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士彥

(北周名將)

鎖定
梁士彥(515-586年),字相如,安定烏氏(今甘肅省涇川縣)人。北周大臣、名將。
少時仗義,剛烈果敢,好讀兵書,涉獵經史。積累軍功,拜儀同三司。隨從北周武帝宇文邕東征,攻取晉州,進位柱國、晉州刺史,封郕國公。平齊有功,授雍州主簿,進位上柱國。北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後,出任徐州總管,擒捉了陳朝名將吳明徹,奪取淮南之地。從平尉遲迥叛亂,遷相州刺史。忠心於北周,反對楊堅篡位。
開皇六年,聯合杞國公宇文忻、舒國公劉昉圖謀反叛,事泄被殺,時年七十二。
本    名
梁士彥
相如
所處時代
北周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安定郡烏氏(今甘肅涇川縣)
出生日期
515年
逝世日期
586年
主要成就
守衞晉州、討尉遲迥

梁士彥人物生平

梁士彥早年經歷

梁士彥,字相如,安定烏氏(今甘肅涇川縣)人。年少時行俠仗義,不願在州郡做官。性情剛烈果敢,喜歡評判別人的是非曲直。好讀兵書,並涉獵經史。北周時,憑軍功,拜為儀同三司。 [1] 

梁士彥守衞晉州

北周武帝宇文邕將要與北齊作戰,聽説梁士彥勇敢果決,便把他從扶風郡守提升為九曲鎮將,進位上開府,封為建威縣公,北齊人對他非常畏懼。不久,調任熊州刺史。後來隨宇文邕攻下晉州,進位柱國,拜使持節、晉絳二州諸軍事、晉州刺史。 [2] 
宇文邕回京後,北齊後主高緯親自統領六軍圍困晉州。梁士彥孤軍死守晉州,外無援兵,軍心震恐,仍慷慨自若。高緯調集所有精鋭部隊攻打,城樓全部被摧毀,城牆僅剩下七、八尺高了。雙方將士有時短兵相接,有時兵馬相交衝進殺出。梁士彥看形勢危急,便對將士們説:“看來今天要戰死在這裏了,那就讓我作你們的表率吧!”於是將士們勇烈奮發,喊殺聲驚天動地,無不以一當百。齊軍漸漸退卻。梁士彥趁機命令自己的妻妾、城中軍民和兒童一道日夜搶修城防,三天就修復了城牆。宇文邕也在這時率大軍趕到,齊軍於是解圍,撤退到城東十餘里的地方安營紮寨。梁士彥拜見宇文邕,撫摸着他的鬍鬚,流着淚説:“我差一點見不到陛下了!”武帝也淚流滿面。當時,宇文邕認為將士們已十分疲憊,想要班師。梁士彥拉住馬繮勸諫説:“現在北齊軍隊遁逃,軍心動搖,趁着他們的畏懼心理而乘勝追擊,一定能夠大獲全勝。”武帝採納了他的建議,派大軍大舉進發。宇文邕握着梁士彥的手説:“我現在擁有晉州,是平定齊國的基地。如果不鞏固晉州,事情就不好辦了。我不擔心前線,只怕後方發生變故。你替我好好守住它。”等到平定北齊後,封他為郕國公,進位上柱國、雍州主簿。 [3] 
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後,任命他為東南道行台、使持節、總管三十二州諸軍事、徐州刺史。 [4] 
他與王軌一起在呂梁擒捉了陳將吳明徹裴忌。又率軍攻下黃陵,平定了淮河以南的地方。 [5] 

梁士彥滅尉遲迥

楊堅作丞相時,他改任亳州總管、二十四州諸軍事。尉遲迥發動叛亂,朝廷任命他為行軍總管,隨韋孝寬出征平叛。到河陽,與叛軍對峙。梁士彥命令家僮梁默等數人作為先鋒,自己帶部屬跟隨而進。大軍所向披靡,乘勝追擊到草橋,尉遲迥又糾合自己的部隊抵抗,梁士彥率部進擊,大敗叛軍。等到圍住鄴城,從北門攻入,又馳馬打開西門,放宇文忻部入城。平定尉遲迥叛亂後,又授官相州刺史。 [6] 

梁士彥謀反被殺

丞相楊堅猜忌他,沒多久把他調回京師。他在家閒居,無事可做。他自恃功高,心懷怨恨,和宇文忻劉昉等人圖謀反叛。打算率領僮僕,在宗廟祭祀之前,趁高祖車駕出來之時,圖謀起事。又想在蒲州起兵,攻取黃河以北的地方,拿下黎陽關,阻斷河陽要道,攔截朝廷徵調的布帛去做軍需,招募流寇來充當兵士。他外甥裴通事先知道他們謀反的事而上奏高祖。高祖沒有宣揚這事,任命梁士彥為晉州刺史,想觀察他的動靜。 [7] 
梁士彥高興地對劉昉等人説:“這是天賜良機啊!”又請求高祖讓儀同薛摩兒做長史,高祖答應了他。 [8] 
梁士彥後與眾公卿一起朝見高祖,高祖令衞士從官列中把梁士彥、宇文忻、劉昉等抓了起來,責問他們説:“你們這些人圖謀反叛,怎麼敢產生這種想法?” [9] 
梁士彥等起初還不認罪。當時恰好薛摩兒被押到了,於是當廷對質。薛摩兒把謀反的經過全部講了出來。並説:“他的二兒子梁剛流淚苦苦勸諫他不要謀反,三兒子叔諧卻説:‘作猛獸就要作獸中之王。’” [10] 
梁士彥聽後,臉色驟變,回頭對薛摩兒説:“是你殺了我啊!”於是伏法被殺,終年七十二歲。 [11] 

