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大雅

(北宋官吏)

鎖定
楊大雅(965年-1033年),初名侃,字子正,宋州人。因避宋真宗舊名改大雅。靖恭諸楊虞卿之後,隨其祖楊邸挈族寓居宋州(今河南商丘縣南)。少好學文,躬履儉約。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進士,歷光祿寺丞,知新昌縣,直集賢院,因不附權貴,二十七年未升遷。大雅稱:「吾不學乎世而學乎聖人,所以致此。」天禧年間,奉使淮南,遇大風翻船,冠服盡失。當時丁謂人在金陵,派人贈衣一襲,不受。累官提點淮南路刑獄,歷知制誥,終官亳州知縣。有女嫁歐陽修,楊大雅曾為《新唐書》寫序。有《大隱集》五十卷、《職林》二十卷、《兩漢博聞》十二卷及《西垣集》等。
中文名
楊大雅
別    名
字子正
出生日期
956
逝世日期
1033

楊大雅相關資料

楊大雅,初名侃,字子正,宋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真宗景德初前後在世。素好學,日誦數萬言,雖飲食不釋卷。端拱進士,歷光祿寺丞,知新昌縣。鹹平中,(公元一oo一年左右)因奏賦,遷太常博士。又上書獻所為文,直集賢院。出知筠、袁二州。累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知亳州。大雅樸學自信,無所阿附,直集賢院二十五年不遷。天禧中,(公元一o一九年左右)奉使淮南,遇風覆舟,冠服盡失。時丁謂鎮金陵,遣人遺衣一襲。大雅辭不受。大雅著有天隱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職林二十卷,及兩漢博聞十二卷,均《宋史本傳》並傳於世。

楊大雅宋史記載

楊大雅,字子正,唐靖恭諸楊虞卿之後。虞卿孫承休,唐天祐初,以尚書刑部員外郎為吳越國冊禮副使,楊行密據江、淮,道阻不克歸,遂家錢塘。大雅,承休四世孫也。錢俶歸朝,挈其族寓宋州。大雅素好學,日誦數萬言,雖飲食不釋卷。進士及第,歷新息、鄢陵縣主簿,改光祿寺丞、知新昌縣,徙知潯州,監在京商税,再遷秘書丞。
鹹平中,交趾獻犀,因奏賦,召試,遷太常博士。久之,又上書自薦,獻所為文,復召試。直集賢院,出知筠、袁二州,提舉開封府界諸縣鎮事,為三司監鐵判官,知越州,提點淮南路刑獄。還,考試國子監生,坐失薦,迭降監陳州酒。徙知常州,判三司都磨勘司、户部勾院。遷集賢殿修撰、知應天府。還,糾察在京刑獄,以兵部郎中知制誥。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諱,詔改之。居二歲,拜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知亳州,卒。
大雅樸學自信,無所阿附,直集賢院二十五年不遷,有出其後者,往往致榮顯。或笑其違世自守,大雅嘆曰:“吾不學乎世,而學乎聖人,由是以至此。吾之所有,不敢以薦於人,而嘗自獻乎天子矣。”天禧中,使淮南,循江按部,過金陵境上,遇風覆舟,得傍卒拯之,及岸,冠服盡喪。時丁謂鎮金陵,遣人遺衣一襲,大雅辭不受,謂以為歉。宰相王欽若亦不悦之。晚與陳從易並命知制誥。大雅嘗因轉對,上《原治》十七篇。所著《大隱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職林》二十卷,《兩漢博聞》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