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家坳鄉

鎖定
楊家坳鄉貴州省思南縣,是1992年在建、並、撤改革中由原來的水口寺、楊家坳、大盆水3個鄉合併而成的。距縣城75公里,是思南最邊遠,水、陸交通最不便的一個鄉。該鄉轄19個行政村。有農村黨支部19個,機關黨支部5個,黨員463人(其中農民黨員403人)。1993年以來,鄉黨委對發展黨員工作抓得紮實,取得了顯著效果。其中苗、土家、仡佬等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6%。
中文名
楊家坳鄉
位    置
貴州省思南縣
資    源
農業、畜牧業、林業
牲    畜
豬、牛、羊、雞

楊家坳鄉歷史沿革

1992年10月,全縣進行建並鄉撤區工作,以原楊家坳、大盆水、水口寺三鄉合併建立楊家坳苗族土家族鄉,下設黨、政、羣、公、檢、法、司等辦事機構(股、室),原大盆水、楊家坳、水口寺鄉設工委、2001年工委改為辦事處。全鄉轄關田壩村、邵家渡村、堰塘村、土井村、欄杆村、幹家山村王大坪村、岑頭蓋村、帥家溝村、觀音山村、水口寺村、桅杆壩村、中城村、青年台村、小豐溪村、大盆水村、安家溝村、川塘村、坪上村19個行政村,149個村民組,鄉政府駐關田壩村。1978年至1983年,楊家坳人民公社屬青槓坡區公所管轄,1984年全縣改人民公社為鄉,下轄村民委員會,直至撤區並鄉。

楊家坳鄉自然資源

楊家坳民族鄉物產資源豐富,主要是農業、畜牧業、林業、水利資源、礦產資源等。
農業主要以糧食種植為主,主要產品有水稻、玉米、小麥、紅苕、洋芋、黃豆、蕎子、高粱等。經濟作物有烤煙、辣椒、油菜、花生、中藥材等。
畜牧家禽種類有豬、牛、羊、雞、鴨、鵝等,以養生豬、牛、雞、鴨為主。
全鄉宜林地面積為46312畝。現有林地24653畝,其中用材林10568畝,防護林9076畝,薪炭林1300畝,疏林地361畝,灌木林4736畝,森林覆蓋率為26.3%。年木材蓄積量300立方米。新營造經濟林木1709畝,多為1992年以來營造,新營造的經濟林木約佔總數的95%以上,其中有杜仲150畝,雪梨150畝,油桐2306畝,板栗1500畝,美國黑李子500畝。其它經濟林還有柑桔、桃、橙、棗等。
全鄉現擁有山塘6口,澆灌面積300餘畝;水庫3座(岑頭蓋),總容量84萬立方米,灌溉4個村20個組1427畝農田;灌溉溝渠43條106公里,可灌溉面積約12300畝。另外,在鄉境內還有水力發電站一座(邵家渡電站),裝機400千瓦。
該鄉還擁有煤、冰洲石、鐵等礦產資源,但貯存量不大,也尚未正規開採過。
全鄉總面積114045畝,耕地面積34187畝,人均耕地面積1.69畝;全鄉公路里程146公里,其中幹線公路59公里。

楊家坳鄉人口民族

楊家坳民族鄉主要為漢、苗、土家等民族英雄雜居之地。截至2005年底,全鄉總人口20189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7817人,佔總人口的38.7%,少數民族中有苗族4929人,土家族2560人,仡佬族142人,其他少數民族共計186人。漢族12372人,佔總人中的61.3%。

楊家坳鄉民族風情

各族羣眾共同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月半節、重陽節等。每逢這些節日,各族羣眾都會以幾乎相同的方式進行慶賀。另外,婚喪嫁娶、修房建屋、生兒生女等紅白喜事,人們都會擺酒設宴來紀念或慶祝。

楊家坳鄉市鎮建設

氣勢壯觀的層巖 氣勢壯觀的層巖
1978年至1992年,楊家坳人民公社及街道幾乎是木房或磚木結構的瓦房。1992年10月撤區並鄉後,新建了楊家坳人民政府大樓,相繼修建了楊家坳財政所、煙草站、信用社、供電所、教辦、農業服務中心、國土所、中小學教學樓和宿舍、計生服務站、林業站等。同時,街道居民的小洋房也隨之增多,截止2005年底,楊家坳政府所在地和街道共有鋼筋混凝土洋房98棟,佔政府所在地和街道房屋總數的86.7%。
2002年硬化楊家坳街道,總長830米。
2005年修建楊家坳鄉人民政府新辦公樓近400平方米,並硬化政府大院近500平方米。

楊家坳鄉人民生活

楊家坳鄉農村房屋 楊家坳鄉農村房屋
截止2005年底,全鄉家庭用電率為100%;家庭彩電擁有率為59.7%2648户;家庭冰箱擁有率為9.7%433户;音像設備擁有率為45.5%2016户;家庭車輛(含摩托車)擁有率為11.9%529户557輛;家庭固定電話擁有率為4.2%184户,移動電話擁有率為10.7%2162人;同時擁有上述幾種或全部的家庭率為4.6%205户。
2005年,全鄉人均收入增加至1965元,人均純收入增加至1270元。
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鄉人民羣眾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正逐步向小康社會邁進,逐步改變過去交通信息閉塞、生活生產水平低下、人民生存環境惡劣的歷史。