梁士彥親屬成員

長子:梁操,字孟德,過繼給伯父做兒子,官至上開府、義鄉縣公、長寧王府驃騎,早卒) [12] 
次子:梁剛,字永固。弱冠時,授儀同;平定尉遲迥後,加開府。擊突厥有功,加上大將軍、通政縣公、涇州刺史。梁士彥謀反時,因勸諫豁免,遷徙瓜州安置。 [13] 
第三子:梁叔諧,官至上儀同、廣平縣公、車騎將軍 [14] 
第四子:梁志遠,安定伯,因牽連被殺 [15] 
第五子:梁務,建威伯,因牽連被殺 [15] 

梁士彥史籍記載

《周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三》 [16] 
《北史 卷四十 列傳第五》 [17] 
參考資料
  • 1.    《隋書-列傳第五》:梁士彥,字相如,安定烏氏人也。少任俠,不仕州郡。性剛果,喜正人之是非。好讀兵書,頗涉經史。周世以軍功拜儀同三司。
  • 2.    《隋書-列傳第五》:武帝將有事東夏,聞其勇決,自扶風郡守除九曲鎮將,進位上開府,封建威縣公,齊人甚憚焉。尋遷熊州刺史。後從武帝拔晉州,進位柱國,除使持節、晉絳二州諸軍事、晉州刺史。
  • 3.    《隋書-列傳第五》:及帝還後,齊後主親總六軍而圍之。獨守孤城,外無聲援,眾皆震懼,士彥慷慨自若。賊盡鋭攻之,樓堞皆盡,城雉所存,尋仞而已。或短兵相接,或交馬出入。士彥謂將士曰:“死在今日,吾為爾先!”於是勇烈齊奮,呼聲動地,無不一當百。齊師少卻。乃令妻妾軍民子女,晝夜修城,三日而就。帝率六軍亦至,齊師解圍,營於城東十餘里。士彥見帝,持帝須而泣曰:“臣幾不見陛下!”帝亦為之流涕。時帝以將士疲倦,意欲班師。士彥叩馬諫曰:“今齊師遁,眾心皆動,因其懼也而攻之,其勢必舉。”帝從之,大軍遂進。帝執其手曰:“餘之有晉州,為平齊之基。若不固守,則事不諧矣。朕無前慮,惟恐後變,善為我守之。”及齊平,封郕國公,進位上柱國、雍州主簿。
  • 4.    《隋書-列傳第五》:宣帝即位,除東南道行台、使持節、徐州總管、三十二州諸軍事、徐州刺史。
  • 5.    《隋書-列傳第五》:與烏丸軌擒陳將吳明徹、裴忌於呂梁,別破黃陵,略定淮南地。
  • 6.    《隋書-列傳第五》:高祖作相,轉亳州總管、二十四州諸軍事。尉迥之反也,以為行軍總管,從韋孝寬擊之。至河陽,與迥軍相對。令家僮梁默等數人為前鋒,士彥以其徒繼之,所當皆破。乘勝至草橋,迥眾複合,進戰,大破之。及圍鄴城,攻北門而入,馳啓西門,納宇文忻之兵。及迥平,除相州刺史。
  • 7.    《隋書-列傳第五》:高祖忌之,未幾,徵還京師,閒居無事。自恃元功,甚懷怨望,遂與宇文忻、劉昉等謀作亂。將率僮僕,於享廟之際,因車駕出,圖以發機。復欲於蒲州起事,略取河北,捉黎陽關,塞河陽路,劫調布以為牟甲,募盜賊以為戰士。其甥裴通豫知其謀而奏之。高祖未發其事,授晉州刺史,欲觀其意。
  • 8.    《隋書-列傳第五》:士彥欣然謂昉等曰:“天也!”又請儀同薛摩兒為長史,高祖從之。
  • 9.    《隋書-列傳第五》:後與公卿朝謁,高祖令左右執士彥、忻、昉等於行間,詰之曰:“爾等欲反,何敢發此意?”
  • 10.    《隋書-列傳第五》:初猶不伏,捕薛摩兒適至,於是庭對之。摩兒具論始末,雲:“第二子剛垂泣苦諫,第三子叔諧曰:作猛獸要須成斑。”
  • 11.    《隋書-列傳第五》:士彥失色,顧謂摩兒曰:“汝殺我!”於是伏誅,時年七十二。
  • 12.    《隋書-列傳第五》:操字孟德,出繼伯父,官至上開府、義鄉縣公、長寧王府驃騎,早卒。
  • 13.    《隋書-列傳第五》:剛字永固,弱冠授儀同,以平尉迥勳,加開府。擊突厥有功,進位上大將軍、通政縣公、涇州刺史。士彥之誅也,以諫獲免,徙瓜州。
  • 14.    《隋書-列傳第五》:叔諧官至上儀同、廣平縣公、車騎將軍。
  • 15.    《隋書-列傳第五》:志遠為安定伯,務為建威伯,皆坐士彥誅。
  • 16.    《周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3-10]
  • 17.    《北史 卷四十 列傳第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3-10]
展開全部 收起