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條紋狼鱸

鎖定
條紋狼鱸(學名:Morone saxatilis)是狼鱸科、狼鱸屬魚類。身體延長,梭形,線條流暢。吻較尖,口前位,頭部較亞洲鱸魚為小,尾正尾叉形。第一背鰭硬棘8,第二背鰭硬棘1,軟條1-11,腹鰭硬棘1,軟條1-5,臀鰭硬棘3,軟條1-11,尾鰭軟條19-20。側線與體背並行伸至尾鰭基底,全身呈鮮明的淺銀色。體背部兩側有7條窄長黑色條紋。
條紋狼鱸系廣温、廣鹽性魚類,廣泛棲息於淡水、半鹹水和海水中,稚幼魚和產卵羣體多聚集於河口活動,有明顯的溯河產卵洄游習性。喜活動於有緩慢水流的水域,黎明和黃昏是其活動最頻繁的時段。冬天大部分沉集於深水處,春天開始向上遊或近岸遷移。條紋狼鱸為肉食性魚類,在自然條件下,仔魚以橈足類和枝角類為食,稍大後攝食小魚、小蝦。分佈於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引種)、中國(引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Morone saxatilis
別    名
美洲條紋鱸
條紋鱸
條紋石脂 [2]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狼鱸科
狼鱸屬
條紋狼鱸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Walbaum,1792
保護級別
(IUCN 2019年 ver 3.1)——無危(LC) [4] 
中文名
條紋狼鱸
外文名
Striped Bass、Rock

條紋狼鱸形態特徵

條紋狼鱸
條紋狼鱸(9張)
身體延長,梭形,線條流暢,體態優美且剛勁有力。吻較尖,口前位,頭部較亞洲鱸魚為小,尾正尾叉形。第一背鰭硬棘8,第二背鰭硬棘1,軟條1-11,腹鰭硬棘1,軟條1-5,臀鰭硬棘3,軟條1-11,尾鰭軟條19-20。側線與體背並行伸至尾鰭基底,全身呈鮮明的淺銀色。體背部兩側有7條窄長黑色條紋為其主要特徵,條紋鱸即由此而得名。 [5] 

條紋狼鱸生活習性

條紋狼鱸系廣温、廣鹽性魚類,廣泛棲息於淡水、半鹹水和海水中,稚幼魚和產卵羣體多聚集於河口活動,有明顯的溯河產卵洄游習性。喜活動於有緩慢水流的水域,黎明和黃昏是其活動最頻繁的時段。冬天大部分沉集於深水處,春天開始向上遊或近岸遷移。條紋狼鱸對生態環境的適應性很廣,耐受温度的極限為1-35℃,最適生長温度為22-28℃。對鹽度的耐受範圍為0-35‰,適宜生長鹽度1-25‰,最適鹽度範圍1-15‰,魚苗或成魚可耐受鹽度的急劇變化。對低溶解氧的耐受力也較強,在1.5毫克/升溶解氧的水體中未見發生死亡,最低致死溶解氧0.72毫克/升。但適合生長溶解氧應在5毫克/升以上,對pH值的耐受範圍為7-10,適於生長的最佳範圍是7.5-8.5。 [5] 
條紋狼鱸為肉食性魚類,在自然條件下,仔魚以橈足類和枝角類為食,稍大後攝食小魚、小蝦。成魚攝食兇猛,易於釣捕。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仔稚魚攝食輪蟲、滷蟲無節幼體、橈足類和枝角類、魚蝦肉糜,並且極易接受於性或濕性配合飼料。養成期以冰鮮雜魚蝦和配合餌料為餌。 [5] 
條紋狼鱸

條紋狼鱸分佈範圍

分佈於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引種)。亞歐大陸可能有引種。 [4]  199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從美國引進該魚。 [5] 

條紋狼鱸繁殖方式

條紋狼鱸自然繁殖

條紋狼鱸雌性成熟需3年,以4齡以上做親魚最好,雄性成熟需2年,但在低水温區域,性成熟時間會延長。白鱸(雜交對象)雌、雄性成熟需2年。條紋狼鱸的生殖季節在4-6月份,可延長至7月。產卵盛期為4月下旬至;6月上旬。3-4齡親魚體重一般在2.5-3.5千克,體長40-55釐米。產卵水温10-25℃,產卵高峯期水温15-18℃。 [5] 
條紋狼鱸為雌雄異體,並且無性逆轉現象。正常情況下,羣體親魚的性比為1:1。產卵期間親魚性腺多次成熟,分批產卵,產卵時追尾明顯。人工育苗時多采用人工授精方法進行繁殖,親魚的最佳繁殖年齡一般在4-8齡之間。 [5] 

