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蘭珍

鎖定
梅蘭珍(1927年1月~2012年3月),女,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梅蘭珍自幼隨父母學藝,5歲登台,十三歲挑大樑,建國後為無錫市錫劇團的主要演員, 梅蘭珍先後主演了《珍珠塔》《孟麗君》《紅花曲》《摘石榴》《拔蘭花》等名曲。1996年獲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特殊津貼。 [1] 
中文名
梅蘭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27年1月11日
逝世日期
2012年3月2日
職    業
錫劇表演藝術家
主要成就
獲1989年首屆全國金唱片獎。
出生地
常州市武進區
代表作品
《孟麗君》
《珍珠塔》
《紅花曲》

梅蘭珍人物經歷

梅蘭珍 梅蘭珍
1927年1月11日出生在溧陽東門外;30年代初隨父母到上海,住在菜市街;
梅蘭珍不到五歲就 學會了《手扶欄杆》《楊柳青》《哭七七》《十不該》等七八隻小調;
五歲那年在上海某茶樓登台演唱《十不該》;
六歲 在無錫中東大戲院第一次化妝登台,在俞步雲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中飾演石榴一絕;
七歲起正式扮演各類小角色,如《秦香蓮》中的英哥/冬梅、《白馬馱屍 》中的劉天保、《雙珠鳳》中的慶桃;
開始拜師學京劇,(京劇師傅錯號“三圈”);
四十年代初成為梅家班當家花旦;
正式挑梁了第一齣戲《龍鳳鎖》;
1946年 進入無錫中央戲院演出;
1949年5月 應陳梅生之邀,到上海三民戲院演出;後受王漢清之邀,到“福園”演出;其後又與陳梅生、 季梅芳組成“三梅劇團”;
1951年 進入新成立的無錫首先實驗錫劇團,第一本戲:《信陵公子》,飾演如姬; [2] 
1956年隨團解放後首次闖上海、杭州,演出《孟麗君》《珍珠塔》;
1957年在無錫市戲曲會演中榮獲演員一等獎;是年冬:被錯劃為“右派”;
1958年 隨團在上海瑞金大戲院演出《秦起》;
梅蘭珍的藝術人生
梅蘭珍的藝術人生(11張)
1959年 六月:晉京演出《孟麗君》《珍珠塔》;十月:“右派”帽子被摘掉;
1961年《孟麗君》一劇由香港華文影業公司拍成戲曲片;10月13日:參加“錫劇流派會演”,演出《拔蘭花》;
1962年《珍珠塔》一劇由香港華文影業公司拍成戲曲片;
1964年排演《紅花曲》,參加“江蘇省戲曲現代戲創作會演”;參加華東現代戲調演;
1965年《紅花曲》一劇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片;
1966年 6月15日:“文革”錢最後一次演出——在常州演出《焦裕祿》;
1972年8月24日:走出“牛棚”;
1973年 排演《人民路上的早晨》;
1976年在無錫梁溪飯店為羅瑞卿演出;
1979年 成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出席全國第四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
1980年7月31日:在江陰西郊演出時掉入樂池,致使右耳嫩骨斷裂;8月27日,得到平反;
梅蘭珍 梅蘭珍
1981年6月13、14日:在無錫市人民大會堂舉行“梅蘭珍、戚雅仙徐麗仙、楊飛飛聯合演出”;
1983年4月:“滬劇、錫劇著名演員灘簧戲聯合演出”,演出《拔蘭花》;5月28、29日:在無錫人民大會堂參加少年兒童籌募基金義演;6月21日:光榮入黨,併成為劇團團長;
1984年3月:參加在上海音樂廳為徐麗仙舉行的紀念會;10月:參加在無錫舉行的首屆錫劇節,演出《陽告》;
1985年參加“太湖之春”藝術家;
1986年 參加“金三角巡迴演出團”,在江浙滬演出十五場;
1987年 8月8日:舉行“錫劇梅派演唱會”,玉祁、無錫、常州演出三場;
1993年 6月:舉行“戲曲什錦唱”。
2012年3月2日22:49分逝世。 [1] 
[3] 

梅蘭珍個人作品

珍珠塔》、《孟麗君》、《紅花曲》、《摘石榴》、《拔蘭花》等。她主演的《珍珠塔》、《孟麗君》、等劇目均盛演不衰,由香港文華影片公司搬上銀幕。她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美唱段被多次錄製成唱片和錄音帶,廣為流傳。

梅蘭珍個人特點

梅蘭珍自幼隨父母學藝,工花旦。八歲登台,十三歲挑大樑。建國後為無錫市錫劇團主要演員。她基本功紮實,戲路寬廣,扮演花旦、青衣、老旦、彩旦、老生、花臉等都能應付自如。在五十多年的藝術實踐中,她潛心探索,大膽革新,她嗓音甜糯圓潤,韻味醇厚,剛中有柔,形成了委婉細膩,華麗多姿,曲折多變的錫劇“梅派”唱腔,對豐富和發展錫劇唱腔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錫劇的“花腔女高音”。 [4-5] 

梅蘭珍藝術成就

王彬彬合錄的《珍珠塔》唱片於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全國首屆“金唱片”獎。
1959年劇團在中南海演出《珍珠塔》,受到周總理的接見。
1961年在無錫太湖飯店為毛主席演唱《贈塔》,受到毛主席接見。
1977年、1980年兩次為葉劍英同志演唱,受到接見。
1987年由無錫市廣播電視局、上海電視台等十一家單位,為她舉辦了《錫劇梅派演唱會》。
1993年舉辦了《梅蘭珍從藝六十週年戲曲什錦唱》。
1996年獲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特殊津貼。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