親詢其鄉里、族氏、師承、子姓,無不周悉。十二年正月二日,帝御香殿,以大軍南征,使久不至,命筮之,其言秘。侍讀學士徒單公履請設取士科,詔與恭懿議之。恭懿言:“明詔有謂:士不治經學孔孟之道,日為賦詩空文。斯言誠萬世治安之本。今欲取士,宜敕有司,舉有行檢、通經史之士,使無投牒自售,試以經義、論策。夫既從事實學,則士風還淳,民俗趨厚,國家得才矣。”奏之,帝善之。會北征,恭懿遂歸田裏。
十六年,詔安西王相敦遣赴闕入見,詔於太史院改歷。
太史院 太史院
十七年二月,進奏曰:“臣等遍考自漢以來歷書四十餘家,精思推算,舊儀難用,而新者未備,故日行盈縮,月行遲疾,五行周天,其詳皆未精察。今權以新儀木表,與舊儀所測相較,得今歲冬至晷景及日躔所在,與列舍分度之差,大都北極之高下,晝夜刻長短,參以古制,創立新法,推算成《辛巳歷》。雖或未精,然比之前改歷者,附會曆元,更立日法,全踵故習,顧亦無愧。然必每歲測驗修改,積三十年,庶盡其法。可使如三代日官,世專其職,測驗良久,無改歲之事矣。”又《合朔議》曰:
大衍曆 大衍曆
日行歷四時一週,謂之一歲;月逾一週,復與日合,謂之一月;言一月之始,日月相合,故謂合朔。自秦廢曆紀,漢太初止用平朔法,大小相間,或有二大者,故日食多在晦日或二日,測驗時刻亦鮮中。宋何承天測驗四十餘年,進《元嘉歷》,始以月行遲速定小余以正朔望,使食必在朔,名定朔法,有三大二小,時以異舊法罷之。梁虞廣刂造《大同歷》,隋劉焯造《皇極曆》,皆用定朔,為時所阻。唐傅仁均造《戊寅歷》,定朔始得行。貞觀十九年,四月頻大,人皆異之,竟改從平朔。李淳風造《麟德歷》,雖不用平朔,遇四大則避人言,以平朔間之,又希合當世,為進朔法,使無元日之食。至一行造《大衍曆》,謂“天事誠密,四大三小何傷。”誠為確論,然亦循常不改。臣等更造新曆,一依前賢定論,推算皆改從實。今十九年曆,自八月後,四月並大,實日月合朔之數也。
詳見《郭守敬傳》。是日,方列跪,未讀奏,帝命許衡及恭懿起,曰:“卿二老,毋自勞也。”授集賢學士,兼太史院事。
十八年,辭歸。二十年,以太子賓客召;二十二年,以昭文館學士、領太史院事召;二十九年,以議中書省事召。皆不行。三十一年,卒,年七十。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