楊家坳鄉地理環境

村莊一角景色 村莊一角景色
楊家坳苗族土家族鄉位於思南縣城西偏南,鄉政府距縣城80公里。其界東鄰許家壩鎮,南與青槓坡鎮毗鄰,西同鳳岡縣永和鎮以河為界,北與亭子壩土家族苗族鄉隔河相望。東西長15.7公里,南北寬9.8公里,總面積76.03平方公里。屬思南縣邊遠鄉之一。
境內山巒疊嶂,溝壑縱橫,東南北三面稍低,西南偏高,最高海拔1190米,最低海拔470米,平均海拔700米左右。
楊家坳苗族土家族鄉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冬夏日較長、春秋偏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年平均温度15.70C,個年積温在63000C左右,年內最高温度可達38.50C,最低温度-6.50C, 無霜期272天左右。

楊家坳鄉行政區劃

烤煙是楊家坳鄉人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烤煙是楊家坳鄉人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工作。原青槓坡區被撤分為青槓坡鎮和楊家坳鄉,將原來楊家坳鄉、水口寺村、大盆水鄉合併為楊家坳苗族土家族鄉。下設三個農村工作委員會(後稱辦事處),19個村150個村民組。
楊家坳辦事處轄:邵家渡村、關田壩村、堰塘村、土井村、楠杆村、王大坪村、帥家溝村、幹家山村、城頭蓋村9個村。
水口寺辦事處轄:桅杆壩、中城、觀音山、水口寺、青年台、小豐溪6個村。
大盆水辦事處轄:安家溝、大盆水、川塘、坪上4個村。
2007年1月,撤併村工作結束。由原來的19個行政村合併為5個村,大盆水村(川塘、坪上、大盆水、安家溝),城頭蓋村(土井、堰塘、邵家渡、關田壩、城頭蓋),王大坪村(王大坪、帥家溝、楠杆、幹家山),水口寺村(小豐溪、青年台、小豐溪),觀音山村(觀音山、中城、桅杆壩)。
--人口總數:22700人 農業人口:22300人 非農業人口:400人
--行政區面積:7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2678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 發展口號:加速發展,推動跨越 [1] 

楊家坳鄉風土人情

民居 民居
楊家坳鄉地貌發育以溶石浸蝕為主,境內山峯雄奇雋秀,溪流蜿蜒曲折,溶洞幽深奇妙。最高海拔1190米,最低海拔470米,平均海拔700米左右,屬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形地貌。150多年前,白號軍大本營建在楊家坳鄉境內的城頭蓋。城頭蓋資源富集,風光秀麗,四周懸崖險峻,山巒疊嶂,中部低窪開闊,三座水庫錯落分佈,水系蜿蜒村寨中,恰似“高原水鄉”。有“空谷晨鐘”等八大景觀和十里畫廊,集奇、險、幽、美於一體。1985年,城頭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家坳民工族鄉主要為漢、苗、土家等民族英雄雜居之地。截至2005年底,全鄉總人口20189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7817人,佔總人口的38.7%,少數民族中有苗族4929人,土家族2560人,仡佬族142人,其他少數民族共計186人。漢族12372人,佔總人中的61.3%。各族羣眾共同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月半節、重陽節等。每逢這些節日,各族羣眾都會以幾乎相同的方式進行慶賀。另外,婚喪嫁娶、修房建屋、生兒生女等紅白喜事,人們都會擺酒設宴來紀念或慶祝。

楊家坳鄉經濟發展

農牧種植業 農牧種植業
近年來,楊家坳鄉黨委、政府結合鄉情,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抓黨建、強隊伍、保穩定、創平安、降人口、促增收;穩隊伍、強畜牧、夯基礎、促旅遊、興茶業、活市場”的發展思路,團結拼搏、開拓創新,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垮越式發展。該鄉近年大力發展種植業,除了引導農民種植烤煙外,還試種的52畝玉竹,又發展了1050畝紅高粱,為茅台集團提供釀酒的原材料,由茅台集團的供貨商以每公斤2.4元的價格向當地農民收購。紅高粱在當地畝產可達400公斤,農民收入800元左右。該鄉還栽種了1500畝板栗、美國黑李子、雪梨等經濟作物。此外,該鄉還貼息40萬元發展畜牧業,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該鄉勞務輸出人員達6000餘人,年勞務收入1000餘萬元,僅此一項就為全鄉2萬人口人均增收500多元。組織外出打工成為該鄉農民增加收入的一條有效途徑。2005年,全鄉人均收入增加至1965元,人均純收入增加至1270元。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鄉人民羣眾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正逐步向小康社會邁進,逐步改變過去交通信息閉塞、生活生產水平低下、人民生存環境惡劣的歷史。 [2] 

楊家坳鄉教育事業

思南縣楊家坳鄉有楊家坳苗族土家族中學、楊家坳小學、打盆水小學、水口寺小學等書所教育機構,為當地農村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機構。為農村孩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作出了重大貢獻!

楊家坳鄉地理位置

楊家坳苗族土家族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