條紋狼鱸人工繁殖

經多年研究,條紋狼鱸及其雜交種的人工繁殖技術已經逐漸成熟,雜交條紋狼鱸中以雌性條紋鱸與雄性白鱸雜交的後代,其雜交優勢和遺傳性狀最為突出。 [5] 
  • 親魚的選擇與培育
苗種生產所用親魚可選用野生親魚和人工飼養親魚。產卵季節在產卵場附近可獲得野生親魚,人工養殖親魚由養殖池中選取,選擇腹部膨大、無傷殘、性腺發育到Ⅳ期末的親魚使用。親魚獲取後,為減輕外界環境壓力,應先放入3-10‰的半鹹水中過渡數小時後,逐漸注入淡水培育,並儘快進行卵的檢測和注射激素等。親魚經選擇
後,雌、雄分開放入大小適中的池中進行蓄養。親魚蓄養條件:①水温與卵孵化温度一致,以17-20℃為宜;②溶解氧含量應在6毫克/升以上;②對每尾魚進行標記;④儘量減少撈魚的次數。 [5] 
  • 人工催產
誘導條紋狼鱸親魚產卵的激素有多種,其中使用最廣泛又經濟的是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5] 
  1. 注射劑量:捕獲的成熟親魚經選擇後應儘快注射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注射劑量為:條紋狼鱸雌魚250-300IU/千克體重,白鱸的雌魚注射劑量為1000-2000IU/千克體重。注意避免重複注射,防止卵的敗育。條紋狼鱸雄性注射的劑量為100-150IU/千克體重,可提高精液的產量和受精率;白鱸雄性注射的劑量為200-400IU/千克體重,可延長其雜交的時間。 [5] 
  2. 注射部位:肌內注射時,在第一背鰭下方側線以上,45°角注射入肌肉內1-2釐米。腹腔注射時,在胸鰭基部,注意避免傷害到內部器官。 [5] 
  3. 效應期:注射後一般要經過一段時間方能產卵。效應期受温度的影響,20℃以下16小時,17℃以下22小時。根據水温和自然發育程度,條紋狼鱸在注射激素後一般需15-60小時就可排卵,早期的雌魚比晚期的效應期長。 [5] 
  • 採卵及人工授精
條紋狼鱸人工繁殖方法與四大家魚、鯉魚相似。人工授精采用幹法和濕法均可。雌魚擠卵後,迅速將雄魚精子擠到微温微鹽(20-21℃,3‰鹽度)水中,然後倒入盛有卵子的盆中。為提高後代的遺傳雜合度,可將1條魚的卵使用多條雄魚精子授精。雄魚可重複使用。另外,可採用超低温冷凍保存法保存精液,以防止後期精液不足。精卵混合後加入水,攪拌2-3分鐘,以保證混合均勻,然後靜置數分鐘後,慢慢將水倒掉,將卵移入孵化槽中孵化。在20℃條件下,2小時後即可觀察到受精卵變化情況,5-6小時發育至多細胞成桑椹期,不正常或未受精卵可明顯辨出,這時可以準確計算受精率。 [5] 
  • 孵化
  1. 卵的計數:①重量法:條紋狼鱸卵是880粒/克、88-90萬粒/千克;白鱸卵量是3800粒/克、380萬粒/千克;雜交條紋狼鱸卵量是1850粒/克、185萬粒/千克。②體積法:受精後1-2分鐘,卵徑1.2毫米情況下,100000粒/149毫升,即671粒/毫升。 [5] 
  2. 孵化方法:使用圓形專用孵化器(0.5-1立方米)或圓形卵孵化池(面積2-4平方米,深0.8-1米)流水孵化,通過水流使卵在水中浮動。出水口處用篩絹網設一擋卵屏障,同時可設一氣簾使卵遠離屏障。卵孵化水温為17-20℃。孵化過程中要及時將死卵排除,保持水質清澈。條紋狼鱸在不同温度下的卵孵化時間不同,16.7℃時要56小時,18.3℃時需48小時。 [5] 
  3. 胚胎髮育:條紋狼鱸受精後2.5小時開始硬化,這時卵殼吸水膨脹,卵徑變大,受精後12-18小時,死卵和末受精卵變得不透明,死卵會漂在水錶面很易去除。 [5] 

