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建軍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鎖定
男,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和文物科技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傳統科技文明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學術委員會委員、吐魯番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技史雜誌》編委會副主編和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會理事。從事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中國冶金技術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科技考古等。承擔或參與的研究項目有: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二):3500BC-1500BC中國文明形成與早期發展階段的技術和經濟研究、鐵質文物綜合保護技術研究和中國早期青銅冶金髮展及其同歐亞草原文化的關係等。
中文名
梅建軍
外文名
meijianju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北京鋼鐵學院
職    業
教師
職    稱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職    務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所長

梅建軍人物經歷

1984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物理化學專業;
1988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碩士學位;
1994-1995年在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2000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
2000-2004年,先後在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劍橋李約瑟研究所和倫敦大學考古學院從事研究工作。
2003年被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聘為榮譽研究員,
2006年獲選為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
2007年被國際科技考古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和Archaeometry聘為新一屆編委會委員。
2013年正式成為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所長。

梅建軍社會職務

國際東亞科學、技術和醫學史學會主席。
國際冶金史大會執委會主席。
中國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 [1] 
中國科技史雜誌》副主編。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編委。
《Archaeometry》編委。
《考古學報》編委(2013年起)。
《考古》編委(2013年起)。
《西域研究》編委(2013年起)。
《亞洲考古》編委(2013年起) [1] 

梅建軍主講課程

主講的研究生課程有:"考古學與田野發掘"、"文物保護材料學" 、"文物保護學"考古學與藝術史、文化遺產概論 [1] 

梅建軍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科技考古、文物保護、中西文化交流 [1] 

梅建軍主要貢獻

指導和協助指導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共8名。已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梅建軍論文論著

