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梧桐山

鎖定
梧桐山,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自西南向東北漸次崛起。在此遠望,西可俯瞰深圳市區,南與香港大霧山(海拔958米)對峙。 [5] 
梧桐山分佈着三大主峯即小梧桐、豆腐頭、大梧桐,史稱“三峯秀拔”,其中大梧桐海拔943.7米,為深圳第一高峯。 [5]  梧桐山被譽為“市肺”的深圳第一高峯,地處廣東沿海,此處主要聚居的是廣東客家人。獨特的客家文化氛圍造就了梧桐山特有的濃厚的客家文化氣息,藴藏着客家文化的魅力。 [7] 
梧桐山風景區是以梧桐山為核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1987年開始籌建,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區,2009年12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成為廣東省第8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 
中文名
梧桐山
外文名
Wutong Mountain
地理位置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羅沙路2076號
走    向
自西南向東北
主    峯
小梧桐、豆腐頭、大梧桐
海    拔
943.7 m(一説973.7m)

梧桐山位置境域

梧桐山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自西南向東北漸次崛起。 [5] 

梧桐山地理環境

梧桐山地形地貌

梧桐山 梧桐山
梧桐山在其主要山背線上,分佈着三大主峯。在此遠望,西可俯瞰深圳市區,南與香港大霧山(海拔958米)對峙。 [5] 

梧桐山氣候

由於受南亞熱帶季風影響,梧桐山年平均降水量1948.4毫米,5至10月為降水集中期,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東部降雨量多於西部,7月和9月受颱風影響較大。 [6] 

梧桐山水文

梧桐山是深圳河發源地,大梧桐主峯的山泉匯成“天池”,飛流直下“龍潭”,之後經龍珠山與八條谷渠集結成河,沿着深圳羅湖和香港新界之間向西伸延,流向深圳灣海面,成為歷史上香港與深圳的“界河”。 [2] 

梧桐山主要山峯

梧桐山分佈着三大主峯即小梧桐、豆腐頭、大梧桐(海拔分別為692米/706米/944米),史稱“三峯秀拔”,其中大梧桐海拔943.7米,為深圳第一高峯。 [5] 

梧桐山資源狀況

梧桐山生物資源

梧桐山是天然常綠闊葉林的主要分佈區,樹林面積1933.3公頃,依次有規律地分成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和山頂矮林。
梧桐山
梧桐山(8張)
2019年4—10月,調查期間共記錄到包括人類在內的有效探測數299次,其中梧桐山本土分佈的野生哺乳動物10種,包括野豬、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花面狸(Paguma larvata)、小靈貓(Viverricula indica)、鼬獾(Melogale moschata)、豬獾(Arctonyx collaris)、中國豪豬(Hystrix hodgson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與某未定種鼠類(Rattus sp.)。另外記錄到3種非本地分佈的獸類,包括2種散放家養動物即家貓與家狗,與1種可能由於人為放生而引入的外來物種即東北刺蝟(Erinaceus amurensis)。此次調查在梧桐山記錄到的所有哺乳動物中,小靈貓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豹貓與中國豪豬為廣東省重點保護動物,野豬、赤麂、鼬獾、豬獾、花面狸則為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在IUCN物種紅色名錄評級中,上述所有物種均被列為無危級(LC)。 [6] 

梧桐山旅遊資源

梧桐山風景區是以梧桐山為核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1987年開始籌建,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區,2009年12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成為廣東省第8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 

梧桐山歷史文化

梧桐山抗日曆史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夏天,惠陽大隊為了開闢梧桐山抗日根據地,派政訓室幹事何武(惠陽縣淡水人)同志率領較有經驗的民運隊,在鹽田、橫崗等地開展發動羣眾工作。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2月,曾生同志要求惠陽大隊派出一個獨立小隊,在梧桐山西南面開闢新的游擊區。同年2月17日早飯後,民運隊由何武同志帶領到附近村莊做羣眾工作,宣傳抗日,發動羣眾支持和幫助游擊隊,手槍組由張德同志(深圳坪山人)帶領,到佛子坳設點收税,還有一個小分隊上山搜捕殘害百姓的土匪。傍晚,外出的隊伍歸隊,獨立小隊全體集合後向老百姓借灶做飯。由於事務長放鬆了警惕,隨便找了一户人家借灶,這是一個偽保長的家。偽保長假裝幫忙,向日軍報告了獨立小隊的行蹤。同年2月18日清晨,獨立小隊繼續工作,下午3時許,從沙灣撲來的日軍開始偷襲,獨立小隊的戰士奮起反擊,最後,全部勇士壯烈犧牲。 [2] 

梧桐山名稱由來

最早記述梧桐山名的是明朝的《廣東通志·卷十三·輿地志一·山川·東莞縣》,當時深圳屬東莞縣管轄,書中有:“又南七十里曰梧桐山(其木多梧桐)”的描述。此書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黃佐所著,比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安縣誌》早127年,比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王崇熙編纂的《新安縣誌》早了258年。由此可見:梧桐山的名字來源於“其木多梧桐”。也就是説,梧桐山的名稱是因為山上多梧桐樹。
關於梧桐山名稱來歷有三種推測。
第一種推測是梧桐山羣山跌宕、綿延起伏,俯瞰梧桐山,猶如一條蜈蚣,彎彎曲曲,綿延數十里,因此最初稱其為蜈蚣山,但由於梧桐和蜈蚣正好諧音,於是以訛傳訛,蜈蚣山就慢慢演變為梧桐山。
第二種推測是梧桐山上分佈有大面積的藜蒴,有人稱藜蒴為桐子樹或爆梧桐,所以因藜蒴即桐子樹或爆梧桐而得名。
第三種推測是梧桐山因多產梧桐異草而得名,這裏的梧桐異草是指像梧桐一樣具有靈性的植物,如蘭科等具有較高觀賞和藥用價值的植物。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