條紋狼鱸養殖技術

條紋狼鱸苗種培育

  • 室內工廠化育苗
培育池以方形抹角或圓形水泥池為宜。池子面積10-50平方米,水深1-1.5米。池內設進排水管、充氣管和加温管。培育池使用前要消毒,日光曝曬。前期培育時,放初孵仔魚密度可在10000尾/立方米。待魚苗長至全長15毫米左右時,再進行分池,降低密度。苗種培育的餌料系列為輪蟲,滷蟲無節幼體、撓足類、枝角類、滷蟲鹹體、魚蝦肉糜、配合飼料等。 [5] 
苗種培育可使用淡水或採取低鹽過渡方式進行海水人工育苗。使用淡水育苗時,應使用沉澱淨化後的井水、河水、湖水或經曝曬後的自來水,將初孵仔魚布池後,控制水温18-22℃,pH值7-7.5,溶解氧含量4毫克/升以上,總氨氮1毫克/升以下。使用海水育苗時,將初孵出仔魚入淡鹹水中(鹽度1-3‰),仔魚攝食後再逐漸增加培育水的鹽度。仔魚全長10毫米以後,可以換成純海水進行培育。水温為18-22℃,pH值7.5-8.5,溶解氧含量4毫克/升以上,總氨氮1毫克/升以下。所用海水要經沙濾後使用。 [5] 
培育初始水量為水槽總水體的3/4,前5天逐漸加水至滿水。以後開始流水方式換水,換水率為20-50%,20日齡換水率80-100%,25日齡後攝食增大,並開始投餵魚蝦肉糜。此時換水率增至120%,以後隨攝食量的增大,換水量加大到300%。前期仔魚培育時,採用微弱充氣,隨仔魚的生長,待仔魚完成開鰾後,可逐漸增大充氣量。同時,在池內設置環流,使培育水在池內形成定向水流。培育池內形成活水,保持水環境的統一,避免局部缺氧,環流的形成可促進魚苗的生長髮育和新陳代謝,環流的速度隨魚苗的生長可逐漸增大。隨着魚苗的生長、代謝,培育池底部的糞便、殘餌等積累增多,應及時清底,前期仔魚時,一般每3-4天清底1次,後期增至每天清底1次。條紋狼鱸及雜交種魚苗,游泳活躍、攝食旺盛、生長速度快。隨着生長,高密度下易造成餌料不足和相互殘食,當魚苗全長15-20毫米時,應及時分苗。一般分苗時,將密度減半,提高苗種的成活率。應注意此時魚苗尚未長鱗片,鰾的發育及調節功能還未完善,分池時會造成損傷,可採取燈光誘導方法進行分苗,避免受傷。初孵仔魚約經40天的培育,魚苗全長可達35-45毫米。此時魚苗各組織器官發育完善,對生態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攝食量增大,應及時出池,降低密度,進行正期養殖或養成。出池方法可先降低培育池水位,用小圍網將魚苗圍住,再用質地柔軟的小撈網和量杯將魚苗逐步撈出並計數。 [5] 
  • 土池育苗
育苗池塘面積333-667平方米,形狀因地而異,多為矩形,長、寬比例為2:1,水深範圍1一2米,池底向排水口處傾斜,斜率為3:1,池底平坦。排水口處設一集苗水槽(3米×2米×1米)。出苗時,將魚苗集中於此,逐步撈出。池子設進、出水口和閥門,進水口位於水淺處,便於水的循環。排水口要低於集苗槽和池底,便於收穫。池塘使用前用生石灰清池、曝曬並清除敵害動物。清池後,在進水閥門處安裝絹網(60目左右)注水,進水量為池塘容積的4/5左右。進水和施肥時間應根據水温及水中浮游生物最初數量而定。無機肥和有機肥結合使用為好。無機肥以氮、磷、鉀為主。氮肥按有效成分0.5-1毫克/升使用,磷肥按有效成分0.25-1毫克/升使用,鉀肥使用量很小。有機肥可使用經無害化處理的各種動物糞便、棉籽餅、各種乾草、麩皮。其基本用量為6-15千克/667平方米。此後,每週再施肥1-2次,數量為首次1/4-1/2。追加施肥會減少浮游動物種羣的變動。持續時間可達2-4周。如果水源中浮游動物缺乏時,及時接種浮游動物。接入的浮游動物以橈足類、枝角類為主,並接種少量輪蟲。 [5] 
池塘內浮游生物達到一定數量後,可放入條紋狼鱸及雜交種初孵仔魚,放苗時應選擇太陽昇起前或落山時,避免陽光直射,放苗量為100-150萬尾/667平方米。魚苗管理,主要包括魚苗的取樣觀察、水質測定、投餵等。經30-50天的培育,魚苗長到35-50毫米時,池塘中的餌料及水質已無法滿足魚苗的生長需要,應及時出池。魚苗出池應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避免直射陽光和高温。將魚苗集中在集苗槽中,用柔軟的網子逐漸撈起計數。然後運輸到二期苗培養池進行中間培育和養成。 [5] 