1. Mei Jianjun, Xu Jianwei, Chen Kunlong, et al. Recent Research on Early Bronze Metallurgy in Northwest China, In Paul Jett (ed.), Scientific Research on Ancient Asian Metallurgy, Washington: Freer Gallery of Arts. 2012: 37-46. [1] 
2. 陳坤龍、梅建軍、趙叢蒼. 城固寶山遺址出土銅器的科學分析及其相關問題. 文物. 2012(7): 85-92.
3. 張治國、馬清林、梅建軍、Heinz Berke. 中國古代人造硅酸銅鋇顏料模擬製備研究.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2(2): 128-140.
4. 梅建軍(執筆). 中國早期冶金術研究的新進展. 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編,《科技考古》第三輯.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135-154.
5. 梅建軍、陳坤龍、曹瑋. 漢中出土商代銅器的初步科學分析. 見:曹瑋主編,《漢中出土商代青銅器》(卷四). 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1:250-297. [1] 
6. 鄭蓉妮、梅建軍. 使用劫掠文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學術倫理問題. 甘肅社會科學. 2011(1): 38-41.
7. 陳坤龍、梅建軍. 輝縣琉璃閣甲乙墓出土銅器的科學分析研究. 中原文物. 2011(6): 99-105.
8. 梅建軍、王璞、黃興. 近兩年我國科技考古研究的新進展. 中國科技史雜誌. 2010(1): 1-13. [1] 
9. Jianjun Mei. A review of Donald B. Wagner,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art 11: Ferrous Metallurgy. Revue de Synthèse, 2010(3): 465-469. [1] 
10. 邵安定、梅建軍、陳坤龍、周廣濟、王輝. 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出土金屬飾件的初步分析. 文物. 2010(10): 88-96. [1] 
11. 徐建煒、梅建軍、格桑木、陳洪海:青海同德宗日遺址出土銅器的初步科學分析,西域研究. 2010(2): 31-37. [1] 
12. Jianjun Mei. Early Metallurgy in China: Some Challenging issues in Current Studies. In Jianjun Mei and Thilo Rehren (eds.). Metallurgy and Civilisation: Eurasia and Beyond. London: Archetype Publication, 36(2009): 9-16. [1] 
13. Jianjun Mei, Kunlong Chen and Wei Cao. Scientific Examination of Shang-Dynasty Bronzes from Hanzhong, Shaanxi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36 (2009): 1881-1891. [1] 
14. Kunlong Chen, Thilo Rehren, Jianjun Mei and Congcang Zhao. Special Alloys from Remote Frontiers: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Shang Bronzes from Hanzhong, Southwest Shaanxi [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36(2009): 2108-2118. [1] 
15. Jianjun Mei. Early Metallurgy and Socio-Cultural Complexity: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Northwest China. In Bryan K Hanks and Katheryn M Linduff (eds.). Social Complexity in Prehistoric Eura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15-232. [1] 
16. 王文芝,梅建軍.《鼓銅圖錄》淺探.自然科學史研究,2009(1):99-113。
17. 陳坤龍,梅建軍,孫秉君.梁帶村兩週墓地出土青銅器初步檢測分析.考古與文物,2009(6):97-101。
18. 陳剛,渭雄,梅建軍.國外古代失蠟鑄造工藝研究綜述.南方文物,2009(2):109-113。
19. 凌勇、梅建軍、呂恩國:新疆伊犁地區出土時前銅器的科學分析,《自然科學史研究》2008年3期,359-369頁。
20. 凌勇、梅建軍:關於新疆公元前第一千紀金屬技術的幾點思考,《西域研究》2008年4期,42-49頁。
21. 梅建軍、李明華:關於我國北方商周墓葬所出“弓形飾”的若干問題,《西域研究》2007年3期,116-123頁。 [1] 
22. 陳坤龍、梅建軍和嶽連建:陝西縣出土的兩件薄壁銅容器的科學分析,收入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西安北郊秦墓》,西安:三秦出版社,378-384頁。 [1] 
23. 梅建軍:“北方系青銅器”:一個術語的“誕生”和“成長”,收入《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考古發掘與歷史復原》,《法國漢學》第十一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32-147頁。
24. Jianjun Mei.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Iron Age peoples in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 (中亞東部鐵器時代的物質文化). In Joan Aruz and Ann Farkas (eds.), The Golden Deer of Eurasia.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6. 132-145. [1] 
25. 梅建軍:關於新疆出土早期銅鏡研究的幾個問題,收入新疆吐魯番地區文物局編《吐魯番學研究——第二屆吐魯番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10月。246-251頁。
26. 陳坤龍、梅建軍:山西靈石縣旌介村商墓出土銅器的科學分析,收入海金樂、韓炳華編著《靈石旌介商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9月。
27. 梅建軍:關於中國冶金起源及早期銅器研究的幾個問題,《古代文明研究》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168-179頁。
28. 梅建軍、王博和李肖:新疆出土銅鍑的初步科學分析,《考古》,2005年第4期,78-84頁。
29. J. Mei & Th. Rehren. Copper Smelting from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 Part I: Kangcun village, Kuche County, c. 18th century AD. Historical Metallurgy, 39.2(2005): 96-105. [1] 
30. Jianjun Mei. Qijia and Seima-Turbino: the question of early contacts between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Eurasian Stepp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2005. 75: 31-54.
31. Jianjun Mei. Cultural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Bronze Age,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121(2003), 1-39. [1] 
32. Jianjun Mei. Metallurgical analysis of metal cauldrons from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 In Paul Jett (e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Asian Art. London: Archetype Publications. 2003: 53-59.
33. Jianjun Mei, Guori Liu & Xi’en Chang. A metallurgical study of early metal objects from eastern Xinjiang, China. Bulletin of the Metals Museum, 36(2003): 45-62.
34. Jianjun Mei & Yanxiang Li. Early copper technology in Xinjiang, China: The evidence so far. In Paul Craddock & Janet Lang (eds.), Mining and Metal Production Through the Ages. London: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3: 111-121.
35. Jianjun Mei & Colin Shell. The Iron Age cultures in Xinjiang and their steppe connections. In Katie Boyle et al. (eds.), Ancient Interactions: East and West in Eurasia. Cambridge: McDonald Institute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2002:. 213-34.
36. 梅建軍、劉國瑞、常喜恩:新疆東部地區出土早期銅器的初步分析和研究,《西域研究》2002年第2期,1-10頁。 [1] 
37. Jianjun Mei.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ies in Iron Age Xinjiang: The evidence from the Nulasai site. Bulletin of the Metals Museum, 34(2001): 22-38. [1] 
38. Jianjun Mei. Copper and Bronze Metallurgy in Late Prehistoric Xinjiang: Its Cultural Context and Relationship with Neighbouring Regions. 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865, Oxford: Archaeopress. 2000.
39. Jianjun Mei & Colin Shell: The existence of Andronovo cultural influence in Xinjiang during the 2nd millennium BC. Antiquity 73.281 (September 1999): 570-78. [1] 
40. Jianjun Mei & Colin Shell. Copper and bronze metallurgy in the late prehistoric Xinjiang. In Victor Mair (ed.), The Bronze Age and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Man. 1998: 581-603 [1] 
41. Jianjun Mei, Colin Shell, Xiao Li & Bo Wang (1998). A metallurgical study of early copper and bronze artefacts from Xinjiang, China. Bulletin of the Metals Museum, 30(1998): 1-22
42. Mei Jianjun: The history, metallurgy and spread of Paktong. Bulletin of the Metals Museum, No. 24 (1995-II): 43-55. [1] 
43. Mei Jianjun & T. Ko: A comparison of ancient metallurgy in India and China. In K. Hashimoto et al. (eds.), East Asian Science: Tradition and Beyond. Japan: Kansi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233-41.
44. 梅建軍:印度與中國古代煉鋅術的比較,《自然科學史研究》12卷第4期 (1993),第360-367頁。
45. 梅建軍:中國傳統煉鋅術,《中國科技史料》11卷第2期 (1990),22-26頁。 [1] 
46. 梅建軍、柯俊:中國古代鎳白銅冶煉技術的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 8卷第1期 (1989), 67-77頁。 [1] 

梅建軍科研業績

1.《陝西漢中出土尚待銅器的科學分析研究:區域性特徵的解釋及其意義》,“金屬與礦冶文化遺產”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專項研究課題。課題負責人。 [1] 
2.《齊家文化銅器的科學分析研究-以甘肅磨溝遺址及其鄰近地區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負責人。 [1] 
3. 《早期冶金研究》,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期子項目。子項目負責人。
4. 《中國古代鎳白銅發明創造與技術傳播研究》,國家“指南針計劃”專項項目。課題負責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