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祖德

鎖定
梁祖德,攝影家。廣東南海人。早年參加廣州紅窗攝影社。194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化學工程系。曾任昆明大學(今昆明學院)造紙廠廠長、廣州德記照相器材行經理。建國後,歷任廣州文化用品公司顧問,中國新聞社廣東分社攝影組組長,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三屆理事、廣東分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廣東省政協委員。
中文名
梁祖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廣東南海
出生日期
1918年5月
畢業院校
中山大學
職    業
攝影家
主要成就
昆明大學(今昆明學院)造紙廠廠長、廣州德記照相器材行經理。

梁祖德簡介

梁祖德,攝影家。廣東南海人。早年參加廣州紅窗攝影社。早期作品《禱》曾入選國際攝影沙龍。作品有《忙運化肥》、《飄》、《灕江煙雨》等。

梁祖德梁祖德攝影年表

梁祖德,英文名CHO-TAK LEUNG。
●1918年5月出生。廣東省南海縣人。
●1933年,中學時代開始熱愛攝影。
●1935年,在上中學期間就加入了廣州紅窗攝影研究社,同期在上海《飛鷹》雜誌發表了:《青燈靜夜獨凝思》、《新建築》、《巾幗英雄》、《無題》、《大眾齊血汗》等作品。
●1937年,在中山大學就讀時,就是紅窗攝影研究社的骨幹力量。這一年,紅窗攝影社將會員作品選送參加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梁祖德的作品《大眾齊血汗》入選這屆全國美展,並引起轟動。
●1940年7月,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化學工程學系畢業。
●1941年,到昆明,後任昆明大學造紙廠廠長。這一時期,以未婚妻卓水瓊為模特創作了一系列美女人像併入選國際攝影沙龍。其中親自手工着色大尺寸展覽原始原作保存至今,成為研究那一時期沙龍攝影的珍貴文物。
●1942年2月8月,與卓水瓊在昆明結婚。
●1945年抗戰勝利後,回到廣州。同年拍攝的代表作品《禱》後入選十七個國家的國際攝影沙龍,並刊於六個國家的攝影年鑑上。
●1946年任廣州德記照相器材行經理。同年,劉體志、梁祖德等人以紅窗社為前身,創立了廣州攝影學會,劉體志為會長,梁祖德任常務會長,駐會從事學會的日常工作。同時經營廣州著名的“德記照相器材行”。學會的聯絡地址便設在廣州惠愛中路開辦的“德記照相器材行”。
●1946至1951年,梁祖德的作品《救救孩子》、《振翅》(《歡呼》)、《大家一齊流血汗》、《可憐賣唱老人》(《賣唱老》)、《歸帆》(《拂曉萬帆忙》)等入選國際攝影沙龍。
●1947年,拍攝的作品《可望而不可即(及)》六次入選國際攝影沙龍。
●1951年,作品《制面者》入選《影像年鑑1951》(Photograms of the Year 1951),R H Mason編輯,由倫敦艾利夫父子出版公司(Iliffe and Sons London)1951年出版。每本年鑑收錄前一年世界各地攝影師的優秀作品。
●1956年,在廣州文化用品公司當顧問。同年調任中國新聞社廣東分社攝影組組長。1956年任廣東省政協委員。同年12月,到北京參加中國攝影學會成立大會,加入中國攝影學會,成為中國第一批攝影家。這一期間在北京創作了《玉帶橋》、《景山》。
●1957年12月,作品《邊耕邊插》、《越秀初曉》入選第一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1958年,參與創立中國攝影學會廣東分會(廣東攝影家協會前身),任常務理事。
1958年12月,作品《老畫家馮鋼百》、《蘇聯新西伯利亞芭蕾舞團在廣州演出》、《農民高炮手》入選第二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1959年9月,作品《千針萬線繡彩圖》、《健談的老人》、《深耕為了更豐收》、《海珠廣場建高樓》入選第三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1960年12月,作品《架橋》、《收穫菠蘿》、《老畫家寫新景》入選第四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雙舠劃過曲亭西》(《七星巖之晨》)發表於《中國攝影》1960年第6期。
●1961年12月,作品《忙運化肥》(發表在《1961年中國攝影藝術選集》、發表在《中國攝影》雜誌一九六一年第五期)、《我給娃娃洗衣服》、《游魚》入選第五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作品《老畫家馮鋼百》入選由中國攝影學會主辦的全國人像攝影藝術展覽。
作品《直上雲泉》、《人勤豬肥》、《悠然自得》、《忙運化肥》、《我給囡囡洗衣服》、《出污泥而不染》、《元宵佳節觀花燈》、《巧制秋色大龍瓶》、《真假難分——佛山秋色水果》,入選由中國攝影學會廣東分會主辦的廣東省第三屆攝影藝術展覽。