條紋狼鱸成魚飼養

條紋狼鱸及雜交種的飼養方式以池塘飼養最普遍,這裏重點介紹池塘從二期苗到鹹魚的飼養。 [5] 
  • 二期飼養
二期飼養池水面為667-1334平方米(1-2畝),水淺處1米,深處2米,池邊堤壩斜率3:1。壩頂到指定水面需高於0.7米。各池塘大小、形狀、朝向和風向儘量保持一致,以矩形為宜,長、寬比為2:1,池底向排水口處傾斜,池底平坦,無石類。水源位於水淺處的進水口,排水口處也應通入水源,便於緊急情況下快速換水,並設收穫槽,為水泥結構,大小為4米×3米×1米,設有台階和新鮮水源。排水口處堤壩設有車行道,並配備水泵、電源、各種操作設備、餌料房及試驗室等。要有排水蓄水池對排出的水進行處理。 [5] 
  1. 放苗:放苗前將池塘千燥!、曝曬、清池後,加滿水並凋節好水質。將苗種分選成統一規格,作短時間的馴化.使水温、pH值等達到一致。放苗規格為全長40-50毫米。二期苗精養或半精養系統中,放苗量為1萬尾/667平方米;粗放型養殖中,放苗量為1-2幹尾/667平方米。 [5] 
  2. 日常管理:條紋狼鱸及雜交條紋狼鱸的養成餌料以配合餌料為主,也可用雜魚蝦等鮮飼料,飼料蛋白質需求範圍35-50%,以40-50%為宜。為確定餌料顆粒大小和投餌量,應定時測量魚的大小,一般每月1次。乎常可在投餌時觀察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要每天測定水質情況。各項水質指標為:溶解氧大於5毫克/升或低於3毫克/升時停喂,並換水或增氧;温度在15-28℃時,攝食情況最好,每天温度差要小於3℃;pH值應維持在6.5-9之間,池中浮游植物的量控制在水的可視度40-80釐米。當水質差的時候,要及時換水,通常池塘要每天定時換水,每個池塘要用充氣機充氣。在二期養殖中,可能混入大型魚類,水蛇、水獺等天敵及大型植物,應及時清除。 [5] 
  3. 收捕:收捕時的温度最好在3-10℃,温度過高接觸壓力大,死亡率高;温度過低,魚活動緩慢,難以撈出。收穫時將收穫槽清除乾淨,隨排水將魚集中於收穫槽後用網逐漸撈出。若池中無收穫槽可用圍網將魚圍住逐漸撈出。二期精養的魚收穫後,放入三期飼養池,減少密度,繼續飼養。粗放飼養的可在原池中繼續飼養。 [5] 
  • 三期飼養(商品魚飼養)
對二期飼養後未達到商品規格的魚可繼續進行三期飼養,池塘規柏和飼養管理方法與二期的相同。對二期飼養規格100-300克/尾的魚收入較大的池塘中,越冬至翌年繼續飼養到商品規格。 [5] 
  • 病害及防治
  1. 氣單胞桿菌敗血症:遊動性氣單胞桿菌是絕大多數養殖魚類的病原。假單胞桿菌和氣單胞桿菌是造成潰瘍的主要病原,兩種細菌造成的病症相似。這兩種細菌分佈於所有的淡水水源和湖泊中,是條件致病菌。該病大多發生在夏季,其他季節也會發生。在低氧、高二氧化碳、高氨氮、受傷的情況下最容易發生。改善上述條件都會降低發病幾率。防治方法:用土黴素80毫克/千克魚體重拌入飼料投餵,每10天1個療程。 [5] 
  2. 弧菌病:弧菌是海洋和鹽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病原菌。由弧菌造成的病症與氣單胞桿菌相似。預防措施是保持良好的養殖環境,減少養殖環境壓力。有報道證實,注射疫苗也是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防治方法:用土黴素80毫克/千克魚體重拌入飼料投餵,每10天一個療程。也可用磺胺類藥物,2克/千克魚體重拌入飼料投餵,每10天一個療程。 [5] 
  3. 真菌病:外部真菌病可由多種多樣的真菌感染致病。真菌病在早春或晚秋容易發生,常在其他因素之後造成,如水質差、毒性物質的存在、營養差、魚被移動受傷等。外部病症包括體表有絮狀物,體表色斑,體表碎片狀附着物等。放大30倍,即可看見真菌菌絲。防治方法:用2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較有效。高錳酸鉀的紅色需保持10小時,否則要重複處理,直至紅色保持10小時以上。有報道,濃度為150毫克/升的氯化鈉溶液,可有效地清除淡水中的真菌。 [5] 
  4. 寄生蟲病:①卵甲藻病:是海水養殖條紋狼鱸的主要病原之一。卵甲藻靠假根吸附於鰓絲上並破壞鰓絲。病魚無精打采,攝食少或不攝食。當吸附在魚體表時引起潰瘍,產生長的絨毛,故又名鵝絨魚。預防措施是防止染病的魚或病原帶到養殖系統中。防治方法:①用淡水浸浴5-10分鐘,反覆幾次即可痊癒;②用硫酸銅2-6毫克/升的整合銅溶液治療效果顯著。②車輪蟲病:發生在淡水養殖的魚中,感染部位在體表、鰭、鰓等。2-5釐米的魚很容易造成損失,對成魚也是如此。發病高峯期集中在春季和秋季,但可長年發病死魚。病後特點較多,包括活力差、集羣於進水口和潑水區,體表有小血點,有藍灰色的粘物,鰓發白並鬆弛,有時顯出缺氧行為。防治方法:可用福爾馬林、高錳酸鉀、硫酸銅等藥物治療。③單殖吸蟲病:對幼魚影響較大,成魚影響較小。防治方法:用福爾馬林、高錳酸鉀、硫酸銅等藥物很容易控制病情。 [5] 

