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棗炭疽病

鎖定
棗炭疽病俗稱焦葉病,是由棗炭疽病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棗樹上的一種病害。 [1]  主要侵害染棗吊、棗葉、棗頭及棗股。 [2]  果實、枝幹葉均可受害,以果實受害較重,多發生在棗果成熟期至採收後,常造成大量落果。 [3] 
棗炭疽病是棗樹的重要病害,在中國河南、山西、陝西、安徽等地有發生。引起早脱落果,品質降低,嚴重者失去經濟價值。靈寶棗區產量損失20-30%,生病年份損失達50-80%。 [1] 
棗炭疽病防治方法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合理密植,注重施肥灌水。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果,防止擴大蔓延。落葉後,摘除棗吊及病僵果,清掃落地棗吊、葉片集中燒燬;冬剪時剪除枯枝和病蟲枝,燒燬。萌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雨季噴1:2:300波爾多液,或5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隔7-10天噴1次。 [1] 
中文名
棗炭疽病
外文名
Jujube anthracnose
別    名
焦葉病
危害作物
棗樹
危害部位
主要侵害果實,也可侵染棗吊、棗葉、棗頭及棗股
病    原
棗炭疽病

棗炭疽病病原特徵

病原為盤長孢狀刺盤孢(Collettrichum gloeos porioides Penz.),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體在果肉內生長旺盛,有分枝和隔膜,無色或淡褐色。直徑3-4微米,分生孢子盤位於表皮下,大小(213-142)微米×350微米,由疏絲狀菌絲細胞組成。分生孢子盤上着生黑褐色的束狀剛毛,剛毛長29.2-116.6微米,寬2.7-5.3微米,無分隔或有1個分隔。分生孢子梗着生於分生孢子盤的頂部,無色,短棒狀,單胞,長15-30微米、寬3.5-4.8微米。分生孢子長圓形或圓筒形,無色,單胞,長13.5-17.7微米,寬為4.3-6.7微米,中央有1個油球或兩端各有1個油球。該種病原可侵染棗、蘋果核桃葡萄刺槐等。 [1]  病菌生長適宜温度為22-28℃。 [3] 

棗炭疽病為害症狀

棗炭疽病主要侵害染棗吊棗葉、棗頭及棗股 [2]  果實、枝幹葉均可受害,以果實受害較重,多發生在棗果成熟期至採收後,常造成大量落果。 [3] 
果實果實發病後,在果肩或果腰受害處,最初出現淡黃色水漬狀斑點,以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形黃褐色斑塊,中間產生圓形凹陷病斑,擴大後連片、紅褐色,引起落果。病果着色早,在潮濕條件下,病斑上能長出許多黃褐色小突起及粉紅色黏性物質。對落地病果進行解剖發現,部分棗果由果柄向果核處呈漏斗狀變黃褐色,果核變黑。重病果曬乾後,只剩下棗核和絲狀物連接果皮。果實味苦,不能食用。輕病果品質也極差。 [1] 
葉片葉片受害後變黃綠色、早落,有的呈黑褐色、焦枯狀懸掛在枝條上。 [1] 

棗炭疽病侵染循環

病原以菌絲體潛伏於殘留的棗吊、棗頭、棗股及僵果內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借風雨傳播,昆蟲也能傳播,從傷口、自然孔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在田間有明顯的潛伏侵染現象,從花期即可侵染,通常要到果實接近成熟期和採收期才發病。 [1]  可反覆侵染多次。 [3] 

棗炭疽病流行規律

發病時期:在果實近成熟時發病。 [1] 
發生條件:雨季早,雨量多或連續降雨,田間空氣的相對濕度在90%以上,發病就早而重。樹勢弱,管理粗放,發病重。 [1] 

棗炭疽病防治方法

棗炭疽病農業防治

合理密植,注重施肥灌水。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果,防止擴大蔓延。落葉後,摘除棗吊及病僵果,清掃落地棗吊、葉片集中燒燬;冬剪時剪除枯枝和病蟲枝,燒燬。 [1] 

棗炭疽病化學防治

萌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雨季噴1:2:300波爾多液,或5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隔7-10天噴1次。 [1] 
於發病期前先用一次殺菌劑消滅樹上病原,可選用3.5%必綠喹啉銅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50%乙生(乙膦鋁+大生)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倍液等。 [2] 
於7月下旬至8月下旬,間隔10天左右,噴施2次3.5%必綠喹啉銅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50%乙生(乙膦鋁+大生)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25%攏總好(多菌靈+咪鮮胺)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10%多氧黴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交替使用,並混入80%好意(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保護果實,既可兼治棗鏽病,又可防治炭疽病的感染,至9月上、中旬一般結束噴藥。 [2] 
參考資料
  • 1.    郭書普主編,新版果樹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04,第111-112頁
  • 2.    楊平華主編,莊稼醫生手冊,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04,第486-487頁
  • 3.    馮玉增著,棗病蟲害診治原色圖譜,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01,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