作品《湛江港夜運忙》、《裝卸自動化》、《碧波消夏》、《巧制秋色大龍瓶》、《南天一柱獨秀峯》、《灕江煙雨》、《忙運化肥》、《桂林山水》、《電孵雛鴨》、《是泥團,是水果》、《元宵佳節看花燈》入選中國攝影學會廣東分會舉辦的廣東攝影藝術展覽。
●1962年12月,作品《金雞嶺新貌》、《化肥滾滾》、《蠶繭滿倉》(發表《中國攝影》雜誌一九六三年第二期)入選第六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作品《灕江煙雨》和《雙舠劃過曲亭西》(《七星巖之晨》)入選中國攝影編輯部編、外文出版社(北京)出版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瑞典文、印地文、緬甸文、西班牙文、世界語等多種文字版本的《中國風光》畫冊(1962年4月第1版)。
作品《扇舞》、《金雞嶺新貌》、《禾穀飛舞喜豐收》、《蠶繭滿倉》入選中國攝影學會廣東分會主辦的第四屆廣東省攝影藝術展覽。
●1963年,《游魚》發表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第五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作品選明信片1963年3月第1版。
1963年,由中國攝影學會廣東分會主辦了“梁祖德攝影藝術展覽”,在廣州市文德路廣州畫苑內舉行。9月13日至28日,歷時半個月,展出了梁祖德1946年至1963年期間拍攝的重要作品132幅。其中1946至1948年民國時期拍攝的作品20幅,民國時期這部分作品很多是在多個國家國際攝影沙龍中入選和獲獎的攝影藝術作品。這次展覽還包括了7幅彩色攝影作品。
1963年,作品獲由羊城晚報和中國攝影學會廣東分會主辦的新羊城八景攝影藝術比賽,甲等獎——《珠海丹心》,乙等獎和優秀獎——《白雲松濤》,優秀獎——《越秀遠眺》。
●1964年,作品《送醫上船》入選由中國攝影學會廣東分會、中國攝影學會福建分會、中國攝影學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分會籌備工作組聯合舉辦的廣東、廣西、福建三省(區)第一屆攝影藝術展覽。
作品《在華僑農場工地上》、《瓊花》《蒜鄉秋收冬種兩相忙》、《漁塘之鄉》第六屆廣東省攝影藝術展覽。
●1965年3月,作品《新漁村》、《壯志高歌》、《乒乓球運動員在農村》、《醫務工作者上船治病》入選第八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1965年12月,作品《今年蠶繭又豐收》、《嶺南田園換新裝》、《稻山谷海》入選第九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1966年,作品《稻山谷海》、《蠶繭豐收》、《嶺南田園換新裝》、《勿忘階級仇,緊握手中槍》入選第七屆廣東省攝影藝術展覽。
●1968年,作為反動學術權威受到批判。後到廣東五七幹校勞動。文革後期,離開中國新聞社廣東分社調廣東省政協工作,任廣東省政協委員。
●1977年,作品《雲湧高峯》、《寶島春帆》(彩)入選一九七七年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1979年4月~1984年12月,梁祖德任第三屆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1979年11月,參加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同年,當選為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
1979年4月,作品《激情滿炫》、《妙筆生輝》入選由廣東省美術攝影展覽辦公室主辦的廣東省攝影藝術展覽。
1979年12月,作品《拂曉萬帆忙》、《松濤青嶂》、《葵鄉扇影》、《騰騰的廣氮》、《頻添春色》、《火災天漿》入選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分會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週年廣東省攝影藝術展覽。
●1980年,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分會和廣東省政協聯合舉辦了梁祖德影展,展出作品140餘幅。這次展覽在廣州、柳州、北京、哈爾濱等地巡展。印刷出版了《梁祖德影展》畫冊。廣東書法大師秦鄂生為展覽及畫冊題寫了“梁祖德影展”。
1980年,作品《逍遙遊》、《彩霞抹雙須》、《春涉》、《冬焰》、《結伴吸清芬》入選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廣西、福建分會聯合舉辦的廣東、廣西、福建三省(區)第二屆攝影藝術展覽。
1980年,作品《齊雲瞰雷》入選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分會舉辦的廣東省攝影藝術展覽。