條紋狼鱸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9年 ver 3.1)——無危(LC)。 [4] 
種羣現狀:條紋狼鱸原產於美國東部沿岸,通過放流移植,美國西部亦有條紋狼鱸的漁業。由於多年向內陸水域實施放流增殖和推廣淡水養殖,形成了陸封型的條紋狼鱸漁業,故美國的內陸水域條紋狼鱸資源亦十分豐富。 [5] 

條紋狼鱸主要價值

條紋狼鱸是一種大型的經濟魚類,體色鮮豔,無肌間刺,肉質嫩滑,營養豐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食用價值較高。 [6]  條紋狼鱸及其雜交種具有生長快、品質優、適應性廣、抗逆能力強等特點,適合於池塘養殖、網箱養殖等多種方式。養殖方法簡單易行。該魚對生態環境適應範圍廣,在抗病力方面與其他魚相比,對寄生蟲和細菌病的抵抗能力較強。可在淡水、半鹹水和海水中養殖。在中國內陸和沿海適宜養殖的區域很多,特別是在淡水區域和沿海的池塘養殖方面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適合於全國推廣。是世界公認的優良養殖魚類。 [5] 
參考資料
  • 1.    Morone saxatilis  .fishesoftexas[引用日期2020-04-07]
  • 2.    倪勇,伍漢霖主編,江蘇魚類志,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第907頁
  • 3.    Morone saxatilis (Walbaum,1792)  .biolib[引用日期2020-04-09]
  • 4.    Morone saxatilis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4-09]
  • 5.    沈俊寶,張顯良主編,引進水產優良品種及養殖技術,金盾出版社,2002.09,第232-243頁
  • 6.    唐建清主編,鱸魚養殖一月通,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05,第1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