●1981年,作品《丹霞錦水勝巫雲》入選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黑龍江分會和北京市攝影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廣東、黑龍江、北京攝影藝術展覽。
●1983年,作品《油城朗照》入選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分會舉辦的嶺南頌歌第十屆廣東省攝影藝術展覽。
●1984年,梁祖德舉辦了第三次個人展覽,此次展覽在廣東省中山市和澳門地區展出。
1984年元月,作品《人勤鴨肥》、《南海曲波》、《渡險灘》、《陽光雨露浴新苗》入選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分會舉辦的廣東省黑白攝影藝術展覽。
1984年2月,作品《北江木排》入選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分會和廣東省農業展覽館聯合舉辦的廣東新農村攝影展覽。
1984年12月,作品《風燭餘光》入選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分會舉辦的廣東省第十一屆攝影藝術展覽。
●1985年8月,作品《亂雲飛渡》入選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福建、廣西分會聯合聯合舉辦的福建、廣西、廣東三省(區)第四屆攝影藝術展覽。
●1986年,作品《椰島風雲》入選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湖南、廣東、廣西、河南、湖北分會在長沙舉辦的第三屆大江南北攝影藝術展覽。
●1988年6月作為廣東省老年攝影學會名義會長和會長簡捷先生赴澳門出席老年攝影學會攝影展。
1988年11月,參加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五次代表大會。
●1989年12月~1994年12月,梁祖德任第五屆廣東省攝影家協會顧問。
●1993年,出版了《梁祖德攝影作品選》精裝畫冊,由國畫大師關山月為其題寫書名。
●1994年12月~1999年12月梁祖德任第六屆廣東省攝影家協會顧問。
他的攝影作品已作為畫冊出版的有:《中國旅遊——廣州佛山》、《廣州園林建築》、《白雲山園林建築》等。作為明信片出版的有:《廣州西苑》、《新會圭峯山》、《廣東盆景》、《北園酒家》、《中山温泉》、《封開秀色》等。1964年出版掛曆收《中山温泉》、《封開秀色》。1975年出版掛曆(作品十三幅)一冊。
梁祖德從事攝影創作六十多年,入選、獲獎國際攝影沙龍攝影作品數十幅,從1957年12月的第一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至1965年的第九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除第七屆外,其它八屆均入選了他的作品。入選作品二十餘幅。梁祖德生前留下了兩百多幅原始原作和早期原作。這些作品除一些小樣外,大都為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參展作品。其中解放前參與國際攝影沙龍的早期原作是及其珍貴的攝影文物。在這些早期展覽原作中,有些作品背面蓋有參加國際攝影沙龍和國外攝影俱樂部的印章,這些印章為研究者研究國際攝影沙龍提供了實物依據。據我們收集到的數十幅上世紀梁祖德參加國際攝影沙龍的展覽原作,已發現美國費城國際攝影沙龍、西雅圖國際攝影沙龍、古巴國際攝影沙龍等近二十個國際攝影沙龍入選。作品入選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英國出版的《國際攝影年鑑》。五六十年代放大的參與全國影展的作品也是中國攝影史上的重要原作。梁祖德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拍攝廣東各地留下了一千多張120底片,這些底片記錄了廣東及全國各方面的內容。梁祖德是上世紀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廣東攝影創作最為活躍的作者,同時也是發表、入選、獲獎國際攝影沙龍和全國展覽質量最高和數量最多的作者。梁祖德是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廣東攝影的一面旗幟,被後人稱為“嶺南攝影大師”。
●2000年1月~2005年11月,梁祖德任第七屆廣東省攝影家協會顧問。
●2008年9月10日,在廣州去世。享年90歲。
《制面者》1943年 梁祖德攝 《制面者》1943年 梁祖德攝
●2011年9月16日,作品參加北京華辰拍賣,風光代表作之一《雙舠劃過曲亭西》(又名《七星巖之晨》、《肇慶七星巖》)和另一幅作品《星湖》作為一個標的物以10350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